你有沒有深入地系統地學習一個育兒體系?你的踐行如何?

於爸的育兒經


關於育兒,我目前沒有深入一個體系去學習,零零碎碎的讀過一些書,也買來了一些書但還沒有開始讀。

目前貫徹的育兒宗旨就是:給她無條件的愛!讓她有足夠的安全感!培養她獨立完整的自尊體系!

犯錯的時候,不把錯誤放大化,根據她的情緒反應,做出安撫或者講解的動作,如果情緒特別難過反抗,會先抱著安撫,什麼都不說,等她平復後再溝通……如果她的情緒沒有那麼反抗,會用敘述的語氣,把犯錯的來龍去脈陪她一塊兒闡述,有時候她不明白我的很多詞彙是什麼意思,但是會知道,自己錯了,媽媽在和她溝通……

每天晚上睡覺前,讀繪本和睡前聊天,是必須有的項目,讀完繪本,關燈,摟著,然後說:咱倆聊聊天吧……小傢伙會開心的回應:好!

然後,把一天當中,她表現好的地方說出來,表揚她!她會很開心!再然後,把一天當中表現不好的地方也說出來,並告訴她正確的做法!

我家女兒馬上3歲,這個年紀的小朋友對很多好吃的東西基本沒有抵抗力,但是我發現她能夠延遲滿足自己想要吃好吃的能力,說能力可能有點兒大[捂臉]

舉個栗子:想喝酸奶,但是,因為剛剛吃過飯,我會告訴她,你剛剛吃過飯,過半個小時後,再來喝酸奶,她會特別乖的說好,然後過一會兒,會再次詢問,我現在可以喝嗎?如果時間允許,我會讓她喝,不允許,她也會再次等待(但不會頻繁的問)對於糖果也是,買了糖果,如果時間地點都不適合吃,她會耐心等到可以吃的時候再吃!而且不嗜糖,從來沒有因為糖果和我提過任何要求,有了就吃,沒有從來不鬧著必須去買!(這點要感謝繪本大衛,大衛的牙齒壞了特別多,我都會告訴她是因為大衛糖吃多了,所以牙齒才會壞掉)這點,我真的很欣慰,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給她無條件的愛,讓她心裡特別有底氣,才會不在這些事情上用撒潑打滾的方式回應我,當然也可能跟孩子性格各方面有關係,但是,我依然會保持住我目前對待她的方式,而且會隨著她的成長,成長我自己!

我深刻的理解,原生家庭對於一個孩子的成長有多重要!所以,在養育我的女兒這方面,我堅持用不吼不叫的方式來對待她,給她充裕的安全感,我相信,我給她的無條件的愛,能在她的心裡幻化成她的自尊,並且能夠提高她的自尊水平。


桃夭小黑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的教育的週期很長,不能單靠猜測和經驗,需要系統地學習。

2014年,結合我近30年的教育教學經驗,以nlp為支撐,自主開發了《NLP智慧家長》課程,課程共4天,已在全國各地培訓了數萬人。



範老師家教智慧


大寶三歲,我才開始研究育兒方面知識,當然之前也有關注 ,但更多的是餵養方面的。很多東西就是這樣,當你深入瞭解時,才明白“養育”這個詞的含義。個人覺得三歲之前,更需要關注生活飲食、作息方面的習慣培養,還有規則意識,這幾個方面做到後,留意專注力培養。很多專注力不太好的孩子 ,飲食作息規則相對都不是太好。現在二寶三歲半,我已經開始讓她慢慢接觸識字,數數。整體給人感覺比大寶規矩很多,接受能力也強很多。


杭州捲毛兔媽媽


如果父母能找到一種方式,讓孩子以最快樂、最有趣的心態,去認識和了解這個世界。孩子和我們,都會收穫一個高質量的人生。養育,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長的人生旅途!

所以我們父母要學習,學的是如何做父母,如何做智慧的父母!在孩子面前樹立榜樣。

學習正是為了知道自己的無知,同時在養育的旅程中遇見更好的自己。

總之,就是要給孩子樹立榜樣,同時培養小孩自尊心、自信心、責任心、進取心、同情心

良好習慣。讓這六點成為孩子人生旅程的支柱,將來孩子就可以成長為人格完整的社會人。



山卡卡的夢


很高興邀請回答問題。

我沒有高深的理論,但有實用的方法。也沒有狼爸虎媽的怒吼,但有寬容諒解和叮嚀。

我的育兒理念是先要開發腦力增強記憶,要配合五感歲練天賦。視覺型,聽覺型,觸覺型的孩子各有差異,配合說書,圖像或手動體驗,就能發揮最大的學習效果。

第二,要如何去踐行呢?我分享一些經驗給你,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1.讓每個孩子都快樂的成功的長大。

2.寶寶需要拍拍,抱抱,走走。

3.別把寶寶關禁閉。

4.寶寶哭鬧時要用愛的催眠曲。

5.寶寶從出生就追尋媽媽的影子,需要媽媽關愛的眼神。

6.別讓孩子贏在起跑線,輸在終點,有時過早上學不一定是好處。

7.幫助孩子大腦開發,多講故事。每個孩子都是語言和音樂的天才,抓住寶寶最佳學習時期。

讓寶寶用畫說故事,畫畫是兒童的另一種語言。

我是兩個孩子的寶媽,通過親身感受,分享給你,希望一同學習,做個優秀的媽媽。


東北小妞在臺灣


我一半靠閱讀育兒書籍,一半靠自己思考總結。

育兒書籍我讀過不少,其中有《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正面管教》、《父母效能訓練》、《你的N歲孩子》系列、《新父母學校》、《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等等。

還有許多一下子不記得書名了。

這些育兒書籍,重要的是學習領會書中的一些科學理念,其中的一些方法包括案例,是無法生搬硬套在自己的育兒過程中的。

我喜歡孩子,因此經常會反思自己在育兒中的一些行為,也會觀察孩子的表現。我依次來作為與孩子融洽相處的依據。

我覺得家長自我反思和總結對於養育孩子更加重要。每天發生的事情,有很多突發性和偶然性,需要父母隨機應變,解決問題。

我在有了孩子之後,通過綜合育兒書籍的知識,加上自己的實踐總結,確立了幾個原則。

  • 瞭解孩子

  • 理解孩子

  • 尊重孩子

  • 呵護孩子

  • 和孩子一起成長

瞭解孩子,就是要通過閱讀和觀察瞭解孩子的每一個階段的特徵,瞭解孩子的特殊性。

理解孩子,就是要發自內心接受孩子在每個階段的正常行為,不要因為不瞭解而控制不住情緒。

尊重孩子和理解孩子的意思差不多,不過更強調的是尊重孩子作為家庭成員的平等身份,人格上他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父母不能以身份壓人。

呵護孩子更強調的是作為父母的使命和責任,要明確將孩子撫養長大是不可推卸的一份偉大的事業,父母應該在孩子成年之前,呵護孩子健康成長。

和孩子一起健康成長,說的是父母應該學習如何做一名合格愛之更好的父母。父母不需要取得什麼資格證就當爹媽了,但是父母的角色,有高低好壞之分,我們都想做好父母,要做好父母,就要好好學習,不斷學習,要和孩子一起成長。


納蘭明心


對於這個問題我來談談自己的經驗。我是因為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遇到一些問題才走上了學習的道路。但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我才深深地知道,孩子所有的問題都是提醒父母需要成長的!所以從這一點上說,我非常感謝孩子給我提供的這個機會。讓我有一種重生的感覺!

從我自己的學習經歷來說,要不要系統的去學一個體系,都是因人而異的,看你學習的目的是什麼?如果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你很想一門深入的去學一個體系,那麼就去學吧,如果這是你的興趣和愛好的話。

但如果你想通過一門深入的學習一個體系來養育自己的孩子,在現實生活中可能會碰上理論無法聯繫實際的情況,可能你會越學越害怕,越學越不知道在現實生活中如何入手去改變。

所以我說孩子的問題是提醒我需要成長的,但這個成長不只是提醒我缺失了育兒知識,而更重要的是提醒我看到自己的人生有很多需要去完整的部分,比如說去修復我跟原生家庭的關係,修復我跟愛人的關係,更重要的是去修復我跟自己的關係,當把這一切的關係都調整好以後,孩子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會發現所有育兒和親子養育的知識都是萬變不離其宗的,因為當你看見自己你就可以看到孩子,同時也可以看到其他周遭的人。所有知識的運用都是“看見”和“關係”作為一個最重要的基礎。





家庭教育島


首先系統的學習就很難做到,有些人說孩子的起跑線從肚子裡面就開始了一點不假。光說胎教就是一大堆要做的功課。寶寶出生後跟著慢慢的早教就開始了,孩子的吃喝拉撒包括玩各種學習、培訓和習慣養成。這還不是很重要的,重要的是父母也要與時俱進,不僅要學習老人好的經驗,自己還要繼續努力學習現代教育知識。踐行中更是不得了,別人家的孩子更不能套用到自己孩子身上,孩子的性格以及環境差異化都需要改變。一句話慢慢學習⋯


麥芽糖vlog


看你的最終目的是什麼,說實話,如果你是準備向育兒方面的工作發展,我是支持你深入系統的學習育兒領域知識,同時,有很多育兒專家或教育家,他們提出的很多論點和觀點對你的事業會有很大幫助的,而且他們會用專業的視角結合實際例子分析,比你閉門看多少書的效果好。

但是,如果你僅限於為了更好的教育你自己家孩子,我是覺得完全沒有必要,我曾經買了很多育兒的書輯,也經常看育兒知識講座,但是後來我發現,世界上沒有相同的樹葉,同樣,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孩子,每個孩子的特質、氣質、個性都是不一樣的,與其在千萬個大道理裡找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不如和孩子一起成長,一點一點的發現觀察,一起探討問題,解決問題的同時,也是你們邁向共同進步。

還有,所謂“踐行”不就是實際生活嗎?將理論應用於實踐,這是很多教育家終身追求的目標,但是,理論並不等同於實踐,有的時候理論有可能只是紙上談兵,所謂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無論你是教育者還是育兒達人,理論知識只是裝備,錦上添花,真正踐行的還是自己實際生活中一點一滴的知識與能力的積累。

在育兒這條路上,踐行實際,若是遇到問題,首先應該考慮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先從自身出發找問題,自己處理的方法是否恰當,還要考慮孩子的特性、深處環境、多方面分析,力求及時挽救問題。

孩子就像一張白紙,不是你給他畫上什麼就是什麼,而是他在你的啟發下創造出什麼,這張紙上就有什麼,你覺得呢?



熊媽熊孩兒


有幾個階段的感悟分享如下:

懷孕期間的媽媽,一定要樹立你好,孩子才會更好的心態,不要過於焦慮;

孩子1~3歲期間,母親的親身哺育和最大限度的陪伴會讓後期的親子關係更加康健和輕鬆;

孩子3~6期間,建議多一些放養,“玩著長大”不僅會讓親子時光更加有滋有味,不至於陷入煎熬,對孩子健康、陽光的性格養成也至關重要;

6歲以後的學齡階段,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有意識的鍛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呵護好孩子對生命和生活的熱愛之心,往往比填鴨式的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應試教育”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