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寧這些“老外”志願者,是怎麼變成“中國通”的?

近日,不少居民都發現,越來越多的外國朋友加入到了社區“抗疫”志願者的行列中來,那麼他們是如何掌握流利的中文、融入中國的文化生活中的呢?這其中,我們長寧的社區教育功不可沒。


以社區教育為切入口,長寧開設了一系列涉外課程、開展中外主題教育活動、吸納外籍居民參與志願服務、探索涉外教育社區議事制度等,吸引了來自韓國、日本、法國、新加坡、加拿大、土耳其等多國友人以及港澳臺同胞參與社區教育和公共生活。


長寧這些“老外”志願者,是怎麼變成“中國通”的?


要學習的,不止是中文


虹橋街道古北新區是上海知名的“小小的聯合國”。自2013年9月古北市民中心建成開始,社區學校就陸續開設了對外漢語、國畫、書法、古箏、昆區崑曲、中式點心、上海話等體現中國傳統文化和中國特色的課程,一方面滿足境外居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需求,另一方面解決境外居民的語言交流障礙,促進境外居民快速融入社區、融入上海。這些課程吸引了一大批境外居民的參與,特別是由雙語志願者老師授課的“書法班”,受到了許多外籍居民的好評。


長寧這些“老外”志願者,是怎麼變成“中國通”的?

長寧這些“老外”志願者,是怎麼變成“中國通”的?


在程家橋街道社區學校,開設了專門面向境外居民的對外漢語、對外中華傳統文化以及書法、山水畫、太極、梭編、陶藝、插花等課程,編寫了《基礎漢語——36課》、《走進中華傳統文化》等教材,讓生活在程家橋社區的境外居民充分了解了中國文化、民族精神,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境外居民的生活、交際難題。


長寧這些“老外”志願者,是怎麼變成“中國通”的?


從“學習”到“參與”


從“學習”轉向“參與”是社區教育推動境外居民融入社區的重要目標,社區教育因此成為推動境外居民參與社區共治自治發展的“催化劑”。


古北市民中心在社區教育活動中注重凝聚各類人才,尤其重視在外籍居民中發掘、動員力量,並建立了一支涉外志願服務團隊,從而形成了由境外人士組成的“洋啄木鳥志願團隊”、外語志願服務團隊、“互人多”慈善公益組織等。


來自西班牙的瑞卡多就是這樣一位“洋雷鋒”,瑞卡多在來到中國後第一時間就報名成為了社區志願者。他曾舉辦公益性的“地圖文化之旅”展覽,倡導“文明養寵”,積極參與垃圾分類的各項志願活動,並充當起翻譯員的角色主動向外籍親子家庭做好垃圾分類宣傳工作,成為深受居民喜愛的外籍志願者。


長寧這些“老外”志願者,是怎麼變成“中國通”的?


在程家橋社區學校,來自法國的穆里爾在瞭解到社區學校的烹飪教材編寫任務時,主動請求參與編寫了《中西名菜廚藝》的教材並負責西式菜譜的撰寫工作,呈現了內容詳細、操作性強的西點製作步驟。


香港籍的周永平先生是著名的國際營養師,同時也是社區學校的專任教師,其開設的養生課程吸引了許多居民的積極參與,得到學員的一致好評,此外,周永平先生還志願擔任起社區學校內開設的系列涉外課程的翻譯工作,“我是這個社區的一份子,應該為這個社區做一些工作,也是我老有所為的一部分。”在許許多多和他的外籍友人不遺餘力的努力下,更多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境外居民走出了固定的圈子,成為服務社區、參與社區治理的重要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