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內心的孤獨道與誰說?

飛天分享


一顆總想依賴的心是不可能自由的。——克里希那穆提

深入地去思考依賴性這個問題,發現大多數人都非常孤獨,人心大多數都空虛而膚淺,所以人們依靠宗教、政治、信念、哲學;依賴另外一個人來指導我們如何行事;依賴另一個人給予情感,以證明自己有滋有味地活著。

克氏說,依賴本身不是問題,只是追求一種安全感,而問題是我們為什麼產生依賴?因為我們的心厭惡害怕孤獨,更重要的是我們永遠在躲避這種狀態。只要心不能徹底瞭解、感受、穿透和解決這份孤獨感,依賴便是無法避免的事,如此一來我們永遠無法解脫。 而且依賴別人並不是完全帶來安全與幸福,各種問題都會產生,因為奠基於需求的互動關係只會帶來衝突。我們通常利用相互依賴的關係來滿足自己,但是心裡帶著目的,真實的關係就不存在了。你利用我,我利用你,心裡總想著最終的目標。這個目標反而會阻礙關係的互動和真正的交流。別人無論能帶來多大的慰籍和滿足,我們的心中永遠會有恐懼,為了逃避這份恐懼,我們就會更想去佔有,這樣的關係永遠不會快樂。

在中國傳統中,家人尤其是多個兄弟姐妹的家庭,常常喜歡黏在一起,應該是一種互相依賴吧!可是這種緊緊抱成一團沒有距離的關係,因為太近的相處,對對方過高的要求並認為理所應當,往往也是矛盾的起源。我曾聽到許多人的訴苦,互相對對方的指責,尤其是各方境遇、受教育程度並不一致的時候,甚至曾有友人不堪其擾,憂慮家人成了心中最大的負擔,而最後嘆一口氣說:“怎麼辦呢?打斷骨頭連著筋。”然後繼續互相依賴互相指責抱成團的日子。最近看到一個旅美華人對最近熱播的《虎媽貓爸》裡家庭成員常常聚在一起過日子的方式大力批判,非常不能理解。我也是認可的,也非常欣賞龍應檯筆下瑞士人待人接物的方式,彬彬有禮但又和人距離三分,比起東方人過分的熱絡略顯冷淡,但是為自己留下了獨處的空間,並有利於保持長遠的關係。正如三毛所說:“我絕不對人過分熱絡,這使我保留分寸。”

而在感情的世界裡,我們總是失敗在力求和愛人身心靈合二為一的美好願景中,為什麼?因為我們願意相信這一個人就是我終生情感的依賴,抱著這種觀念度過初見的激情,而後就逐漸地失望,甚至生起怨恨之心,繼而心灰意冷,說不再相信感情。其實不是不再相信感情,而是覺得自己再也找不到可以依賴的人。可是,可是,為什麼我們非得去依賴他人?上一次看一篇心理方面的文章,說愛上一個人有四種原因:他和你完全不同,他身上有你自己的影子,你在他面前呈現你想要的自己的樣子,第四種就是你永遠得不到他。可是他無論什麼樣子,他總是他自己,他不會為了你改變,他若改變,你也不會愛他了。他有他的孤獨,他想的是他的需求,你還在需求他,他最後也不堪重負了,兩個人都累。所以,愛得死去活來的人們很難走得長遠,而平淡如水的關係反倒雋永如初。

感情世界裡太依賴他人的人,一定是從沒正視過自己的孤獨,並如克氏所說去感受、瞭解、穿透、解決這種孤獨。可是凡夫俗子們,具體怎麼操作呢?克氏會給答案麼?顯而易見是沒有固定答案的,克氏的有趣之處也在於能激發了人潛在的思考能力。我自己本身就是在情感方面存在巨大依賴感的人,可是我一直都沒清楚具體的原因。回想起來,其實就是因為強烈的孤獨感。為什麼她要望著藍天白雲、小魚戲水發呆?為什麼她把自己關在屋裡唱歌寫字做手工而不去野外奔跑?童年時代因為父母對弟弟過多的關注少了一份安全感,少女時代因為男孩的關注會產生莫名的虛榮來填補自己的孤獨,繼而可以不談愛情只相信對我好的人……這一切,身處其中時是迷茫的,並不算快樂的。而今,可以很理性地來反思自省自己,發現自己還是不懂愛,但突然覺察出這也是一種幸福,雖然沒有大徹大悟,但是不是可以嘗試去理解並認可這份孤獨,並逐漸去穿透解決呢?從自身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比依賴他人會擁有更好的人生。


雲上方塘


確定是中年人嗎?

都人到中年了,難道還沒有認清楚孤獨這件事嗎?

人本來就是孤獨的,能表達出的孤獨那就不是孤獨了,大多都是因為內心躁動,甚至有點沒事找事,你可能只是卻一個異性朋友和你聊天...

不然孤獨也好,傷心快好、快樂也好,除了自己還有誰能和你共情?

你結婚了,你的兄弟小王他還單身,他能真實體會到結婚的快樂嗎?你結婚了;你的兄弟小李剛離婚或正和老婆吵架,他能體會到你的快樂嗎?

所以既然都中年人了,早就應該學會自己與孤獨獨處了。

畢竟,你的孤獨說給比你厲害的人聽,他會覺得你無病呻吟;你的孤獨說給不如你的人聽,他除了笑你,恐怕也做不出什麼能幫助到你的事。



花花世界小確幸


人到中年,好多時候看似上有老下有小,父母健在,兒女繞膝,生活美滿幸福,但是中年人的孤獨又有誰能體會呢。

一些工作的煩惱、經濟的壓力和生活中的不如意能與誰說呢。有時候真的很想像小時候一樣把什麼都告訴父母,因為他們總會給你提出建設性的意見,會替你排憂解難,但是現在你會發現說給他們聽只會平添他們的煩惱,看著他們滿頭銀絲還要替你憂心,頓時你會覺得真不應該告訴他們,還要用善意的謊言來安慰他們其實你也沒什麼的,要看到他們放心的樣子你才會長舒一口氣,下次絕對不會再這樣做了,即使自己死扛著也不要再自找麻煩了,因為中年人已經很累了。

有時候想找兒女談談心,想說說自己是怎麼不容易,話到嘴邊又好似是抱怨了,聽的兒女們一臉不情願,自己也是覺得過頭了,自己的不如意幹孩子們啥事,何不讓他們開心快樂的過好每一天呢,算了吧!

最終是所有的一切自己承擔自己消化自己釋懷,內心的孤獨只有激發為前進的動力,因為上要養老,下要養小,生活還得繼續!



笑伊的夢


連崩潰都要考慮後果的人,是懂事也是無能為力。我覺得這句話說得就是中年人。人到中年,是家的頂樑柱,是單位的中流砥柱,是單位重任難差當仁不讓的擔當著,是家裡白髮蒼蒼父母的期盼,是嗷嗷待哺老二的依靠,又是已成親情伴侶的淡漠,還是青春期叛逆老大的宿敵……一句話:壓力山大,無處可逃。

當今社會是高速發展的也是容易令人迷失自我的世界,要難忘初心,著實不易。面對無處不在的壓力,面對年華老去的無奈,面對各種心累,可想而知,每個中年人內心都是孤獨的,都是會有崩潰的一霎那。

更孤獨的是你的孤獨無人訴說,即使是與多年知己,也覺矯情難以張口。即使是酒後吐真言,醒後訴說者與傾聽者都會很默契地選擇完全忘掉內容,彷彿你壓在心底難以消化的孤獨痛楚只是一個氣球,說完了就沒有了。而現實該怎麼面對還是隻有自己。而你的訴說讓自己覺得像個笑話,很令人包括聽眾都很難為情。

漸漸的,那些孤獨說給了一根接一根的香菸,一杯接一杯的烈酒,或者是一盞又一盞的淡茶,一處又一處的風景,亦或某首循環播放的單曲,某本翻了又翻的書本。

越是年紀老大,越是話語寡少;不是遲鈍木納了,而是更通透淡泊了。因為孤獨感是始終伴隨自己的,是自己最忠實的朋友,你和他的密語只有你們倆個知道。



蕭沐月


人到中年,很多事情已然看破,內心感到孤獨是人生的常態。

每一個人無論從出生還是消逝,都是人生的必經階段。

我們不用迴避這個躲不過的話題,要提前有所準備,以積極的應對解決人生當中遇到的難題和困惑。

中年人是每一個家庭承上啟下的頂樑柱,身邊都是需要依靠你的人,而你卻只能硬扛著一家老小,雖然你也感到體力不支,但是精神支柱不能倒,那是一股發自內心的責任,義務和擔當。

活著,就要一直往前衝,去拼搏和奮鬥;如果你不夠優秀,甚至不能養活自己和家人,那麼你隨時都可能被淘汰掉,這就是人生的現狀,有些許無奈,也有些憋屈和憤懣。

如果一份工作滿足不了家庭挑費,不能養家餬口。那麼,你就要提前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此時的你,內心充滿了孤獨和無奈,想找個人訴說衷情,可是又有多少人能懂你呢?

別人都很忙,或許父母在世可以為你排遣內心的委屈和壓力,但是你終究需要一個人面對所有的問題,一個人解決所有的難題,這是人生的磨礪,更是鍛造一個人的才能和性格的逃不掉的機會。

英國作家毛姆說過:我們每個人生在世界都是孤獨的。

當我們離開了白天的喧囂和熱鬧的情境之後,晚上回到家,華燈初上夜深人靜的時候,每個人都會感到內心的孤獨,有的人可能受不了孤獨,會想辦法找人來陪,藉此排遣孤獨和寂寞。

但是也有人卻以孤獨作伴,讀書學習,藉以琴棋書畫詩酒花,陶冶性情,塑造人格,提升格局。同樣是面對孤獨,選擇的方式和解決的方法,註定了未來不一樣的命運和結局。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高屋建瓴,很多時候,只有獨自一人通過冷靜的思考才能產生智慧的光芒,也只有凝神靜氣,心態平和的時候,才能洞悉事物發展的本來面目和來龍去脈。

叔本華說過:一個精神富有的人,追求的是寧靜和閒暇。這也就是人到中年之後,特別是看透世間,摒棄浮華之後的映射出來的心態。

平和中帶有一些感悟,獨處時才能感受到內心生來就有的淡定和從容。猶如渾濁的泥沙經過時間的磨練,靜靜地沉澱在谷底,眼中的世界越發變得清澈明亮,時時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和機巧妙用。

作家劉亮程在《寒風吹徹》中寫道:“落在一個人一生中的雪,我們不能全部看見。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獨地過冬。”

每個人,無論你願不願意,終究都要面對孤獨的挑釁,人一生中落在身上的雪花和磨難,也終究要憑藉一己之力排解和解脫。只有經歷了磨難和困境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成長和心靈的磨礪。

作家周國平說:唯有在孤獨中,人才能與靈魂相遇。孤獨讓人陷入沉思,進而發現自己,洗滌心靈。

孤獨中思考,才能明白自己的缺點在哪裡,才能反思人生中遇到的種種不如意發生的原因和癥結,這些癥結其實都是源於我們內心深處貪婪的慾望和惰性,包括人性中的弱點。

稻盛和夫在《人為什麼活著》中有一段話:不管你多麼富有,多麼有名,死亡到來時,只有靈魂可以走向那個世界。這時候,你一生的辛苦,在多大程度上磨練了你的靈魂,淨化、美化了你的靈魂,這才是最重要的。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淨化的靈魂獨一無二。有生之年,別耽誤了青春,蹉跎了歲月。通過自己的努力,磨礪自己,每日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讓自身的缺點越來越少,讓自身的惰性遠離自己。

我們都想過不一樣的人生,決定人生的成就,就要從每天的一點一滴做起。多年之後,當我們功成名就的時候,就會感恩自己那時的辛苦付出。沒有努力的付出,就不會有現在嶄新的未來,沒有那時的拼搏和奮鬥,就不會過上現在想要的生活。一起共勉!


有贊同此觀點的,請在下方點贊,有不同觀點或者好的建議,請在下方留言。


王桂東


人到中年是一個沒有時間享受孤獨的年紀。

當中年時就感受孤獨的困擾,一般來說會有二種情況:

一、已經取得事業上的成功,提早完成了人生的物質佈局,這個時候孤獨就會逼近自己,孤獨的感覺漸濃。

二、生活過於平淡無味,前途迷茫而失落,每天處於吃不好也餓不死的境地,因為如果中年為養家餬口為生話奔波的中年人,是沒有時間去體會孤獨的。

所以我不知道你是否屬於以上二種中的何一種情況。

如果處於第一種狀態,恭喜你!你提前思考孤獨這個人生難題,說明已經喚醒自我哲學思考了,你能在哲學大師的著作中獲得答案,也可以向身邊智者傾訴問題。

你也可能屬於第二種情況,那麼恕我直言,請放下空想,振作精神、腳踏實地,為自己樹立一個小目標,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去做,為自己也為家人而再努力一下,看看是否能夠改善一下生活品質。千萬別找別人述說什麼孤獨寂寞了,否則除了得到些許同情外,誰也幫不了你!



粗俗喜靜之輩


中年人,一直是個獨特的存在。

中年人,事業中,職場競爭激烈,上對領導,下對各種小鮮肉,各種壓力重重;生活中,身體逐漸不同以往,時而出現狀況,失眠、健忘、三高,還有可能出現的慢性病;家庭中,上有老,下有小,中有另一半的嘮叨和抱怨……

中年人,內心從來沒有感到這樣的無助,內心從來沒有感到這樣孤獨。那麼,內心的孤獨,到底與誰訴說呢?

與另一半說

另一半,陪伴了自己多年,是不是可以成為一個很好的傾訴對象呢?事實上,中年危機,並不僅止於事業危機,還包括感情危機。人到中年,很多人面對自己的另一半,已經不想多說,或是無話可說,更多地是在維繫一種義務和責任,沉默是常態,冷戰是常態。無可否認,還是有很多令人羨慕的存在,他們直到終老還能互為知己,掏心掏肺,無所不能談——但這畢竟是很多人的奢望。當你想將內心的孤獨與無助,向另一半訴說時,往往或被另一半不耐煩地打斷,或被對方勉強聽了也絲毫不能博得半點理解與同情,徒增煩惱和不快。與另一半說,似乎也常常不可行,這是一種多麼的無奈。所以,如果你遇到到終老還能交心的另一半,一定要倍加的珍愛。

與子女說

與子女說?他們是否願意聽,他們是否能聽得進,他們是否能夠理解?似乎你根本沒有說的機會,更多地是說了也等於白說。兒(女)大不由娘(父),兒女們都自有自己的事,自有自己的忙,自有自己的愛好與追求。更重要的,不同時代,不同年紀,總有看不見的鴻溝,他們很難理解中年父母的孤獨與悲涼。常常,多說一句話,子女都覺得煩,又如何能向他們訴說自己內心的孤獨呢?同樣無助和無奈。

與好友說

年輕時,有了煩惱或不快,經常會不由自主的首先和自己的哥們或閨蜜訴說。如果有知己,似乎什麼都可以與之訴說,包括孤獨。知己可以撫慰內心的煩惱與孤獨,可以治癒內心的種種創傷。人到中年,如果還有招之即來的知己,那麼與他(她)訴說是最好的選擇。可以打打電話,可以上上視頻,可以發發消息。如果還能偶爾任性地外出,一起喝喝酒,談談心;一起跳跳舞,唱唱歌;一起打打球,逛逛街——那麼一定是你們前世修來的福分!可是,事實上,且不說知己難有,即使有,他們也基本已為人夫(妻),已為人父(母),他們自己也已到中年,自己也有太多的羈絆與無奈,又如何能隨時聽取你的訴說呢?

與自己說

人不能改變世界,不能改變他人,卻可以改變自己。求人不如求己,求醫不如求己。有了孤獨感,不如與自己說。這個與自己說,不是自怨自艾,不是自言自語,而是向自己內心訴說。整理整理自己的羽毛,梳理梳理自己的內心,規劃規劃自己的人生,思考思考自己的未來。拋棄你曾經執著的,放下你曾經不肯放下的,釋放你曾經的仇恨,忘卻你曾經的煩惱,與自己的內心多多地溝通與交流,認清自己內心的真正需求,培養自己真正的愛好……漸漸地,也許在不知不覺中,你會發現孤獨已經在默默地稀釋,你會發現孤獨已不再孤獨,甚至,你會覺得孤獨也會是一種獨特的享受。

泰格爾說,“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獨”。孤獨,是你一個人的狂歡,經常與自己訴說,與自己內心訴說,與自己內心交流,你終將成為自己內心舞臺中的,一顆耀眼的明星!

掌聲響起來,為你成為自己的明星!

(感謝讀者閱讀,歡迎評論和討論。欲獲得更多分享,請關注“心之說”。)


心之說


油膩中年

大腹翩翩故事多,

當年鮮肉盡消磨。

玉樹臨風曾昨日,

一頭烏髮漸落雪。

埋頭負重躬行苦,

歲月如刀層層剝。

激情銳氣隨風減,

暗自咂味不能說。


鵬程0321


我們有親朋好友,在親朋好友中,選擇和自已最好的人說,排解內心的孤獨,化解心中的苦悶。當然我們自己能化解最好,因為每個人都很忙,我們能自已解決,就不麻煩別人了。儘自已的義務和責任,多學習多鍛鍊,聽音樂,讓自已處在正確的位置,我們不是演員沒有那麼多的觀眾欣賞我們,也很正常。自已看開了一切都好了。


一生平安168168168168


正常情況下,人到中年,多少也能一兩個知己相隨。

知己,知根知底,情誼真切,自然可以敞開心扉,無話不談。

幾個小菜,兩杯酒

或是一盤瓜子,一壺茶。

掏心窩子的話能說,心底的孤獨也大可一敘,但說無妨

知己

可以是默默的傾聽者,

也可以是直抵內心的勸慰者

有了朋友,有了知己

就沒有熬不了的孤獨

也沒有過不去的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