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澤縣沙河鎮:環境治理“老”元素 文明實踐“新”思路

甘肅張掖網臨澤訊 臨澤縣沙河鎮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聚力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聚焦鄉村振興戰略佈局,以鄉村人居環境整治為抓手,整合農村“五老”力量,探索群眾喜愛方式,調動農村群眾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服務的積極性。

“老人員”新方法。該鎮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積極發揮村民理事會等村民自治組織作用,率先引入老黨員、老幹部、老模範、老教師、老退伍軍人等力量,充分發揮他們經驗豐富、威望較高、群眾認可的優勢,按照“宣傳、規勸、教育”的原則,堅持事事搶在先、事事幹在前,幹給群眾看,帶動群眾幹,用以身作則和耐心動員的方法,實現人居環境群眾自治。

“老牆根”解難題。“為我們好的,我們都支持。”沙河鎮新民村村民田玉說,“我就不心疼那幾顆菜了,吃完飯我先把四周的圍欄先拔了。”王懷福老人說道,“我先帶領我家人幹起來,把後院的秸稈、柴草、雜物等碼放整齊。”黨員陳其榮說……群眾工作是人居環境治理中的大難題,該鎮創新“老牆根”工作法,將村民聚在老牆根下,在曬太陽、嘮家常中為群眾打開心扉、消除疑慮,同時依託由村民組成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帶頭清理雜物、實時勸導群眾、及時幫助老弱,形成了人居環境整治群策群力、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老媒介”傳新聲。“村民朋友們,大家好,建設乾淨、整潔、宜居的村莊是我們大家共同的願望,但這離不開每位村民的支持……”蘭堡村的“大喇叭”正在動員村民支持和參與村居環境整治。農村“大喇叭”再發聲,讓上世紀的“標配”成為新時代文明實踐打通“群眾最後一公里”的“新寵”。目前,沙河鎮5個社區、13個村應急廣播已實現全覆蓋,除了環境整治,“大喇叭”用接地氣的話將黨的政策、健康防疫、農業技術、民生信息、文藝文化等送到群眾身邊,成為明光新時達文明實踐的有力“傳聲器”。(宋國昌 範 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