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大數據”戰鬥力,掌握抗疫主動權—記蔡甸區大數據中心數據信息專班團隊

為建強用好疫情防控大數據系統,強化大數據在疫情防控中的場景應用,蔡甸區新冠肺炎疫情控制指揮部(簡稱區防指)先期探索建立疫情數據管理系統,於2月12日研究決定由區大數據中心牽頭開發發熱病人數據管理系統, 即日起,大數據中心“抗疫”戰場又多了一個新的陣地,由大數據中心黨組書記、主任陳林擔任組長,大數據中心黨組成員、副主任鍾文傑擔任副組長,陳銳、張鈉為組員組建的數據信息專班隊伍也隨即誕生,四名黨員幹部不分晝夜連續作戰30餘日,他們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頑強的毅力詮釋著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與責任擔當,用大數據人特有的語言書寫著別樣的故事。

一、爭分奪秒抗疫情,快速組織資源,數據共享顯成效

“這次開發任務必須按小時計,疫情數據管理系統及時開發對全區疫情的精確控制有著重要意義,必須爭分奪秒,克服當前困難,目前武漢市疫情依然非常嚴峻,疫情越到了吃勁的時候,大家越要堅持住”。

“好,沒有問題,我立即安排組織開發團隊,一定在最短時間內按要求完成任務”。

2月12日深夜,區大數據中心黨組書記、主任陳林電話聯繫中心黨組成員、副主任鍾文傑一段對話。

在接到區防指命令時,區大數據中心所有到崗12名幹部職工已全部投身到軍工社區群防群控第一線中,大部分從事專業開發人員因疫情原因被困市外家中。面對內部人員緊張,專業開發人員無法現場辦公,系統開發任務時間緊急多重困難,連夜抽調兩名社區下沉黨員,聯繫專業團隊,商討制定了開發專班異地雲上同步辦公,成立需求調研、統開發小組,兩小組並行工作的方案。按照總體部署,一組負責現場調研就診流程和數據來源梳理,另外一組為系統開發做前期的系統框架、頁面設計等籌備工作。

2月13日清晨,需求調研組馬不停蹄奔赴醫院、區衛健局、區防指等10餘家工作專班辦公現場進行調研摸底,掌握就診流程,明確疫情數據來源,統籌建立各點位聯繫機制。開發專班晝夜作戰,次日凌晨迅速梳理出了初步就診流程圖,完成了系統框架搭建,實現基本的查詢功能。

激發“大數據”戰鬥力,掌握抗疫主動權—記蔡甸區大數據中心數據信息專班團隊


在及時聽取區委副書記餘志成、區委常委、副區長黃江波、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丁文放等區領導的具體指導意見後,經過開發專班人員持續奮戰,蔡甸區新冠疫情數據管理系統於2月19日已取得初步的階段性成果,圍繞收治人員就診流程,打破我區包括定點醫院、隔離治療點、輕症醫院、密切接觸隔離點等五大類診療節點人員信息壁壘,形成區級疫情數據系統日報日清日結,實現對發熱病人就診軌跡實現全流程跟蹤與查詢和各診療節點收治人員的存量、增量等動態信息的實時整體精準把握,為後期各相關單位的數據核查、信息完善工作提供有力支撐。

二、夙夜在公核數據,緊密協同多方,信息上報更精準

2月27日,大數據中心再次接到區防指的命令,統籌做好全區武漢市疫情信息直報系統、武漢市疫情信息核查系統信息直報和信息核查任務,面對新的任務,工作負荷驟增的局面,專班毫不猶豫的接下了命令,抗疫當前,四名黨員幹部不分職務高低,晝夜作戰,通過與區綜合組、區醫療救治組、區防控組、區康復驛站專班、11家街鄉單位密切合作,紮實開展我區信息直報、信息核查工作。

信息直報工作中,在做好全區直報系統技術支持工作外,專班探索建立三級市疫情數據直報工作機制,鍾文傑副主任每日親自率領專班成員聯合其他組張思、汪鼎、樊魁三位同志對28家隔離點的直報疫情數據從邏輯關係、關聯指標等方面進行核准校驗,凡是對數據存疑的問題都通過電話、網絡等方式進行核查,常常工作到凌晨對向市指揮部報送數據予以確認,有時為應對突發情況,甚至工作至凌晨3、4點,以確保直報數據準確性、及時性、完備性,為全市“數戰數決”提供有力支撐。

在疫情核查工作中,專班成員同樣身體力行,及時為各街鄉工作人員提供核查系統操作、醫學解除隔離系統操作培訓,與市有關單位保持緊密聯繫,隨時響應各街鄉核查工作中反饋數據重疊、區域缺失、患者區域歸屬不詳等問題,並及時處理區內外街、市內區外核查任務,曾緊急支援突發疫情核查工作,通宵達旦保障我區核查工作百分百清零。

激發“大數據”戰鬥力,掌握抗疫主動權—記蔡甸區大數據中心數據信息專班團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