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我真的是來救市的,沒想到卻把你們全都嚇跑了

疫情衝擊之下,美聯儲出手了。

但結果卻是——大家原來是一般般的害怕,現在則變成了十分的害怕。

美聯儲救市大招,居然出了午夜驚魂的效果,也真是難得。

週一睜眼刷到這消息,我差點以為自己沒睡醒,還在做夢,反覆確認之後,一時間震驚得只擠出了倆字:WC。

美聯儲週日加班開會,最後決定降息100個基點,將基準利率下調至0至0.25%的水平。這是這半個月來,美聯儲第二次緊急降息了,零利率還不夠,甚至重啟量化寬鬆,向08年的救市學習。

這個會議按常規應該是週二和週三開的,都不願意再多等三天,可見形勢有多緊迫。

除了美聯儲以外,多家央行都緊急提前召開議息會議,並向市場“撒錢”。

央媽們一個個的,一天都等不及了,互相比慘的時刻來了。

美聯儲釋放了什麼信號?

美聯儲是真的慌了。你自己有數就完了,不知道越是危急越是需要信心嗎?

在週日的公開發言會上,鮑威爾的講話透露了很多信息,我整理了一下幾個重點。

(1)美聯儲暫時不會將利率調低到負利率。

美聯儲一直保持這種幾乎零利率的水平,來應對疫情和油價大跌對經濟的衝擊。直到美國的經濟又開始朝著穩定物價和強勁就業的方向發展。

因為美聯儲的主要責任,就是促進就業、穩定物價,維持金融體系的穩定。

美聯儲:我真的是來救市的,沒想到卻把你們全都嚇跑了


(2)美國本身的經濟還是非常有韌性,但需要為疫情衝擊做好準備。

鮑威爾在發言時強調,今年2月份美國的失業率僅為3.5%,已經連續兩年維持在近半個世紀以來的最低水平。而且,處於勞動年齡的人口中,參與就業的比例也是最近十年來最高。勞動人口的工資也在持續上漲。

美聯儲:我真的是來救市的,沒想到卻把你們全都嚇跑了


(美國失業率一直保持70年代以來的最低水平)

美聯儲:我真的是來救市的,沒想到卻把你們全都嚇跑了


(美國平均時薪持續上漲)

當然,美聯儲也不是眼瞎,疫情之下,美國也沒有鋼鐵身軀。疫情對旅遊、度假產業的衝擊想都不敢想,尤其是對全球產業鏈的影響,美國也不能獨善其身。

比如美國大批的印度仿製藥原材料都來自中國,超過90%的口罩都需要從中國和墨西哥進口,包括前段時間特斯拉、蘋果等企業宣佈部分工廠停工等等,這些我們普通人熟悉的產業都出現了供應鏈危機。

在疫情方面,美國前面錯過了很多窗口期,現在也開始迅速升級防控措施,全國進入緊急狀態。但美國疫情爆發的高峰期,雖然會延後,但肯定會到來。只能說,防控收緊,盡力減少死亡人數。而對經濟的衝擊,也會在後面越來越明顯。

美聯儲的操作大部分時間都走在美國經濟的前面,所以這一次的降息,也可以看作是對市場進行預期管理。雖然還沒走到衰退階段,但提前打出降息的子彈,預防經濟進一步惡化。

在這個敏感時期,美聯儲希望通過降息,來降低家庭和企業的借貸成本,讓大家共同渡過難關。

只是我們都沒想到,美聯儲是手上有的子彈都想一把梭哈個夠,不僅利率降到零了,還重新啟動QE了。

(3)救市,到底救股市還是救債市?

都說美聯儲降息是要救市,尤其是拯救上週連續兩次熔斷的美股,但在美聯儲的利率決議裡,他們更主要的目的,是救債市。

在金融市場裡,美國國債是全球最大、流動性最強的避險資產,也是全球無風險資產的定價指標。

大部分國家都會拿外匯資金去購買大量的美國債券,用於保值和增值。比如中國就是美債最大的持有者之一,目前持有的美債達到一萬億美元。

按理說,一般市場比較恐慌的時候,會拋售股票這類風險高的資產,轉而去搶購風險很低的資產避險,例如美債、黃金。

而美債如果一旦購買的人變多,就會導致價格上漲,收益率下降。所以,去年毛衣衝突的時候,我們總是在新聞上看到的“美債收益率下跌”,其實就是在說,太多人買美債避險了。

但自從疫情爆發以來,美債收益率上演了三週的過山車,時高時低,上週美股大跌的時候,美債收益率反而從歷史低點反彈。

這就意味著,全球金融資產定價的基準開始抽風,誰也拿不準這個價格該怎麼定了。這讓金融市場還怎麼玩?

廣發證券分析師張靜靜分析,美債市場大幅波動,很可能是收益率太低、博弈空間過窄,導致資金撤離,喪失了避險功能,進而引發美債市場的流動性風險。所謂的流動性風險,也就是大家不願意去交易了,美債賣不動了。

美聯儲:我真的是來救市的,沒想到卻把你們全都嚇跑了


(美債交易成本飆升)

所以,在週日美聯儲降息的同時,還推出了7000億美元的量化寬鬆計劃,其中5000億美元用於購買美國國債,2000億美元用來購買機構支持抵押貸款證券(MBS)。就是想靠美聯儲的出馬,往市場裡投放美元,去“干預”國債市場,把價格拉回到穩定水平。

美聯儲:我真的是來救市的,沒想到卻把你們全都嚇跑了


順帶說一嘴,美聯儲2000億購買的“機構支持抵押貸款證券”(MBS),是美國房貸機構發行的證券,美聯儲購買MBS,也是要維持美國房地產市場的穩定性。

不過,目前就算美聯儲使出了王炸,市場買單的效果也不明顯,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在週日下跌後,週一又重新往上在爬。

連鎖反應要來了

美聯儲提前將利率降到接近零的位置,其他國家跟著寬鬆的底氣更足了。

目前,日本、歐洲實行零利率已經很久,美元作為全球最重要的貨幣,它的利率水平也是各類貨幣對比的基準。美聯儲降息,那麼美國和日本、歐洲的利差就會縮小。

美聯儲:我真的是來救市的,沒想到卻把你們全都嚇跑了


(美聯儲和歐央行的利差縮小到最近五年來最低水平)

市場上的熱錢都是逐利的,哪裡利率高就往哪裡去。所以當美國與其他地區的利差縮小時,美元的吸引力也會變弱,沒有了那麼多資金去買美元,美元就有貶值趨勢。

週一美元兌日元、歐元就大幅下跌。

美聯儲:我真的是來救市的,沒想到卻把你們全都嚇跑了


美聯儲:我真的是來救市的,沒想到卻把你們全都嚇跑了


此外,美聯儲降息,但是中國央行依然按兵不動,導致中美利差擴大,中國資產相對來說也會進一步吸引國際熱錢,導致人民幣對外升值。當然,更重要的是,中國有了更多的降息空間。

但美聯儲週末使出的王炸,對金融市場似乎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幫助,反而因為意外降息,引發市場恐慌。

降息消息公佈後,美股道指期貨和標普500指數期貨雙雙大幅下跌,再次觸發熔斷機制。其中,標普500指數期貨合約在亞洲市場暴跌,較2月份高點已經下跌將近25%。

美聯儲:我真的是來救市的,沒想到卻把你們全都嚇跑了


美元宣佈大幅降息之後,多家央行也是同步跟進。新西蘭央行宣佈降息75個基點,並在醞釀大規模的刺激計劃。

韓國央行也緊跟著提前降息50個基點,至0.75%的利率歷史低點。原本韓國央行是要到4月份才會召開會議的。

日本也將原本在本週三和週四舉行的議息會議提前到週一,並出臺了一系列的救市政策,向股市和經濟領域注入資金。這是自2011年11月以來,日本央行政策委員會首次在例行日程之外召開會議。

日本央行繼續在日本股市上購買EFT,並把購買規模從當前的6萬億日圓(約560億美元)上調至12萬億日圓,並重申每年仍然會購買80萬億日元的日本國債。此外,日本央行也將允許商業銀行以零利率從央行借入一年前的資金,然後向受疫情影響的企業貸款。

接下來,我們有可能看到更多央行史無前例的救市政策。

還有降息空間的央行會選擇降息,沒有降息空間的則只能採取其他方向往市場裡“撒錢”。

中國會怎麼樣

全球體系下,中國也無法獨善其身。

大家最關心的,一個是我們會不會降息,另一個是人民幣怎麼走。

從週一我們這邊的動作來看,中國並沒有跟進其他央行的降息政策。

在全球一片恐慌性大放水之下,中國央行反而出乎意料的冷靜。3月16日(週一)上午,央行進行了1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的常規操作,操作利率為3.15%,與此前持平。

美聯儲:我真的是來救市的,沒想到卻把你們全都嚇跑了


這個MLF,大家稱為“麻辣粉”,是指為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提供的貸款工具,貸款期限為3個月、6個月和1年。這兩類銀行從央行那裡借到錢之後,專門為三農和小微企業發放貸款。因為涉及的金額資金量比較大,所以一般是央行用來引導中期利率的一個工具。

而市場也就會把這個“麻辣粉”的利率,作為央行貨幣政策收緊或者寬鬆的參考指標。“MLF”利率下調了,預示著央行在適度寬鬆。

週一中國央行沒有跟著美聯儲梭哈,可能一方面是擔心降息會讓限制的通脹壓力更大,另一方面,5500億元的定向降準資金落地,也能稍微緩解一下市場的流動性。

值得關注的是本週五(3月20日),LRP將進行報價。多家分析師普遍預計,1年期的LPR報價可能下調5-10個點,期待更大幅度的降息,也許要等到疫情結束,企業全面開工之後。

其實中國央行不跟,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於人民幣匯率維持穩定。

我們此前常說,人民幣匯率主要和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以及中國自身經濟走勢有關。尤其是在現在疫情開始全面衝擊全球的時候,大家都在互相比慘。這個時候貨幣政策對匯率影響就會更大一些。

還記得去年的時候,大家都在流行這樣一句話:2019年很可能會是未來十年裡最好的一年。

看著2020年的魔幻開局,去年一遍遍重複的話,居然就成為現實了,這算不算是人類預期的自我實現?

能解決疫情的,只有時間和疫苗了。

解決完了病毒,就輪到大家品嚐全球大放水的比慘時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