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統考專業課——311教育學

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統考專業課——311教育學

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311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題庫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教育學考研屬於我國正規研究生考試中的一個一級學科專業。它擁有二級學科諸如教育學原理、教育史、比較教育學、課程與教學論、學前教育學、特殊教育學等。二級學科之下,還分為諸多教育學方向,如教育學原理二級學科下面常見的專業方向有:教育基本理論與哲學,教育社會學,教育政策與法學,家庭教育,德育原理等。

教育學考研初試整體考試內容:思想政治100分,外語100分,教育學綜合專業課300分。

教育學考研初試專業課考試科目

教育學原理,中國教育史,外國教育史,教育心理學,教育科研方法

311統考分值分佈:試卷滿分為30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1)必答題為270分,各部分內容所佔分值為:

教育學原理 約100分

中外教育史 約100分

教育心理學 約40分

教育研究方法 約30分

(2)必選題為30分,考生必須在兩道試題中選取一道作答。第I道題考查教育心理學的內容,第Ⅱ道題考查教育研究方法的內容。考生若兩題都回答,只按第I道題的成績計入總分。

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統考專業課——311教育學


內容簡介

不同一般意義的傳統題庫,本題庫是詳解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311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的題庫,包括歷年考研真題、章節題庫和模擬試題三大模塊。最新曆年真題及視頻,可免費升級獲得。具體來說包括以下三部分:

模塊一為歷年考研真題[視頻講解]。精選2007~2017年考研真題,每道真題均提供詳細答案解析,其中,2007~2016年配有名師高清視頻講解。學員通過真題可以熟悉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考試的命題特點,並測試自己的水平。

模塊二為章節題庫。參照《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考試大綱》的章目編排,共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為“教育學原理”,共10章;第二部分為“中外教育史”,共6章;第三編為“教育心理學”,共9章;第四編為“教育研究方法”,共9章。每道試題都提供詳盡答案解析,幫助考生突破考試重點難點。

模塊三為模擬試題。根據歷年考試真題的命題規律及熱門考點進行考前模擬,其試題數量、試題難度、試題風格與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真題完全一樣。通過模擬試題的練習,學員既可以檢測學習該考試科目的效果,又可以提升自己的應試能力。

模塊一 名校考研真題[視頻講解]

2017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311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真題及詳解

一、單項選擇題:1~45小題,每小題2分,共90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試題要求。

1.關注知識與權力意識形態關係的教育學流派是(  )。

A.實用主義教育學

B.批判教育學

C.實驗教育學

D.文化教育學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批判教育學產生於20世紀70年代,主要觀點包括:①教育沒有促進社會的公平,而是造成社會差別和對立的根源;②教育再生產了佔主流地位的社會意識形態、文化以及經濟結構;③批判教育學應揭示看似正常的教育現象背後的利益關係,使師生對自己周圍的教育環境敏感起來,以此達到“啟蒙”的目的;④教育不能用“唯科學”的方式進行研究,而應該用客觀的批判思維進行研究。批判教育學認為權力意識形態可以建構佔支配地位的知識與霸權文化,權利意識形態也會使人們在接受知識時產生對抗與轉化的力量。

2.我國社會主義教育目的的理論基礎是(  )。

A.社會本位論

B.個人本位論

C.國家本位論

D.人的全面發展理論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我國社會主義教育目的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關於人的全面發展理論。馬克思在《188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論證了人的全面發展,並指出教育是造就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方法。人的全面發展包括:①人的需要的全面發展;②人的素質的全面發展;③人的本質的全面發展。

3.以下道德教育模式中,將“學會選擇”作為核心理論的是(  )。

A.價值澄清模式

B.認識發展模式

C.體諒模式

D.社會學習模式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價值澄清模式是德育模式的一種,以塑造人的價值觀為目的。價值澄清包括七個過程:①完全自由地選擇;②在儘可能廣泛的範圍內進行自由選擇;③對每一種可能選擇的後果進行審慎思考後作出選擇;④做出喜歡的選擇並對選擇感到滿意;⑤樂於向別人公佈自己的選擇;⑥根據做出的選擇行事;⑦不斷重複。

4.某語文老師在古詩單元教學結束時,給學生布置了寫七律詩的作業。根據布魯姆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教育目標分類學框架,該作業在認識目標的分類中屬於(  )。

A.分析

B.理解

C.評價

D.綜合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布魯姆將教育目標劃分為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操作領域三個部分,共同構成教育目標體系。其中,認知領域的教育目標從低到高依次分為六個層次:知道(知識);領會(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價。其中,綜合是以分析為基礎,全面加工已分解的各要素,並再次將它們按要求重新組合成整體,以便創造性地解決問題。該題中,學生寫七律詩,需要調動其已學的關於七律詩的所有知識,並將其重新組合成整體,因而屬於綜合層次。

5.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的主要差異在於(  )。

A.評價目的不同

B.評價方法不同

C.評價內容不同

D.評價主體不同

......

更多資料

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311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考研全套資料

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311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考試輔導教材

2021年考研教育學統考311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網授VIP班

找學習資料就上暢學苑學習網,助您乘風破浪一次通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