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吐槽《安家》時,我們在吐槽什麼

《安家》還沒播出時,我很期待,因為根據介紹,這部劇講的是房產中介的故事。

當我們吐槽《安家》時,我們在吐槽什麼


國人本身就對房子有很深的感情,因為它是家的物質載體,只有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才會覺得安心。

既然房子對每個人來說都必不可少,那買房的人就必然來自各行各業。

房產中介可以接觸到不同領域、不同階層的人,單是寫每個客戶的故事,就很有看頭。

如果拍得足夠真實、挖得足夠深,這部劇甚至可以洗刷掉“黑中介”留在人們眼中的刻板印象,為房產中介正名。

起初我滿懷期待的追劇,但看到一半就覺得身心俱疲。

所謂《安家》,不過是又一部披著職場劇外衣的瑪麗蘇甜劇。

來看看《安家》給觀眾呈現了什麼。

1. 女主總是被原生家庭拖累,雖然成為了女強人最後也還是被男主救贖

都2020年了女主還是逃不脫原生家庭的霍霍,對農村的刻畫還停留在“貧窮”“破敗”“一畝三分地”,農村人也都是“沒文化”“不講理”“人窮志短”“重男輕女”。

當我們吐槽《安家》時,我們在吐槽什麼


看不出徐姑姑是從什麼時候愛上房似錦的,應該是日久生情。在工作時看到她拼命的一面,在同居的日常裡又看到她的軟肋、剛強和質樸。

然後徐姑姑就成了她的盔甲,出錢出力出人脈,一路助攻,幫她認清翟雲霄、擺脫原生家庭,在最後給她幸福。

當我們吐槽《安家》時,我們在吐槽什麼


現實中像房似錦這樣被生活和家庭逼到角落的人多了,她們都能遇到徐姑姑,最後被拯救嗎?

怎麼可能。

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哪有那麼多肩膀可以倚靠。

2. 人物設定不合理

跟著看下來就會發現,《安家》是掛羊頭賣狗肉,它哪裡是在介紹房產中介,它只是打著房產中介的旗號,介紹“碰巧”身為房產中介的員工自己的故事。

難以想象從農村裡出來的房似錦竟然不會做飯,和家人一起蝸居在壁櫥裡的朱閃閃會被家裡寵成不諳世事的傻白甜。

當我們吐槽《安家》時,我們在吐槽什麼


畢業於985的魚化龍主動選擇了中介。金牌業務員王子健一邊在意朱閃閃,一邊心甘情願做舔狗。

徐姑姑前一秒還和張乘乘如膠似漆,後一秒就被綠。

3. 是個人就給安排一段戀情

房似錦和徐文昌的感情線就不說了,王子健先卑微舔狗,後對朱閃閃動心。

魚化龍被硬塞了一個瓜哥,老油條家有嬌“妻”,具體不明。

當我們吐槽《安家》時,我們在吐槽什麼


連婁山關最後都加了戀情,狗血的搶走翟雲霄的未婚妻,成為安家天下安總的女婿。

4. 劇情淺嘗輒止,為了吸睛而設定

1.萬年不變的重男輕女、原生家庭梗?

這樣不顧女兒死活,一心要錢的家庭是否普遍?如果遇見,該怎麼處理?

潘貴雨一而再再而三毫無底線要錢的情節,是不是隻是為了引起眾怒而設?

在圍城中的人仍舊困頓不知道該怎麼出來,在圍牆外的人慶幸自己沒出生在這樣的原生家庭。

這樣的情節,意義何在?

2.買房到底要不要寫兒媳的名?

兒媳幾句話婆婆就把她的名字寫上,等到自己被兒子一家掃地出門才委屈得痛哭。

當我們吐槽《安家》時,我們在吐槽什麼


所有人都在唾罵兒媳一家過河拆橋、恬不知恥,兒子娶了媳婦忘了娘、忘恩負義。

這段是不是為了讓觀眾罵兒子兒媳而設?所有的兒媳都這麼不堪嗎?那房產證上到底該怎麼寫名?

3.男人出軌的只是肉體,精神還愛著髮妻?

出軌只是因為生活平淡,想去外面找刺激。最後偷雞不成蝕把米,被正妻告上法庭,賠了夫人又折兵。

當我們吐槽《安家》時,我們在吐槽什麼


現實中有多少妻子有這種能耐?有多少丈夫被狀告後還想和妻子重新開始,好好做人?

這段是為了體現原配智鬥小三而加嗎?是為了讓觀眾看得爽,博觀眾歡心?

4.鄰里糾紛該怎麼解決?

房子賣出去後,房主和鄰居產生了糾紛,這糾紛是怎麼解決的呢?

徐姑姑憑藉自己強大的人脈息事寧人,倆人滿意而歸。

當我們吐槽《安家》時,我們在吐槽什麼


難道現實中發生了鄰里糾紛都要鬧到房產中介那裡,而所有的房產中介還都有徐姑姑的人脈?

怎麼可能。

所以觀眾只當這是看戲,不過是男主的主角光環又一次閃亮。

沒人有代入感,大家都是屏幕前手捧瓜子的吃瓜群眾,沒人覺得裡面的事和自己有關係。

5.丁克家庭未來要面對哪些挑戰?

江奶奶和宋爺爺那段子,讓不少人落淚。兩個見錢眼開的侄子也遭人唾棄。

當我們吐槽《安家》時,我們在吐槽什麼


人們之所以落淚,是因為如此一對伉儷,最後竟然毀在兩個侄子手裡。

有人就此得出結論:還是得有自己的孩子

可兩個侄子之所以能肆無忌憚,是因為他們佔有老洋房2/3的所有權。

事實上,如果自己的財產和其他人沒有糾葛,完全可以自己支配,不可能被別人操控,最後失去自主權。

因為江奶奶臨走前做了房產公證,兩個巴望著分財產的侄子最後什麼也沒落著。反倒是對老兩口用心的房似錦得到了江奶奶的翡翠。

兜了這麼大一個圈子,編劇只是想告訴觀眾“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魯迅說: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看過這場生硬的悲劇,我無論如何也聯想不到它的現實意義。

6.富人沒一個好東西?

感覺《安家》一直在一棒子打死,好像富人就沒一個好東西:

在國外做期貨生意的街坊家閨女不懂禮貌,半夜擾民。

飼料大王心口不一,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下令砍古樹時活脫脫一個啥也不懂的暴發戶。

當我們吐槽《安家》時,我們在吐槽什麼


滿腹牢騷、不懂得尊重人的富裕老兩口只顧自己,把房似錦的手夾了也覺得無關緊要。

無論是高知、農民企業家、富豪,沒一個好人,好像金錢使人罪惡,越有錢就越沒有同理心。

這是不是在以偏概全,以一個人映射一群人?

5.以理想覆蓋現實

房產中介在這部劇中的三觀太正了,所以老早就有人提問:《安家》是不是把房產中介推到了道德制高點?

是,也不是。

因為《安家》裡的中介是靜宜門店的中介,他們在徐文昌的帶領下,所走的路線與總店截然不同。

他們以德報怨,保安不斷抬高看房門檻,收取了高額的進門費也不讓他們看房,而他們卻能在保安孩子出事後為他捐錢。

他們店裡可以養閒人,一個兩個三個,哪怕兩年不開單也不打緊。

當我們吐槽《安家》時,我們在吐槽什麼


他們不僅賣房子,還負責搬家送葬,不僅調解鄰里糾紛,還能幫忙勸退小三。

他們有極高的道德底線和職業素養,可現實中這樣的房產中介,我沒遇到過一個。

唱高調誰都會,理想生活大家都向往。可如果在塑造人物的時候讓他極度失真,那就沒法接地氣兒,求得觀眾的認同。

影視劇高於生活可以理解,但如果和源頭斬斷了聯繫,也就沒有了自身存在的意義。

一部職場劇絲毫沒有體現這一行業的現狀和實情,反而在時時處處講情懷、談感情。

加入熱點、爆點卻不深入挖掘,只是拿出來,不負責任地放在那兒,為熱而熱、為爆而爆。

千夫所指後,一切歸於寂靜。

當我們吐槽《安家》時,我們在吐槽什麼


一部劇,拍出來,幾十集,耗費那麼多人力財力,就要有它存在的意義,至少要能引起人們的思考。

當走出劇情,觀眾會停下來想一想:這個問題應該怎樣解決?如何做才能讓社會變得更好?

別再給灰姑娘配備拯救她的王子了,我們都知道,很多時候,除了自救,別無他法。

那些充斥著狗血和爆點的橋段,就算本身再怎麼有吸引力,如果只是毫無章法的胡亂拼湊,即便再火爆,也無法在觀眾心裡留下長久的記憶。

與其急功近利,為甜而甜、為爆而爆,不如坐下來,認認真真剖析生活,還情節以本真,讓人物鮮活。

希望下次碰面時,可以見到真正走了心、用了情,寫咱平常老百姓的優秀作品。

當我們吐槽《安家》時,我們在吐槽什麼



我是囈子,喜歡天馬行空,愛寫人間冷暖。喜歡我的文字,就請關注我吧✧*。(ˊᗜˋ*) 您的每一個點贊和關注,都對我意義非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