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常見的能食用的野菜有哪些?請配圖?

黃岡小週週


農村常見的野菜很多,我的老家在北方,我來分享北方的野菜品種。

①白蒿,學名是茵陳。素有二月茵陳三月蒿,最近幾天正是吃白蒿的時候,一般情況下都是和麵拌在一起蒸了吃。

②蒲公英,這個可能是果樹地裡面最多的一種野菜,從開始長出來,一直可以到秋末。主要是涼拌了吃,或者是晾乾了泡水喝。

③馬齒莧,素有曬不死的稱號,拔出來扔在路邊只要沾土就可以成活。

④敗醬草,我們這裡叫苦苣,有的地方叫苦菜,主要是攪拌,最好吃的就是和麵拌在一起蒸了吃,再蘸上酸辣椒。

⑤灰條菜,這個也是莊稼地不愛見的一種野菜。吃的時候要用開水焯了,涼拌。

⑥掃帚苗,學名地膚子。主要是食用鮮嫩的幼苗。拌麵蒸了吃,開水焯後涼拌。

⑦薺菜,已經過了吃的時節,是春天最早可以吃的野菜。

⑧莧菜,俗話就叫千穗谷,也是在夏天可以吃到的。

⑨小蒜。

最後說一下就是香椿,洋槐花,榆錢兒,提到這些有沒有想回家的感覺。


黃曉紅在山城


本期導讀:農村常見的能食用的野菜有哪些?請配圖?

受這次疫情影響,我們一家八口人在老家待了近兩個月。由於家裡平常沒人居住,村子路口被封后,家裡的綠葉蔬菜經常不夠吃,從正月初開始,我就開始到無人的田野裡尋找野菜。

薺菜

我們鄉下最早出現,味道最鮮美的就是薺菜。我覺得薺菜被稱為“野菜之王”一點都不為過,薺菜沒有異味,焯水後還能保存嫩綠。我用薺菜炒過雞蛋,用薺菜包過餃子,還用薺菜包過包子。只要隔個三五天,我就會提著籃子到地裡去找薺菜,我發現長到比較密集的薺菜植株比較高,也比較鮮嫩,單顆的薺菜會鋪地而生,纖維粗一些。到了三月初薺菜就陸續開花,想吃只能等到下一年了。

野油菜

有些地方叫野臘菜,葉片有刺,開的花朵和種植的油菜花一樣。野油菜不適合直接炒食,本身帶有辛辣味,我們用它做酸菜,配點幹辣椒和大蒜頭炒至出來挺下飯的。

野油菜的食用期挺長,從開始的油菜苗到抽出的菜薹,都可以用來製作泡酸菜,我家今年這個疫情期間吃的最多的就是野油菜泡的酸菜。

野蒜

薺菜吃完就是野蒜了。我猜想野蒜應該是植株的形狀,氣味和種植的大蒜都差不多,所以才得此名的吧!我們這裡的野蒜呈現瘋長的模式,很少見到有人吃它,野蒜出來的也挺早,大概一月份就開始露頭了,最初的野蒜比較纖細,到了三月份就比較粗壯了。大部分的野蒜都是一簇簇的生長,不過單根生長的一般都更加粗壯。

最近蔬菜價格有些偏高,一個大蒜頭要一兩塊錢,加上出行受限制,家裡經常用野蒜頭代替大蒜頭,我感覺也挺不錯的。用野蒜炒雞蛋,野蒜燒魚,涼拌時放幾根,瞬間提升了整盤菜的香味。

香椿芽

目前是三月中旬,香椿樹都發芽了,像一朵朵小紅花般鮮豔。在我們鄉下,香椿樹挺常見的,大香椿樹下還有一顆顆頂著紅花般的小香椿樹。

香椿芽有一種特殊的香味,焯水後會更加濃郁,這種香味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我覺得香椿芽炒雞蛋挺不錯的,其他的吃法我還沒試過。



馬蘭頭

馬蘭頭出現的也挺早,不過由於它貼地生長,所以植株小的時候不方便採摘,到了三月份,氣溫回升,它生長的特別快,最高的可以達到十五公分左右。

馬蘭頭比較常見,田埂上,樹林裡,水溝邊都能發現它的身影。馬蘭頭也比較適合涼拌,口感鮮嫩沒有纖維。

我們鄉下目前可以食用的野菜還有很多很多,像苦苣菜,枸杞苗,垂盆草,水芹菜、魚腥草,這裡就不一一介紹了。採摘野菜時要注意周圍的環境,儘量不要採摘被汙染或周圍有汙染的環境下的野菜,採摘回來的野菜也要多次清洗,儘量焯水後在進行烹飪。

我是楚香村,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您!

楚香村


【在廣東用野菜煲湯,是對野菜最萬能的烹飪方式。】

座標廣東,我們這邊常見的能食用的野菜有很多,品種也有很多相同的。但與別的地方不一樣的是:對別的地方來說,薺菜、香椿、槐花的做法多多,可以做餃子餡、涼拌、攤雞蛋,還有裡麵糊炸……但這些菜來到廣東大概就變成只有攤雞蛋這一種做法了。

就算是南北都有的野菜,長在北方的可以涼拌、做餡、醃漬,我們廣東的做法還是比較簡單,通常而言,大概不是用來磨出汁液做餅就是煲湯。

當然,在廣東用野菜煲湯是對野菜最萬能的烹飪方式。

話不多說,配圖介紹。

  • 1.蒲公英

帶苦味,我們一般會配上豬骨頭或鯽魚做成湯,清熱解瘡毒。

  • 2.塘葛菜

塘葛菜帶苦味,素有鎮咳、祛痰、平喘、止咳等功效。廣東本地認為塘葛菜對咽喉好,還可以解煙毒,粵菜當中塘葛菜煲生魚湯尤其盛名,吸菸人士的最愛。

  • 3.白花菜

入口微微的苦中回甘的味道,讓人暑氣全消。白花菜摘下葉子加雞蛋,可以放個菜湯。

  • 4.馬齒莧

我們叫它做瓜子菜,入口是酸溜溜的味道。如果有腸炎,大腸溼熱,我們會用它配上鯽魚煲湯喝,效果很好。

  • 5.雞矢藤

這個雞矢藤味甘,微苦,氣味強烈。喜歡的人會很喜歡這個氣味,覺得很香,不喜歡的人會覺得很臭,還把它叫做雞屎藤。雞矢藤葉子可以磨汁做餅,枝葉可以用來煲湯,還是清熱解毒的用途。

其餘的野菜還有紫背草、白菜蛇舌菜、田基黃什麼的,但總結而言,廣東的野菜,效果基本是清熱解毒,烹調方法就是配上魚或肉,一起做個湯就完成了,一點都不復雜。


木子羅食記


農村常見的能食用的野菜有很多很多,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有。自小在農村長大,對各種野菜有很深的感情與有趣的回憶,現在每次回老家最大的愛好就是去田裡挖野菜。

分享一下我們當地農村常見的能食用的野菜吧。

春天農村常見的可食用的野菜很多。春天萬物剛剛復甦,所以春天可食用的野菜多是嫩芽,口感鮮嫩,所以吃法很多,蘸醬生食、涼拌、爆炒以及做餡兒都美味。

大自然是神奇的,春天萬物復甦,陽氣升發,人體易上火,而春天的野菜多是可以消炎敗火的。

今天剛剛寫了一篇關於春天常見的野菜的文章,感興趣的請點進我主頁查看,這裡只寫幾種之前沒提到的春季野菜,寫過的不再贅述。

1、七七菜

七七又叫刺兒菜,有涼血止血,祛瘀消腫的作用。莊稼人在田裡勞作時有時不小心在手上劃個口子,彎腰從地裡揪個七七菜葉子揉碎了把汁液塗在傷口處,很快就能止血。

七七菜葉片表面有刺,葉片生長時間越長刺越硬,所以最好選擇七七菜嫩芽來食用。一般是把七七菜焯燙後再進一步加工食用。一般可以用來做菜糰子,做包子餡等,也可以加點玉米麵或者花生面兒做粥喝。

2、槐花


大概農曆4月份左右正是槐花綻放的時節,一串串潔白的槐花點綴在翠綠的枝葉間,特別美。農村的山上,村居房前屋後,如果有一棵槐樹,遠遠就能聞到槐花陣陣的清香。

槐花吃法也非常多,選擇未完全開放的槐花,最是鮮嫩好吃。摘下來直接入口生吃就很美味,入口是沁人心脾的清甜。切一把韭菜做餡來蒸大包子,包水餃,煎槐花餅,都是難得的美味。吃不完的槐花用開水燙過,攥幹,放在冰箱冷凍,可以吃一年,冬天拿出來蒸大包子吃還是有股清香的味道。

3、馬齒莧

馬齒莧大概算是夏季最常見的一種野菜了,田間地頭到處都能看見它的身影。馬齒莧可以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濃度,改善血管壁的彈性,有非常好的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的功效,並有很好的降低血糖的作用。

馬齒莧肥嫩的莖和葉中含有大量的粘液,味道酸溜溜的,這是它最大的特點,也是它的精華所在。也正因為這個特點,所以對於它的喜愛與否明顯兩極分化,吃不慣這種口感和味道的人會非常討厭,但喜歡的人則是真的喜歡。我屬於後者,特別喜歡它這滑溜溜的口感和酸溜溜的味道,百吃不厭。

馬齒莧吃法很多,最簡單的吃法就是焯水後加點蒜泥涼拌,非常開胃。也可以炒,可以烙餅,可以包蒸包。夏天的時候多采集一些,在開水裡焯燙一下,然後放在烈日下徹底曬乾,裝在塑料袋裡保存,冬天的時候拿出來泡開吃別有一番風味,做紅燒肉、蒸蒸包都非常美味。

4、人生菜(莧菜)

莧菜在我們當地叫做人生菜,也是夏天最常見的一種野菜,在農村幾乎是隨處可見,常被當做雜草,但其實它的嫩葉也是一種非常美味的野菜。燙過後加點蒜泥涼拌就非常美味,在我們當時經常跟馬齒莧搭配在一起涼拌。除此之外,還可以炒著吃,包包子吃,這些一般野菜的食用方法都適用。

5、掃帚苗

掃帚菜多生於村邊屋旁、原野田間,我家大門口每年都會生出一叢掃帚苗。每年初夏嫩綠的莖葉長出來,喜滋滋地掐了一把回家洗淨,拌上玉米麵上鍋蒸熟,蘸著蒜泥吃,別提多味道了!另外掃帚苗也可以包水餃、蒸包子、涼拌等等,都非常美味。

其實農村常見的野菜遠不止這些,尤其是春天,萬物剛剛復甦,各種野菜往往是最先萌出新芽的。最常見的還有薺菜、小野蒜、麵條菜、薄荷、溜溜嘴、蒲公英、白蒿、苦菜、柳芽兒、榆錢等等。具體的在今天另一篇文章裡寫得更為詳細,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進我主頁查看。


家常美食小廚房


春天,萬物復甦,也是野菜集中生長的季節,這是大自然給人類的饋贈。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尋求野味,追求自然健康成為大眾追求的時尚。在春風和煦的週末,帶著家人,帶上小鏟子,來到荒野田間或山野,一邊踏青賞春,一邊搜尋採摘野菜,是件多麼浪漫愜意的故事啊!想必許多朋友已經按耐不住“吃貨”的心情了吧?那麼就隨小編一起來搜尋野菜吧。

茵陳

  • 別名因塵、綿茵陳、絨蒿、細葉青蒿、安呂草、白毫、耗子爪等,適宜於大部分地區生長。蒸茵陳、香煎茵陳餅、茵陳蒜苗炒雞蛋、涼拌茵陳、茵陳蒿炒肉絲、茵陳窩頭、茵陳蒿荷葉粥等幾十種做法。在我們家鄉有很多人把挖到的茵陳涼幹,用密封袋封好,長期泡茶喝,具有養肝、護肝之功效。

薺菜

  • 在田邊地頭,經常能看到星星點點的薺菜花。它的食療作用是涼血止血、補虛健脾、清熱利水。春天摘些薺菜的嫩莖葉或越冬芽,焯過水後可涼拌、蘸醬、做湯、炒食,薺菜水餃、薺菜餛飩是春天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味。另外還可以做成鮮美的薺菜粥。

馬齒莧

  • 它含有蛋白質、硫氨酸、核黃素、抗壞血酸、胡蘿蔔素等營養物質。其中含酸類物質比較多,所以吃的時候會覺得稍有些酸味。馬齒菜的藥用功能是清熱解毒,涼血止血,能降低血糖濃度、保持血糖恆定,對糖尿病有一定的作用。它的吃法有很多種,焯過水之後炒食、涼拌、做餡都可以。如大蒜拌馬齒菜、馬齒菜炒雞蛋、馬齒菜餡包子、馬齒菜粥等。

香椿芽

  • 富含蛋白質,鈣、磷、維生素C等。還含脂肪、粗纖維、鐵、胡蘿蔔素、尼克酸以及香椿素,有特殊的芳香氣味,食之鮮美可口,耐人品嚐。香椿的吃法很多,可涼拌、可炒、可煎,還能醃著吃。椿菜還可入藥,古醫書記載,椿菜性寒,具有澀腸止血、健胃理氣、殺蟲固精等功效。民間有椿菜治病的驗方:椿菜燙後用醬油拌食,能開胃、去氣滯;與粳米、麻油製成椿菜粥,可治腸炎、痢疾、痔腫等等。

水芹菜

  • 水芹菜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長在沼澤地或溼地或低窪的水田裡,它的嫩莖及葉柄供作蔬菜食用;水芹菜中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無機鹽類,還有很高的膳食纖維,具有清潔血液,降低血壓和血脂等功效,既是食用又是藥用的高檔無公害草本蔬菜。可以涼拌食用,也可以與其他葷菜炒煮。

灰灰菜

  • 富含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及鉀、鈣、磷等微量元素,還含有稀有的促脫皮甾酮、鞣質成份,具有抗癌、清熱、減肥等功效,並對流感、乙型腦炎病毒等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春天採集粗壯嫩綠的幼葉,經沸水焯後炒食,或製成灰菜乾燒肉、炒肉絲,也可醃漬來吃,是我國出口的主要野菜品種之一。

蒲公英

  • 它的花粉含有維生素、亞油酸,枝葉中則含膽鹼、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婆婆丁的功能是清熱解毒,消腫、利尿,具有抗菌的作用,能激發機體的免疫功能,達到利膽和保肝的作用。但蒲公英如果不焯水,味比較苦,一般人吃不了。焯過水後的蒲公英涼拌吃、炒食或做湯都可以,可拌海蜇皮、炒肉絲;

野蒜

  • 呈不規則卵圓形,表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底部有突起的鱗莖盤。它的莖葉長得很像蒜,也有蔥、蒜的味道,主要吃法有拌豆腐、炒臘肉、炒雞蛋、小蒜白木耳粥等。常食對降低血糖有益。

枸杞頭

  • 又叫地仙苗、天精草和枸杞菜等:為茄科植物枸杞的嫩莖葉,枸杞頭性涼,味甘微苦。有補肝腎、益精氣、清熱除渴、明目的功能。對高血壓、糖尿病、性功能衰退、視力減退等,都有防治效果。一般吃法是焯水後涼拌、炒雞蛋、燒湯、熬粥等。

蕨菜

  • 蕨菜能起到清熱滑腸、降氣化痰、利尿安神的作用。蕨菜吃起來鮮嫩滑爽,素有“山菜之王”的美譽。蕨菜的食法很多,炒、燒、煨、燜都可以。在現代菜譜中,用蕨菜烹調出的名菜有木須蕨菜、海米蕨菜、肉炒蕨菜、脆皮蕨菜等多種。這些菜餚素以色澤紅潤、質地軟嫩、清香味濃而深受食客的青睞。

桔梗

  • 其枝端能開出藍色的小花。我們平常吃的都是桔梗根,其實它的嫩苗也可以炒來吃,味道也不錯,一樣有祛痰鎮咳、鎮痛、解熱、鎮靜、降血糖、消炎、抗潰瘍、抗腫瘤和抑菌的作用。

車前草

  • 別名車前、蝦蟆衣、車輪菜、勝舄菜、蛤螞草、錢貫草、車軲轆草、驢耳朵草、牛甜菜。1、春季或夏季採集幼苗及嫩株,洗淨後用開水燙熟,撈出切碎,加鹽、味精、蒜泥、醋、香油或花椒油涼拌食;2、或將車前苗去除雜質,洗淨,用開水燙一下,擠幹水分稍晾,用花椒、蒜片、蔥花末熗鍋後,放入該菜快速煸炒,其味亦很鮮美;3、或用洗淨的車前苗,用開水燙後,加入到雞蛋、排骨湯中做湯食用;4、將洗淨、燙過的車前去除水分,晾乾,切碎,拌入肉餡及調味品做餡,可蒸包子,煮餃子,烙餡餅等,其餡十分鮮嫩;5、將車前與大米同煮做菜粥食。

野莧菜

  • 又名野莧、光莧菜、鐵莧菜,是一種開綠白色小花的野菜,俗稱“人青草”,春夏之季在我國南北各地均有野生,而食用則以春天所萌發的嫩葉為佳。莧菜生長較快,每當春雨過後,或在房前屋後,或在路旁場邊,嬌嫩的幼苗便星星點點貼地而生。這時摘其嫩葉入饌,清香嫩滑,食之潤口,可謂春季的一味上乘珍饈。

麵條菜

  • 別名淨瓶、香爐草、米瓦罐、梅花瓶、麵條菜、廣皮菜、瓢咀、甜甜菜、麥石榴、油瓶菜、羊蹄棵、紅不英菜、胡炳菜、麥黃菜、燈籠草。將麵條菜擇洗乾淨,控盡水分,用麵粉拌勻,上屜大火蒸2--3分鐘,取出抖散,加蒜泥、鹽、香油、熟芝麻仁拌勻即可。麵條菜以肥嫩的葉片和幼莖為食用器官,質甜味美,營養豐富,富含維生素、氨基酸和人體所需的多種礦物質。
以上就是小編介紹的常見的鄉間野菜,當然,還有很多很多,小編就不一一介紹了。不過,關於採摘野菜,小編需要提醒的是:1.採摘野菜,要遠離農作物耕地,確保沒有被農民打藥。在麥田採尋麵條菜、薺菜等要確保麥田沒有施用農藥哦。2.有些野菜本身就是中藥材,如:桔梗,不可食用過多。甚至有些野菜含有微毒或不良的成份,如灰灰菜性苦涼,脾胃不好的應少食為好。3.對於認不準的野菜,不要採摘食用。如曼陀羅幼苗含有毒成分,和灰灰菜的生長位置差不多,外形又極為相似。4.野菜採摘注意安全,春季野花盛開,要注意田野和山林的野蜂。謝謝閱讀,我是三農參謀。

三農參謀


農村常見的野菜很多,但是我國地大物博,很多地區因溫度和飲食習慣的差異,所食用的野菜品種也不一樣,下面我根據我們南充這邊的情況,來說說有那些常見的野菜吧。

魚腥草

魚腥草又名折耳根、豬鼻孔等。這種野菜雖然有股淡淡的魚腥味,但是在雲南、貴州以及四川,卻是人們最喜歡吃的野菜。

野蕌頭

野蕌頭,有的地方又稱之為野蔥,其葉片與大蒜葉相似,是扁狀,而地下部分,是指頭大小的圓形狀,其味道很像蕌頭的味道,香味甚至超過蕌頭。

用野蕌頭來拌涼菜和炒肉,香味濃郁,讓人食慾大開。

薺菜

薺菜在江浙一帶很受人歡迎,我前幾年在無錫上班時,發現那裡的人們最喜歡用薺菜來包餃子,吃起來有股淡淡的清香味。

所以,回家以後,在臘月裡薺菜鮮嫩時,我也會去田間地頭挖薺菜回家來包餃子吃。

蒲公英

蒲公英在我國很多地區均有生長,當然在我們南充也有。

蒲公英在嫩苗期間,把它挖回家洗淨以後,在開水中焯水去掉苦味,然後用來涼拌和熱炒都是可以的。

總結:在農村除了上述4種常見的野菜以外,還有竹筍、麵條菜、奶漿菜以及野莧菜等等。由於篇幅影響,我就不再一一列舉了。歡迎大家來說說你的農村老家,都有哪些常見的野菜。


李茗說鄉村


以前饑荒的時候人們都是用野菜充飢,現在生活條件提高了,很少有人食用。還有一個原因是,現在很多朋友都住在城裡,也很難接觸到野菜。其實,春天的時候農村田野裡很多野菜,大多都能食用,而且味道很美。


小時候採摘野菜肯定要跟著老人一起,她們能清楚的知道哪裡的野菜味道好,哪種野菜能吃,提著籃子一會就能採一筐。農村常見能食用的野菜有哪些呢?這些你一定見過,每一種都是回憶。

第一:蒲公英

蒲公英剛開始是開著小黃花,後來會變成白色絲絨狀,一吹就會散開,飄落到各處。小時候覺得它很美好玩,後來才知道它還可以食用。它不僅能泡水喝,而且可以拿來涼拌或者炒雞蛋,或者入湯,味道也是很好的。



第二:芥菜

芥菜是春天最常見的一種野菜,也是人們食用較多的一種,它的味道特別鮮美。芥菜的吃法有很多,一般人們喜歡做麵食的時候把它加到裡面,像包餃子、做包子、春捲等,覺得能提高餡的鮮美程度。而且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是野菜中的王者,多食用有好處。


第三:香椿

香椿有一股很大的味道,有的人可能接受不了,但是其實香椿炒雞蛋很受歡迎,絕大多數的朋友非常喜歡。香椿呈深褐色,在清明節前正當季,掐一些嫩香椿,拿回來烹飪一盤香椿炒蛋,非常下飯。

第四:蕨菜

蕨菜的營養價值很高,而且味道很好,天然的蕨菜總能很受人們的歡迎。它喜歡溼潤的氣候,所以在山區比較常見,人們烹飪蕨菜最常見的做法就是蕨菜炒肉絲,我想那味道很少有人能夠拒絕。



結語

除了以上四種,其實還有很多常見的野菜,像魚腥草、車前草、白蒿、艾草等,它們除了能食用,還有很大的藥用價值。其實,農村田野裡很多寶,千萬不要把它們當做野菜丟棄了。還記得小時候經常去挖黃花菜,那時候的生活簡單快樂。

大家記憶最深的野菜是哪一種呢?一起分享一下吧!


美食控木木


我居住在遼東半島最南端的大連,我們這兩裡雖然冬天不冷、夏天不熱,但是節氣還是要比南方晚上一些。

因為老丈人家就在農村,所以農村我是經常去的。我們這裡因為多丘陵和山地,加上屬於海洋性氣候,野菜的品種還是真不少,比較常見而又美味的有:

  1. 曲麻菜:最早露頭的野菜,雖然有苦味但沒有苦菜那麼苦,回味還有些甜,特別適合生吃蘸醬的菜。

  2. 小野蒜:這個在果園裡特別常見,而且一長一大叢,不論生吃、做餡、炒食都非常美味。關鍵老人說它有解毒的功效。

  3. 桔梗:開著蘭花的桔梗是一味中藥材,採摘它的根部醃製成的小菜,就是大名鼎鼎的鮮族小菜——枸寶。

  4. 山麻楂:這種野菜是我們這裡的最愛,每年五一前後是採摘它的季節。主要是用來包包子食用。

  5. 香椿芽:給我感覺香椿應該不算野菜,畢竟在農村的房前屋後都會種植一些。香椿應該是最受歡迎的應季野菜,而且售價也比較高。

  6. 蕨菜:長得像小孩的拳頭👊,所以也叫“小孩拳”。口感有些黏黏的、滑滑的,不過近幾年聽人說它有毒,所以不太敢食用了!

其它比如薺菜、婆婆丁、苦菜、馬齒莧這些,我們這裡的人很少食用,而且這些就太常見了!連城市裡道邊的花壇裡全都是。並且我們這裡也是全國有名的槐城,槐花盛開的時候也有很多人採摘食用。

結語:野菜雖然美味,但是不明環境地方的野菜最好不要採摘。因為春天也是農民給土地打藥和施肥的時節,如果誤食被打過農藥的野菜,那麼非但吃不出野菜的美味,還會對身體造成傷害。而且人類在地球上生活了這麼多年,能夠食用和馴化的蔬菜早就馴化完畢了!野菜看樣還是差一點,所以吃野菜還是“淺嘗輒止”為好。


73神牛


1.曲曲菜它的營養價值很高,它含有大量的水分和一些蛋白質,還有脂肪和多種氨基酸以及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分,這些物質都是人體正常代謝時的必須物質,人們食用以後能快速吸收這些營養成分,加快身體代謝,對提高人類的身體素質有很大的好處。

2.用蒲公英泡水喝能夠幫助清熱解毒,緩解身體出現的口乾舌燥、目赤腫痛等不適。特別是肝火旺盛的人,用蒲公英泡水喝能夠幫助清肝火。




小歌愛美食


生活在農村就是好,春天到夏天都有野菜可以吃,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野菜品種。我們住在呼倫貝爾東北部,我來說說我們這裡常見的一些可以吃的野菜。

(車前草)

車前草

車前草本來是一味中藥材,在春天的時候很早就會萌發出土,它的嫩苗是可以作為野菜食用的。車前草喜歡生長在道路路邊和田間地頭,當車前草萌發出苗的時候,我們把它的幼苗挖出來,洗淨後用開水焯3——5分鐘後,撈出放在清水裡沖涼,這樣處理的車前草顏色鮮綠,可以涼拌、做餡、炒吃、燉吃都可以的。

(蒲公英)

蒲公英

在我們這裡每年春天都必須吃蒲公英的,路邊、田間地頭、草地裡都會有野生的蒲公英,春天蒲公英萌發的時候挖出來,洗淨就可以直接蘸醬吃,也可以焯水後涼拌、做餡、炒雞蛋等,也可以把蒲公英焯水後放在冰箱裡冷凍,留著冬天食用。

(柳蒿芽)

柳蒿芽

柳蒿芽可是我們這裡的一道特殊野菜,它喜歡生長在草甸子裡、河溝岸邊、田間地頭等。春天萌發的也特別早。採取柳蒿芽的嫩莖,然後焯水,再用清水沖洗,然後可以蘸醬吃、做餡、涼拌、做湯等,最好吃的做法就是燉排骨,在加上飯豆一起燉,那才是美味呢。

(蕨菜)

蕨菜

在蒲公英、車前草、柳蒿芽吃完以後就該吃蕨菜了。蕨菜喜歡生長在山坡邊或疏林裡。在蕨菜長出來還沒有展開葉片前是最佳採收期。蕨菜採回來可以直接用鹽醃製在容器裡,可以在其它季節食用;也可以用水焯了以後,用清水沖洗後直接蘸醬吃、炒吃都可以,還可以曬乾以後保存起來。我們這裡每年春天都有收購鮮蕨菜的,在我們這裡採下山就要賣2塊錢一斤呢。

其實我們這裡還有很多野菜呢,比如老鷹膀子、大葉芹、薺菜、黃花菜莧菜等等,今天就不一一介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