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公開課︱我學習 我思考 我踐行⑭

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高校思政課高精尖創新中心、“學習強國”學習平臺聯合錄製推出“在經歷中學習——疫情防控公開課”(以下簡稱“公開課”),上線開講以來,廣大學生認真收看,反響強烈。

3月13日上午,第七次公開課在“學習強國”上線,北京大學李玲教授開講《歷史視角下的中國抗疫之路》。她指出,中國人民在歷史上曾成功抗擊過天花、鼠疫、非典等多種疾病、疫情,從西方國家口中的“東亞病夫”到日新月異的“健康中國”,中國衛生事業經歷了若干重要發展階段並取得重大成就。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中國人民再次表現出團結和勇氣,並通過全民抗疫化“危”為“機”,有力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當前,疫情正向全球蔓延,中國抗疫之路,必將為世界提供中國方案。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各種宣傳媒介繼續報道廣大學生的學思踐悟。

戰“疫”公開課︱我學習 我思考 我踐行⑭

我學習 我思考 我踐行


戰“疫”公開課︱我學習 我思考 我踐行⑭

地球科學與測繪工程學院地球物理專業2018班 孫宇鵬

遠在商朝的時候,我國人民就對疫情有所認識,那時的甲骨文中就有“疾年”的說法。然而,限於當時的醫學條件和人們對病毒的粗略認知,不少古人最初往往把遏制疫情的希望,都寄託在所謂神靈和巫術上。愚昧和無知,讓這很多人付出了慘重的生命代價,但也為一代代醫者積累了寶貴的抗疫經驗。後來,隨著醫學的不斷進步和健康理念的逐步增強,人們對疫病的認識,開始有了飛速的提升。彼時,“四時皆有癘疫”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一些有經驗的醫者已能從複雜多變的疫情中,有針對性地辨別出傷寒、瘧疾、麻風等傳染性疾病。

每到大疫降臨,智慧的古人並沒有被各類疫病所嚇倒,而是眾志成城,積極投身於抗疫活動中。夏商周時期,各地就建立了通過隔斷傳染源以切斷疫病蔓延的制度。政府除了對災疫嚴重的地區實行免交和緩交賦稅的優惠政策外,還將遏制疫情效果明顯的藥方公之於眾,刊刻在各主要道口,以惠於民;並指派醫生攜帶藥品到鄉村巡視,使疫者能第一時間得到救治。為了使疫病患者得到集中診治,從秦朝時起,我國就修建了一些隔離點,一種是臨時性的,一種是長期性的,在“早發現、早隔離、早診斷”上,可謂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值得稱道的是,宋徽宗崇寧初年,中央政府除了設立專門收治病人的安濟坊外,還會為每位醫生建立技術檔案,醫治病人時的技術水平都要記錄下來,以此作為年終考評的主要依據。而在個人防護方面,古人的抗疫意識也不斷增強。不僅嚴格做到人畜分居,而且也會勤洗手面、勤洗澡,力求最大限度地隔絕病毒,以確保自己的身心健康。

令人欣慰的是,在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抗疫歷程中,歷朝歷代都曾湧現出一些醫術高超、不畏艱險、救民於水火的鬥疫勇士。他們中既有孫思邈、張仲景這類耳熟能詳的藥聖,也有朱震亨、葉天士等民間名醫,也不乏蘇軾、蒙哥汗等這些以偏方治瘟的歷史名人。他們或獻“神藥”、或施妙手、或集百家之長,以各自的方略,為人民解除病痛,為阻疫抗疫書寫了亮麗的篇章。在此過程中,我國人民也積累了許多彌足珍貴的鬥疫經驗,形成了豐富的治疫理念。針對疫病的起因、診斷方法、具體用藥等方面,相繼產生了張仲景的六經八綱、劉元素的火熱說、張從正的攻邪法等系列醫學思想,這些從實踐中總結出的克疫理論,對於指導當時的抗疫鬥疫,都發揮了積極的建設性作用。

時光的車輪不經意間駛到2020年。在這個春暖花開之季,始於去年年底的這場新冠肺炎疫情,經過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奮戰,目前疫情蔓延勢頭得到初步遏制,防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我們的舉國體制、超常的動員能力,在這場防控疫情的戰鬥中,都顯示了巨大的優勢,為新時代的中國抗疫史增添了濃重的一筆。“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賡續先人傳承,弘揚“眾志成誠,攻堅克難”的抗疫精神,相信2020庚子年抗疫勝利的春天,必將到來!


戰“疫”公開課︱我學習 我思考 我踐行⑭

文法學院行政管理專業2018-2班 李蘇蕊

新中國的成立喚醒了沉睡的中華雄獅,我們厚積而薄發,奮起摘下“東亞病夫”恥辱之冠,從積貧積弱到繁榮昌盛。我國的國民總數從5億增長為14億,人均壽命從35歲飆升至77歲,新中國創造了歷史上健康發展的奇蹟。

在李玲教授的課堂上我思緒飄飛,第一次如此深刻地感受到了“以史為鑑,面向未來”的磅礴之力。病毒先於人類存在,千百年來,天花、鼠疫、瘧疾等劣性傳染病不斷騷擾人類,但可喜的是我們擁有“中國智慧”。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創造性地開拓了醫療衛生模式——我們面向工農兵,秉承公益服務的宗旨為絕大多數人服務;我們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我們中西兼納,發掘以農耕文明為沃土的中醫文化,以不變應萬變——中國式醫療創舉為衛生事業奠定夯實的基礎。我們獨創農村合作醫療體系,我們孕育赤腳醫生,一把草藥,一根銀針解救了農民缺醫少藥的困境,支撐起雄厚的三級醫療保健網。我黨始終以人為本,將衛生工作和群眾運動相結合,水力、農業、衛生、專家、政府、社會、民眾多部門聯合抗“戰”,2003年非典、2013年禽流感、2014年甘肅鼠疫、2019年內蒙古鼠疫……“中國精神”完勝病毒,樹立了一座座豐碑。

毫無疑問,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防控得益於“中國智慧”。我們整合了古老的疫情防治方法和現代化的科學防控手段,吸收歷史公共安全應急措施精髓的同時與時俱進。我們直面問題,把握規律,聯防聯控,全民動員;新政策新法規的靈活應變,人力物力財力的全國性調撥,信息化智能化的衛生體系在抗“疫”之戰中大顯神威,使中國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階段性勝利。

中華五千年山河無恙,疫情之下,我們延續了“中國智慧”,凝聚了“民族精神”。當下不能對病毒掉以輕心,狡猾的病毒存在變異的危險,中國人應汲取傳統醫療經驗的精華,鑽研於當下,放眼於未來,樹立“中國擔當”,展現大國形象。


戰“疫”公開課︱我學習 我思考 我踐行⑭

能源與礦業學院採礦工程專業2018-3班 劉天陽

中華民族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風霜,經歷了各種各樣的困難與挫折,我們有被打敗的時候,但是我們從未被打倒。

面對疫情,中華民族最不缺的就是萬眾一心!李玲教授在視頻中介紹了歷史上許多重大疫情,在一次次的歷史考驗中,無論血吸蟲也好,非典也罷,中華民族一直保持著在面對危機關頭擰成一股繩的態勢,從容面對一切磨難困苦。現在新冠疫情肆虐,經歷考驗的不僅僅是中華民族,更是整個人類命運共同體,在這種時候,彰顯的不光光是作為“國”這個單位的氣度與能力,更是一個優秀民族的優良精神體現。我們代表著全人類,作為與新冠疫情戰鬥的急先鋒,最大程度地控制病毒的蔓延。

面對此次疫情,中華民族向國際社會展示了我們核心價值觀的巨大威力。在此次疫情突發之時,舉國上下在疫情的重要窗口期殫精竭慮,最終經過了幾個月的奮戰,使疫情得以有效控制。中國的努力與堅持,成功地將疫情遏制在嚴重危害人類命運共同體之前。此時此刻,世界多國爆發了各種規模的疫情,作為人類命運共同體之一員的中國,向世界各國派遣了具有優秀醫護經驗的戰士,提供了大量物資幫助,將各國的命運與本國息息相關,拿出了包容世界的氣度與格局,力爭與疫情戰鬥到底!


戰“疫”公開課︱我學習 我思考 我踐行⑭

地球科學與測繪工程學院遙感工程專業2018級 張金玉

己亥末,庚子春,荊楚大疫。一場疫情打亂了人們的生活,國家雷厲風行,救人民,慰人心。觀看了歷史視角下的中國抗疫之路這一專題講座後,感悟良多。

在新中國建立的70多年中,我們擺脫了“東亞病夫”這個侮辱性的稱號,在“健康中國”的光明大路上堅定前進。抗美援朝時候東北地區爆發的鼠疫、1988年上海的甲肝疫情、2003年的非典……我們始終都在與疾病作鬥爭,可是疾病沒有動搖我國根基,沒有對我們有著傷筋動骨的傷害,而是使我們強筋健骨。國泰民安,盛世終會如期而至。

這次疫情也更新了我以前對中醫淺薄的認識。中醫以不變應萬變,強身健體、增強抵抗力這個理念貫穿古今。這次疫情中的一些病人在中醫的治療下順利康復,這就切切實實的表明:我們要對中醫有信心,我們要傳承中醫,在堅持中醫精髓的前提下,發展中醫。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醫護人員是當之無愧的英雄,他們以赤誠的心頂起了武漢的天,應當受到我們的敬佩。待在家裡不出門的人也是戰鬥中的一員,14億人聽黨調動,這樣的時刻多麼驚心動魄,這是我們對黨、對政府、對國家無比的信任。

災難是社會進步的催化器。以史為鏡,可知興替。在每一次災難中得出經驗,從苦難中獲取生命的真諦。歷史上發生過很多次瘟疫,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後一次,我們要更加敬畏生命、敬畏自然。中國在這春日來臨時,依然山河無恙,武漢也終會春花爛漫。


戰“疫”公開課︱我學習 我思考 我踐行⑭

能源與礦業學院採礦工程專業2018-4班 範天瑞

縱觀中國歷史,中國戰勝了一個又一個的大型疫病,它們有的甚至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更加惡劣,但是在中國人民團結奮戰、醫護人員不懈努力以及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都已將其一一戰勝。我們的國家曾是那樣的團結,回首過往,再審視當下,我已渾然無懼。我相信在我們中國不懈努力下,疫情終將會得到控制,中國必然勝利!

李玲教授講到,新中國成立的時候人均預期壽命只有35歲,在短短的70年內,我們的人均預期壽命迅速增長到77歲,這種速度令很多國家難以望其項背。我們靠的是中國的制度優勢,它是一條與外國完全不同的道路。我們國家的整體衛生工作方針是“預防為主,團結中西醫,衛生工作與群眾運動相結合”。一切為了群眾健康,這也是我們從“東亞病夫”轉變為“健康大國”的秘籍。

此外,我們國家還有很多獨創的醫療制度和措施,例如農村合作醫療和赤腳醫生等,這些制度使得藥材匱缺、醫生寥寥無幾的農村醫療體系更加完善。獨創的醫療體系使我國的人民身心健康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國家培養出了一批批學習能力強、工作效率高的優質人力資源。我們社會建設在先、經濟建設在後的獨特措施,為當下抗擊疫情提供很大助力。靠著衛生工作與群眾運動結合、中西醫團結醫療、主抓預防工作的舉措,我國戰勝了一個個疫病。如今疫情再次爆發,我們中國也表現出了團結一心的精神,疫情逐步好轉,這正是我們獨特的醫療制度的體現,是我們中國的制度優勢,是我們中國人民團結一心擰成一股繩的中國精神的詮釋。我相信,疫情結束後中國經濟依然會飛速發展,人民會更加健康幸福,世界會愈發尊重我們中國!

戰“疫”公開課︱我學習 我思考 我踐行⑭

戰“疫”公開課︱我學習 我思考 我踐行⑭

來  源/黨委宣傳部

戰“疫”公開課︱我學習 我思考 我踐行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