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慢與深淺

兩位清華媽媽創立、多位育兒專家參與,

“拾(shè)級”出自《禮記》:“拾級聚足,速步以上”

每個孩子都在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拾級成長,

歡迎講述孩子成長的故事.....(id:bnsjcz)

思考,快慢與深淺

2019年11月26日,第35屆CMO(國家數學奧賽)激情開賽,各大媒體也第一時間推送了競賽試題。

對於這次競賽,我的關注點跟別人不同,我不看題目難度,因為看不懂,我主要關注題目的數量,我發現了,每天三道題,兩天一共考六道題。

這說明什麼?說明優秀的大腦要花很長時間做深入的思考,高手比拼在深不在多。

可是為什麼我們這些普通的大腦就要比拼數量呢?

思考,快慢與深淺

前幾天,我家小孩週末有一項作業是做繪製一篇西遊記小報。

安靜的午後,正是家長打瞌睡、小孩寫作業的好時間。只見他完成其他作業之後,翻開西遊記的書開始找一個適合繪製的故事。

時間它有腳啊,滴答滴答,等家長大夢初醒的時候,已經兩個小時過去了。

我趕緊問他:“小報做完了嗎?”

他恍然從書中抬起頭來,面前是白紙一張。

毫無意外地,諸如“不知道時間緊張嗎?”、“又忘記自己要幹什麼了”、“不會定上鍾嗎?”等等的責罵撲面而來,做錯了事情的小孩只好訕訕地開始畫小報。

到了晚上,總算所有的事情都完成,可以有空聽聽計算機網課,打開電腦,興致勃勃地為成為未來的程序猿而努力。

一個多小時過去了,還在學寫最基本的代碼,卻怎麼也運行不通過,結果,家長又在旁邊喊:“快10點了,準備睡覺吧!”

過了一會看他沒有動靜,我不得不又催促道:“快點睡覺,聽見沒有?!”


其實家長也很無奈,我也不想做個惹人厭的嘮叨老母親,可是,初中生的時間確實比較緊張,分給每一項任務的時間不能太多,這導致了好多事情都只能趕緊完成。

木心有一句大家都熟悉的詩句“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我估計從前一晚上也只夠做一道題吧。

但是現在不同了,不僅成人每天的大腦在各項並行的手機任務之間來回切換,連小孩子的學習也變得五花八門,各科作業、課外興趣班、鍛鍊、小報、演講PPT等等都像各宮的嬪妃等著被翻牌,但我相信小孩子沒有朕心甚慰的快感,因為他們並沒有選擇的權利,必須雨露均霑。

據說理想的學習方式是長時間深入地鑽研某一件事情。哪怕做一個課前五分鐘的ppt,從選題,到研究這個題目,到蒐集資料,整理資料,提煉觀點,再到準備熟練,都不是一個晚上能完成的吧!

可是這個快時代容不下慢思考,要學的東西太多,沒法花太多時間去研究,當下的學習方式也都變成了快餐式的。


考試科目太多,而且又不是特別難,拉不開差距,差一分就會錯失好學校,怎麼辦?刷題!畢竟考的就是熟練度,只要你大量刷題了就有做對的可能。

於是大家只好靠拼命補習、刷題來追求高分。補習班上,一道例題留給學生的思考時間不過兩分鐘,老師就會說:“好,我來講一下這道題。”

也許本來課下他可以花半個小時找到解決這道題的方法,然而這珍貴的半小時,可以做多少事情啊,怎麼可以讓他再費時間自己去探索?把方法講給他然後多練習就好了!

長此以往,他看見考試題目就像看見老熟人,都認識,都會做,心中躊躇滿志,自信滿滿,然而他解決問題的能力到底是高還是低呢?


教育部規定了幾十本必讀書目,每個學生都要求讀。多麼合理的要求!讀書人都有少年時“書中歲月長”的美好回憶。可是你真的花時間讀讀試試?讀課外書時間略長一點,就要被家長罵:“光知道看小說,誰不愛讀小說?別忘了更重要的事情!”

更有甚者,為了應付考試,把必讀書目的要點全都提煉出來,濃縮成一篇滴滴香濃的習題集,孩子只看這個習題集就足以應付考試了。

看,這連快餐學習都算不上了,這明明是我奶奶的育兒方法——嚼碎了喂嘛!

思考,快慢與深淺

在《慢思考——大腦超載時代的思考學》一書中,作者提出人類擁有三套腦系統,分別是“思考腦”“反射腦”“存儲腦”

“反射腦”速度快,體現了下意識的行為;

“思考腦”是人類進行思考、決策等深度學習時的主要利器,“思考腦”運轉的速度很慢,它需要我們持續地投入注意力,保持專注,它一次只能處理一件事情;

“存儲腦”將我們接收到的信息進行分類和存儲,以備後用。

當孩子學習的時候開始啟用“思考腦”,你指望它在短短的半小時到一小時內就能完成準備、啟動、加速、馬力全開、減速、停止、切換到存儲腦?No way!

思考,快慢與深淺

怎麼辦?

當前的大環境下,我們都是掉進旋渦隨波逐流的螞蟻,看似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但是,雖然學校不是為自己孩子專門定製的,智慧的老母親卻是量身定製的,我們可以做如下的努力與嘗試:

首先要剖析自己的內心,我們到底要的是什麼?是考個好的分數,還是孩子的真正能力增長?——這還用問,當然是兩者都要!那麼拜拜,你可以離開了,你家有牛娃,自然可以兼得,不用聽我叨叨。如果你娃跟我家一樣普通,那多少得有所妥協,孟子他老人家不是說了嗎,魚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

所以有自知之明的家長會對孩子的成績有一定的容忍度,既然他能力平平,我就容忍他某些方面不那麼優秀,換取他的深度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深度思考以知識儲備為基礎,但卻並非需要課內洋洋灑灑所有的知識點,同時課內知識又是不夠的,兩者是交集的關係。所以家長的關注點不能僅僅停留在學習和成績上,給他一點自己的時間,允許他自由探索,正所謂萬物互聯,“從自然中悟道,從社會中學習,從實踐中提升。”

要花更多時間在孩子擅長的領域,數學不好的話,那就保持及格就行,語文好就多花時間用來讀書創作,或許孩子以後又是一個韓寒或蔣方舟。


還可以利用寒暑假的時間做集中的訓練,俗話說得好:你和學霸的距離就是一個暑假。上個暑假,小黃在網上自學密碼學課程,家長並不怪他浪費時間,只是要求他最後要有結果輸出。結果,一個暑假之後,小黃寫了一篇關於密碼學的小論文,稍加修改後在某少年科學雜誌發表,論文水平未知,重要的是激勵了孩子進一步研究的決心。

網絡課程的一個好處是沒人挾裹著你,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來。在如今網絡資源氾濫的時代,尋找好資源實在是方便了很多,我們需要的,就是不要迷失了自己

最後,如果各種方式都窮盡了還是不能如願,實在想要各方面都好,那麼就犧牲睡眠時間,頭懸梁錐刺股吧,誰讓你想要孩子做人上人呢!


歡迎關注"老虎爸媽"公眾號(id:laohubama),瞭解更多內容。

思考,快慢與深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