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話“磨刀不誤砍柴工”包含的道理是什麼?

今古雜壇


“磨刀不誤砍柴工”包含的道理分明是指勤與懶。勤磨刀的人,砍柴比較快,懶磨刀的人砍柴要用力砍,而且慢。

柴刀作為一種常用工具,記得少年時,下午4點學校放學,回家進入廚房,有粥吃粥,有番薯吃番薯,吃完之後拿一把柴刀行到大門口傍磨刀。磨刀石超大,談紅色的,是老爸去街上買回放在門口傍方便大家磨刀。手握柴刀壓在磨刀石上磨了幾下,灑水,又接著磨,抬頭望,倆個同學上來了。放學時約好一齊上山砍柴的同學,同學也拿柴刀磨了幾下,然後仨人一起上山砍柴。去到山裡將近5點,選好茂密的柴草,馬上開砍,不一會兒砍完柴草了,捆綁成一擔,用了半小時,速度快。不快不得,太陽下山了,天很快變黑,趕緊擔著柴草返回家。那個時代的少年多數如此,下午放學回家後還要上山打柴,減輕父母的家務負擔。

“磨刀不誤砍柴工”也是勞動中最簡單的常識,例如,木工師傅的刨,鑿,鋸,使用一天,晚上收工即刻磨,或者早上磨。還有傢俱廠,刨刀鈍了,鋸不利,技術員馬上換新的,舊的御下重磨,道理如此“人不磨工具,則工具磨人”。

農村勞動生產工具,砍草,砍樹,砍肉的工具要磨。鋤頭,犁耙,挖洞的工具不用磨。這是使用工具常識,該磨的磨,不要磨的不磨。草山踩多也出路,學問由少積成多,就好像“磨刀不誤砍柴工”一樣,視為勤。有路不走草成棵,鋼刀不磨生黃鏽,就好像家裡的事不想做,叫也不做,視為懶。所以,人生在世,不能太懶,刀要勤磨,路要勤走,活到老,學到老,才不會虛度光陰。


岑升廣


您問:我認為農村俗話“磨刀不誤砍柴工”包含的道理是什麼?我認為其中的道理很簡單!凡是用過鐮刀的人都知道,鐮刀磨得鋒利,砍柴或收割莊稼時,既省工又省力;反之,既費時又費力,得不償失!其實,這句俗語告訴我們一個顛補不破的道理:無論做什麼事情,只要事前打好基礎或做好充分的準備,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舉個簡單的例子,有個別的家長認為,孩子讀完高中就行了,考不上好大學,不如早早下來找個活幹,早掙錢,好好過日子。錯!知識多了不壓人,二十幾歲是人生知識儲備的黃金時期,是打基礎的階段,不可虛度或荒廢!即使考不上好大學,別的學校也可以,學點技術也不錯!三百六十行,哪一行也需要專業知識,更需要頂尖人才和精湛技術!只有多學習多儲備,才會有知識有能力;有了知識和能力,才能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貢獻多,收穫自然豐。這樣的例子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總之,無論做什麼事情,“磨刀”的功夫還是十分必要的!


學峰5717


大家好,我是零點拾韻,很高興回答題主問題。

回答問題之前,先簡單介紹一下“磨刀不誤砍柴工”的來歷:甲與乙一起砍柴,甲總比乙快,乙納悶,甲勸乙摸一下刀,順便還能休息一下。乙捨不得花時間磨刀,當然總數比甲砍得慢。


故事很簡單,但是我認為這裡面最少包含了三層哲理:


要善於聽取別人的建議

一個人的視野畢竟是狹隘的,要善於聽他人好的建議。2000多年,孔聖人都給我說明白了:幾個人當中,一定有一個可以當你老師。別人的建議,不可全聽,但也不可不聽。關鍵是仔細聽完了然後加上自己的分析判定,再來覺得是否採納。

如果一味牴觸別人的建議,那叫剛愎自用,必有犯錯的一天。如果不加分析,一律採納,那叫毫無主見,也會有走眼的時候。因此,先聆聽後分析,就是對待別人意見的最好方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一個工匠要做好他的工作,必須要先把工具搞好。同樣的,不管各行各業,做什麼事,都要先把準備工作做好。

比如打仗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說法,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什麼船啊、草全都給準備好,只要東風一來,就大功告成。如果等到風來的時候再去準備,顯然就錯過時機了。

方法論

方法論,簡單說就是要解決“怎麼辦”的問題。方法論有多種,其中一種叫“PDCA”循環,如下圖:

我們就以甲乙砍柴為例:

“計劃”方面,乙就比甲低了一個層次。甲考慮到砍多久魔一次刀,而乙根本沒有考慮到磨刀的事;

“執行”方面,兩人都沒有問題,都是在按自己的計劃再在做;

“檢查”方面,兩人都做到了,但是層次不同。乙發現自己的速度慢,但是並沒有找到改進的方法;甲考慮到與乙是一個團隊,幫助乙提出瞭解決問題的方法。

“行動”方面,甲制定計劃執行下來,取得較好的效果,所以按此計劃行事;乙則連“計劃”、“檢查”兩個環節都沒有做好,錯失兩次改進的機會,所以結果可想而知。


零點拾韻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磨刀不誤砍柴工”這句話,其實這句話的大概意思,頭條的朋友們估計也基本知道。但是關於這句話的故事來源,我想大家不一定很清楚,今天看到題主提出了這麼一個問題,博聞通覽很高興分析一下這句話的故事來源,因為這句話的寓意本身就再故事當中,我們就從這句話的出處和故事寓意來談談我們的見解:

一、這句話的出處

古時候,有個老公公,他有兩個兒子,哥哥叫阿力,弟弟叫阿智。兩個人長得一模一樣,鄰居都誇這兩個孩子長得好,長大都會有一番作為。老人也用心關注著他們的成長。

幾年後,他們長高了。老人想考考他倆,就從集市上買回兩把未開刃的斧頭。老人對他們說:“今天我買回這兩把斧頭,明天你倆上山砍柴。要各砍各的,看誰砍得多,回來得早。”

第二天,兄弟倆按父親的吩咐,各自行動了。

阿力想,要砍得快,砍得多,就得抓緊時間,他拿上斧頭、扁擔和繩子就匆匆上山了。到了山上,他拼命地砍呀,砍呀……因斧子太鈍,連砍幾十下都砍不倒一棵小樹,不多時,就累得腰痠背痛了。

阿智拿起父親買的斧頭,看斧刃厚厚的,就趕緊到井邊去磨,不久,斧頭就磨鋒利了。他也拿上扁擔、繩子上山去。到了山上,他掄起鋒利的斧頭,幾下就砍倒了一棵小樹。不多時就砍了兩大捆。太陽剛剛偏西,他就揹著沉重的柴回家了。阿力呢,直到太陽下山才揹著不多的柴回到家裡。

老人看到兄弟倆都回來了,走過去看看他倆的柴,又看看他倆的斧頭,意味深長地說:“你們兩個,上山早、花力氣大的是阿力,下山早、砍柴多的是阿智。為什麼差別這麼大呢?這是因為阿智磨了斧頭,這就叫做‘磨刀不誤砍柴工’啊!孩子們,今後做事,不但要賣力氣,還要多動腦筋呀!”

二、這句話的道理

其實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就可以很清晰的認識到這句話的寓意和道理: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做事情不能光憑力氣,還要多動腦筋。做事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

博聞通覽

用文化溫暖人心,讓閱讀更有溫度


博聞通覽


磨刀不誤砍柴工,這句話的意思是,刀不鋒利,砍起柴來,費時費力,徒勞無益。如果首先花點時間,把刀磨得鋒利,後面再砍起柴來,就會一勞永逸,省時省力,事半功倍。這句話的道理包含了,生產工具先進,生產力就高。做事要講究,方式方法,智慧和技巧。經驗比力氣更重要。

勞動人民有智慧。有智使智,無智使力。


tiang學無止境8899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鋒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準備工作非常重要。

舉個簡單的例子:

甲和乙都要上山砍柴,但他們的斧頭都有點鈍了,甲沒有理會,拿著斧頭就上山了,因為他的斧頭不鋒利,砍的都是比較細的樹柴……乙就不同了,他拿來磨刀石,用勁地把斧頭先磨鋒利,雖然他比甲慢了起步,但是他的準備工夫做到家了,砍柴砍得很快。到太陽下山了,甲只背了小小的一捆柴下來,但是乙,揹著一大捆的柴下來……

由此可見,準備工夫做好了,可以事半功倍!

現在發明的挖機,汽車就大大提高了效率。



陳沐椿風水命理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認為農村俗語“磨刀不誤砍柴工。”其實包含的道理很簡單,但是卻是極為有用的。


原道理

其實磨刀不誤砍柴工,原本道理指的是雖然花費一定的時間去磨刀會暫時讓我們感覺不划算。但是我們一旦將刀磨得十分的鋒利。那麼砍起柴來將會十分的得心應手。反之,如果我們用一把相對不快的刀。那麼即使我們早早的去砍柴,也一定效率十分低下。

總結下來就是,做事情提前做好準備,可以提高做事情的效率。

引申1,學習

單純的講概念可能比較枯燥,我們將磨刀不誤砍柴工這一概念放進學習中來看看,在學習中將會有怎樣的案例。

我之前在學習中就有這樣一種現象。當老師上完一堂課,佈置完課後的作業,我就和其他的同學們一起開始做課後作業了,但是當我在做課後作業的時候,便總是會遇到很大的困難,導致我做作業的效率十分低下,有時甚至會完成不了作業。

如果這時候將磨刀不誤砍柴工的思想引進來,將會得到很大的提升,比如

在老師講完之後,不著急的去做作業,而是去鞏固老師學習的知識點,那麼就相當於在手中“磨刀”。這樣一來,在做作業的時候將會提高很大的效率。

引申2,工作

在工作中同樣能夠應用磨刀不誤砍柴工的思想。

我曾經寫過網絡小說,在寫網絡小說的過程中,我發現,當我在寫一段話的時候,很容易會找不到如何用詞。

這種時候我就會在大腦裡頭腦風暴,然後等了好久的時間終於蹦出一個有點適合的詞語。但是這個詞並不是適合語境最好的詞語,同樣還耗費了我很長的時間。因此對於這種情況,我痛心疾首,最終想到了一個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沒錯就是“磨刀不誤砍柴工”。

我花了一定的時間來蒐集一些常用的詞語,比如關於動作的詞語,關於外貌的詞語,關於環境的詞語等等。然後再花一定的時間熟悉這些詞語。這樣在寫小說的過程中,我就可以將自己的思維向這些詞語上面引,就算一時間想不到,也可以翻開自己蒐集的文檔,迅速的找到適合的詞語。

通過這種方法,我寫作的效率極大的提升,而且能夠找到更加適合表達語境的詞語,因此文章的質量也得到了一定提升。


以上上便是我對“磨刀不誤砍柴工”這一句話的理解,以及我認為合適的事例。我認為如果我們能夠掌握這一思想,就能夠對我們的學習生活大有裨益。


俠花


“磨刀不誤砍柴工”,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去砍柴之前,先把刀子磨一磨,並不會耽誤砍柴的功夫(或工作)。

道理其實很淺顯,砍柴砍得快不快,砍到的柴多不多,關鍵在於砍柴的刀鋒不鋒利。試想一下,假如你帶著一把鈍刀上山砍柴,在同樣的勞動時間裡,跟快刀砍柴的人比起來,你的收穫肯定要少很多很多。

但是,在砍柴之前,先花一點時間把刀子磨一磨,儘管用來砍柴的時間看起來短了一點,但效率提高了很多,所以不但不會影響砍柴的功夫,還有利於砍到更多的柴。

因此,這句話的意思其實是說,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準備工作非常重要。

如果要說得文雅一點,那就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個工匠要想把事情做好,首先要讓他的工具鋒利。這句話出自《論語》,是孔子說的。

農村裡的一句俗話,和聖人孔夫子的話其實是一個意思。所以你品,你細品,農村其實隱藏著很多很多的智慧!


牛皮社


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磨刀不誤砍柴功"意思是磨刀雖然花費時間,但是不耽誤砍柴。比喻事先充分做好準備,就能讓事情變得順利。

典故:一個年輕人每天很早就到山上砍柴,他很努力很勤奮,在別人休息時他都不捨的休息一下。每天干到天黑但是砍的柴卻不如一個老者。這個老者每天來的很晚,而且老是休息,但是一天下來砍的柴卻比年輕人多很多柴。年輕人想不透於是更加努力更加賣力卻還是不如老者砍的柴量。

這時老者喊他來休息、喝茶。他說我都這麼賣力而且年輕力壯卻幹不過你,不好意思休息!我沒有時間!老者笑笑說:你在怎麼努力也不行,也不能超越我。想知道什麼原因嗎?我為什麼比你砍的柴多呢?我年齡比你大,而且精力不如你。

就是我的刀比你鋒利,在我休息時我就磨磨刀。你呢?卻一直在那裡不停的砍柴,刀都鈍了,越砍越累越砍不出來。要想輕鬆又賺的多,就要把刀磨的鋒利。

磨刀不誤砍柴功近義詞:工欲其事,必利其器

意思是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讓工具鋒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準備工作非常重要。

出自——春秋戰國孔子及弟子《論語·衛靈公》。

原文: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譯文:子貢問怎樣修養仁德。孔子說:“工匠要做好工作,必須先磨快工具。住在一個國家,要侍奉大夫中的賢人,與士人中的仁人交朋友。”





中醫生命科學


農村俗話“磨刀不誤砍柴工”包含的道理有兩個:

一,磨刀不誤砍柴工的第一個意思是:做事之前要先思考。選擇好方法,選擇好工具,選擇好捷徑。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先有眼界,把刀先磨快了砍柴才會輕鬆快捷!事情才能輕鬆順利的完成!

二,磨刀不誤砍柴工的第二個意思是:做事情要準備好,勤勞要做到極致!我們準備早晨八點去砍柴,六點就要起來磨刀,不能佔用砍柴的時間磨刀!我們工作要充分利用好時間,把效率做到最好。想砍更多的柴,就要早起會兒磨磨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