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合循環發動機已突破,高超聲速飛行器前景光明,中國後來居上

近年來,高超聲速飛行器因其優越的作戰性能成為軍事強國競相研發的熱點,高超聲速飛行器的最大技術阻礙之一就是其動力系統,不同速度和高度範圍內的需要採用不同類型的發動機,傳統的渦輪發動機、火箭發動機、衝壓發動機都不可能獨自“包打”全部飛行包線。為了兼顧安全性、經濟性和飛行效能的綜合要求,需要將不同類型的發動機組合在一起工作,從而保證高超聲速飛行器在寬廣的高度/速度飛行包線內高效率可靠的工作。

目前,各國提出了多種高超聲速飛行器動力系統方案,除了升級版的超燃/亞燃衝壓發動機、火箭發動機,還有渦輪基組合循環發動機(TBCC)、火箭基組合循環發動機(RBCC)、渦輪火箭基組合發動機(TRRE)等。

亞燃/超燃衝壓發動機:高超聲速巡航導彈的理想選擇

組合循環發動機已突破,高超聲速飛行器前景光明,中國後來居上

超燃衝壓發動機也就是超聲速燃燒的意思,超聲速(通常是3馬赫以上)氣流沒有減速直接衝進發動機燃燒室,然後與燃燒混合燃燒。形象一點說,就好比“在颶風中點燃一根火柴,並穩定燃燒”,可見其難度之大。由於超燃衝壓發動機內部沒有轉動部件,結構相對簡單緊湊,通常被用作高超聲速巡航導彈的主要動力。

美國曾經在超燃衝壓發動機領域起步較早,長期以來投入大量資金,因此一直據領先地位,大名鼎鼎的X-51A驗證機就是用了超燃衝壓發動機。不過,美國近年來在這個領域也遇到了技術瓶頸,主要問題仍然是保持持續穩定的超聲速燃燒方面,因此X-51A等項目先後遭遇多次失敗。從現有資料看,中國科研人員採用了雙凹腔結構提高燃燒穩定性,雖然燃燒室結構更加複雜,但發動機工作更加可靠穩定。

組合循環發動機已突破,高超聲速飛行器前景光明,中國後來居上

除了超燃衝壓發動機,還有將超燃和亞燃技術融為一體的新型發動機,特別適合應用於高超聲速導彈。亞燃和超燃兩種衝壓發動機,工作原理相同,但各自的優勢速度區域不同。渦輪噴氣發動機的工作區間是2馬赫以內,超燃衝壓發動機則是5馬赫以上,在這個速度區間內,最理性的動力是亞燃衝壓發動機。

將亞燃、超燃組合起來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將兩種發動機機理整合到一臺發動機上,通過使用不同的燃燒室來實現共同工作,這就是亞燃/超燃雙燃燒室衝壓發動機。這種發動機的進氣道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引導部分來流進入亞聲速燃燒室,另一部分引導來流進入超聲速燃燒室,亞燃燃燒室不光用於3馬赫左右的飛行,而且還可以在馬赫數達到4、5的時候為超燃燃燒室點火。這種方案技術簡單,很適合用於巡航導彈這樣的一次性飛行器。

組合循環發動機已突破,高超聲速飛行器前景光明,中國後來居上

另一種就是亞燃/超燃雙模衝壓發動機。這種發動機在6馬赫以上以正常的超燃狀態工作,而當馬赫數低於6時,會在進氣道內產生正激波,通過激波讓氣流減速,從不到6馬赫減到聲速以下,這樣一來發動機就變成了亞燃工作模式。這種方式擴展了超燃衝壓發動機的工作範圍,使其成為了一種雙模衝壓發動機。

不過,亞燃/超燃衝壓發動機很多時候還必須匹配渦輪噴氣發動機使用。衝壓發動機有一個特點:無法零速度啟動。因為此時飛行器不運動,就沒有氣流導入燃燒室工作。因此高超聲速飛行器必須匹配渦輪噴氣發動機,於超燃衝壓發動機構成渦輪基組合循環發動機。當然,如果把它用到高超聲速導彈上,單獨使用也是可以的--因為導彈會裝備火箭發動機,從而滿足衝壓發動機的起動條件。

組合循環發動機已突破,高超聲速飛行器前景光明,中國後來居上

渦輪基組合循環發動機(TBCC):空天飛機的動力希望

如果說超燃衝壓發動機為核心的新型高超聲速發動機,是高超聲速飛行器特別是導彈最佳的動力選擇,那麼對於尺寸和重量更大的高超聲速飛行器類型,比如空天飛機等,渦輪基組合循環發動機則是佳配。

渦輪基組合循環發動機,實際上就是將衝壓發動機和渦輪噴氣式發動機組合在一起,並能夠根據飛行環境靈活切換動力類型,從而充分發揮各自優勢,使飛行器具備跨介質飛行的動力。從動力結構角度講,可分為串聯和並聯兩種形式。空天飛機未來在大氣層內外自由往返的希望,將主要寄託於這種既可以在大氣層內工作,又可以在稀薄空氣種工作的新型發動機。

組合循環發動機已突破,高超聲速飛行器前景光明,中國後來居上

最早的串聯式渦輪基組合循環發動機,應該是SR-71“黑鳥”上使用的J58發動機,在上世紀60年代,這臺動力稱得上一個奇蹟。從結構上看,J58由渦輪噴氣發動機和加力燃燒室/亞燃衝壓發動機串聯組成。在2馬赫以下速度飛行時,主要是渦輪噴氣發動機工作,空氣通過渦輪葉片、壓氣機等進入燃燒室燃燒。當飛行速度達到3馬赫時,大量空氣就不經過前端部分,直接進入串聯在後部的亞燃衝壓發動機,此時前端的渦輪噴氣發動機僅提供總推力的17%,而亞燃衝壓發動機則成為主動力。

組合循環發動機已突破,高超聲速飛行器前景光明,中國後來居上

正是由於 J58的特殊動力形式,SR-71才能夠在30千米高空以3馬赫以上高速長時間巡航飛行。美國最新型的SR-72高超音速無人偵察機,也使用渦輪基組合循環發動機,最高飛行速度達6馬赫,甚至連先進的“愛國者”、S-400和紅旗-9等防空導彈都望塵莫及。

相對而言,並聯式發動機更簡單一些,而且多采用上下並聯的方式,渦輪發動機位於組合發動機的上半部分,衝壓發動機位於下半部分,二者同樣共用進氣道和噴管。進氣道和噴均為可調結構,當起飛和低速飛行時,進氣道上流道打開,下流道關閉,渦輪發動機工作;當飛行器加速到一定速度後,進氣道上流道逐步關閉,渦輪發動機轉速逐步下降直至停車,下流道逐步打開,氣流進入衝壓發動機的燃燒室,衝壓發動機開始工作,並將飛行器加速到更高的速度。這種發動機具有控制相對簡單、可採用常規渦噴發動機等特點,但同時也存在結構複雜、空間尺寸大、與飛行器一體化設計困難等問題。

組合循環發動機已突破,高超聲速飛行器前景光明,中國後來居上

以目前的科技水平,上述渦輪基組合發動機還存在突出的矛盾問題:組合發動機在不同狀態下,只有一種動力在工作,另一部分則成為死重。比如在25千米的時候,渦輪發動機在工作,這時候衝壓發動機用不上,就是個多餘的重量;到了35千米的時候,渦輪發動機又成了死重。這個問題不僅使動力結構更復雜,而且飛行器的推重比上不去,也嚴重影響飛行性能和載荷能力。

儘管如此,渦輪基組合發動機應用於空天飛機等高超聲速飛行器,在安全性、可靠性、經濟性方面仍然具有明顯的優勢。使用了渦輪基發動機,空天飛機就可以像常規飛機那樣從地面水平起飛,然後入軌飛行;遇到緊急情況,也可以隨時終止飛行,水平返回地面;而火箭發射的空天飛機顯然就難以處理這種狀況。渦輪基發動機比火箭發動機的熱負荷低、流量小,因而可靠性和運行費用也遠遠低於火箭發動機。

組合循環發動機已突破,高超聲速飛行器前景光明,中國後來居上

火箭基組合循環發動機(RBCC):先進極速飛行器的最佳選擇

火箭基組合循環發動機,實際上就是在亞燃/超燃發動機的基礎上增加一個火箭發動機,使得整個組合循環發動機的工作過程分為火箭引射、亞燃、超燃和純火箭四個狀態。

這種動力比較獨特的是火箭引射過程:與亞燃/超燃發動機並聯的火箭發動機點火後,高超聲速飛行器從地面起飛,待飛行速度達到3馬赫之後,火箭的排氣量相應減少,此時空氣正常進入亞燃/超燃發動機,並先後進入亞燃和超燃工作狀態;最後高超聲速飛行器的速度達到12馬赫,此時亞燃/超燃發動機的進氣道徹底關閉,僅使用火箭發動機繼續推進。

組合循環發動機已突破,高超聲速飛行器前景光明,中國後來居上

火箭基組合循環發動機最大的優點,就是將火箭發動機高推重比的優勢,與亞燃/超燃發動機高比衝的優勢結合在一起,從而實現了航天推進的高效性和經濟性的最佳組合,並有效降低了使用成本,增加了系統安全性。美國X-43飛行器就採用了火箭基組合循環系統(RBCC),儘管在首次試飛中墜毀,但仍創下了6.83馬赫的飛行紀錄。

渦輪火箭基組合發動機(TRRE):新銳高超發動機的傑作

英國“佩刀”發動機使用這種組合動力形式,大致可稱為“協同吸氣式火箭發動機”。它是目前進展速度較快,技術成熟度較高的高超聲速發動機設計方案之一。

組合循環發動機已突破,高超聲速飛行器前景光明,中國後來居上

“佩刀”發動機的前身,是英國羅爾斯羅伊斯公司於上世紀80年代研發的RB545“吸氣式氫氧發動機”,這款發動機是英國“霍托爾”單級入軌空天飛機的配套動力。RB545採用單一機體式發動機方案,與前文所述的“並聯渦輪火箭基組合發動機”不同,其優勢在於:吸氣式渦扇發動機與火箭發動機共用燃燒室、噴管等重要部件,又避免了並聯式渦輪火箭基發動機的死重問題,使得發動機設計更為合理,推重比更高。

組合循環發動機已突破,高超聲速飛行器前景光明,中國後來居上

RB545發動機兼有噴氣發動機和火箭發動機的功能和優點,有兩種工作狀態:空氣噴氣發動機工作狀態和液氫液氧發動機工作狀態。在大氣層內飛行時,採用吸氣式渦輪發動機模態,依靠吸入空氣中的氧燃燒工作,可以大大降低液氧攜帶量,降低起飛重量;待飛出大氣層後,則切換至氫氧火箭發動機模態工作。

“佩刀”發動機在RB545發動機方案基礎上有了進一步改進,成為一種傳統的渦輪發動機轉子部件、衝壓發動機和火箭發動機的組合,充分利用了吸氣式發動機和液體火箭發動機的優勢,在大氣層內以吸氣式模式工作,當飛行速度達到5馬赫,高度達到26千米時,轉為火箭發動機模式,利用所帶的液氫液氧,繼續加速至25馬赫以上,將飛行器推送到300千米高度的近地軌道。這種發動機能夠在消耗較少燃料的情況下,實現多種發動機(或組合循環發動機)才能完成的工作,從而大大降低了起飛總重,未來前景非常可觀。

組合循環發動機已突破,高超聲速飛行器前景光明,中國後來居上

從上世紀80年代起,我國就開始在TBCC發動機技術領域展開攻關。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啟動了包括“騰雲”空天飛機在內的一系列高超聲速飛行器項目,並提出了三套備選動力裝置,分別是航天科工的TRRE(渦輪火箭組合動力)、航天科技的RBCC(火箭組合動力)和中航工業的TBCC(渦輪衝壓動力)。

目前,我國自主研發的渦輪基組合循環發動機(TBCC)已經完成試飛驗證,即將進入飛機-發動機集成測試階段,新一代高超聲速無人機項目進展順利,中國空天飛機已經呼之欲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