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轉!復工復產得防這些騙局!寧波有企業被騙20萬元!

近日

寧波市公安局梳理出

目前涉及企業復工復產的三類詐騙手法,

發佈了典型案例和防範建議。


一、虛假出售防疫物資類詐騙

01


詐騙手法

不法分子藉機通過微信朋友圈、網站、平臺等渠道發佈銷售口罩等防疫物資信息,受害人一旦相信,便添加對方微信、QQ好友並談妥價格,在受害人支付貨款、定金後,對方便拉黑微信、QQ好友,從而實施詐騙。

02


典型案例

2月4日下午,寧波市反詐中心接到一起利用微信兜售醫用口罩實施詐騙的警情,受害人於當天中午在海曙石碶街道家裡看到該信息後,添加對方為微信好友,與對方商定價格並通過微信轉賬3000餘元,直到被對方拉黑後才發現被騙。


孫先生所在企業馬上要復工了,考慮到員工需要口罩,就在網上尋求出售口罩的商家。2月14日,他在微信群看到有人發佈了售賣口罩的信息,於是,孫先生馬上聯繫了對方,並互加了微信。孫先生想要儘快讓對方發出口罩,就一次性付了20餘萬元,對方承諾馬上發貨。可是幾天過去了,孫先生遲遲不見對方發貨,多次通過微信找對方,一開始對方不予理睬,最後直接將孫先生拉黑。

03


防騙提醒

在全國疫情防控期間,請大家不要驚慌,緊俏的疫情物資需求很快會得到足量供應,購買口罩、耳溫槍等防疫用品時,一定要通過正規渠道,切勿相信網上不明售賣信息。


同時,警方正告!疫情防控期間,一切擾亂正常社會秩序、藉機發不義之財的行為,均是違法犯罪行為,請不要以身試法!

急轉!復工復產得防這些騙局!寧波有企業被騙20萬元!


二、刷單詐騙

01


詐騙手法

受疫情影響,不法分子利用外來返崗務工人員想賺取外快的心理,通過QQ群、微信、短信等渠道發佈兼職信息,以刷單返高額佣金為名,招聘網絡刷單兼職人員,通過承諾在購買網上商城內物品刷得消費記錄後,返還本金並支付佣金方式,進行誘惑。


在騙取受害人信任後,讓其通過支付寶、支付二維碼等形式轉賬到指定賬戶,待受害人發現時嫌疑人已經將受害人賬號拉至黑名單。一旦受害人在首次刷單後取得小額回報,便會放鬆警惕,為獲取更多回報而加大投入,從而上當受騙。

02


典型案例

3月1日,鎮海區受害人劉某利用手機通過58同城APP找兼職,不久QQ上收到添加好友的申請,稱可以刷單賺佣金,受害人信以為真,添加對方為好友,後對方發送一個二維碼要求受害人通過花唄點擊進去,並填寫驗證碼,受害人按多方要求操作後被騙3萬餘元

03


防騙提醒

網絡刷單本身就是違反規定的行為,通過網絡刷單來賺取零花錢,很可能得不償失。由於雙方几乎不見面,被騙後自身權益很難得到保障。民警提醒求職者,選擇兼職要通過正規網站和途徑查找,對求職單位要多方核實,同時不要隨便透露個人信息。


三、貸款詐騙

01


詐騙手法

受疫情影響,一些中、小企業資金週轉緊張,企業員工收入減少、生活開支困難,不法分子利用企業復工復產之際,通過短信、電話、網站等渠道推廣貸款信息,並以高額度、無抵押、低利息、高速放款等引誘受害人,並以保證金、手續費、刷流水等為由實施詐騙。

02


典型案例

慈溪的陸先生因為需要付國外的貨款,資金週轉不開,於是在百度上找到了一個叫“平安i貸”的網站,並添加了裡面客服人員“小王”的微信,並稱自己需要貸20萬元,在“小王”的引導下,陸先生通過APP填寫了個人信息並按提示進行審批,客服“小王”稱因貸款金額較大,需要交保證金才能順利貸下這筆錢,陸先生因急需這筆錢,就按對方要求將所謂的“保證金”、“手續費”一併打入對方賬戶,

共計被騙16萬

03


防騙提醒

如需貸款應在國家正規金融機構(如銀行)辦理,切勿貪方便貪小利從不知名的借貸平臺辦理,這些平臺往往不能“雪中送炭”,反而會讓你“雪上加霜”。一旦確認自己被詐騙或者陷入套路貸,一定要及時撥打96110報警。

急轉!復工復產得防這些騙局!寧波有企業被騙20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