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人,出身世家豪門,為國捐獻10個億!卻連一雙皮鞋也買不起

一位老人,出身世家豪門,為國捐獻10個億!卻連一雙皮鞋也買不起

“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屈原曾在汨羅江畔吟唱出這樣一句讚歎時人的名句。人的一生大部分不過平平淡淡、碌碌無為的走過這短短數十載。但有的一生卻波瀾壯闊、名垂千史。在我國近代歷史上有這樣一位出身名門的文人,不計個人得失為祖國捐獻近十億的寶物。他是名副其實的“滋蘭之九畹”又“樹蕙之百畝”。

他就是被譽為“收藏大王”的朱家溍。

一、 出身顯赫的名門之後

1914年的春天,朱家溍在北京呱呱落地。朱家大院熱鬧非凡,各路名流齊聚見證他的降臨人世。朱家溍的父親名為朱翼庵,名文鈞,在1902年便以第一批公費留學生的身份去往英國牛津大學學習,主修經濟管理。畢業回國後,被火速任命為財政部鹽務署署長,在當時的北京城是一顆冉冉上升的政治新星。而他所在的朱家更是名聲顯赫,是宋代理學家朱熹的嫡系後人。朱家溍按輩分來算,

更是朱熹的二十五代孫。用現在的話來說便是,他一出生的起跑線就是大多數人的窮盡一生都難以到達的終點。

一位老人,出身世家豪門,為國捐獻10個億!卻連一雙皮鞋也買不起

從小在文化氣息濃厚的家庭成長,朱家溍自然也格外鍾愛具有濃厚歷史氣息的物件,尤其是文玩。朱家家教極嚴,上中學時期的朱家溍每天除了要完成在學校的功課,還被要求背誦經史詩書,尤其是《資治通鑑》更是要求熟記於心。他父親朱文均即使每天再忙也很會抽出時間對他進行考察,這也為他熟知各路國寶知識打下了極為堅實的基礎。

除了通達古今名著,朱家溍自幼便極為鍾情戲曲。不僅每日欣賞,還為此拜師劉硯芳曹心泉錢寶森等名家。在1950到1961這段時間裡還給梅蘭芳作為藝術顧問指導梅蘭芳進行藝術創作和戲曲創新。

在家庭的氛圍的薰陶下和朱家溍自身的不斷努力下,無論是才學還是氣質都成為了當時北京城中極為耀眼的存在。不僅沒有依仗自己顯赫的家世不學無術成為紈絝子弟,還嚴加自律利用家族的多年傳承的歷史文學積累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學藝術修養。朱文均對此也感到極為的驕傲,常常帶著朱家溍出席各類名流舉行的宴會,

使朱家溍廣交各路朋友,拓寬人脈,為日後從事仕途打下基礎。

二、 執著的“國寶守護人”

隨著時局的越發動盪,朱家溍隨父親朱文均舉家遷往重慶。當時中日關係極度緊張,日本發動了一系列有計劃、有預謀的戰爭計劃。中國內部新生實力與反動政府也斗的不可開交,每個人都風聲鶴唳不敢隨意上街走動。

朱家溍更是覺得倍感吃力,從北平到重慶,幾千公里的距離,一時間讓他有些水土不服。每天也不過寫寫詩,看看書,直到1943年的一天。

一位老人,出身世家豪門,為國捐獻10個億!卻連一雙皮鞋也買不起

這時正值抗日戰爭前夕,故宮博物院為了使文物免遭戰火的波及,於是決定將大批文物遷往西南。在重慶時,故宮博物院還在市區的中央圖書館舉辦了一次短期展覽。朱家溍被選派去當協調故宮博物院場館佈置的臨時工作人員。雖然僅僅是臨時工,但是卻可以和這些平時難得一見的國寶近距離接觸。這讓從小便和父親每日接觸金石書畫的

朱家溍格外興奮。這些對旁人來說複雜又珍貴的卷、軸、冊、古籍,對朱家溍來說卻是習以為常。也是在這裡,朱家溍重新找回了在北京生活的感覺。

他一邊為展覽的開展不斷籌備,同時也一遍又一遍的欣賞這些珍稀文物。用朱家溍先生自己的話說就是“這時候的享受無法形容”因為,這是他自離開北京後又一次重新拾起了自己內心的喜好。經此之後,朱家溍更加堅定了要成為一個國寶守護者的決心,在後來的幾十年中,朱家溍也的確實現了這一夢想。

一位老人,出身世家豪門,為國捐獻10個億!卻連一雙皮鞋也買不起

輾轉多年後,抗日戰爭結束,新中國成立,朱家溍和他父親朱文均都加入了故宮博物院,在其中擔任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等職位。為新中國成立後國寶的整理和修繕付出巨大的貢獻,深受一起工作的同事的敬佩,都稱他為當之無愧的國寶守護人!

三、慷慨解囊的“收藏大王”

回到北京後的朱家溍,和全家商量後做出了一個令所有人瞠目結舌的決定,

將朱家歷代積累的藏品,無償捐給國家。這一消息傳出後,令許多人感到欽佩,朱家的藏品用金錢來換算的話絕不是能輕易衡量的。其中更是有朱澄的《觀瀑圖》、李成的《歸牧圖》、夏圭的《蕭山秋蕭寺圖》等等可以說是無價之寶的古代書畫珍品,一幅要是流傳出來都足以引起巨大的轟動。而朱家溍卻選擇全部捐獻出來,這足以證明朱家溍身上那屬於文人的淡泊名利和博大胸懷。

一位老人,出身世家豪門,為國捐獻10個億!卻連一雙皮鞋也買不起

朱家溍的一生精彩紛呈又幾番沉浮,但難能可貴的是他始終堅持著對於文物的熱愛;始終秉承為國奉獻的思想覺悟;始終傳承中華優秀傳統藝術文化的信念。對於他而言,世人追求的物質不過一場浮雲,怎樣給世界留下永恆的精神財富才是朱家溍先生思考的問題。而他,也真真實實的做到了。為國捐獻最低估計10億的家財,大大豐富了我國的文物種類,使後人深深的記住了這位無私的老人。

朱家溍先生的晚年同樣是過的清貧但是充實,對於從小便見慣了榮華富貴的他來說,對於物質的要求從來都是極低的。在他最困難的時候,甚至連一雙皮鞋也都買不起。

2003年朱老駕鶴西去,但他的事蹟和精神永遠的存留在了每個人的心中,每個人都會記得有這樣一位為國家慷慨解囊的“收藏大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