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裡德曼:貨幣的本質並不是信用,而是共識


弗裡德曼:貨幣的本質並不是信用,而是共識

哈耶克的貨幣非國家化

哈耶克晚年寫了人生中的最後一本經濟學著作《貨幣的非國家化》,比起他那些聞名遐邇名垂青史的大作,這本書似乎不那麼引人注目,因為它似乎走得太遠,太偏激,以至於“主流經濟學家”和“銀行家”們不會把它當真。

他在書中顛覆了正統的貨幣制度觀念:既然在一般商品、服務市場上自由競爭最有效率,那為什麼不能在貨幣領域引入自由競爭

哈耶克認為:經濟自由是自由的基礎,實現經濟自由的途徑是實行市場經濟自由競爭,其中也包括貨幣的競爭。

市場經濟在過去種種的不穩定,其實是因為市場上最重要的自我調節成分——貨幣,被政府控制而沒有受到市場機制的調節。

現代社會已一再證明,自由競爭的市場將帶來繁榮,但卻自相矛盾地認為,衡量自由競爭的商品和服務的價格尺度——貨幣應該掌握在壟斷的專制權力之下。哈耶克主張“貨幣非國家化”,即廢除中央銀行制度,允許私人發行競爭性的貨幣,來取代政府發行性的壟斷貨幣。

那麼在和其他貨幣的競爭中,發行者就會極力維持穩定的幣值,從而創造出既無通貨膨脹,又無通貨緊縮的理想穩定貨幣,但私營機構的信用不如政府,因此發行的貨幣無法與政府發行的法幣競爭,而政府又不可能自行閹割貨幣發行權,這使得哈耶克的“貨幣非國家化”成為空想。

弗裡德曼的雅浦島石幣

但貨幣的本質並不是信用,只有本身毫無價值的紙幣才需要信用背書,從來沒有人為黃金背書,但黃金作為貨幣卻橫貫數千年,超過任何由政府背書的紙幣。

貨幣的本質不是信用,而是共識。公眾認為黃金是貨幣,願意在交易中使用黃金,那黃金就是貨幣,就算政府下《通知》規定黃金不是貨幣,黃金也還是貨幣。弗裡德曼在著作《貨幣的禍害》的第一章“石幣之島”中介紹了著名的共識貨幣:雅浦島石幣。

這些石幣並不產自島上,島上的居民乘船到400英里以外的其他有大量石灰石礦產的島嶼上,雕刻巨型石幣,把他們推到筏子上,再把這些石幣運回雅浦島,雕刻好的石幣被人們滾到一個傳統的地方,然後這些東西就被準備好用來交易了。

在居民“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挖掘”並搬運這些石幣之後(這裡就像我們燒錢挖金礦或比特幣一樣),石幣的旅程就算是結束了。

當遇到交易的時候,居民並不需要將這些笨重的石幣搬來搬去,而是交易雙方大聲並公開的宣佈某個石幣現在屬於某人了,在上作標記表示所有權已經易手(這裡就像比特幣的廣播交易和記賬一樣),然後石幣還是待在原來的地方不變。

更令人稱奇的是,島上有一戶人家,他祖先曾得一巨大的石幣,但由於運回雅浦島的途中遇上海難而石沉大海,但當地的居民仍相信,即便物理上石幣已從眾人眼前消失,但理論上石幣依然存在,只是不在擁有者家中,石幣的購買力並不會因為石幣所處的地點而有所下降,所以這戶人家仍儲存了石幣代表的價值和財富。

弗裡德曼由此受到啟發:貨幣的本質並不是信用,而是共識。貨幣甚至可以沒有實體存在,只要達成了共識,就算看不見摸不著沉在深海里的石幣,也可以繼續流通使用

弗裡德曼由此認為可以用計算機技術來建立比國家信用更可靠的貨幣體系,並進一步構思了一個自動化裝置,可以按程序來發行貨幣,從而避免各國央行無限制的開動他們的印刷機。

但是,這一構思怎麼樣來實現呢?計算機世界與自然界最大的不同在於,計算機世界無物不可複製,要防止被複制太難了,怎樣去製造不可偽造的貨幣呢?

在之後的幾十年裡,在兩位諾貝爾獎得主的理論基礎上,不斷地有先驅者嘗試數字貨幣,比特幣並不是中本聰憑空靈機一動想出來的點子,而是經過了長達幾十年的理論探索和技術積累。

1、1982年,大衛·喬姆(David Chaum)提出以喬姆盲籤技術為基礎的,不可追蹤的密碼學網絡支付系統,1990年他將此想法擴展為密碼學匿名現金系統:Ecash。但是Ecash並沒有流行起來,因為它依賴於一箇中心化的中介機構。

2、1998 年,戴偉(Wei Dai)的論文闡述了一種匿名的、分佈式的電子現金系統:b-money,首次引入了通過解決計算難題和去中心化共識創造貨幣的思想,但是該建議並未給出如何實現去中心化共識的具體方法。

3、與此同時,尼克·薩博(Nick Szabo)發明了 Bit gold,提出工作量證明機制(Pow),用戶通過競爭性地解決數學難題,然後將解答的結果用加密算法串聯在一起公開發布,構建出一個產權認證系統。

4、2005年芬尼(Hal Finney)引入了“可重複使用的工作量證明機制”的概念,它同時使用b-money的思想和Adam Back提出的計算困難的哈希現金難題來創造密碼學貨幣。

但是,這種概念再次迷失於理想化,因為它依賴於可信任的計算作為後端。5、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同年11月1日,在前人的理論和實踐基礎之上,神秘人中本聰在一份密碼學郵件組中發表了《一種點對點的現金支付系統》, 闡述了他對電子貨幣的新構想。

這群由數學黑客、公民自由主義者、自由市場的鼓吹者、天才程序員、改旗易幟的密碼學家以及各種奇怪人士組成的鬆散聯盟被稱為“密碼朋克”,他們主張保護個人隱私和權利不被政府和大公司侵犯,他們曾經創造了PGP加密算法、Skype、BT下載、維基解密,並無私的分享給公眾,現在,他們又創造了比特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