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和同,草木萌動——趣解漢字“春”

如果用微視頻鏡頭掃一掃這樣的景象:太陽、種子破土、樹林,不用說,你該知道春天到了。

天地和同,草木萌動——趣解漢字“春”

“春”字的原形,就是這一組鏡頭語言的集成。從草、從林,指林木繁盛;從屯,種子破土狀,又兼作聲符;從日,太陽是也。陽光照映林間,種子應時萌發,一切是那麼地生機盎然。冬去春來,古人就是用這樣一個畫面感極強的會意字來指稱四季之首的,或者以詩意的形式表明“春天是冬天的句號”。

天地和同,草木萌動——趣解漢字“春”

但是,令人費解的是,在春的字形中,太陽為什麼不是當頭而照,而是伏於地底之下?細究,也有道理,烈日當空,那該是夏天的景象呀,比如那個“暑”。“孟春之月,天氣下降,地氣上騰,天地和同,草木萌動。”春天的太陽,發力點恰恰在於使大地回暖,催發萬物的生機。“大地微微暖氣吹”,說的正是春天和煦溫潤、萬木滋榮的氣象。如果將鏡頭從下往上搖一下,你就知道春姑娘是怎樣來到人間的:先是日——大地因之回暖,中間是屯——種子萌芽;然後是草木——一片茂盛景象。大自然不正是以這樣的景象告別寒冬,給人們帶來希望的嗎?

“嫩芽初上落葉松,北國之春已來臨。”物象關乎心靈,心靈感應物象,這個“春”字的會意過程亦同此理。但是,簡化後的“春”字,難道是隨意之舉?別忘了漢字構造的精神文化內涵,古代的秀才們凡事皆有其義理根據,不會隨意刪減的。從簡化的“春”字與“泰”字相似的結構看,“泰”所傳遞的涵義是否可以作為“春”的旁證呢?《周易》的“泰卦”或許可以解開這個謎。“泰”有安定、通暢的意思;“泰卦”的卦象為:代表天的乾陽在下,代表地的坤陰在上,這一番天地乾坤的上下互換和交匯,似乎是乾坤顛倒,但在中國哲學觀念中,恰恰有利於陰陽二氣交通暢達,即所謂陰陽調和、天地和同,可以促使萬物生長髮育,保持生機活力。無論是原形字還是簡化字,太陽為什麼都在“春”的下面,是不是包含了這個哲學之“梗”呢?

“徑暖草如積,山晴花更繁。”不妨走出戶外,傾聽大自然是怎麼說的!(沙水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