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魯迅後最被日本文壇高度關注的中國當代作家不是莫言餘華,是他

魯迅倡導白話文寫作以來,中國現代文學事業便開始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以魯、郭、茅、巴、老、曹(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為代表的文學泰斗相繼出現 ,他們的作品也影響了很多人,一度被國內外的讀者高度關注著,當然後來者沈從文、汪曾祺、張恨水、張愛玲等也受到了讀者的高度關注。但要說影響力,那自然還得是前輩魯迅。

繼魯迅後最被日本文壇高度關注的中國當代作家不是莫言餘華,是他

魯迅先生在現當代文壇的影響力幾乎無人可比,甚至自民國以來我國文壇有半數作家都是深受魯迅的影響,不止在國內,即便在世界範圍,魯迅的名氣也超乎尋常,一度成為世界十大文豪之一,韓國學者認為魯迅和卡夫卡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文學家,而在日本這個文學相當興盛的國度,魯迅更是受到了空前的歡迎。不過在魯迅、老舍之後,日本讀者很少像關注魯迅再關注我國其他作家了,不過,這並非是我國文壇後繼無人,恰恰相反,比如當代餘華、莫言、賈平凹等都是炙手可熱的作家,他們也竭力發揚著前輩事業,正走向國際。

2012年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成為我國首位獲獎者,莫言和他的出生地山東高密以及小說《紅高粱》成為一種全新文學符號被歐美的讀者喜愛著,莫言作品的英譯者美國著名漢學家葛浩文及瑞典漢學家馬悅然都成為莫言走向世界的“功臣”,歐洲讀者的歡迎讓我國文學更具自信,也令莫言更有知名度。

繼魯迅後最被日本文壇高度關注的中國當代作家不是莫言餘華,是他

除了莫言,另一位在海外影響力不下於莫言的作家餘華也在嚴肅文學領域深耕多年,他的長篇小說《活著》幾乎成為了我國當代第一部震撼歐美文學的著作。因為《活著》餘華還獲得了意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這個獎對於亞洲作家是極其難得的,對於中國作家來說,餘華也是第一個獲得,意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一度被譽為諾貝爾文學獎的風向標,為此餘華早在上世紀就成為國際文壇備受矚目的先鋒文學代表人物。

法國文學認為餘華的小說尖銳、有思想。小說《活著》是他擅長於描寫進退兩難的心理,把主人公置於歷史的風口浪尖。他既是海明威又是司湯達。”—法國《世界報》曾這樣評價作家餘華。而美國文學更是把餘華抬舉得更高,他們則認為餘華筆下的苦難人畫卷更像一本窮苦人的《聖經》。為此餘華小說《活著》的銷量截止2018年初就達到了580多萬冊,創了純文學書籍的銷售奇蹟。

繼魯迅後最被日本文壇高度關注的中國當代作家不是莫言餘華,是他

可是即便莫言和餘華都早已名聲在外,而在日本讀者之間,他們似乎並不很“吃香”,對於諾獎作家莫言,他並非像坊間傳言的那樣已經取代了魯迅在文壇的地位,最起碼在日本不是這樣。餘華呢,更不用說,當他的暢銷小說《活著》在世界範圍內瘋狂吸粉時,不成想到了日本卻吃了閉門羹,為此餘華說;

日本讀者不只不喜歡他一個人的書,中國其他作家的書也是一樣。餘華在日本的專業譯者飯冢榮教授做過統計,在日本出版社,外國作家作品翻譯超過五本以上的作家不超過四個。所以日本整體對外國文學不感興趣,就像美國對外國文學普遍不感興趣一樣。


繼魯迅後最被日本文壇高度關注的中國當代作家不是莫言餘華,是他

這或許是日本讀者對文學層次要求的高吧,不過繼魯迅後,我國當代確實還有一位作家,只是大器晚成了些,他的作品近些年不僅傳遍歐美,而且還悄無聲息的打進了日本,他就是閻連科。

閻連科1958年生,屬於土生土長的中原鄉土作家,1997年發表中篇小說《年月日》開始引起文壇關注,此時的他已經年近不惑,厚積薄發的閻連科很快在1998年發表了長篇小說《日光流年》,這使他走向創作生涯的第一個高峰。新千年後發表的長篇小說《受活》一時間轟動了文壇,從此《受活》也成為他的代表作。而2006年發表的艾滋病主題小說《丁莊夢》令他徹底揚名海外,成為目前在國際文壇最受矚目的中國作家之一。

繼魯迅後最被日本文壇高度關注的中國當代作家不是莫言餘華,是他

而在日本,讀者對閻連科作品的反響更加強烈。小說《丁莊夢》在日本出版時,首版的一萬冊迅速告馨,第二版上市後也很快被搶購一空。著名學者谷川毅看到日文版的小說《丁莊夢》在日本出版大賣時,用“震驚”來形容他內心的感受。日本出版社甚至還將他的作品譯成盲文,在日本,外國作品被譯成盲文是很少有的,除了《聖經》和我國魯迅、老舍的作品外,還有就是閻連科的。

新千年以來閻連科的另一部小說《受活》在日本也成功獲得了一項意義非凡的文學獎,日本推特文學獎,與此同時《受活》在日本的銷售開創了中國當代作家在日本出版社的銷售奇蹟。

繼魯迅後最被日本文壇高度關注的中國當代作家不是莫言餘華,是他

Twitter文學獎是日本民間發起的文學獎,作家本人不能參加投票,投票的都是文學愛好者和讀者書迷,通常是發起人提出“今年最有意義的小說是哪一部?”的倡議。據悉在日本文學界一般矚目的都是歐美作家,亞洲作家首次獲得該獎項是一件劃時代的事情。

在世界文壇千變萬化的當下,沒有哪一個作家或哪一部書一定是得到全人類共同的認可,文學也分很多流派,按照表現形式,托爾斯泰屬於理想主義作家,薩特、加繆屬於後現代派,而福克納屬於意識流派,莫言則被歸類為“魔幻現實主義”,閻連科的作品被稱為“荒誕現實主義”,但閻連科不這樣認為,他將自己的寫作風格稱為“神實主義”。作為近年來文壇新星的閻連科不僅繼魯迅後被日本文壇高度關注,而且也被西方文學看好。

繼魯迅後最被日本文壇高度關注的中國當代作家不是莫言餘華,是他

瑞典漢學家諾貝爾文學獎終身評委馬悅然的弟子羅多弼來中國時,曾說過,繼莫言後最有希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是閻連科,而文學界也普遍認為閻連科是莫言後最有希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