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1.4萬餘名社工戰“疫”不悔 服務174萬餘人

3月17日是第14個國際社工日。在抗擊疫情過程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發揮社會工作的專業優勢,支持廣大社工、義工和志願者開展心理疏導、情緒支持、保障支持等服務”。目前,全省1.4萬餘名社工參與到疫情防控中,開展了包括清潔消毒、物資分發、情緒疏導、心理支持等服務,服務人群達174萬餘人。

3月13日上午10點,在濟南市槐蔭區道德街北辛街社區卡口,“志願星火”服務隊志願者高鳳繼正在進行交接崗。這位72歲的阿姨熟練地戴好志願者袖標,幹勁十足地拿起體溫槍和登記表,對來往行人、車輛進行著檢測。而在一個月前,每天“宅”在家的高阿姨還不知道自己能為社區做些什麼。

山东1.4万余名社工战“疫”不悔 服务174万余人

這一切的變化源於槐蔭社工“星星火”項目組的及時介入。“北辛街社區總共有35個樓院,大多是老舊小區,沒有物業管理。疫情防控之初,所有事情都是由社區及街道10餘名工作人員完成,工作壓力非常大。”“星星火”項目組負責人王淑嫻說,一方面是防控人手不足,一方面是居民有參與疫情防控的意願,將兩者需求有效對接,正是社工要做的事情。基於此,他們發起了“志願星火”志願服務隊。

“志願者服務社區,社工服務志願者,這是社區社會工作的一大特點。”王淑嫻說,目前,志願服務隊已經有100多名社區志願者。通過參加志願活動,社區居民的焦慮感下降了,全身心投入到宣傳教育、清潔消毒、物資分發等工作,社區工作人員的人手緊張問題也得到解決。

疫情期間,長期居家隔離、無法及時返工等,導致有些居民產生不良心理反應。做好心裡疏導,加強人文關懷,是社會工作專業優勢的應有內容。2月17日,山東公佈600多部免費心理援助熱線,117家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及相關社會組織,471名專業社會工作者及心理諮詢工作者參與服務。目前,全省接聽熱線服務已達6500餘次。

山东1.4万余名社工战“疫”不悔 服务174万余人

去年10月,煙臺小商戶吳某因為腰傷住院無法營業,原本打算春節後大幹一場的他,又因疫情不得不待在家中,導致他特別焦慮。“第一次接到吳某電話,感覺他的狀態特別不好,言語有些混亂,身體還出現了胸悶、喘不上氣的情況。”煙臺眾信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理事長、魯東大學法學院社工專業教授王景遷說,他很快針對吳某關心的經營問題以及家庭關係問題等進行疏導,並預定了第二次心理疏導時間。

“通過接聽心理諮詢熱線,我們發現很多居民需要情緒疏導、心理支持等服務,社工在這些方面可以有所作為。”王景遷說,以往的社會工作研究主要聚焦在社會實踐服務,如對青少年、老年人等群體的關照服務,而對於心理疏導等關注不足,這次疫情防控給社會工作研究提供了一個重要方向。

疫情發生後,線下服務暫時無法開展,廣大社工還通過QQ群、微信群、網絡視頻等線上方式,繼續為服務對象提供專屬服務:為豐富老年居民的在家生活,濟南市山泉社工在線上開展了“疫情防控在家,我運動我快樂”活動,微信群每天都能收到居民發來的運動照片和小視頻;針對社區兒童和青少年的具體需求,青島市“同明書坊”社工相繼推出了《寫給孩子的冠狀病毒繪本》、《為什麼不能出門》等繪本故事視頻,通過線上平臺走進千家萬戶……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齊靜 通訊員 胡良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