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夢農行戰“疫”群英譜

供稿:祝青松


雲夢農行戰“疫”群英譜

已亥年末新冠肺炎疫情以武漢為中心的荊楚大地上驟然暴發,迅速席捲全國。在抗擊這場百年瘟疫的行動中,雲夢農行人英勇出擊,紛紛走上抗擊疫情的戰場,用滿腔的愛心、執著的堅守譜寫了一曲全員抗疫的讚歌。

在這場抗擊新冠肺炎戰“疫”中,雲夢支行無論是黨委成員,還是基層一線櫃員;無論是年近六旬的老員工,還是剛入行的新員工,全行除家住外地或因健康方面原因無法參與外,全行83名(剔除借調人員),有68人參與了本次疫期防控戰,參與率達81.93%。

黨委成員 身先士卒

疫情暴發之初,因縣域通道關閉,四名家住外縣市的黨委成員無法返回雲夢縣,作為唯一一名雲夢本地的黨委成員張文濤同志毅然承擔起組織全行員工抗擊疫情的戰鬥的重任,安排人員值班、上門為農行住宿區居民測量體溫、赴農行包保的貧困村參與疫情防控工作。隨後,其他黨委成員克服小區封閉、道路的重重封鎖,紛紛趕赴雲夢,參加疫情防控、指導全行員工抗擊疫情。早晨,他們泡一袋方便麵作早餐,中午,在村值守卡點的帳蓬裡吃方便麵充飢,一干就是一個多月。在此期間,他們還多方籌備一批防疫物質、生活物質,送到農行13個防疫值守點,慰問廣大一線防疫隊員,為前線員工送去支行黨委的關心和問候。

雲夢農行戰“疫”群英譜


老當益壯 伏驥千里

在這場抗擊新冠肺炎的戰“疫”中,出現了許多蒼桑的面孔,他們是雲夢農行的老員工。有年近六旬的共產黨員柯培澤、羅有明同志,有年近退休之齡的非黨人士夏玉榮同志,他們接到支行參加防疫的號令後,沒有任何怨言,義無反顧地走上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場。在新華村出村的卡口,56歲吳建忠查驗著出入村人員的證件;在新光村的值守帳蓬前,萬幼清登記著村民的預訂生活必需品;在風雪交加的小區門前,羅有明毅然堅守;在昏暗的夜色下,柯培澤在值守點來回巡邏……他們憑著堅韌的值守,嚴控疫情的擴散,守護著一方的安寧。

在這場特殊的戰“疫”中,退休老同志們也沒有缺席。他們積極響應支行黨委召號,為抗擊疫情慷慨解囊,37人捐款5800元。退休老黨員陳彥堂、喻安子,他們積極協助駐農行小區防疫隊員,逐戶上門登記居民、測量體溫,值守小區大門。看到防疫隊員中午啃方便麵充飢,喻安子在家裡煮好熱氣騰騰的餃子,送到防疫隊員手中。退休老黨員幹部張三明看到小區居民因小區封閉青菜供應困難,主動把小區旁邊空地上自己精心種植的蔬菜採摘出來,免費送給小區居民……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廣大退休幹部職工,以自己的方式默默支持農行的抗疫戰鬥。

雲夢農行戰“疫”群英譜

巾幗戰隊 不讓鬚眉

在這場抗擊新冠肺炎的陣地上,活躍著一道道美麗的身影,她們是雲夢農行的女子防疫隊員。她們和男隊員一樣,在各個社區、農行自管小區值守點從事防疫工作。有年逾五旬的易紅豔、楊小俊同志,也有80後的鄭薇同志,還有去年剛入職的年輕共產黨員劉文君同志。她們聽到組織的召喚,沒有猶豫、更沒有推卻,毅然出征,走上了抗擊疫情的戰場。小區的牆邊,藍瓊和吳琳霞正在張貼著縣防疫指揮部的指令;小區樓棟內居民的門前,楊思華正在為居民測量體溫;小區大門邊,楊小俊正登記著居民預約訂購的生活必需品;鐵西的建設西路上,易紅豔正沿街巡邏。還有兩位機關女員工,原本支行沒有安排她倆值班,但責任心驅使她倆反覆向支行請戰,堅決走上抗擊疫情的第一線……她們在這個城市的不同角落,默默做著不同的防疫工作,撐起了疫情防控的半邊天。

雲夢農行戰“疫”群英譜

青年俊傑 律動青春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雲夢農行的年輕人也未缺席。家在本地的,奔赴抗疫第一線,家居縣外的,也以其他形式支援著疫情防控。他們之中,有妻子是抗疫最前線的白衣天使、自己也戰鬥在村莊防疫卡口的魏偉同志;有白天趕到單位整理貸款資料、協助營業室處理業務,晚上奔赴鄉村卡口值守的陳濤濤同志;有穿越重重關卡,從農村家中趕到單位辦理應急業務的尹國橋同志;還有一批家居武漢孝感的新入行大學生,在參與當地的防疫工作的同時,抽出時間每天撰寫雲夢農行的抗疫宣傳報道,講述雲夢農行的抗疫故事……他們是雲夢農行的青年員工,用他們青年人的熱忱,在抗疫的戰線上譜寫著青春的讚歌。

雲夢農行戰“疫”群英譜

疫情還未結束,黎明已經到來。英勇的雲夢農行人已經用他們堅毅的行動,在這場史無前例的抗疫鬥爭中貢獻了強大的力量。相信不久後的疫情完結時,永不言敗的雲夢農行人,也一定會發揚偉大的抗疫精神,披荊斬棘、一往無前,在業務營銷工作中創造驕人的業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