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9千交20年的重疾險好還是買社保好(我幹個體)?我很矛盾?

大廚老五


你好,很高興能回答你這個問題。

我以前做過一段時間的保險,對保險也有一些瞭解。

那麼我們先了解一下社保是怎樣報銷的,首先社保報銷是下有起付線,每個等級的醫院的起付線是不同的,200至800元不等,上有封頂線,以情島為例,封頂線是20萬,超過封頂線部分需要自費

其次,社保報銷藥品分為甲乙丙三類,甲類藥報銷比例100%,乙類藥80%,丙類藥需要完全自費。

那麼商業保險呢,最大的好處在於提前賠付,也就是說只要確診並且病種屬於合同範圍內的,一旦確診立馬賠付,也就是說先給你錢治病。而社保呢需要我們先付錢,在按照規定的賠付比例進行賠付

總日來說,社保和商業保險一點也不衝突,兩者是互補的,取長補短,在自己有能力的情況下可以兩個都擁有。


唐伊伊


如果你老家有農保,那可以考慮不用自己交社保,因為這樣交的金額比較多。因為農保和社保都是國家醫保,但如果沒有農保,那就交一個居民醫保,然後再考慮買一個百萬醫療險,一年幾百元,最後在考慮買個重疾險,就是你說的9千多一年,交20年的,但我不建議買這個,為什麼,因為這個重疾是帶身故保終身的。你完全可以先買個不帶身故,而且只保到70歲的重疾險,這樣保費可以又9千多變成3千多。但記得這樣配置一定要加一個定期壽險。所以一開始買保險順序應該是百萬醫療,意外險,重疾險,定期壽險。一年5-6千解決100萬保額保險。保險購買的第一要務就是買保額。希望對你有幫助


大聖保險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就要了解社保與商保。

社會保險簡稱社保,是指一種為喪失勞動能力、暫時失去勞動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損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補償的一種社會和經濟制度。社會保險的主要項目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

社會保險計劃由政府舉辦,強制某一群體將其收入的一部分作為社會保險稅(費)形成社會保險基金,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被保險人可從基金獲得固定的收入或損失的補償,它是一種再分配製度,它的目標是保證物質及勞動力的再生產和社會的穩定。

在中國,社會保險 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整個社會保障體系中居於核心地位。另外,社會保險是一種繳費性的社會保障,資金主要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本人繳納,政府財政給予補貼並承擔最終的責任。但是勞動者只有履行了法定的繳費義務,並在符合法定條件的情況下,才能享受相應的社會保險待遇。

根據我國社保法的規定個體工商戶是可以選擇以靈活就業的方式來繳納職工社保。作為個體工商,需要有自己的工商營業執照,有了註冊的工商營業執照與組織機構代碼證,就有資格申請社保賬號,購買社保。購買社保時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按一定的比例來繳納。當然,靈活就業醫保也屬於職工社會保險的一部分。

個體戶參加社保,交繳社保費是根據所在地市的社平工資的基數交繳,其中交繳的社保保費12%進入統籌賬戶,8%計入個人賬戶,最少要交滿15年,還有就是交繳社保每年都有一個上漲基數,具體的也是以所在地市為準,因為各地市的社平工資是不一樣。一般要求在戶籍所在地繳納。

購買社保至少是要將醫療保險與養老保險一起購買,不能只單獨購買醫保。購買的社保,只有計入個人賬戶的部分,才能供繳納者使用。

我國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也是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模式。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原則上實行地市級統籌。目前,用人單位的繳費比例為工資總額的6%左右,個人繳費比例為本人工資的2%。單位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一部分用於建立統籌基金,一部分劃入個人賬戶;個人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計入個人賬戶。作為個體工商戶,需要同時購買統籌與個人的部分。

個人賬戶和統籌基金分別承擔不同的醫療費用支付責任。

個人帳戶支付下列醫療費用:

門診、急診的醫療費用;到定點零售藥店購藥的費用;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起付標準以下的醫療費用;超過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起付標準,按照比例應當由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個人帳戶不足支付部分由本人自付。

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支付下列醫療費用:

住院治療的醫療費用;急診搶救留觀並收入住院治療的,其住院前留觀7日內的醫療費用;惡性腫瘤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腎透析、腎移植後服抗排異藥的門診醫療費用。

商業醫療保險是醫療保障體系的組成部分,單位和個人自願參加。是指由保險公司經營的,營利性的醫療保障。消費者依一定數額交納保險金,遇到重大疾病時,可以從保險公司獲得一定數額的醫療費用。

社會醫療保險與商業醫療保險之間的區別是什麼?

社會醫療險

社會醫療險主要有企業職工醫療保險、城鎮醫保和新農合。作為基礎的醫療保障,社會醫療險對於健康告知一般沒有任何要求,不管你有沒有罹患疾病,都可以購買。

一般企業職工醫保在社保報銷範圍內可以報銷70%—90%;而城鎮醫保和新農合的報銷比例一般在50%—70%,報銷比例略低於企業職工醫保。

商業醫療險

商業醫療險一般可以作為醫保的補充,因為醫保的報銷通常有社保範圍,所以醫保沒辦法報銷的部分可以用商業醫療險繼續報銷,這樣可以更大程度地減輕家庭財務壓力。

但是商業醫療險不像醫保人人可參保,如果想要投保商業醫療險,必須先通過健康告知,如果健康告知沒有通過核保,那麼就會被拒保。

對於社保報銷的報銷比例,如果一般的小病看病也就罷了,但是如果遇到重大疾病的話,那麼我們不要小看這10%,30%的比例,實際上它就能壓垮一個家庭的費用。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參加一份商業性的醫療保險,就可以有效彌補我們職工醫療保險所帶來的不足,所以說這就是我們參加商保的目的。

換作一句簡單的話來理解就是社保可以為我們解決最基本的醫療保障問題,但是如果想要應保盡保與享受到更好的醫療資源社保是做不到的。而商業醫療保險則可讓你享受到更高的報銷比例,也可以讓你享受到更好的醫療資源。

現在我們再回到上面的問題:是買每年交9000繳20年的商險好,還是買社保好?

如果你還沒有最基礎的社會保障的話建議先選擇社保,但是作為個體工商戶自己購買時需要同時購買養老保險與醫療保險,而且需要同時繳納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兩部分的錢。假設你當地的社會平均工資為3000元,你按照當地平均工資100%繳納(養老保險繳納比例為:單位20%和個人8%;醫療保險繳費比例:單位8%,個人2%。靈活就業者自行繳納,基數在當地平均工資的60%-300%中任意選擇,按具體比例繳費),那麼每月你需要繳1140元,每年需要繳13680元。

如果你的經濟比較寬裕,可以選擇在購買了社保的同時,繼續購買商業保險。因為商業保險作為社保的補充與社保並不衝突。



陌上花開於三月


你好很高興接受你的邀請,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眾所周知保險的職能是轉移風險,他對你的幫助應該是有目共睹的,如題所示你花了9000塊錢買了重疾,你也意識到了萬一發生了財務風險,大病肯定是第一順位的。

我想跟你科普一下,重疾險的作用是對你的收入補償,很多無知代理人肯定會跟你說這個肯定是報銷醫藥費的,其實並不是,它是到達了某種病理狀態,或者做了某個手術的情況下才可以賠付,還有分很多種情況呢。

百萬醫療險才是對醫藥費的報銷,雖然大多數產品都有1萬的免賠額,但是有了它你才能真正微笑面對生病,無後顧之憂。

保險產品的金融性,複雜性是大家都知道的,如果需要諮詢可以隨時諮詢我,作為溫暖的保溫杯希望能夠幫到你。


溫暖的保溫杯


社保是基礎先上社保。社保的好處太多了,養老保險可以提供一筆未來幾十年的養老金,醫療則不論身體狀況都可以購買,社保目錄範圍內的藥品,部分診療費用都可以報銷。

社保也有其侷限性,有起付線,有封頂線,並有報銷比例,社保目錄外的自費藥,自費診療費用,以及外購藥等,這些社保都不能報銷,就需要商業醫療保險補充報銷。

商業保險和社保從來都不是矛盾的,而是互補的。

您所說的重疾險就是商業保險的一類。這一類產品屬於定額給付型。就是疾病達到合同規定的條件,比如罹患某種疾病,實施某種手術,達到某個程度,保險公司就會按照合同約定金額賠付給你。這筆錢用來做什麼呢?可能是康復費用,可能是收入損失等。錢在你手裡,你自己決定咯。

其實一個完整的健康防疫體系應該有社保+商業醫療保險+重疾險。商業醫療險價格都很合適,一年幾百元最高可以報銷幾百萬,重疾險的成本稍微高一些,具體怎麼配置最好找個專業人士諮詢一下哦。

希望對你有幫助。


玲鈴另


社保如果是個人繳納,那麼前提必須有養老保險才可辦理醫療保險,單獨的職工醫療無法繳納。如果是城鎮居民醫保可以單獨繳納。

每年交9千的重疾險,保障的只有重疾保障-和具體的醫療費用無關,屬於給付性質。發生重疾符合條件即可賠付保額。現在的重疾險大多涵蓋重疾、中症、輕症保障,同時自帶重疾/中症/輕症豁免功能-即在20年交費期限內,發生重疾(多次給付性質)/中症/輕症即可給付一定保額,後期保費豁免,如果發生中症/輕症給付一定比例的保額,後期保費豁免不用繳納,且不影響後期重疾保額。如果一生平安,最終給付保額。

社保醫療屬於報銷性質,即先發生醫療費用,再報銷實際費用。和商業重疾險性質不同,解決的問題也不同。重疾險給付的保額和醫療沒有關係。

具體哪個更合適,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社保是基礎保障,商業重疾險可以彌補社保的不足,兩者都考慮是最佳的選擇。如果非要取捨一個,建議根據實際情況分析規劃,之後才可建議哪個更合適。


完美主義的一路是藍


他們是互補關係的,表現出來的形式也不同~


我們國家目前的社保主要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因為你的問題,所以我判斷你講的是社保裡面的醫療保險。

這個醫療保險主要是靠單位和個人繳納一定的費用,然後建立一個醫療保險基金,所有參保人員如果生病產生醫療費用,就醫保進行一定的經濟補償。

所以講到這裡,如果你交過社保,那麼去醫院看病可以使用社保,自己自費一部分,社保報銷一部分。


接下來我們來講重疾險。重疾險是幹什麼的?它是當我們發生了合同約定的重大疾病的賠付條件,比如惡性腫瘤、急性心肌梗塞、腦中風後遺症等,就是發生了這些疾病達到約定的狀態,保險公司會一次性賠付你一筆錢。


重疾+醫療,把你照顧好


那這兩個到底有什麼關係?或者我怎麼弄比較好?上面這篇文章可以給你一些參考,他倆咋說呢,可以說是一對好基友的關係。但是以醫療報銷的角度來看,社保畢竟屬於社會福利,其實無法承擔重大疾病的後續治療費用,所以現在有一種商業醫療保險,正是來填補這個空白的。比如有一些社保外的用藥,或者我要去看特需等,都是可以從商業醫療險來走的。


那這樣的話,醫療險和重疾險,手牽手一起,就可以給我們一個比較全面的保障。


最後回到你的這個問題,不知道你會不會給自己配重疾險,但是社保我還是強烈建議你交一下,畢竟平時去醫院就診都可以走社保,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基礎但是很有用的保障。


以安易危


1.社保是國家給的福利,必須配置

2.商業保險是對社保的重要補充,根據經濟情況和健康情況選擇商業保險。

3.商業保險基礎保障:定壽,重疾,意外,醫療。重疾險是這裡的重點,解決家庭經濟支柱重疾後的家庭收入損失補償。也就是:假如不幸得了癌症,已經購買100萬重疾險,那麼理賠100萬,安心生活3-5年,恢復後東山再起。

請注意:重疾險沒有貴得誇張。可以用終身型和定期型結合,比如100萬重疾,30歲男性,繳費期30年,年交保費9000多,不到1萬元。請注意,這是100萬保額。

保險條款複雜,產品形態多異。中國截止18年末有91家人壽險業務公司,保險經紀人根據客戶需求在保險超市裡尋找適合的產品,實現客戶利益最大化。

打破保險行業信息不對稱,保險經紀人一直在努力!

願開心快樂每一天!



夏天之質保人生


首先要明確社保和商業保險的關係,社保是國家的福利,最基本的保障,人人都要有的,沒有是不正常的;商業保險是彌補社保的不足的,他們是互補的關係。

所以,你的社保是必須要有的,社保的侷限性很明顯,你看下圖就知道了。

至於商業保險的配置,我們一般建議重疾險(確診理賠,儲蓄型)+意外險(大、小意外)+百萬醫療險(事後報銷型)。



蔚天談理財


嗯,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你現在大多數的商業保險都必須要經過農保或者社保報銷以後才會承擔報銷比例。可能因為你是個體戶,可能會覺得社保交了不划算。在我們正常看來社保還是不錯的,但是呢,社保也有一定的侷限性。退一萬步講,如果你不願意交社保的話,我建議你先去買一個農保。因為在農保報銷過商業保險依然也是可以報銷的。因為你是個體戶,要承擔兩個部分,一個個人交的部分,還有一個企業交的部分都是由個人所繳納的。在未來如果如果領養老金那部分,那是隻能領很少的一部分,所以如果你實在不願意交社保,至少也要交農保。當然了,如果經濟條件允許的話,還是交一下社保還是比較好的,因為社保報銷比例比農保的條件更寬鬆,但是如果你有商業保險,那這個就不存在什麼問題了。但是最後不管怎麼樣,不管你有農保和社保都是遠遠不夠的,一定需要一份商業的醫療來作為補充,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但是另外補充一點。,你如果只有重疾而沒有商業醫療險也是不行的因為重疾險它的解決範圍是未來如果發生大的風險以後給你一次性一次性給你一筆收入,是不能解決你的小額的醫療費的。所以不光要需要重疾,還需要買一些商業醫療,商業醫療是比較便宜的,我相信既然你重疾買了商業醫療一定也能承受的。如果你光買重疾,不買商業醫療那是也是絕對不行的。因為社保的替代品一定是商業醫療險而不是重疾。這點務必要搞清楚。,務必務必強調一下光買重疾是解決不了你未來醫療需求的,很多人覺得醫療險是很多人覺得醫療險是消費型的,如果沒有發生什麼風險,這個錢就浪費掉了,千萬不要有這樣的意識,這是要不得的。因為商業醫療。是解決你未來就醫的再強的最後一遍上進攻參考我的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