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電影市場“倒退”中,災難中亦有生機

壞消息接踵而至,北美票房創下20年來新低、韓國票房創下16年來新低、印度凍結了所有電影和電視的製作工作、沙特阿拉伯、迪拜等地的電影院也全部關門……隨著新冠肺炎引發的疫情在全球各地爆發,全球電影市場也隨之陷入水深火熱。

截止今天上午9時,國外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量已經超過了國內確診數,而如今也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正困於我們曾經歷的最危險與黑暗的時刻,同時受疫情蔓延的影響,多地公共生活也基本停頓,娛樂行業更備受打擊。儘管我們的疫情防控局勢已然好轉,我們所處的行業也從曾經的重擊當中正慢慢復甦,但眼下也並非真正的春暖花開。


全球電影市場“倒退”中,災難中亦有生機

全球電影市場又跌落一層

50多天前中國電影市場最重要的檔期春節檔因受疫情蔓延影響消失,檔期內電影集體撤檔,整個電影大盤的寂靜一直持續到如今,這是中國電影史上前所未有的。而眼下,歷史又在世界各地上演,北美上週末票房創下20年新低,票房收入僅為5530萬美元,自2000年9月15日-17日那個週末以來,票房成績還從沒有這麼低過。

全球電影市場“倒退”中,災難中亦有生機

與此同時,韓國首爾的票房成績也跌至16年來的最低水平,根據KOBIS service(韓國電影協會)數據顯示,上週末僅售出電影票24.4萬張,而上週日門票銷售不到5萬張,是自KOBIS開始以來的最低日銷量。

票房收入的下滑只是電影市場危機的一個方面,在收入直線下降的同時,新片陸續撤檔,包括《寂靜之地2》《花木蘭》《新變種人》《比得兔2:逃跑計劃》《007:無暇赴死》等原定於3-4月間上映的影片此前已經全部宣佈撤出原檔期,未來兩個月基本上沒有好萊塢電影上映。缺少好萊塢電影,在未來兩個月對於全球任何一個地方的電影市場而言都會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儘管是在像印度、日本、韓國以及中國這樣本土電影為主的電影市場當中,好萊塢電影仍然是助力整個電影市場的強勁動力,而此部分電影的消失,無論是苦熬寒冬的電影市場還是亟待復甦的電影市場,也都會讓這個過程更漫長一些。

全球電影市場“倒退”中,災難中亦有生機

不僅如此,目前中國、法國、西班牙、意大利、荷蘭和愛爾蘭等32個國家的所有影院都已經關門歇業(今天國內有新疆地區的影院開始營業)。在北美地區,包括賓夕法尼亞州、新澤西州以及紐約、洛杉磯等地區的電影院也陸續全部關閉;在中東,沙特阿拉伯、黎巴嫩、摩洛哥、迪拜等國也宣佈關閉國內電影院;在亞洲,韓國和日本有部分影院已經暫停營業,印度各地地方政府也正在逐步關閉本州內的電影院,如孟買、新德里、喀拉拉邦、克什米爾等地本月即將上映新片也被延遲,包括《馬拉卡:阿拉伯海的獅子》和《蘇里亞萬希》。

除放映端基本停滯外,生產端的工廠大門同樣正在關閉。從好萊塢的情況來看,米高梅與史泰龍合作新片《撒馬利亞》、重啟版《蝙蝠俠》、“侏羅紀世界”第三部《侏羅紀世界3:統治》、漫威超英新作《上氣》、迪士尼真人電影《小美人魚》、“陀螺”新作《玉面情魔》、經典喜劇《小鬼當家》重啟版《新小鬼當家》、範寧姐妹花合作的《夜鶯》等多部電影都已經叫停,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僅好萊塢暫停製作的電影至少有20部。

全球電影市場“倒退”中,災難中亦有生機

同時,印度方面也宣佈暫停所有的影視製作工作,India Motion Picture Producers' Association(印度電影製片人協會)上週末召開緊急會議,於週一表示要求暫停3月19日至31日在印度拍攝的所有電影、電視、廣告和網劇等,並且建議在海外工作的印度影視劇組等在三天內返回國內。由此,包括印度版《阿甘正傳》、運動題材電影《球衣》等電影項目也都被迫停擺。

而除了內容生產和放映端遭受災難,整個行業鏈條都受到震動影響,一些舊聞如今年的西南偏南電影節、CinemaCon、加拿大電影活動周活動等取消,翠貝卡電影節、WonderCon、香港電影市場等活動延遲,世界各地的電影市場都彷彿不久前的中國電影市場一般,被疫情的洪水淹沒,兇猛的歷史浪頭打來,把曾經生機勃勃的一切都變得鴉雀無聲。


全球電影市場“倒退”中,災難中亦有生機

災難中沉澱下來的生機

隨著全球電影市場漸次亮起紅燈,毫無疑問我們都面臨著一次前所未有的浩劫,浩劫當中有悲傷的一面,正如那些無辜被影響和拖累的項目及創作者和公司,但歷史浩劫當中也往往孕育著更加強烈而深刻的變革,這點也同樣適用於電影市場。

在最近一段時間從中國電影市場維度出發對於受眾的調查及研究中可以看到,新冠肺炎引發疫情在中國大規模爆發以及蔓延已經兩個多月,國內電影市場無院線新片的狀態也已經持續50多天,作為娛樂市場上最發達與領先的產品,院線電影的長時間缺席也讓大家主動或被動地接觸或養成了更多樣的娛樂方式,在多屏娛樂時代盛行的當下,疫情特殊時期反而讓更多娛樂方式擁有了生長空間,並且伴隨著未來社會消費觀念、娛樂方式的演進與更迭,此次疫情的爆發或許反而成為未來娛樂市場新形態養成的催化劑。

全球電影市場“倒退”中,災難中亦有生機

以中國為例,院線電影失聲,票房收益的損失乃至年度大盤遭到的重創都是不可逆的,同時開年春節檔多部重磅影片的變動也影響了接下來一整年的電影市場格局變化。同時線下影城在本就經營困難的時期疊加疫情危機,也更進一步導致了許多中小影城的倒閉,不過在部分影城的倒閉過程中,也加速了院線市場的整合與革新過程,尤其是疫情後期,電影院籌備復工過程中需符合更新的健康衛生標準,在這一更新過程當中也會加速老舊或不符合市場標準的影城的衰落,同時提升市場上電影院質量的標準線。

而對於院線電影的出口來說,儘管原定於春節檔上映的《囧媽》改為線上放映引來熱議紛紛,但不可否認地是,《囧媽》以及後來同樣改為網絡發行的《肥龍過江》都獲得了不錯的收益,而這一現象也不言而喻地指向了電影線上與線下發行背後的矛盾。鑑於世界各地電影市場的差異性,這一現象在世界各地的具體表現也不盡相同,但從發展角度來說,電影的線上發行依然大有前景。這是對於中國電影市場現階段的發展現狀而言的。

從北美這樣更加發達的電影市場來看,如Netflix、亞馬遜、hulu這樣的流媒體平臺的發展進程更為先進,同時其在電影市場當中扮演的角色與地位也更加鮮明。不論此前的市場成績,從眼線來說,當大家面臨電影市場線下一片空白的此時,恰好是擁有庫存項目的流媒體平臺更進一步的時刻,例如去年年底上映的《冰雪奇緣2》與《星球大戰9》即將於近日上線Disney+,比原本的計劃提前了三個月。同時對於原本計劃於5月上線的HBO Max來說,此刻也不失為一個提前上線的好機會。

全球電影市場“倒退”中,災難中亦有生機

至於所謂的流媒體搶佔傳統影視公司的市場份額一說,真想也並非如此。一方面,根據過去幾年MPAA的數據顯示,北美觀眾並沒有因為流媒體平臺內容的增加而有改變去影院觀影的明顯行為跡象,線上與線下的優質內容對於觀眾都具備吸引力。另一方面,幾個好萊塢大廠也早已佈局自己的流媒體業務,例如NBC環球集團推出的Peacock,AT&T(華納母公司)將於5月推出HBO Max等,因此,他們並沒有改變現有的院線發行窗口期,流媒體平臺只是他們的院線電影的更靈活的發行模式之一。總而言之還是那句老話,誰抓住了好的內容,誰就抓住了受眾。

迴歸到這場疫情災難當中,其實亦是對於內容的一次考驗和一次對於受眾的細分,儘管災難襲來讓人應接不暇,並且伴有一段時間的多項損失,但在疫情當中以及疫情結束後的未來,生機的希望其實正在此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