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廣州南沙港鐵路途經江門、中山、佛山及廣州四市 2020年通車

南沙港鐵路是大灣區交通發展的重要項目之一,是珠三角西部貨運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首條進入廣州南沙自貿區境內的貨運鐵路,貫穿江門、中山、佛山及廣州四市。

新建廣州南沙港鐵路途經江門、中山、佛山及廣州四市 2020年通車

線路自廣珠鐵路鶴山南新建車站引出,往東南方向經鶴山與江門交界處、順德均安、中山小欖、東鳳、南頭、黃圃、廣州萬頃沙至南沙港,線路全長87.8公里,時速120千米。建設總工期四年,預計2020年建成通車。

新建廣州南沙港鐵路途經江門、中山、佛山及廣州四市 2020年通車

昨日,記者最新獲悉,由中鐵十一局一公司承建的新建廣州南沙港鐵路跨西江斜拉橋開始掛索施工,標誌著該橋施工進入了一個新的重要節點,同時也是復工復產後全線首個重難點控制性工程施工取得新進展。新建廣州南沙港鐵路途經江門、中山、佛山及廣州四市,線路自廣珠鐵路鶴山南新建車站引出,往東南方向經鶴山與江門交界處、佛山均安、中山小欖、東鳳、南頭、黃圃、廣州萬頃沙至南沙港,正線長度約88公里,為時速120公里的雙線貨車線。另外,據最新消息,佛山市正在積極協調爭取南沙港鐵路在順德均安設站。

新建廣州南沙港鐵路途經江門、中山、佛山及廣州四市 2020年通車

據介紹,跨西江斜拉橋為(2×57.5+172.5+600+4×57.5米)混合梁斜拉橋,全長1117.5米,主跨跨徑600米,屬鋼箱混合雙主樑結構,是本標段的重難點控制性工程,也是全線施工難度最大、安全風險最高的工點之一,橋樑施工進展受到廣泛關注。該橋也是目前世界雙線貨運鐵路建設史上同類型結構跨度最大的斜拉橋,共有96對斜拉索,其中最長的斜拉索335.5米,單根最大承重28.7噸,採用扇形佈置。本次施工的為該橋156號主塔第一根斜拉索,索長109.6米,由直徑7毫米鋅鋁混合稀土合金鍍層平行鋼絲組成。    

在大橋施工過程中,中鐵十一局一公司南沙港鐵路項目部以不畏艱險、勇於擔當的工作作風,發揚不怕吃苦、知難而上的鐵軍精神,先後解決了深水急流複雜地質下搭設鋼棧橋、深水複雜地質下大直徑深水樁基施工、深水環境下大型雙壁鋼圍堰吊裝定位下沉、深水環境下大型鋼箱梁下放定位與全橋線控、鋼混結合段質量控制、大體積承臺混凝土澆築、江風侵擾下超高索塔施工與結構控制、索塔分絲管索鞍及斜拉索鋼套管預埋定位、颱風侵襲時施工安全保障等一系列施工難題,運用BIM技術,對預應力筋、索導管、鋸齒塊、梁等部位鋼筋之間的碰撞衝突採取優化並進行可視化交底,保障了各工序有效銜接,提高了鋼筋施工的作業效率,有效控制施工質量與成本,同時對施工中可能出現的安全風險進行預判,有針對性地化解和排除,為安全優質高效完成本次施工任務提供有力保障。根據施工進度,預計今年8月完成全部斜拉索施工。    

據悉,南沙港鐵路在順德均安轄區長約9公里,全程高架,也是均安首個鐵路建設項目。另外,它也是首條進入廣州南沙自貿區境內的貨運鐵路,為國家一級貨運(預留客運)雙線鐵路。  

南沙港鐵路通過廣珠鐵路向北連接京廣鐵路,輻射中南地區;向西溝通貴廣高鐵、南廣高鐵、柳肇鐵路等鐵路線路,輻射西南地區;向東銜接廣深鐵路(廣九鐵路)等。鐵路自既有廣珠鐵路線上新建鶴山南站接軌引出,途經江門市鶴山、蓬江,佛山市順德均安,中山市小欖、東鳳、南頭、黃圃,廣州市萬頃沙站至南沙港站,向南延伸至南沙港區南部車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