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養基?你在和誰博弈?大跌,心態怎麼把握?

最近市場漲跌,負面消息滿天飛,其實跌不可怕,可怕的是心態崩潰,那麼心態怎麼把握?

很多時候,心態崩又或者是厭惡風險,其實就是沒有做好理財投資的策略,假如根據自身情況制定好,比如風險偏好、經濟狀況,閒錢額度,投資期限等等。

這些都準備好了,在投資基金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就會淡然處之。


為何養基?你在和誰博弈?大跌,心態怎麼把握?

大盤風雲莫測,股市7虧2平1賺雖非絕對但也八九不離十:

7虧多數為短線頻繁卻缺乏經驗的新手;

2平者或曾在7虧之路中摸爬滾打終解套回本,實則算上通脹也是虧本;

而1賺則九成以上都是資本食物鏈頂端機構與大玩家,多數有專業的投行分析團隊,每買賣一隻股票都會進行嚴謹研究。

我曾也接受過大A股的洗禮,是大盤跌到2400點,當時也是養雞新手,閒錢不多,好在心態磨鍊成精,沒有追漲殺跌,割肉的舉動,養雞本就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後來事實證明心態真的很重要,2400點之後,迎面而來的就是3200點。

磨鍊好心態,你值得擁有

送一段彼得林奇的話:歷史上發生40次股市暴跌中,即使39次我提前預測到,而在暴跌之前,賣掉了所有股票,我最後也會後悔萬分。

即使暴跌最大的那次股災,股價最終也漲回來了,而漲的更高。

推薦兩本書《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彼得林奇教你理財》

有時候不是沒有機會,而是缺少閒錢加倉

只要簡單分析便可得知,一般人想在股市中撈一把大概率是夠嗆的,除了能夠強制儲蓄之外,長期持有還能夠跑贏通貨膨脹,這也是我著手養基的緣由。

第一,我沒有那麼多資金去補倉;

第二,我也沒有專業的投資團隊去做分析;

第三,我更沒有任何的內部消息;

那麼好,我的想法就是把我的錢給擁有這三條屬性的人或者機構;

也就是做好長期基金定投的準備,後來選擇指數基金定投,以寬基為主,窄基為輔。每年都有牛熊,賣得好每年都有一波紅利。

為什麼要養雞?

選擇多隻基金的初衷也在於分散風險,更多一重的保障,個人認為養基之道共有三重保障:

第一,買基而不買股票,分散了技術層面的風險;

第二,通過定投買基而不是一次性買入,分散了宏觀經濟趨勢的風險;

第三,定投多隻基金而不是吊死在一棵樹上,分散了短期資本走向的風險;

也就成了我的每日綜合收總是東邊不亮西邊亮,算起來還是一直在賺錢。


為何養基?你在和誰博弈?大跌,心態怎麼把握?

而日定投還是周定投還是月定投,每次投多少?何時買?買什麼?何時賣?這也是我被問得最多的幾個問題。

其實很簡單,不必太過糾結,我的零基礎課程裡講的很清楚,包括基金的選擇,如何看基金業績是否值得一買等等最終構建成自己的一套定投加倉止盈策略。

如果計劃投資3年以上,那麼日和周沒有區別,如果5年以上日、周、月定投都沒有區別,制定好自己的定投止盈策略就好。

至於投資金額就根據個人情況來了,主要在於閒錢投資!至少要能夠維持1年,普通工薪族最好的方法是一發工資就存一部分到資金池,細水長流,源源不斷。



說了怎麼多重點在於建議你把握好心態,要有自己的投資策略,每個人情況是不一樣的。


不要因為別人的一句話、一個字就去跟風操作。做好倉位、止盈策略,這才是基金該有的投資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