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製“中國病毒”?美國政客招來罵聲一片

  原標題:炮製“中國病毒”?美國政客招來罵聲一片

  今早,“中國病毒”這個別有居心的詞,被美國領導人重提。

  對此,中國外交部已明確表態:

  近來,美國一些政客把新冠病毒和中國相聯繫,這是對中國搞汙名化,我們對此強烈憤慨,堅決反對。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社會明確反對將病毒同特定國家、地區相聯繫,反對搞汙名化。我們敦促美方立即糾正錯誤,並停止對中國的無端指責。

  徹底的汙名化中國,也讓全球網友義憤。

  推特上,“Chinese Virus”引發的議論已經超過了30萬條。譚主大致整理了一下發現,少數美國政客的極力引導,引來的卻是社交媒體對錯誤言論的憤慨和不滿。

  顯然,美國這次顯然犯了眾怒,全球討伐聲勢浩大。

  有網友從事實層面給予回擊,“這是全球性的傳染病,不是中國病毒。” “病毒源頭尚未確定……”

炮製“中國病毒”?美國政客招來罵聲一片

  有網友認為美國此舉在找人背鍋,掩飾美國防控不力。

  紐約市長比爾·德布拉西奧(Bill de Blasio)公開反對“中國病毒”的字眼:

  “我們的亞裔美國人社區(您服務的人)已經在遭受苦難。他們不需要火上澆油。”

炮製“中國病毒”?美國政客招來罵聲一片

  “這是美國的無知,還是一個找替罪羊的簡單方式?”

  “儘管我們知道這是在為自己的不稱職和金融市場數字轉移視線,但還是非常失望,非常錯誤!”

  “中國警告過我們和世界病毒要來了,幾個月來中國和世界敦促我們行動,但我們做什麼了?”

  其中的種族主義,更是觸了國際社會的逆鱗。

  一位亞裔醫生的發言成了熱門評論:

  “我一直對特朗普轉為種族主義和仇外心理並將COVID-19稱為‘中國病毒’的時刻感到非常恐懼。既然美國總統做出有意識的決定走這條黑暗的仇恨之路,我們作為一個國家就陷入了深重的麻煩。”

炮製“中國病毒”?美國政客招來罵聲一片

  “它被稱為冠狀病毒,現在像蘋果派一樣,很‘美國’,因此請停止種族主義言論。”

炮製“中國病毒”?美國政客招來罵聲一片

  “煽動針對在美國亞裔的犯罪和種族歧視。”

炮製“中國病毒”?美國政客招來罵聲一片

  “在艱難的時刻,我們必須抵抗分化和恐懼,當地中國人需要我們的支持,而不是仇外心理。”

炮製“中國病毒”?美國政客招來罵聲一片

  全球反對聲音,一浪高過一浪。

  事實早已證明,甩鍋中國不得人心。

  此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拋出“武漢病毒”一詞。

  16日,楊潔篪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通話,中方正告美方:

  “任何詆譭抹黑中國的圖謀都不可能得逞,任何損害中國利益的行為都必將遭到中方的堅決反擊。”

  蓬佩奧此番言論也被美國國內反對意見包圍。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負責人,批評這個詞語將病毒與種族主義建立聯繫,不準確且具有潛在的傷害。

  美國國會亞太裔核心小組呼籲“避免歇斯底里、無知的襲擊和種族主義攻擊”。

  中國外文局的數據顯示,全球媒體對蓬佩奧此前言論並不買賬。3月6日以來境外主流媒體涉及蓬佩奧所謂“武漢病毒”言論的報道只有114篇。

  美國《外交政策》、《紐約時報》、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日本《讀賣新聞》……

  大多數媒體認為蓬佩奧將疫情歸咎於中國,與世衛組織背道而馳,似乎也存在著轉移國內輿論焦點的目的。

  這也是譚主的另一個感受,美國指責中國的論調,大多數人都不買賬,包括美國國內民眾。

  相當多的網友聲音,在向一個方向靠攏:美國為掩飾心虛,拿中國說事兒。

  心虛,來自最近不夠樂觀的美國經濟。

  美國宣佈國家緊急狀態之後的第一個交易日,美國股市跌破3000點,一夜回到了2017年特朗普上任時的水平。美聯儲使出降息+量化寬鬆的“王炸組合”,依然無濟於事。

  顯而易見,資本市場和民眾都對美國的防疫舉措不夠滿意。

  一邊是股市跌跌跌,一邊是疫情漲漲漲。美國最新一天增加確診860例,達到4629例,死亡新增27例,達到90例。

  美國問題專家孫哲此時人在美國,他告訴譚主:他最近去了加州好幾次,前幾次美國人依然樂觀。

  但最近兩三天,緊張加劇。超市裡,美國人喜愛的零食被搶購一空;今天紐約很多餐廳都不能堂食,只能外賣,很多地方比較空曠。

炮製“中國病毒”?美國政客招來罵聲一片

  這種情況之前很鮮見。

  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警告:“最糟糕的情況還在後面。”

  局面是誰造成的?看看美國的防疫時間線就能知道。

炮製“中國病毒”?美國政客招來罵聲一片

  也就是說,3月4日之前根本沒當回事,3月5日之後態度反反覆覆,一邊終於發現了要啥啥沒有,一邊卻還在跟民眾拍胸脯。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俞建拖在朋友圈評論道:“因為自己錯失時機導致時局崩壞,現在從上到下開始甩鍋。”

  先是對內甩鍋,美國原本有個“全球衛生安全小組”下設在“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之下,領導美國防疫政策。不過2018年,時任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將該小組解散。

  這位早已被炒魷魚的美國高管,“鍋”從天降。

  隨後,又拿中國開刀。指責中國數據有瑕疵,增加了美國防疫難度。

  事實上,美國的防疫漏洞顯而易見,轉移視線,也無濟於事。

  國際問題專家高揚告訴譚主,美國雖然宣佈了切斷同歐洲等一些地方的航班往來,但是在國內人員的流動上面,仍然沒有出臺強制措施,無法切斷病毒在國內的傳播。

  更致命的是,檢測能力也完全跟不上。美國疾控中心估計,全國至今完成了13000個測試,相比之下,韓國一天就可以檢測2萬人。

  更多人的擔心來自於美國整個公共醫療服務體系。美國有近3700萬人沒有醫療保險,有4400萬人僅有非常低額的保險,然後只有不到20%的人享受著高額保險。

  總而言之,面對疫情,從美國聯邦到各州都顯得有些麻痺大意。他們開始想的或許不是民眾的利益,而是美國的經濟和金融形勢。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美國民眾已經給出了防控滿意度數據。

  眼下,疫情仍在全球蔓延,與其諉過推責,甩鍋他人,不如拿出實實在在的措施。

  抹黑中國,國內疫情並不能好轉。病毒無國界、不分種族,各個國家必須攜手應對,才能把病毒按住。

  但願這次全球網民的集體抗議,能讓某些人明白這個簡單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