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性的石頭


一個石頭|馬宏法作品展:神性的石頭



ART HEADLINE 2020年1月20日藝術評論(By 陸文華 From 杭州)寥寥數刀,黝黑的楚石鐫刻出活靈活現的黑山羊,邊上隨意放置著3塊楚石毛料,揭示藝術家注入自己的藝術想象、觀念和思想,透過雕刻的方法,賦予一塊天然石料生髮藝術意蘊的過程。某種意義上說,這塊石頭已經不是地球上隨處可見的爛石頭,而具有某種神性的藝術意蘊,因為它擁有屬於自己的生命。

18日,一個石頭|馬宏法作品展在杭州禹廷藝術館開展。


神性的石頭

神性的石頭

2020年1月18日,在杭州禹廷藝術館,策展人曹元琪聲情並茂地講述她與馬宏法的愛情故事。當日,一個石頭——馬宏法作品展在杭州開幕



此展策展人為曹元琪,共展出中國青年雕塑家馬宏法自2015年以來創作的《馴獸》《逗獸》《五行山》《羽人》《象》《相》等6大系列、20餘件作品,簡要勾勒出藝術家對於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神明以及人類自我內心等各種關係的深沉思考和藝術探索過程。作品曾在意大利龐貝、北京、臺北、南京、深圳等地展出,並被浙江美術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等重要藝術機構收藏。

來自全國各地200多位專家學者、藝術家、收藏家、藝術品經紀人等參加開幕式,其中包括:杭州市雕塑院院長林崗,獨立喜馬拉雅學者劉鍇,樸墅創始人林巍,宋代文化推廣者林海波,翕園古代賞石藝術館館主白雲,浙江美術館展覽部曹逸盈,獨立藝術空間經理人璞真,古代藝術品收藏家潘曉偉,古代藝術品經紀人百川,藝術家陳佳佳、陳浩、彭遼玲、冉凱、白楊、陳文煥、文婷等,整個開幕式現場溫暖而感人。


神性的石頭

2020年1月18日,在杭州禹廷藝術館,雕塑家馬宏法(左)向禹廷藝術館館長劉曉霞在介紹《一個石頭》的策展主題。當日,一個石頭——馬宏法作品展在杭州開展



觀照:一個石頭怎樣煉成藝術品


步入杭州禹廷藝術館,一塊像恐龍蛋、又像滾木礌石的橢圓形石頭赫然躍入眼簾。顯然,這是一塊經過人類加工的石料。在展廳一角,散落著幾塊溪水沖刷而成的、大大小小的鵝卵石。

藝術家從大自然最為原始、混沌、本真的原點出發,深入思考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世界、人與神明等各種關係,最後又回到人的自我與內心世界。


神性的石頭

馬宏法 騰雲流水 銅鑄 80×80×210cm 2015

Ma Hongfa Dancing with Beast

Copper 80×80×210cm 2015



2015年,馬宏法創作《馴獸》系列作品,在《行雲流水》等銅雕作品中,張牙舞爪的巨獸面目猙獰,馴獸師高舉鞭子試圖馴服這些兇猛的巨獸。馬宏法親眼目睹2008年汶川大地震後的災後慘狀,對於人與自然的關係有著深切的體悟。在這個階段,人與自然、人與社會處於彼此衝突、相互爭鬥之中。


神性的石頭

馬宏法 逗獸系列-馭龍

玻璃鋼著色(後期鑄銅) 60×32×83cm 2018

Ma Hongfa Directing Dragon

Colored glassed steel (copper) 60×32×83cm 2018



神性的石頭

馬宏法 逗獸系列-素心 銅鑄 40×28×80cm 2015

Ma Hongfa Innocence

Copper 40×28×80cm 2015



2015-2018年,馬宏法深入思考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等各種關係,又創作《逗獸》系列作品,在《素心》《芄蘭》《馭龍》等銅雕作品中,馴獸師變成溫柔的女性,她們與龍、獅、鷹逗耍著。


神性的石頭

馬宏法 遨遊 鑄銅 65×55×42cm 2018

Ma Hongfa Waiting

Copper 65×55×42cm 2018



《遨遊》(2018年)描摹了一個人閒適地坐在巨獸上,遨遊在無邊無際的大海上。在這個階段,人與自然、人與社會開始和諧相處。


神性的石頭

馬宏法 羽人系列之一 鑄銅 38×17×87cm 2018

Ma Hongfa Feathered Man I

Copper 38×17×87cm 2018



神性的石頭

馬宏法 羽人系列之二 銅鑄 42×23×47cm 2018

Ma Hongfa Feathered Man II

Copper 42×23×47cm 2018



神性的石頭

馬宏法 羽人系列之三 銅鑄 21×17×80cm 2018

Ma Hongfa Feathered Man Ⅲ

Copper 21×17×80cm 2018



2018-2019年,馬宏法進一步汲取古今中外藝術史、思想史豐厚的滋養,尤其精研中國道教思想,思索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神明以及人類自我等各種深層次關係,創作《羽人》等系列雕塑作品。


神性的石頭

西漢青銅羽人 1966年陝西西安市西關南小巷西漢窖藏出土 據專家考證,這就是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羽人形象 圖源/網絡



羽人是中國古代神話和宗教中修煉得道長生不死的人,或指能達到至高神界的人物,在《山海經》《楚辭》《莊子》《論衡》《淮南子》《列仙傳》等大量文獻中均有描述,在中國人的文化和精神世界中處於獨特地位。《莊子·內篇·逍遙遊》說:“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這種乘雲御龍的羽人表達中國人渴望自由、永生、美好的世界觀。


神性的石頭

2020年1月18日,在杭州禹廷藝術館,幾名觀眾凝視著羽人木雕像若有所思。當日,一個石頭——馬宏法作品展在杭州開展



在馬宏法的藝術世界中,羽人雙目空靈,似乎“有眼無珠”,卻若有所思;神情靜穆,或傲然而立,或低頭沉思,表達出藝術家對於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宗教、人與世界和宇宙等各種關係,進入神人合一境界時的某種生命形態與精神狀態。


神性的石頭

馬宏法 相 綜合材料 50×30cm 2019

Ma Hongfa Break

Comprehensive material painting 50×30cm 2019



神性的石頭

馬宏法 相之二 綜合材料 30×50cm 2019

Ma Hongfa Bleak II

Comprehensive material painting 30×50cm 2019



這種哲思也表現在馬宏法採用綜合材料所創作的《相》系列作品中,他將中國傳統道教中最為經典的《麻衣神相》舊版插畫與漢代陶俑殘件、唐三彩仕女陶俑殘件、陶馬殘件等出土器物,置於同一時間、空間和思想維度,並從“象”揚棄而達到“相”,表達人類從過去到現在、從當下預測未來的生命觀和世界觀。


神性的石頭

馬宏法 象之一 綜合材料 30×50cm 2019

Ma Hongfa Broke I

Comprehensive material painting 30×50cm 2019



梳理此次作品展,我們可以一窺馬宏法作為中國當代具有代表性的年輕雕塑家,其藝術創作的思想脈絡和表現方法,這對於中國當代藝術史發展具有可資借鑑的範本意義。


神性的石頭

2020年1月18日,在杭州禹廷藝術館,一位小女孩好奇地注視著羽人雕像。當日,一個石頭——馬宏法作品展在杭州開展



沉思:中國當代藝術創作的方法論究竟是什麼


面對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藝術,當代藝術創作走向何方,這是值得深思的重大命題。

眾多藝術家深感難以突破歷代藝術家創造的一個又一個藝術高峰,高山仰止,望洋興嘆,只能皓首窮經,依樣畫葫蘆。更可笑的是,這些藝術家往往固步自封,自娛自樂,像井底之蛙一樣自鳴得意,根本沒看見“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事實上,當代中國書畫藝術家從生活環境、生活方式以及藝術氛圍等方面,與過去歷代藝術家所處的時代早已大相徑庭。當代中國書畫藝術家如果依然採取傳統的思想和方法,他能超越王羲之、八大嗎?他有蘇軾那樣的人文修為嗎?


神性的石頭

馬宏法 妙音 銅鑄 35×31×65cm 2016

Ma Hongfa Kalavinka

Copper 35×31×65cm 2016



然而,另一種藝術創作現象同樣令人擔憂。一些藝術家標新立異,裝腔作勢,刻意博人眼球,並無新的表現方法,更沒有深刻的思想內涵,像“網紅”一樣,只不過是過眼煙雲、曇花一現而已,更遑論在中國文化藝術史上留下片言隻語了。

馬宏法作為中國當代雕塑家,較少受到處於“霸權”地位、勢力強盛的中國傳統書畫藝術束縛,反而更有利於其自由創作。

“一個石頭”的意義在於,藝術家需要從藝術的本源出發,探索藝術最初發生的意義和價值,向這個世界表達藝術家獨特的世界觀。


神性的石頭

神性的石頭

馬宏法雕塑藝術汲取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化藝術精華,較少受到傳統束縛,用自己獨特的雕塑語言,將高古的審美意趣與當代的思想精神對話並融合,表達自己獨特的世界觀。這些作品置於禹廷藝術館庭院等現實生活環境之中,顯示出獨特的強大氣場。這或許正是當代藝術品的迷人魅力之所在



當代藝術家的優勢在於,他可以站在歷代藝術家所創造的文化藝術遺產之上,進行自己的觀察、思考與創作。他可以走進世界各地的博物館、藝術館、美術館以及人類文化遺址,親眼目睹藝術品原作;他也可以很方便地上網搜索到自己想看的文獻史料、藝術作品,甚至放大研究藝術品的細節。這是過去歷代藝術家們所不具備的條件。


神性的石頭

2020年1月18日,在杭州禹廷藝術館,藝術家馬宏法(中)與策展人曹元琪(左)、禹廷藝術館館長劉曉霞(右)合影。當日,一個石頭——馬宏法作品展在杭州開展



從馬宏法所創作的藝術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他汲取數千年以來人類所創造的文化瑰寶和藝術精華,從石器時代的人工鑿石、史前文明中的良渚玉雕、夏商周時期的青銅器、秦始皇兵馬俑、漢魏時期的石雕、唐三彩、摩崖石刻、木雕、竹雕等中國文化藝術遺產,到卡納克石陣、埃及金字塔獅身人面像、宙斯神像、羅德斯島巨像、復活島石雕、羅馬母狼銅雕、擲鐵餅者等世界各地的人類文化藝術遺產,馬宏法基於深入研究中國道教等宗教思想史,並結合自己當下的形而上沉思,運用當代雕塑藝術語言,表達自己獨特的世界觀。

這無疑是值得重視的一種當代藝術創作方法論。

在這個“人腦、思維與人工智能”的時代,量子糾纏等新的理論提出並實施科學驗證;在這個無人機“定點清除”改變戰爭形態的時代,整個世界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思想、文化、藝術等意識形態和上層建築隨之變化,人類社會正加快進步與發展。中國當代藝術創作的思想和方法還能用故紙堆裡的老一套嗎?

據悉,此展將持續至2020年3月10日。


神性的石頭

2020年1月18日,在杭州禹廷藝術館,部分嘉賓合影留念。當日,一個石頭——馬宏法作品展在杭州開展



神性的石頭

藝術家


馬宏法


1984年生於山東,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雕塑系,中國雕塑家協會會員。

現生活工作於杭州。

個展

2018年 時間之外 馬宏法個展 浙江美術館 杭州

2018年 向內生長 馬宏法、孫巖雙個展 關山月美術館 深圳

2017年 向內生長 馬宏法、孫巖雙個展 大寶堂 北京

群展

2018年 向內生長 馬宏法、孫巖雙個展

2018年 《維摩撫鵬》參加麥積山雕塑論壇

2017年 逗獸系列、羽人系列參加“風生水起”藝術展

2017年 夢墜落系列、逗獸系列“鳳起潮鳴”藝術展

2017年 逗獸系列參加“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雕塑邀請展

2017年 逗獸系列參加“漢文化與中國夢”雕塑展覽

2016年 逗獸系列參加同曦·匠與意——中國青年雕塑藝術展

2016年 逗獸系列參加文心築夢.塑造大美——中國當代青年雕塑展

2016年 逗獸系列參加漸行漸遠——全國青年雕塑家邀請展

2016年 逗獸系列參加第二屆中意藝術家聯展

2016年 逗獸系列參加蘇州金雞湖雕塑展覽

2016年 逗獸系列、夢墜落系列參加“自然之道”藝術展

2016年 逗獸系列參加浙江雕塑風采

2016年 逗獸系列參加中國當代青年雕塑展

2016年 逗獸系列參加霓虹之約海峽兩岸雕塑藝術展

2016年 逗獸系列參加亞洲青年藝術家提名展

2015年 逗獸系列參加大美.洋湖

2015年 雕塑文化藝術節

2015年 逗獸系列參加藝設+藝術設計展

2015年 逗獸系列參加無間創想中國公共藝術系列展

2015年 思路揚帆——埃及、意大利聯展

2015年 藝術關愛生命——當代藝術邀請展

2015年 首屆“烏合”全國青年藝術家作品展

2014年 流動藝術多向度——中國青年藝術家大展

2014年 《中國美術史體制考》入選第十二屆全國美展(與應金飛合作)

2014年 逗獸系列入選南京國際美術展

2013年 《蘋果》《默片時代》作品參加西部當代藝術展

2012年 夢墜落系列一參加第七屆全國中青年藝術家邀請展

2009年 《夢-墜落》入選十一屆全國美展雕塑展


神性的石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