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海海》:活著需要勇氣


《人生海海》:活著需要勇氣


時隔一年,我才讀到麥家的新作《人生海海》。從書名來看,頗有種紛繁複雜而又特別廣闊的意味,事實也確實如此,這本書就是通過一個人卻寫出了幾代人的沉沉浮浮。

《人生海海》是麥家一次全新的嘗試,他放棄了自己熟悉的諜戰領域,迴歸鄉村,寫了這部鄉土小說。麥家在諜戰領域已取得巨大成就,完全可以延續他以往的風格,但是他卻跳出自己的舒適圈,從一個陌生的領域下手。這對於一個有著顯著的創作風格且已功成名就的作家來說,是需要非常大的勇氣的。《人生海海》不僅體現了麥家的勇氣還有他的野心。

一個連名字都很少出現的男主人公(全書只出現了兩次),村裡人的人一部分叫他“上校”,一部分人叫他“太監”,很矛盾,兩種有著完全相反意味的綽號,卻同時出現在一個人身上,是榮耀,也是恥辱。

全書以第一視角“我”的口吻來呈現,既是旁觀者又是見證者,上校跌宕起伏的前半生都是“我”從父親、爺爺、老保長等人物的口中才窺見其一二,而上校後半生的平靜與安寧確又是“我”親眼見證。而我通過周圍人對上校不同的態度,看到了人生百態。

爺爺說話喜歡套用大道理,在上校被人汙衊時,也會為上校說話,甚至願意冒著生命危險幫助上校逃走,這樣看來,爺爺是一個懂得明辨是非的人,然而也是他最終舉報了上校,間接導致上校瘋了的事實。老保長賭得家財盡失,靠政府救濟度日,跟人說話滿嘴離不開女人,一個非常猥瑣的老頭子形象躍然紙上,明明與上校有仇,卻能為上校說話,甚至為上校保護了幾十年的秘密,不曾透漏半分,有情有義是他。林阿姨對上校由愛生恨,甚至被人利用陷害上校,然而也是她敢愛敢恨勇於承擔,在上校瘋了之後對上校不離不棄,照顧了上校後半生。書中主要人物的善與惡、好與壞、懦弱與正直,這種多面性與複雜性能夠在一個人的身上體現,正是說明了人性的複雜。而小瞎子的身上體現的卻是純粹的惡,在那個特定的時代,這樣的人反而能夠一手遮天,這是時代的悲哀。上校一生坦坦蕩蕩,為國盡忠,他參加抗日戰爭,深入鬼子內部獲取情報,在前線做軍醫援助朝鮮,他是人民的英雄,最終卻被愚昧無知的人民逼瘋,這是上校的悲哀。

上校為打入敵人內部獲取情報而被刻上恥辱的字眼,無法抹滅,這是上校所有痛苦的來源。這份恥辱被他當做一個秘密來守護,卻也成為他一生的囚牢,為了保護自己的秘密,他獨來獨往,不娶妻生子,被人叫“太監”也渾不在意。這個秘密就像是他的逆鱗,“龍有逆鱗觸之必死”,所以當小瞎子試圖揭露他的秘密時,他才會施以血腥手段報復,也是因為這個秘密,他才會被村民活活逼瘋。

上校半生都被這份恥辱所累,而在瘋了之後卻主動的展現給“我”看,這是上校對自我的和解,也只有在上校瘋了之後,回到一種澄淨的孩子狀態,才會打破自己的牢籠,得到了解脫。

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是勇氣。人生就是這樣起起伏伏,不管我們經歷多少磨難,面對多少挫折,都不喪失對生活的熱情與勇氣,總會擁抱美好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