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的是如何认真思考?而非跟着感觉走!凭感觉很多时候不靠谱

很高兴你能在乱象丛生的网络信息中,愿意打开我们一有话说。谢谢你。

今天聊聊凭感觉和思考这两个概念。

我们总是太注重感觉,而感觉却很不靠谱,思考才是我们最可靠的行动指南。虽然在思考中我们常犯一些错误,但通过修炼,我们可以避免犯错,并找到批判性思考的一些策略。

我们如何避开思考时容易犯的错误,来修炼批判思维。

我们要的是如何认真思考?而非跟着感觉走!凭感觉很多时候不靠谱

一、在思考过程中,我们经常容易犯的三种错误

1.凡事以“我”为中心的思维倾向

我们每个人的思维,都会受到自己的成长经历、社会环境、教育背景等的影响。有些是植根于我们的人性中的,比如很多人会觉得,凡是我的东西都更好;有些是受到自己所学知识学科的限制的。

【举个例子】

一年级的小学生会对他的同班同学说:“我爸爸比你爸爸高”、“我的鞋更新”、 “我的车比你的快”。等他们长大了,也许会说“我的房子更贵”、“我老婆更漂亮”等等。实际上,他们不只是在说自己的父亲、鞋子、房子或配偶,他们就是在表达一种“看看我,我是很特别的”的感觉。

凡事以“我”为中心的思维倾向,不光会妨碍我们发现自己思想中的缺失,还会影响我们对别人思想的领悟和借鉴。

2.“攻击批评者”

因为爱面子,我们会在遇到批评或质疑的时候,去攻击那些批评我们的人。通常是通过贬低对手,来否定他的想法或观点。

“攻击批评者”这种错误,容易让我们忽略问题本身,而是去关注对我们提出质疑的人,关注他到底是什么动机。这样不能解决问题,而是偏离了方向。

3.无根据的假定

假定只是一种观点,没有经过理性思考的检验。如果提出者无法根据自己的经验或具体情况,来证明他们的合理性,那这些就是无根据的假定。

【举个例子】

吸烟的人会假定,吸烟不会给身体造成伤害。他依据的就是当前吸烟还没给身体造成伤害,所以就永远不会造成伤害。喜欢炒股的朋友,会假定他们在互联网上看到的股票信息都是可靠的,就会根据这些信息去炒股。这些就是无根据的假定。

思考中,这些错误可能会单独出现,也可能“组团”发生。错误的组合对批判性思考形成的障碍,比任何一个单独错误都要大得多。因此,了解我们经常容易犯的错误,就可以尽量去避免这些错误,特别是避免这些错误组合的发生。

我们要的是如何认真思考?而非跟着感觉走!凭感觉很多时候不靠谱

二、正确思考的路径

1.“知道你自己”

越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就越能运用思考的技巧。我们可以列一张关于自己的问题清单,比如,我是寡言的还是健谈的?一般是乐观的还是悲观的?我对别人诚实吗?究竟是哪些因素塑造了我的个性?等等。然后诚实地回答清单中的所有问题,反思自己的答案。

2.敏锐地观察

可以观察别人说话,通过观察他人说话时的表情、语言、动作、声音,判定对方对所说的内容是赞同的还是反对的,他对哪些方面比较敏感,在哪些方面的理解显得薄弱,用什么样的方式跟他们沟通会更有效。

3.选择一个议题

议题,就是指人们容易产生分歧的任何问题。如果一个议题有五个或十个重要方面,那就只考察其中的一个或两个方面,然后用足够的时间和篇幅来分析,练习自己的深度思维。

4.进行探究

就是寻求问题的答案,通过研究问题和收集信息,来帮助我们得出结论。探究主要有两个层面:探究事实和探究观点。

我们要的是如何认真思考?而非跟着感觉走!凭感觉很多时候不靠谱

5.形成判断

判断就是考察证据、仔细推理、得出结论,这是思考的结果。要想得出科学的判断,就需要对已经获得的证据进行评价,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没什么用处,如果两个证据冲突了该怎么取舍等等。

6.说服他人

形成判断后,就可以有效地表达观点,让那些对这个议题没有立场的人,愿意同意你的看法;让那些不同意你的人,也可以重新考虑他们自己的观点。这样,就相当于把你批判性思考的收益扩大了。

进行批判性思考,可以把这六种策略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综合运用。

总结

1.“跟着感觉走”的经历并不靠谱。感觉总是无意识的,容易让人产生不明智的行为。

2.进行批判性思考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地提出探索性的问题,检验各种观点和论据,最后做出决定的过程。

3.我们的感觉需要检验,而思考就是检验感觉最合理和最可靠的方法。

4.现实中,发生错误的组合有可能数不胜数,错误的组合对批判性思考形成的障碍,比任何一个单独错误都要大得多。

撰稿:白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