鏢局——你所不知道的那些事!!!

鏢局興起於明朝,在清朝時期發展到巔峰,存在了大約500年左右。

鏢局的前身是驛站,只是官辦的叫驛站,民辦的叫鏢局。驛站送鏢比鏢局貴的多,所以推動了鏢局的發展。

鏢局——你所不知道的那些事!!!


古代鏢局涉及的行業主要分為“信鏢、票鏢、銀鏢 、糧鏢、物鏢、人身鏢”六大派系,如果非要把鏢局轉換成大家比較熟悉的概念,它應該是古代的物流行業+保鏢行業的組合。鏢局的開山鼻祖是山西人神拳張黑五。

鏢局——你所不知道的那些事!!!

張黑五

鏢局是個很特殊的行業。在一般的武俠小說中,往往將鏢局劃為江湖武林一脈,其實鏢局既同綠林有來往,又同官府有關係,其得益決定了它的性質。在官和民之中,鏢局往往表現出矛盾的兩難狀態。

鏢局——你所不知道的那些事!!!


古代交通不便,客旅艱辛不安全,保鏢行業應運而生,鏢局隨之成立。鏢局有鏢旗、鏢號。隨著社會生活日益複雜,鏢局承擔的工作越來越廣泛,當年晚清政府大臣李鴻章的家宅,就是由北京八大鏢局之一的會友鏢局派人保護的。李鴻章也是會友鏢局最大的靠山。會友也是北京當時最大的一家鏢局,其他有永興、志成、正興、義友、光興等鏢局。

鏢局——你所不知道的那些事!!!


鏢局保鏢主要有水路和陸路。鏢師上路,不但要會武功,還必須懂得江湖上的唇典,即行話,以便同劫鏢的綠林人物打交道。走鏢時,如果發現路間擺著荊點、寸點、唇典皆為江湖上的隱語,俗稱黑話,是通過語言訊號作為江湖上人彼此聯繫的一種特殊手段。

鏢局——你所不知道的那些事!!!


唇典的產生,大致出於下列三種情形:

一是由禁忌、避諱所形成的市井隱語,如在船上說話,諱說“住”、“翻”等,而用其他字語代替。

二是出於迴避目的,免使外人知悉談話內容而形成的隱語行話。如舊時東北的響馬,

稱姓“楊”為“犀角靈蔓”

稱姓“何”為“九江八蔓”,

稱姓“冷”為“西北風蔓”等。

三是語言遊戲類隱語。鏢局的鏢師均有行話,唇典詞語雖稍欠典雅,但都是行走江湖必須要用的,說得好就能交上朋友,說得不好就會發生一場惡戰,說不定丟了鏢也不一定。

鏢局——你所不知道的那些事!!!


鏢師們把

保鏢”叫做“唱戲的”,

“鏢旗”叫“眼”,“錢搭鏈”為“蛇腰”

“一個人”叫“流丁”

“門半掩半開”叫“夜扇馬散”

“松林”叫“林子馬哈武”,

“寺廟”叫“神堂”,

“晴天”叫“天高”,

“天黑”叫“明路”,

“走遠”叫“卜長”,“走近”叫“卜短”等等。

如果攀上交情淵源,彼此認同一家,便可順利通過。否則只好憑武藝高低。

鏢局不但賴於江湖上有強盜才能生存,而且同江湖上關係密切。一些受官府注意的江湖遊俠,進城後若住在鏢局,官府是不能緝拿的。一來因為鏢局勢力大,二來鏢局往往都有靠山,如北京會友鏢局的後臺便是李鴻章。社會發展後,隨著火車、汽車、輪船的開通,鏢局逐漸難以為繼,北京八大鏢局先後關閉。有三百餘年曆史的會友鏢局,是在1921年關閉的。至此鏢局退出了歷史舞臺。

鏢局——你所不知道的那些事!!!

會有鏢局舊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