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你們覺得子女怎樣做才算孝順?

女士2008


老人需要的是陪伴,他們害怕孤獨,金錢對他們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兒女在跟前,和他們聊天,聽他們講以前的經歷,人老了好講自己以前的事情,別嫌煩就行


淡定是從容


一,別對老人要求太高,他們老了,思想行動跟不上是規律,所以要包容他們的不夠好。記住,小時候,他們也是對我們無限包容的。

二,要照顧他們的自尊心,他們漸漸老了,身理,心理對生活的駕馭能力越來越差了,這會產生一個心裡落差,我們照顧好他們怕成為累贅的心理

很多時候,我是把我父母當孩子來對待,除了生活上給他們強有力的保障外,就是聽聽他們講他們喜歡的話題,不要太計較對錯,他們高興就好。誇誇他們這裡做的好,那裡說的好。再跟他們聊聊我們在外面的熱鬧,提供些素材給他們,方便他們出去好聊天。


wmf181818


司馬遷雲:父母者,人之本也。

牛羊有跪乳之恩 ,鴉有反哺之義。

我們人類總是自詡為萬物之靈,若不孝順豈不是連禽獸都不如了。

自古說孝順,何為孝,何為順。

記得之前在書裡看過這樣一句話,順就是最大的孝,深以為然。

以前年少時,我脾氣很不好,常常因為一兩句話就和媽媽吵起來,有時候兩個人生氣了,還等著媽媽給我道歉。

無論大事小情,總是覺得父母要包容我們,因為他們是大人。

直到我有了孩子,為人母之後,瞬間理解了父母的感受。

父母所求不過是兒女幸福美滿,健康平安。

我們能為父母做的就是首先要照顧好自己,保護好自己,努力上進,不啃老。

其次就是順,在父母嘮叨的時候,收起我們的不耐煩,耐心聽一聽父母的故事,陪父母一起去看一看他們的朋友和曾經生活過的地方。

書中雲:大孝終身慕父母,唯孝順父母可以解憂。



顏顏說


你是子女呢?還是父母呢?

做為子女,孝順父母自然是能夠讓他們衣食無憂,能夠陪在身邊,相互照顧,或者成為有用的人,成為能讓他們值得驕傲的人。

做為父母的話,你怎麼愛的他們,他們就會以相應樣的方式回敬你。

如果你覺得給子女很好的物質生活而不是陪伴,那麼他們也會給你很多的錢讓你有很好的物質生活,但也一定沒有陪伴,這是父母從小給他們豎的榜樣。

如果你覺得什麼都一手包辦都給弄好,那麼他就被你的愛養成了巨嬰,永遠只會索取,自己的人生也過不好,孝順就只能呵呵了,不給你製造麻煩就不錯了,不如住養老院。

你覺得什麼都按照你的想法(自戀型人格),他就會成為聽話的孩子,而沒有個性,孝順就是成為你期待的樣子,圍著你轉。

所以,養子女的最終目的並不是防老,而是讓他成為有用的人,能夠實現自我價值,創造更多價值成為他想成為的人,讓他成為一個人格完善身心健康的人,他自然懂得感恩,你們也自然能安心。

可見,種下什麼樣因,就有什麼樣的果。


幸福秘籍


孝道就是感恩。感恩是一種力量,感恩是一種責任,感恩是一種義務!詩經、爾雅中》說:“善事父母曰孝”。孟子也說:“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意思就是說,要盡心贍養侍奉父母,尊敬愛護老人“順”,就是要順從,依老人的意願行事,主要指在養老方式、生活習慣和興趣愛好方面,也可以說,“順”是“孝”的具體體現。

子女是父母生養,從出生開始,餵養撫育,洗漿補訂,生病時不眠不休的照料,若是難治之病,情願捨命換兒安;稍長,教給基本生活能力,供給讀書,關心其成長,永不停歇。父母對子女付出的愛,是一生一世,可謂:親情無價,骨肉情深。而為子女者,在父母面前,永遠是負著債的。

子女對父母盡孝道,是一種基本道德,是社會道德的基礎。孝是天經地義的人類本性。孝的真諦是:“報本思源、尊重生命、圖謀發展”。

父母生前應做到:“尊重關愛,順從意願,不虧吃住,衣潔保暖,病有所醫”。讓父母“活得自尊”、“活得健康”、“活得愉快”、“活得有益”。“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對父母的過錯,應柔和、細聲進行勸諫,耐心溫和地指出,決不能對父母進行粗暴的訓斥和指責,更不能惡意地譏諷。


燦夏晴天


孝順,孝順,本人認為既要孝敬老人,又要順從老人心意!

首先要有好態度,有耐心,老人們老了,就希望兒女們能多多的看望他們、照顧他們、不對他們發脾氣,而且通常要把自己設想成他們,觀察他們平時的言語、行動,體會他們真正需要什麼,儘自己最大努力去做,多和他們溝通,這樣才能減少代溝所產生的距離。多在理解,貴在大愛。

第一,經濟供養,生活照料。大家都知道,每一位父母為撫養子女成人,付出了不知多少的心血與辛勞,當父母進入晚年,作為子女,應該盡力供養,生活上細心照料。平時有空的時候買點東西探望一下父母,即使是父母的收入比我們的多,也要這樣做,因為父母再富有也是他們的,我們給他們再少也代表一份的心意。

第二,關懷體貼,精神慰籍。贍養扶助老人,除了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外,還要從精神上關心、安慰老人,使他們享受“天倫之樂”,讓他們心情舒暢,精神有所寄託,幸福地安度晚年。從某種意義上說,老人對子女在精神上的要求,會比物質上的要求更為重要和迫切。只有做到關懷體貼,精神慰籍才算真正的孝。對父母如果沒有恭敬之心,僅僅解決父母吃飯問題,這不是孝的含義。要做好從精神上關心、安慰老人,使老人心情愉悅舒暢,並不是十分容易的事。這要求在家庭生活中,要注意有事多同老人商量,多聽取並尊重他們的意見,多照顧他們的興趣和愛好;老人思想苦悶時,多給以安慰溫存,想方設法為他們排憂解愁;天氣變化,多注意噓寒問暖;生日節日,向他們慶賀祝福。

孝,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是一切聖賢教育的核心,是做人之根本,是家庭幸福的源泉。“忠臣出孝子之門”,國家的棟樑,來自於孝子。弘揚孝道,是利國利世利民的事。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做一個孝順的人!


歐陽雪兒qqcom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我覺得孝即是順,順即是孝。在精神上使父母愉悅、開心。在生活上使父母衣食無憂。在志向上成為父母所期望的人。能做到這三點,當稱大孝。



淮畔美食家楊子


贍養父母天經地義,對父母孝順也是天經地義,雖然說有些原生家庭可能並不是那麼的和諧和如願。

中國的親子關係相對比較單一,很多家庭都是不太會敞開心扉去交流,有很多人,長大以後,和父親單獨在一起時,不知道該說什麼好。每次打電話,可能說來說去都是表面的話,心裡的話,可能都藏在彼此的心裡。

所謂孝順父母,並不是定期給錢,就夠了,彼此的陪伴和溝通才是孝道更好的體現,我們有多少人以為自己給了父母很好的晚年生活,就覺得自己做得已經夠好了,其實,父母想要的不過是,你多說幾句貼心的話,有空多陪陪他們。

所有孩子,成長的時候,想要的是父母的關心和陪伴,這比給孩子再多的錢都無法相比的,其實,父母也是一樣的。我們小的時候,父母忙,父母老了,我們忙。有人說,這些時機好像總是不對,如果你能去意識,老有所養是多麼重要的事情,那麼你會隔三差五的給父母去個電話,掛心父母的身體,看看父母最近有哪些境遇,父母有事,第一時間能找到你。你過得好,父母很欣慰,但是父母怕的是,你過得一點都不好,但是他們卻絲毫不知道,這其實比他們知道事實還要來的傷心。

人生是無常的,我們今天還見面的人,可能明天就再也見不著了,就因為人生的無常,所以我們對於身邊最親近的人,才要多付出時間去陪伴。這一世為父母,為子女,但是,下一輩子,你們可能再無瓜葛。

我們也總以為還年輕,時間還夠,但是有許多網友或者是身邊的朋友都說,有時候看到父母,才發現原來他們變得這麼老了,不再像以前那樣意氣風發,家裡的頂樑柱已經彎下了腰,花白了頭髮,像是黃昏的夕陽,即使還在努力綻放自己的光,卻已失去了朝陽了熱烈。時間是無情也最有情,它能讓我們清楚明白,時間永遠不會等我們,我們拼命的跑都不一定能跑過它,我們能做的只有好好珍惜現在的人,不要在失去的時候,才恍然明白,為時已晚。

人生最大的苦,莫過是遺憾,我們的一生都在迎來送往,我們要經歷無數次心碎,崩潰的時候,唯有依靠時間來慢慢緩解人生的痛苦。

所以,對父母最大的孝道,就是讓彼此都能避免遺憾,讓日後留給彼此的都是美好的回憶,而不是無窮盡的悔恨,

不要離父母太遠,這裡說的不是地理上的距離,而是心理上的距離,把愛能充分的表達出來,讓彼此知道,家人之間的依靠和能量是無窮的,心靈上的緊密,讓我們可以在面對生活困難的時候,依然做到安心放心。

今天,給父母打個電話吧,撒撒嬌,訴訴苦,比你佯裝堅強,強100倍!


本與鹿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照顧好自己,愛惜自己,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