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艙醫院清零之後,人們對新冠的記憶會不會清零?

昨天大家都在愁眉苦臉為各自的老婆、女朋友“清零”購物車的時候,吹來了一股清新之風。武漢14家方艙醫院已經有11家“清零”了,相信其他幾家也會這幾天完成歷史使命吧。

方艙醫院清零之後,人們對新冠的記憶會不會清零?

昨天UFC248比賽中,衛冕冠軍張偉麗擊敗了前UFC世界冠軍波蘭人喬安娜,首次衛冕UFC冠軍。還有個好玩的事情,之前喬安娜戴著一個防毒面具挑釁張偉麗,說“我會用拳頭把你的嘴打閉上”,結果被張偉麗打了滿臉花。也算是女神節另一大喜訊。

方艙醫院清零之後,人們對新冠的記憶會不會清零?

方艙醫院清零之後,人們對新冠的記憶會不會清零?

前兩天武漢機場也似乎準備重新運營,今天已經在小區裡連續看到兩個沒有戴口罩的人了(都是年輕人)。一切看上去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我們不僅要問自己一個問題,這個世界還需要多久能夠恢復正常?


(一)


十幾年前我經常出差去廣州和深圳,當時總被同事告知那裡治安非常差,包括新聞裡也常報道有飛車黨白日行兇搶劫路人。每次去都懷著忐忑的心情,但是每次總感覺這兩個城市並不如傳聞的那樣危險。甚至去巴西的時候,也被反覆提醒常有人持槍搶劫、貧民區裡治安很差,在夜裡步行里約街頭,好像也沒感到任何危險。沒有別的原因,只是因為自己運氣好。

在災難來臨面前,沒有身在其中的人其實都可以說是運氣好,哪怕是當年的SARS,我人在北京(那段經歷可以看《上一次非典我們是怎麼過來的》),過得也沒有太多的緊張感。如果我的記憶沒錯的話,SARS後期,當各個公司開始陸續復工,曾經讓這個城市空如死城的瘟疫,很快就被遺忘了。小湯山醫院被廢棄了,鍾南山教授也沒人提及了,口罩也是在多年後北京霧霾嚴重的時候才再一次變成暢銷品。一次偶然的機會,知道前老闆劉強東一直在贊助幾十個非典時染病而造成永久性傷害的醫護人員,才意識到這些當時逆向而行的英雄們,其實已經被很多人遺忘了。


(二)


人,總是善於遺忘的,尤其是一些讓人不愉快的記憶。就拿我有印象的地震來說: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我們都積極的捐了款,但還有多少人記得2010年4月14日的青海玉樹地震?13年4月20日雅安地震,有很多企業也都積極捐了款,我當時在的公司也捐了100萬。7月22日甘肅大地震,企業們就集體啞了火。


我甚至會很惡意的想,甘肅那場地震,如果在雅安之前,也許之後的賑災救災也會有更多社會力量關注吧。

方艙醫院清零之後,人們對新冠的記憶會不會清零?


而這幾個月來湧現的各種英雄,再過一段時間,又有多少人會記得呢?當然我相信沒有人多麼想做英雄,他們只是在儘自己的一份責任,只要自己覺得無愧於心就好了。 前兩天看了一句話:

災難並不是死了兩萬人或八萬人這樣一件事,而是死了一個人這件事,發生了兩萬次

搜索了一下,這句話居然是北野武說的,Beat大爺總是說些大實話。


是的,對於這次新冠疫情來說,我相信全部的人都希望它早點結束,絕大部分人會很快忘記它,只變成日後的一個談資。但它所造成的傷害,對於那3000多個“確認是因新冠而死亡的人“,對於更多治療之後無法完全康復的人,對於目睹了太多生死別離的人,甚至因為不得不隔離而發現另一半並不適合而離婚的人,這些直接的和次生的傷害將是長期甚至永久性的。到底會有多少萬?我不知道。


(三)


經歷過這場全國性甚至全球性的疫情後,估計會有相當大數字的人會患有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所謂PTSD,一般會發生在經歷過嚴重身體和心理創傷的人身上。患有PTSD的人會反覆在記憶中或者夢裡體會到跟創傷有關的情景,或者非常嚴重的觸景生情。患者還會盡力的迴避或者選擇性遺忘與創傷有關的內容。 有數字說,有14%的護士會患有PTSD,而在ICU工作的護士患病比例高達24%。

這次參加各地防疫的醫護人員、志願者、社區工作人員、警察、政府工作人員、普通群眾,他們的情緒如何來安撫,由誰來安撫?他們的不安情緒什麼時候才能夠“清零”?

方艙醫院清零之後,人們對新冠的記憶會不會清零?

因為這次疫情丟了工作的員工、生意很難恢復的老闆、公司再也無法維持下去的企業主們,相信他們也會長期PTSD吧,他們的不安什麼時候才能夠“清零”?

遠在黑龍江的小兄弟和我說,村裡的農民快堅持不下去了,正在弄水稻苗,怕再晚了扣大棚就來不及了。因為這次疫情一年收成無法賣出去的農民,他們呢?
……

今天一天全球經濟市場都是壞消息,真希望2020年能夠一個按鍵重啟,讓所有的厄運都清零。


不過,公司的業務逐漸恢復正軌,總算還是個好的開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