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舱医院清零之后,人们对新冠的记忆会不会清零?

昨天大家都在愁眉苦脸为各自的老婆、女朋友“清零”购物车的时候,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武汉14家方舱医院已经有11家“清零”了,相信其他几家也会这几天完成历史使命吧。

方舱医院清零之后,人们对新冠的记忆会不会清零?

昨天UFC248比赛中,卫冕冠军张伟丽击败了前UFC世界冠军波兰人乔安娜,首次卫冕UFC冠军。还有个好玩的事情,之前乔安娜戴着一个防毒面具挑衅张伟丽,说“我会用拳头把你的嘴打闭上”,结果被张伟丽打了满脸花。也算是女神节另一大喜讯。

方舱医院清零之后,人们对新冠的记忆会不会清零?

方舱医院清零之后,人们对新冠的记忆会不会清零?

前两天武汉机场也似乎准备重新运营,今天已经在小区里连续看到两个没有戴口罩的人了(都是年轻人)。一切看上去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我们不仅要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个世界还需要多久能够恢复正常?


(一)


十几年前我经常出差去广州和深圳,当时总被同事告知那里治安非常差,包括新闻里也常报道有飞车党白日行凶抢劫路人。每次去都怀着忐忑的心情,但是每次总感觉这两个城市并不如传闻的那样危险。甚至去巴西的时候,也被反复提醒常有人持枪抢劫、贫民区里治安很差,在夜里步行里约街头,好像也没感到任何危险。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自己运气好。

在灾难来临面前,没有身在其中的人其实都可以说是运气好,哪怕是当年的SARS,我人在北京(那段经历可以看《上一次非典我们是怎么过来的》),过得也没有太多的紧张感。如果我的记忆没错的话,SARS后期,当各个公司开始陆续复工,曾经让这个城市空如死城的瘟疫,很快就被遗忘了。小汤山医院被废弃了,钟南山教授也没人提及了,口罩也是在多年后北京雾霾严重的时候才再一次变成畅销品。一次偶然的机会,知道前老板刘强东一直在赞助几十个非典时染病而造成永久性伤害的医护人员,才意识到这些当时逆向而行的英雄们,其实已经被很多人遗忘了。


(二)


人,总是善于遗忘的,尤其是一些让人不愉快的记忆。就拿我有印象的地震来说: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我们都积极的捐了款,但还有多少人记得2010年4月14日的青海玉树地震?13年4月20日雅安地震,有很多企业也都积极捐了款,我当时在的公司也捐了100万。7月22日甘肃大地震,企业们就集体哑了火。


我甚至会很恶意的想,甘肃那场地震,如果在雅安之前,也许之后的赈灾救灾也会有更多社会力量关注吧。

方舱医院清零之后,人们对新冠的记忆会不会清零?


而这几个月来涌现的各种英雄,再过一段时间,又有多少人会记得呢?当然我相信没有人多么想做英雄,他们只是在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只要自己觉得无愧于心就好了。 前两天看了一句话:

灾难并不是死了两万人或八万人这样一件事,而是死了一个人这件事,发生了两万次

搜索了一下,这句话居然是北野武说的,Beat大爷总是说些大实话。


是的,对于这次新冠疫情来说,我相信全部的人都希望它早点结束,绝大部分人会很快忘记它,只变成日后的一个谈资。但它所造成的伤害,对于那3000多个“确认是因新冠而死亡的人“,对于更多治疗之后无法完全康复的人,对于目睹了太多生死别离的人,甚至因为不得不隔离而发现另一半并不适合而离婚的人,这些直接的和次生的伤害将是长期甚至永久性的。到底会有多少万?我不知道。


(三)


经历过这场全国性甚至全球性的疫情后,估计会有相当大数字的人会患有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所谓PTSD,一般会发生在经历过严重身体和心理创伤的人身上。患有PTSD的人会反复在记忆中或者梦里体会到跟创伤有关的情景,或者非常严重的触景生情。患者还会尽力的回避或者选择性遗忘与创伤有关的内容。 有数字说,有14%的护士会患有PTSD,而在ICU工作的护士患病比例高达24%。

这次参加各地防疫的医护人员、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警察、政府工作人员、普通群众,他们的情绪如何来安抚,由谁来安抚?他们的不安情绪什么时候才能够“清零”?

方舱医院清零之后,人们对新冠的记忆会不会清零?

因为这次疫情丢了工作的员工、生意很难恢复的老板、公司再也无法维持下去的企业主们,相信他们也会长期PTSD吧,他们的不安什么时候才能够“清零”?

远在黑龙江的小兄弟和我说,村里的农民快坚持不下去了,正在弄水稻苗,怕再晚了扣大棚就来不及了。因为这次疫情一年收成无法卖出去的农民,他们呢?
……

今天一天全球经济市场都是坏消息,真希望2020年能够一个按键重启,让所有的厄运都清零。


不过,公司的业务逐渐恢复正轨,总算还是个好的开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