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10條建議促物流企業復工復產,賀登才出席工信部中小企業復工復產情況座談會

3月17日,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會長賀登才出席了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召開的中小企業復工復產情況視頻座談會。座談會由工信部中小企業局副局長王海林主持。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中國中小企業協會、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和中國電子商會等派代表出席。會議交流了相關行業中小企業復工復產的有關情況。

提10條建議促物流企業復工復產,賀登才出席工信部中小企業復工復產情況座談會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會長賀登才

賀登才在發言中指出,物流行業是中小微企業大量集聚的行業,對經濟社會平穩運行發揮著巨大作用。隨著國家有關政策的逐步落實和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變化,物流行業整體復工復產進度加快,效果明顯。但是與大型企業相比,中小微企業復工進度偏慢,復產水平不高,復工復產差距較大。當前中小企業復工復產面臨的主要問題集中在:

一是需求不足復產難。特別是服務於鋼鐵、汽車、建築工程等產業鏈運行不暢的物流企業來說,貨運量下降明顯,貨物壓庫、滯港現象嚴重。

二是資金短缺運營難。中小物流企業普遍面臨成本高企、虧損加劇;代墊運費、賬期拖累;償債到期、風險累積“三座大山”。初步調查,有些中小物流企業和個體運輸業戶“資金鍊”撐不過兩三個月。隨著時間的推移,還會出現業務合同履約及勞動合同糾紛等法律風險。

三是利好政策落地難。

儘管各級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幫扶企業復工復產的政策措施,實施效果正在逐步顯現。但對於廣大中小微物流企業來說,還有一些更實在的利好政策沒有真正享受。比如高速公路免收通行費政策;增值稅免徵和降低稅率政策;金融服務政策;延期償債政策和車輛通行政策等。

賀登才強調,眾多中小微物流企業是維護物流供應鏈穩定運行的必備條件,是製造業、農業、流通業等相關產業鏈復工復產的重要環節,也是穩就業、穩經濟、穩人心的“穩定器”。做好物流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復工復產工作,必須在落實前期出臺政策的同時,突出重點、精準施策,儘快見效。他提出以下10條建議:一是啟動終端需求;二是緩解償債壓力;三是落實稅收優惠;四是疏通貸款渠道;五是推動縮短賬期;六是延長保險期限;七是直補運輸車輛;八是支持職工培訓;九是鼓勵智慧物流;十是關注法律問題。

賀登才表示,在這次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中,各類行業協會及時瞭解和反映行企業訴求,積極參與政府決策,做了大量工作。今後,應在宣傳貫徹國家政策、反映企業訴求、推薦重點支持企業、提出政策建議、防範和化解糾紛等方面更好發揮行業協會作用,通過“穩物流”支撐“穩經濟”“穩就業”“穩預期”“穩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