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未曾觸及的角落裡,有 8 個人卻在為老百姓健康的醫療環境而“競賽”

在你未曾觸及的角落裡,有 8 個人卻在為老百姓健康的醫療環境而“競賽”

2020 年 3 月 9 日,武漢市消防救援支隊通過市防疫指揮部接到市環保局的求助,稱由於承擔醫療廢棄物轉運的襄陽某公司工人們因長時間工作,需要進行輪換休息,現在沒有合適人選進行輪替。

瞭解到相關情況後,武漢市消防救援支隊當即派出搜救犬消防救援站“119黨員突擊隊”6 人 聯合特勤二站 2 名駕駛員組成醫療廢棄物轉運小組前往增援。

防疫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在你未曾觸及的角落裡,有 8 個人卻在為老百姓健康的醫療環境而“競賽”

△// 交接任務前突隊員們進行“崗前”培訓

當天晚上,轉運小組便在組長李沈軍的組織下召開了網絡視頻動員會議,針對轉運物資的特殊性質,組織所有成員了重新學習了各項洗消,防護程序,同時強調了站外工作紀律和請示彙報制度。

在你未曾觸及的角落裡,有 8 個人卻在為老百姓健康的醫療環境而“競賽”

△// 對醫療廢棄物運輸車的使用注意事項進行培訓

在你未曾觸及的角落裡,有 8 個人卻在為老百姓健康的醫療環境而“競賽”

同時,根據防疫工作需要,這支“119黨員突擊隊”的 8 名消防員被分成了江漢區和江岸區兩個工作小組開展工作。

隊員們紛紛表示將嚴格落實“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的總要求,希望能在此次抗疫工作中發揮出消防救援隊伍為民服務的“初心”職能。

在你未曾觸及的角落裡,有 8 個人卻在為老百姓健康的醫療環境而“競賽”

△// 環保安全員對突擊隊員們進行轉運醫療廢棄物的防護培訓

3 月 10 日上午,在市環保局的組織下,襄陽市某環保公司與“119黨員突擊隊”醫療廢棄物轉運小組在市兒童醫院展開了轉運車輛交接工作。

在你未曾觸及的角落裡,有 8 個人卻在為老百姓健康的醫療環境而“競賽”

由交接方對“119黨員突擊隊”進行了一對一的安全防護常識講解,同時將醫廢轉運車輛的操作規程和要求對駕駛員進行了細緻的講解示範。

在你未曾觸及的角落裡,有 8 個人卻在為老百姓健康的醫療環境而“競賽”

完成各項交接工作後,醫廢轉運小組迅速進入工作狀態,當天下午即開始了緊張有序的轉運工作。

在你未曾觸及的角落裡,有 8 個人卻在為老百姓健康的醫療環境而“競賽”

△// 通過相關防疫防護知識和駕駛運輸的培訓後 突擊隊員們完成交接任務

擺在隊員們面前的第一個問題出現了,那就是克服對醫療廢棄物轉運的恐懼感。

新冠病毒的傳染性強,面對一桶桶包含新冠肺炎病患們使用過的針頭、注射器、防護服等醫療廢棄物,眼前的傳染品、危險品標識讓轉運隊員們不禁有點發怵。

在你未曾觸及的角落裡,有 8 個人卻在為老百姓健康的醫療環境而“競賽”

在搬運過程中,通過與醫護人員瞭解新冠肺炎病毒防護措施,隊員們逐漸對醫療廢棄物轉運這項工作有了初步的認識。

在保證二級防護的情況下,只要防護手套和防護服不破損,就不會有任何感染風險。

隊員們逐步放下了懸著的心。

在你未曾觸及的角落裡,有 8 個人卻在為老百姓健康的醫療環境而“競賽”

由於當天剛投入轉運工作,伴隨著轉運、消殺、處置程序和運輸路徑的熟悉,當天下午轉運小組成功轉運 2 車 36 桶醫療廢棄物至指定地點焚燒處理(其中包括20桶新冠患者所產生的醫療廢棄物) 。

3月11日,擺在轉運小組面前的第二個問題出現了。

由於涉及醫廢轉運的單位眾多,除了大型醫院以外,還有社區醫院。

有的社區因為隔離的原因,需要繞路很遠,甚至連轉運車輛都無法到達。

在你未曾觸及的角落裡,有 8 個人卻在為老百姓健康的醫療環境而“競賽”

但如果醫療廢棄物不及時轉運走,又存在很大的交叉感染風險,拖著轉運桶在社區行走也容易導致地面大面積接觸汙染物,甚至有汙染物掉落地面的風險。

轉運小組成員當即決定,採用最原始的方式運輸轉運桶 —— “揹負式運輸法”。

由一名隊員背起轉運桶,另一名隊員在後方抬起,防止行動過程中轉運桶掛破前方隊員的防護服。

這樣既達到了轉運的目的,又不會形成二次汙染。

在你未曾觸及的角落裡,有 8 個人卻在為老百姓健康的醫療環境而“競賽”

在整個小組的不懈努力下,當日完成了72桶的轉運量。(其中新冠患者醫廢39桶)

3月12日,鑑於江漢、江岸兩區衛生防疫要求和 60 幾家單位的醫廢轉運需求,轉運小組為了不影響轉運進度決定放棄午餐繼續開展轉運工作。

在你未曾觸及的角落裡,有 8 個人卻在為老百姓健康的醫療環境而“競賽”

花 10 分鐘吃完午飯後又需要重新按程序穿好另一套防護裝備,這樣一脫一穿加上吃飯可能就要耽誤 1 個小時。

為了能夠提高清運醫療廢棄物的工作效率,轉運小組天還沒亮就起床出發,前往最遠的一個轉運點,等到達後基本可以天亮,然後找值班人員開門後自行按照規定數量搬運醫療廢棄物。

在你未曾觸及的角落裡,有 8 個人卻在為老百姓健康的醫療環境而“競賽”

在高強度的工作模式下,轉運小組 4 車一天跑遍江漢,江岸兩區至各處理點,總行駛里程近 900 公里。轉運醫療廢棄物 227 桶(其中新冠患者醫療廢棄物 88 桶)。

晚上,隊員們躺在床上,利用休息的時間問候家人,但是沒有一個人敢告訴家人在“119黨員突擊隊”承擔醫療廢棄物轉運工作,他們都怕自己的家人過度擔心,全都統一口徑跟家人說自己在幫助社區處理生活垃圾。

善意謊言的背後,是他們努力為城市抗疫所默默付出的力量。

3月13日,小組成員之間暗中較起了勁。

在你未曾觸及的角落裡,有 8 個人卻在為老百姓健康的醫療環境而“競賽”

兩個小組想比試一下誰的運輸效率更高、更快,在確保安全、不違規操作的前提下,這場特殊時期的“競賽”開始了。

隨後一組採用由遠及近的戰術,二組採用由難到易的戰術,隨著裝備的準備完畢,一場無聲的挑戰在清晨的第一縷陽光中開始了。

在你未曾觸及的角落裡,有 8 個人卻在為老百姓健康的醫療環境而“競賽”

通過 11 個小時不間斷的工作,轉運小組打破了以往的轉運記錄,在這場 “友誼賽”中 兩個小組 4 輛車共運輸醫療廢棄物 268 桶(其中新冠患者醫療廢棄物98桶),總行駛里程近 1000 公里。

這場比賽在當天工作結束前,由第 2 組 領先 18 桶醫療廢物而畫上了句號。

在你未曾觸及的角落裡,有 8 個人卻在為老百姓健康的醫療環境而“競賽”

小組之間的比賽雖然結束,但醫療廢棄物轉運工作仍然在繼續,第二天的街道中又會看見身著防護服的“藍朋友”繼續忙碌在醫廢轉運的路途中......

雖然你不曾看過防護服和口罩下這 8 名突擊隊員的臉龐,但他們就在哪裡,在你或許未曾觸及的街頭、醫院廢棄物轉運點的角落裡,他們在用實際行動在為武漢這座城市加油。

武漢,堅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