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食品安全背後,解析50年前森永毒奶粉事件

前段時間,孩子的學校食堂被捲入衛生安全問題的漩渦中,食品安全再度成為大眾焦點。


日本食品安全背後,解析50年前森永毒奶粉事件


與此同時,一段3年前發佈的《日本學校午餐》短片,在社交網絡上走紅,看過短片的人不禁感嘆“這樣的午餐文化值得稱讚”。(詳情可閱讀:紀錄片《日本的學校午餐》值得國人深思的飲食教育!)


在日本的商店裡,如果你看上某種蔬菜,可以拿出手機,對準蔬菜標籤上的二維碼掃描一下,就可以查到它的品種、種植方法、以及栽培者的照片,在這樣的食品追溯模式下,可以保證人們吃到安全放心的食材,這種可以追溯到生產源頭的食品,在日本早已不是新鮮事物。事實上,為了吃到一口放心的食物,日本人曾經走過了一段艱難曲折的道路,50年前,日本更曾深陷食品安全的困境,毒奶粉、含鎘稻米、含汞魚貝……其實我們的這個近鄰,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時,曾經歷了比“三鹿奶粉事件”更嚴重的毒奶粉風波......


日本食品安全背後,解析50年前森永毒奶粉事件


1955年6月起,日本西部各地的許多母親都發現,自己的嬰兒變得無精打采、情緒煩躁,伴隨著腹瀉、發燒、吐奶、皮膚髮黑等症狀。一開始,家長們以為是酷暑導致的身體不適,但是醫生詢問後發現了一個共同點:這些嬰兒喝的奶粉,都是日本乳業龍頭森永公司生產的,調查的結果令人震驚。原來,當時森永集團在加工奶粉過程中通常會使用磷酸鈉作為乳質穩定劑,而其在德島的加工廠使用的劣質磷酸鈉混入了砷,也就是俗稱的砒霜,這會對嬰兒造成神經、內臟的嚴重受損。在8月末事件公開之前,已經有22名喝了毒牛奶的嬰兒夭折,在事發之後的一年後,受害致死的嬰兒達到了130名,12344人留下終身疾患。


日本食品安全背後,解析50年前森永毒奶粉事件


當時日本尚未發明冷藏罐車,牛奶運輸過程中,容易變質腐化,而用劣質奶製成的奶粉,難溶於水。森永公司為降低成本,提高奶粉溶解度,便在奶粉中摻入含砒霜的催化劑,結果許多孩子在喝下這種含毒砒霜的奶粉之後,出現神經障礙、內臟受損等各類症狀。


日本食品安全背後,解析50年前森永毒奶粉事件

圖為森永奶粉中毒兒童守護會”會長岡崎哲夫


作為乳製品業的大戶公司,森永打出的廣告一直都是“最健康、最營養的嬰兒奶粉配方”,此次毒奶粉事件一經曝出,摧毀了父母心中對其產品的信任,於是受害者家長自發組織起來,成立了“森永奶粉受害者同盟全國協會”。岡崎哲夫被推舉為負責人,他的女兒百合子也是此次事件的受害者。“森永奶粉受害者同盟全國協會”就賠償和善後問題同森永公司展開談判。他們要求,森永公司負擔治療住院以及定期檢查的費用;對後遺症進行補償;一次性付清死亡嬰兒家庭250萬日元,重症家庭100萬日元,中等症狀70萬日元,輕症30萬日元賠款。


日本食品安全背後,解析50年前森永毒奶粉事件


為了調節矛盾,日本政府厚生省挑選了幾位專家,成立了一個貌似持公允立場的第三方調查組織“西澤委員會”和負責賠償問題的“五人委員會”,它們的經費是由日本乳製品協會支付的。經過“調查”,“西澤委員會”的專家們一致表示,此次中毒事件不必擔心後遺症的影響,現在還在治療的患者與砒霜無關,是其他疾病導致的。而“五人委員會”拿出的賠償方案,還不及“森永奶粉受害者同盟全國協會”方案的零頭:所有死亡者一律賠償25萬日元,生存者一律賠償1萬日元,這份政府明顯袒護森永公司的賠償意見書,遭到了“森永奶粉受害者同盟全國協會”的抗議與抵制。但即使“森永奶粉受害者同盟全國協會”以及各個受到利益侵害的消費者一再掀起輿論巨浪,他們的權益也無法得到進一步保障


1956年1月,在“森永奶粉受害者同盟全國協會”再三要求下,森永公司同意再次給受害嬰兒體檢,但要求必須到其指定的醫院,否則費用概不負責。而在森永公司指定的醫院,大部分接受體檢的受害兒童父母,都收到了“完全康復”的體檢結果證明。受害者家長們跑到岡山縣衛生部門前靜坐,給日本各大媒體寫投訴書,但這些舉動都毫無效果。受害者家長們再憤怒不滿,對森永的抵制也毫無進展。當時正處在日本戰敗後的恢復期,普通民眾都自求溫飽,無暇顧及他人。隨著維權活動參與家長逐年減少,日本媒體也選擇保持沉默,不再刊登家長們的投訴書,公眾對毒奶粉事件的關注逐漸走低。


日本食品安全背後,解析50年前森永毒奶粉事件


森永事件暫告段落,但層出不窮的公害事件讓廣大消費者感到不滿,看到這樣的社會現狀,僅剩4名成員的“森永奶粉受害者同盟會”繼續展開對“森永毒奶粉”受害兒童的追蹤調查。繼續為受害兒童奔走。也許誰都想不到,這將是一場長達10餘年的艱難歷程......


日本食品安全背後,解析50年前森永毒奶粉事件


由於對愈演愈烈的食品安全問題擔憂,日本岡山縣首先成立了“岡山藥害對策協會”,以救援在食品安全事件中的受害者。岡崎哲夫等幾位家長馬上找上門來。在他們的推動下,岡山縣對35名森永奶粉的受害兒童進行了身體檢查。結果顯示,這些受害兒童都留有不同程度的後遺症。隨即,大阪大學的丸山教授開始追蹤調查,1968年,他發表了著名的“丸山報告”,證實了毒奶與後遺症之間的關係,引起了軒然大波。日本戰後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抵制活動“抵制森永運動”就此開展了,與此同時,日本各地的受害者也開始紛紛向當地的法院起訴,將森永公司和當時的日本政府告上法庭。


日本食品安全背後,解析50年前森永毒奶粉事件


直到1973年,日本的終審法庭終於判決森永有罪,並需支付鉅額賠償,給予所有受害者終身照顧。這次判決後,森永每年都要支付超過10億日元(約6000多萬人民幣)的賠償金額,森永50多年來一直揹著沉重的十字架,照料曾經的受害者。同年,日本頒佈了第一部《消費者保護基本法》,這意味著日本開始將重心從發展主義轉移到對消費者的保護上。曾經的森永公司佔據日本乳制業首位,在“毒奶粉事件”之後,聲譽一落千丈,至今也未能迴歸到曾經的鼎盛狀態。


日本食品安全背後,解析50年前森永毒奶粉事件


時隔一年,《朝日新聞》又刊登了對“森永毒奶”受害兒童後遺症的追蹤調查報告。對此事進行深度獨家採訪報道的兩名《朝日新聞》記者說:“日本的媒體背叛了森永受害者整整14年,從人道與良心出發,我們有公開事實真相的義務。”


如今日本食品製造安全有序,但這背後所付出的代價,是上萬的受害者以及家長同盟長期的堅守,是前人半世紀的血淚堆砌而成的。


食品安全多源於利益驅動,要斬斷這一不良循環,靠的就是令人望而卻步的懲罰性手段。有森永鉅額罰款與世紀罪人的這一“前車之鑑”,在這種環境下,民間力量的覺醒,成為日本走出食品安全困境的關鍵因素。


在當時的日本社會,有這樣一批具有主體意識的民間力量,無疑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最為直接的影響是一批消費者維權團體的出現。例如,1949年12月,關西主婦聯合會成立,其活動重點是降低物價、驅逐黑市。在大阪,由於正常價錢在40日元的牛肉,賣到了250日元,當地主婦會發起“不買牛肉運動”,要求牛肉降價,否則便不買。這些活動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1957年2月26日,“全國消費者團體聯絡會”在東京召集主辦了“全國消費者大會”,並發表了《消費者宣言》。從六十年代開始,為了解決環境汙染問題、食品安全問題,日本還湧現了各種社會實踐和社會運動,如“生活者運動”、“有機農業實踐”、“消費者與生產者經濟合作運動”等等。


森永的問題解決了,並不等於它的問題不會在別人身上重演。由此,日本民間力量還為人們提供了一種“拋開大企業”的可能——建立一個消費者與小型專業生產者的緊密關係。


日本食品安全背後,解析50年前森永毒奶粉事件


以1976年成立的民間組織“四葉草合作聯盟”為例,這是目前日本關西最大的一個有機食品生產、加工及配送的生產者與消費者的合作網絡,有4萬成員。加入這個聯盟的商戶,基本都是無力與大企業進行競爭的散戶、中小企業,運作方式大致可以概括為:農戶和消費者通過申請成為該聯盟會員,聯盟旗下的農場負責收取附近農民會員產品,自己也生產一小部分,檢驗合格後,通過配送中心直接投遞到消費者家中。它實現生產者與消費者的直接對接。


這個生產網絡是構建在信任和誠信基礎上的,如果有商戶想加入這個聯盟,必須有聯盟內部成員推薦,實際上就是需要有擔保人,還有對其農場、車間的考察,甚至於對商戶人格的考察也包括在內,同時,消費者隨時可以造訪任何一個生產者,瞭解這個生產的過程,甚至可以帶著專家去,去查看土壤包括產品測驗。即便出現了狀況,消費者也能輕易地追溯到責任人。


日本食品安全背後,解析50年前森永毒奶粉事件


一旦成為了這個網絡的會員,也就意味著,如果你不信任森永的產品,你可以完全拋開它,自己決定購買來自哪一個牧場的牛奶。民間組織還可以直接參與對商品的檢測,比如各地的消費者協會,主婦會等。一些團體還可以發起“共同購買”,用團購的方式為商品的品質提供保證。除此之外,政府也可以為這些力量保駕護航。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這些組織的相互聯繫、協作越來越多,甚至還有競爭。他們的聲音對日本政府的立法顯然有著不容忽視的推動作用。例如1969年,一部分消費者團體首次提出了制止多餘包裝和過大包裝的口號,1971年,東京都便發表了《垃圾站宣言》。2001年,日本發生“瘋牛病”事件,民間反響強烈,於是日本政府頒佈了《食品安全基本法》,同一年修改了《農林物資規格化和質量表示標準法規》。可以說,日本的食物儘管不能說沒有安全問題,但有著他人難以企及的糾錯能力。


日本食品安全背後,解析50年前森永毒奶粉事件


時至今日,日本食品制度的完善,不僅是政府引導下的國家福利,同時也是教育與社會意識提高的產物。


對於岡崎哲夫等食品安全的先行者們來說,這樣的局面,可謂庶民的勝利。


2000年,岡崎哲夫病逝,他的臨終遺言是:“我的一生沒有遺憾。”


日本食品安全背後,解析50年前森永毒奶粉事件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問題與每個人都脫不了干係,或許我們所缺的,並不是家長的關心、憤怒的曝光以及輿論的壓力,最為缺少的可能是類似森永所受的強有力、零容忍的“懲罰性手段”,以及更為細緻完善的法律保障!


稚嫩的面龐,一顆顆幼小的心靈,請愛護他們,即小飯桌,大民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