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為什麼有的病例是單獨一例?親密接觸的家人為何沒感染?

Show生活



用戶106903600773


我就是同車確診密切接觸者。我感覺還是自己的免疫力和身體棒才是,還有同平時早起鍛鍊也有關。但我自知道湖北有不明肺炎後,我就一直外出戴口罩,而且1月23號乘車回家後,就一直沒有下過樓,接到通知時,己過了28天。但我還是認為對待這個病毒千萬別放鬆警惕,沒有事最好別出門。


赤腳醫生黃山


這種情況還真的挺常見,就拿我們揭陽市來說,確診8例,病毒攜帶者1例,所有8例的密接者,甚至同睡一張床的姐妹也未被感染。原因何在呢?推測如下:

8例均為輕型或普通型,症狀不嚴重,體溫僅為低熱,甚至不發熱。筆者在頭條多次發文總結,結合其他地區資料,認為傳染烈度與病人咳出的飛沫當中的病毒量有關,而病人飛沫中病毒量與呼吸道分泌物病毒載量有關。病情重者,相當一部分原因與病毒載量高有關,當然傳染烈度就強。資料顯示,體溫與病情嚴重度正相關,那麼與傳染烈度也正相關。所以我市病人均未傳染給其密接者。

還有,是否被傳染決定於吸入的病毒量,還同時決定於吸入者的身體免疫狀態,也就是中醫所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幹”。我院接診的2例及1例攜帶者,其密接者均為壯年人,無基礎疾病,身體良好。這也是未被傳染的原因。

再有就是外界環境。不得不說,整個揭陽市,尤其是山區縣,空氣清新優良,是國家級天然氧吧,病毒飛沫到了如此優良的空氣中很快煙消雲散。相比廣州深圳等地,人口密度高,空氣汙濁,人也容易得呼吸系統疾病。

以上純屬個人經驗,請批評指正。







大河向西


首先老徐要說新冠肺炎病毒傳播途經,主要通過飛沫以及接觸感染,如果自我防護意識做不好肯定中招。

像這種情況和家人有親密接觸而自身又攜帶病毒,家人卻沒有感染的情況,老徐認為是大家自我防護意識的加強,雖然一家人如果你有外出史,那就做好自行隔離感覺不適就要及時撥打當地就診電話及時救治,同時告知家裡人也要做好自我防護,吃飯、洗漱用品不能混用,勤消毒、勤洗手做好家人隔離。

新冠肺炎病毒已經殘害了千家萬戶,我們老百姓的自我防護意識極強,愛家人、愛祖國是我們國人之美德;舉國上下、全民皆兵、戰勝病毒、指日可待。


北莽原的春天


我們這是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就是一家人從武漢回來的,目前就是她感染了,和她接觸過的兒子,丈夫公公婆婆都沒有感染,現在一個月了但我們我這裡的人都提心吊膽的覺得不可思議呢


雨本無聲14


這種現象廣泛存在,比如一家人得流感,家裡總有一個人不會傳染。有一年,學校流行腮腺炎,全班同學百分之八十都傳染了,但就有百分之二十傳不上。說科學點,跟免疫力有關。說迷信點,命裡該有終須有。該死河裡不會死岸上。所以那些在新冠疫情間,中國疫情重時跑外國,外國疫情重時跑中國。來來回回折騰,既增加社會負擔,又增加傳染風險!真的沒必要!災難來時,敢於面對!沉著的人才有活命的機會。慌亂只會加速死亡的進程!


長風59280297


任何瘟疫肆虐時都有不被傳染的。歐洲中世紀的黑死病死亡了近三分之一人口,這三分之一人口中又有一半以上死亡於瘟疫帶來的饑荒,即絕大多數人是能夠抗過瘟疫的。

這次新冠中也有很多隱蔽帶菌者毫無症狀,他們在無症狀或微症狀中不知不覺痊癒,卻感染了許多人,還有的人潛伏期超長(30天以上),之後微症狀痊癒。這說明了不同人群對同一病毒免疫力的差異。這肯定會導致人群中有的生病,有的不生病或已微症狀痊癒。

歷史上任何一次瘟疫都是這樣的,並不是整整齊齊的全部生病,死亡(淘汰)的只是一少部分,這是人類進化的必然規律。


落地的果子


病毒和病菌時刻充斥在人體周圍,在自然環境中,任何人都無法避免病毒和病菌的攻擊。

絕大部分人體之所以能健康而活著,就是因為人體有免疫系統,免疫系統就是人體大量細胞組成的軍隊,具有對病毒病菌的識別,信息傳達,指令,組織和攻擊的能力。

病毒病菌就是敵人,免疫細胞就是軍隊和警察,勝則健康,敗則發病。

新冠肺炎作為病毒性疾病,能否感染人體並讓人致病,取決於人體免疫能力的強弱和人體接觸病毒的數量和其攻擊能力。

新冠病毒感染人體的過程如同螞蟻做群體攻擊,大量病毒進入人體時,首先會被唾液,鼻涕溶解毒殺,然後被人體白細胞追擊和吞噬。

病毒進入細胞間隙時,病毒要付出伏屍億萬的代價,極個別英雄善戰的病毒才能有倖進入細胞間隙內。

進入細胞間隙內的病毒,還必須進入細胞內部才能生存和繁殖,病毒還需要高超的武功和間諜術,才能躲過人體免疫細胞的追殺進入細胞內。

所以,在相同的病毒接觸環境中,有的人會患病,有的人不會患病,就是因為不同的人的免疫力存在高低,如同軍隊和敵人的戰鬥的輸贏。

進入人體的病毒的數量和病毒活性的強弱,決定病毒的進攻力。

接觸病毒的人的不同身體素質,營養供給,心態,免疫細胞的識別和攻擊能力都是能否感染,或者感染後病情的輕重程度,都有影響。


華龍新觀點


有些輕症患者,不僅症狀顯著輕微,而且沒有顯性傳播力。這些病例非常重要。這些患者,應該與重症患者區分開來,實行居家觀察,是不是可以不隔離?這些患者的本人以及接觸者是不是可以獲得免疫?能否從他們身上獲得活疫苗?如果能夠,直接在人體獲得的疫苗,可以繞開很多環節,大大加快疫苗研製進程。這些都應該研究,並儘快得出答案。


非舟非舟


這和各人的體質抵抗力大小有關,這次新冠病毒傳染力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強,如果一接觸就傳染,一傳染就發病全世界就不是現在的十幾萬了,幾百萬也不止,而且倍增原理成幾何級數傳染,那樣你根本來不及防治。所以最好的防治還是人本身,治療只是最後的手段。這些被傳染不發病的人或輕症很快好的人,是被身體內的抗體殺死和阻擋了病毒,而沒有引起病發症或嚴重的病發症,而不需要治療。在疫情發生期間多休息,不過度勞累,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好的心態就是最好的防治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