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深圳前海外貿如何“逆勢飄紅”?


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春節假期等因素影響,我國總體外貿進出口數據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令人驚訝的是,深圳前海灣保稅港區外貿進出口卻能逆勢強勁增長88.5%,達251.1億元。延續了近兩年來的高速增長態勢,他們究竟有何秘訣?

“MCC前海+”新模式疏通物流堵點打造“海陸空鐵”立體物流,優化服務穩招商聚集產業,“雲辦公”等信息技術加速復工復產。一系列制度創新、科技創新在前海保稅港區落地生根,為促外貿穩增長提供強大的特區動能。

解碼:深圳前海外貿如何“逆勢飄紅”?

據瞭解,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礎上。深圳海關深挖改革潛能在科技和制度創新兩個方面持續發力,進一步推動貿易便利化。全面釋放港區企業發展活力,實現外貿進出口高速增長。

穩企惠企,復工復產蓄起新動能

“疫情防控期間,為儘可能減少人員現場接觸,您可以通過‘前海通關業務在線服務窗口’提交電子數據”。前海灣保稅港區通關大廳現場,海關工作人員一通電話很早給園區企業吃了顆定心丸。

“前海通關業務在線服務窗口”

“前海通關業務在線服務窗口”是蛇口海關依託“互聯網+”優勢推出的微信在線服務窗口,內含一站式疫情提醒、政策諮詢、法規宣講、疑點解讀等線上辦事場景,通過一般業務在線受理、實時審核,特殊業務先行辦理、容缺後補的靈活處理方式,將業務辦理手續由“面對面”改成了“屏對屏”,企業通過“雲辦公”便可輕鬆實現在家辦公、指尖辦公。最大程度減少企業現場跑動,提振企業復產信心。截至目前,該窗口累計提供諮詢100餘次。

為加快企業復工復產,深圳海關主動走訪招商保稅公司、小紅書等園區重點企業,送政策上門,“一企一策”提供幫扶措施,著重用好稅收優惠政策,通過延期繳納稅款及滯報金、滯納金的減免等方式,切實為企業減輕經營負擔。到2月底,港區內企業就已經全面有序實現復工復產,為穩外貿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減負增效,立體物流打出“組合拳”

企業可以開工了,只是發展的第一步。突如其來的疫情,導致各大國際航司、船舶公司運力驟減,給我國外貿發展帶來挑戰。原材料如何進口,產品如何賣出去?疫情帶來的物流不暢通,成為了掣肘企業正常運營的首要難題。

解碼:深圳前海外貿如何“逆勢飄紅”?

深圳海關全力優化疏導港區的運輸體系,在進出口物流的關鍵“堵點”上持續發力,通過整合香港機場、中歐班列和鹽田深水港的運輸優勢,在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實現“海、陸、空、鐵”物流全路徑立體式發展,為穩住外貿發展長期向好趨勢提供了新動力。

經香港中轉的“MCC前海+”新物流模式是疫情防控期間一條防疫物資通關的綠色通道、駝峰路線,通過充分利用香港機場國際航空樞紐和航線優勢,以航空聯運疊加跨境運輸實現“境外-香港-前海灣”航空貨運一體化運輸,防疫物資無需在香港海關通關,可直接從全球各地運抵深圳前海,為打贏疫情防控戰提供有力保障。截至目前,該通道共累計驗放防疫物資數百萬件。

深圳海關接續開拓思路,通過特殊監管區域之間的貨物流轉多式聯運出口模式,實現前海灣保稅港區跨區與東莞的中歐班列有效串聯,打破了深圳西部港區在鐵路運輸方面的侷限性,為港區外貿企業進出口增添了一條可靠的新通道。

與此同時,深圳海關還創新推出了“東西部港區一體化”業務模式,通過“區港聯動調撥模式”,將前海灣保稅港區“閘口”延伸至鹽田港,有效整合西部鹽田港的深水優勢和歐美航道物流資源,實現東西部優勢互補,切實提升粵港澳大灣區港口群國際競爭力,助力穩定外貿基本盤。

招商穩商,產業集聚效應按下“快進鍵”

深圳海關依託前海灣保稅港區“五區疊加”政策優勢,堅持強監管、優服務雙驅動,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聚焦企業通關難點,“量體裁衣”提供優質服務。貿易領域“前海模式”優勢逐步凸顯。

深圳某科技公司在前海主要運營集成電路進出口業務,部分電子元器件配有部分價值相對較低、數量繁雜的小件輔料,如螺絲釘等,常因工人清點存在誤差導致申報不符,導致企業信用受影響。

在瞭解公司實際困難後,深圳海關主動作為,為企業提供針對性的“個性化”服務,通過“安裝輔料包”簡化歸併等措施一攬子解決13項通關難題,極大提升了的通關效率。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前2個月,公司在港區的進出口值同比增長了108%。

為進一步穩商利企,深圳海關還在港區堅持“要素集聚+空間集聚”雙核驅動,推進ICT(電子原器件)供應鏈中心建設,築巢引鳳培育粵港澳大灣區電子元器件集散地,成功吸引了中外運、西部數據等80餘家相關上下游優質企業在港區聚集,通過發揮產業集聚“雁陣效應”形成產業高地,切實提升港區對企業的粘性。前2個月,港區進口ICT類(以電子元件計)貨物119.6億元,增長126.8%,產業集聚效應規模效應凸顯。


記者:吳德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