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德國有哪些相對先進的武器?

生活360x


第二次世界大戰雖然已經結束70多年了。但還是有很多人對他記憶猶新。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表現精彩的德國。憑藉著一己之力攪動世界風雲。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中失敗的德國不甘心。經過20年的發展,再次捲土重來。那麼當時的德國到底有哪些先進的武器了?

德國的槍械是世界之最

現在有許多人認為德國製造是一個優良代名詞。而70多年前的德國也是一樣。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失敗使得德國陷入了一種被動。他們不僅失去了大片土地。連帶著武器使用也被限制。當時德國高層認為數量發展不成,那就發展質量。而槍械武器作為重點。而槍械製造則成為了德國軍工方面發展的重要目標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馬克沁機槍被禁止使用。德國人在很長的時間內都是使用一種普通步槍。這種狀況一直維持到希特勒上臺。希特勒的上臺帶動了整個德國人的野心。他通過修改法律延長了德國人的服役年限。使得更多的士兵能夠加強訓練,增強體質。而對於士兵使用的槍械也創造了一種新式的武器。


這也是被後世軍迷所讚歎的M734機槍。 這種機槍是由德國著名軍工廠在1934年大規模製造。這期槍的重量不僅減輕了,而且在拆卸方面也十分方便,不容易生鏽。擁有強大的火力,如果士兵掌握的好的話,還可以威脅到天上的飛機。在大容量方面也是十分充足,每一把機槍至少裝備900發子彈。而過去那種大量使用爆炸的情況也基本杜絕。

德國的坦克也是戰爭利器。

坦克這種武器是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發明出來的。當時出來就震撼了世界各國。以美國為首的歐洲資本主義國家紛紛開始學習德國。他們偷偷的學習德國的製造方式。也把坦克製造了出來。但他們的坦克都不正宗,只有德國的坦克才是最核心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發揮了坦克的特長,並大量製造在當時已經成建制的坦克師。後面德國坦克甚至快要組成一個軍了。在戰爭上面。敵人的軍隊很難攻破德軍防線。坦克的裝甲十分厚實。沒有特殊的炸藥根本做不到。這也是德國幾個月之內滅亡法國的重要原因。盟軍也對此採取了遏制。

其中德國的虎式坦克。就是德國的科學家和軍事專家共同研製出來的。當時以及後面的幾十年裡面都居於領導地位,其他國家不斷的向他們學習。虎式坦克在戰場上一往無前少有敵手。但德國在飛機上面比較薄弱。所以一直被英國和美國遏制著制空權。最後德國首都柏林被轟炸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德國作為主動挑起兩次世界大戰的國家。雖然說給世界人民帶來了巨大的危害。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後面美國等國家出現的火箭都是來源於德國科學家的靈感。二戰中德國出現的經典武器也成了各國部隊的優選產品。


無根樹花正孤


在整個二戰期間,德國所擁有的軍事科技無疑是世界一流的,甚至許多軍事黑科技足以稱得上是世界第一。也正是因為當時的德軍先進的武器裝備,以及各種相對前衛的戰術、戰法,讓二戰時的德軍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在短時間內佔領了大半個歐洲。

二戰德軍的許多軍事科技理念,對於現在的各國主流武器方向,還有極大的影響,比如噴氣式戰鬥機、火箭發動機的導彈、以及飛翼佈局的戰機等等。

那麼,二戰時期的德國都製造過哪些比較先進的武器裝備呢?

在二戰後期,德國研製出了世界上第1款導彈,那就是“飛航式”的V1導彈,這款導彈可以從陸地上的彈射器上起飛,也可以用轟炸機搭載從空中投放,主要用於當時對英國本土主要城市目標的導彈轟炸。


而它的改進型v2導彈就更為恐怖了,這是世界上第1款可以真正對目標制導的炸彈,可以依靠其搭載的制導系統,對目標進行精確的制導導彈打擊。V2導彈也是目前世界上所有導彈的鼻祖。
STG-44
突擊步槍,是德國在1941年研發的一款優秀槍械,也是世界上第1款大規模列裝部隊的突擊步槍。

這款槍將衝鋒槍的高射速,與步槍的遠距離精準射擊融合到了一起,主要是為了對100米以上,衝鋒槍射擊距離夠不著的地方,實施連續性的高火力打擊。


ME-262噴氣式戰鬥機,這是世界上第1款投入到實戰的噴氣式戰機。在當時螺旋槳飛機滿空飛的環境下,這款噴氣式戰鬥機無論是在飛行速度、機動性能等方面,無疑是碾壓和螺旋槳飛機非常大一截。

1944年服役到德軍的ME-262型噴氣式戰鬥機,由於採用了許多超前的理念與革命性的設計,對於二戰以後各國噴氣式戰鬥機的發展依然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力。
虎式坦克,在軍迷朋友們的眼裡的眼裡,虎式坦克的大名就不用提了吧,小編個人認為,虎式坦克是整個二戰當中最為先進的坦克,沒有之一。

在二戰中,能夠擊毀虎式坦克的盟軍坦克士兵,甚至都能受到整個部隊的敬仰。而與虎式坦克對戰的危險程度也超乎想象,二戰中的盟國軍隊,在遇到虎式坦克時,只有看到自身具有5倍以上的優勢兵力,這才敢與虎式坦克正面開戰。

頭條“軍器戰位”報道!

發佈:牧小明

作者 : 感謝我們生在這個和平的年代,願世界沒有戰爭。

軍器戰位:關注每天為你講解軍事武器裝備知識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關注我,“軍器戰位”每天講解軍事知識


軍器戰位


這個確實比較多,但也不好泛泛而談,所以揀幾個比較代表性的說。



第一個當然是大名鼎鼎的通用機槍,德國開創性的採用了MG42和MG34這兩種新型的機槍,開創了一個新的輕武器時代。



通用機槍比馬克沁、哈奇開斯等重機槍輕量,又擁有遠高於輕機槍的火力持續性,火力密度上更是力壓所有機槍。通過專用的槍架,德軍通用機槍可以根據需要,擔任重機槍、輕機槍、高射機槍、載具航向機槍等各種崗位的工作。



而且德軍MG42通用機槍的造價還相當廉價,槍身大量使用了衝壓件,消耗工時極少,用壓飯盒的機器就能生產,非常利於戰時的大規模製造。當初英法的間諜看到德軍在生產MG42時,還不屑的認為這是窮瘋了的德國在製造破爛。



結果德軍的通用機槍大殺四方,戰場上火雨般的掃射打得盟軍肝膽俱裂,甚至有部隊因為聽到MG42撕布機般的聲音,嚇得集體投降。

可以說二戰德軍的班排步兵戰術大多依託通用機槍展開,通用機槍在後世也擠走了馬克沁這類中口徑機槍的地位,成為今日軍隊裡重要的壓制火力。



不過,比起通用機槍這種小玩意兒,德軍的坦克裝甲技術更吸引眼球一些,它們同樣對後世裝甲發展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影響。



尤其在重型裝甲方面,德國可以說稱雄二戰,虎式坦克、虎王坦克、豹式坦克、象式坦克殲擊車、獵虎殲擊車等等火力強大、裝甲厚重、射擊精準,配合德軍的閃電戰,給蘇盟軍帶來了相當沉痛的損失。像波卡基村之戰、庫爾斯克會戰、諾曼底之戰等等,德軍坦克在對陣對方坦克時,時常發揮出以一敵十的強大戰力。



在坦克研發上,德軍也開發出了採用電力驅動的“保時捷虎”及巨無霸一樣的“鼠式”坦克,撇開戰鬥能力不談,德軍技術上是超過蘇盟軍的,後者更多依託的是規模化的工業生產,採用數量應對德軍的質量優勢。



但德國最值得稱道的技術是導彈技術,這方面德軍有兩樣劃時代的發明,分別是V1飛彈代表的飛航式導彈技術,以及V2飛彈代表的彈道導彈技術,而且在同時代他們沒有任何競爭對手和可參照物,當別國將火箭技術當做實驗室課題對待時,德國已經拿它們製造出可實用化的武器了。



儘管由於時代侷限性,早期的德軍導彈準頭很差,只能當做戰略恐慌性武器使用,但這些技術被蘇、美軍掠奪而去以後,配合了計算機技術、地圖導航技術、核彈頭,可著實開創了一個讓人聞著導彈味兒都瑟瑟發抖的冷戰時代。



其它還有噴氣式戰機、單兵反坦克武器、軍用鋼盔、光學設備、突擊步槍、化學毒氣、火箭技術等相當多的領先科技,而且越到日薄西山,德國越熱衷於當一些超前科技的驗證者。其中有些科技相當成功的被應用了,但絕大多數技術都因為過大的步子扯到了蛋。這就像一個瀕死的癌症病人,他越絕望,就越不惜冒險嘗試各種亂七八糟的“新”藥,都不過是救命稻草而已。同時我們也應該認識到,二戰前的歐洲,確實是人類科技、科學最豐富集中的地方,只是戰爭讓這一切發生了位移。


王司徒軍武百科


說到二戰時德國的先進武器,就不得不說一下德軍的通用機槍。

一戰的失敗不僅讓德國的軍隊人員編制受限,還失去了領土的歸屬權和武器的使用權,受約於一戰後《凡爾賽條約》的影響,水冷式的馬克沁機槍不再被允許製造,這樣一款大殺器被禁止使用,可以想象一下德軍的心理陰影面積。

但是希特勒上臺以後,德國人的野心開始慢慢顯露,不讓擁有超過十萬的軍隊那麼我就藉著演練的名義偷偷練兵,順帶修改一下服役年限。不讓使用水冷式,那麼就研發氣冷式的通用機槍。沒想到還真給德國佬搗鼓出來了MG34通用機槍,也就是後來MG42通用機槍的前身。

MG34通用機槍於1934年由毛瑟兵工廠製造,和毛瑟步槍使用相同口徑的子彈。既可以彈鏈供彈又可以使用彈鼓供彈,槍械易拆卸,還支持雙管聯裝強大的火力,對空可直接威脅飛機,對地可威脅敵軍的裝甲車和運輸車。

900發(可調)每分鐘的射速也足以應對各種情況,每挺機槍配有兩根槍管,一旦槍管過熱可以迅速更換(水冷式機槍被限造,只能改用氣冷式)。在複雜的戰場MG34通用機槍還可以根據需要在重機槍和輕機槍之間來回切換,隨時隨地的更換戰鬥模式,加裝兩腳架可以變成輕機槍,加裝三腳架就搖身一變成為重機槍,二者的射程分別為800米和1000米。

雖然武器質量好的沒話說,可是其生產工藝並不簡單,隨著戰局的不斷擴大,德軍的武器開始追求量產。MG34的性能很優越這點,不論是德軍還是盟軍都深有體會,不同的是一方殺人如麻一方被動挨打。可是因為槍械的結構和生產工藝比較複雜,而且其昂貴的生產價格也是導致此槍無法大量生產的原因。

因此,另一種使用衝壓式部件,結構更簡單成本更低廉的MG42通用機槍誕生了。

MG42的射速可以達到1200發每分鐘,對付其他國家的機槍綽綽有餘。這款槍也憑藉著大規模的應用給盟軍造成了不小的傷亡。盟軍根據他射擊的聲音給它起了一個外號“希特勒的電鋸”。

MG42通用機槍剛剛問世的時候,盟軍認為德軍放著好好的MG34不用,去使用MG42,一定是腦子進水了,或者說是德國已經後勁不足缺乏相應的資源了,所以才拋棄優良的MG34通用機槍。

結果事實很快就打臉了盟軍,這種槍的性能一點不輸MG34,零下四十度的蘇德戰場,三四十度的北非戰場都能看見MG42通用機槍的身影。而且其槍身還十分輕便,對比其他的機槍,它才淨重11公斤。一個身強體壯的士兵可以扛著它隨時隨地地更換作戰地點,這對於德軍來講更加靈活多變。

MG42採用導氣式原理槍機,並非自由槍機原理。並且採用滾軸式閉鎖原理。可以讓槍機在開閉鎖時機械動作小,讓槍械更加平穩射速更快,讓槍機循環週期更短。這樣槍機的機械運動速度就會更快。也就是讓槍機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開鎖、抽殼、復進、壓彈入膛,進而讓槍械保持較高的射速。

當然了除了通用機槍之外,德國還有一些其他的黑科技像是STG44全自動突擊步槍,軍用頭盔、噴氣式飛機,V2火箭炮,虎式坦克、納粹鍾等一些列高科技產物。雖然一些被成功用於戰爭,但是還是有相當大一部分處於孵化狀態。

而德國之所以有如此之多的新科技,也可以看作是德國臨死前的劇烈掙扎,將不可能的希望全都寄生於高科技,已經到了病急亂投醫的地步。

不過不得不承認的是二戰歐洲的確促進了世界科技的發展,雖然科技給歐洲各國帶來了不可彌補的損傷,然而也間接地改變了世界。


歷來現實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的科學技術對盟國構成了極大的威脅。這些科學技術運用在軍事上開發出的先進裝備包括幾個方面:步兵武器、火箭導彈、坦克、潛艇和噴氣飛機,再加上幾代德國人在科學及工程技術方面的卓越成就而聲名遠播。

一、步兵武器

德國在戰爭期間開發了許多新武器,包括世界上第一批大規模生產的突擊步槍。從1940年開始,德國就徵集新型半自動步槍的設計方案,取代常用的栓式槍機步槍Karabiner 98K,以提高德國步兵的作戰能力。兩家步槍製造商Walther(瓦爾特)和Mauser(毛瑟)分別提交了G41W和G41M半自動步槍的設計原型。最後經過綜合修改開發出了Gewehr 41半自動步槍,不過瓦爾特版本的Gewehr 41在設計方面相對要比毛瑟的好。

1944年,德國研製出了突擊步槍Sturmgewehr 44(也稱“MP 44”),並且大規模生產,事實證明,該突擊步槍對付盟軍大獲成功。它是第一支使用短藥筒的中間型威力子彈,並大規模生產裝備,屬於真正意義上的突擊步槍,是現代步兵武器史上劃時代的成就之一。

可惜的是,該槍推出後已經到了二戰後期,德國工廠生產能力不足產量不夠,加上盟軍即將結束這場世界大戰。

德國的MP40衝鋒槍(Maschinenpistole 40),Maschinenpistole德語:衝鋒槍。MP40改良於1938年海因裡希·福爾默設計的MP38。MP40的先進設計和現代特色使其在德國士兵中倍受青睞,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軍隊使用最廣泛、性能最優良的衝鋒槍,並在戰後繼續受到世界各國的歡迎。

二、裝甲戰車

德國最初從Panzer I和Panzer II這種臨時訓練用的裝甲戰車開始,到開發出Panzer III和Panzer IV這種三人炮塔的中型戰車。三人炮塔這種先進的設計理念在當時被證明很有實戰價值,它把坦克指揮官從其他事務中解放出來,可以輕鬆的在炮塔勘察戰場的實際情況。

1、Panzer I(裝甲戰車 I)全稱“Panzerkampfwagen I”。德語單詞Panzerkampfwagen由Panzer+kampfwagen組成(德語:裝甲+戰車),因此中文譯為“裝甲戰車 I”或簡稱“裝甲I”。該裝甲戰車最初設計為純訓練用,不過仍可以用於實戰。

2、Panzer II(裝甲 II)30年代中期由MAN SE(曼瑟)公司開發的,最初是作為權宜之計而設計開發的。後來基於該裝甲戰車而衍生了很多改進的型號:

Panzer II Ausf a、Panzer II Ausf b、Panzer II Ausf c、Panzer II底盤上的自行火炮等等很多。

3、Panzer III(裝甲 III)最初作為步兵支援戰車而設計的。

4、Panzer IV(裝甲 四)於30年代末開發並廣泛用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數量最多的德國坦克和第二多的德國裝甲戰車,共製造了約8500輛。並且先後以它的底盤開發出一系列的坦克殲擊車、突擊炮、自行火炮、自行防空炮等等。

5、Panther tank(豹式坦克)

6、Panther II tank(豹 II坦克)

7、Tiger I(虎 I)Tiger II(虎 II)系列等等。

以上就不一一配圖,可在頭條搜索。

三、戰鬥機

德國的梅塞施密特Bf 109戰鬥機(也稱“Me 109”)。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40, "file_sign": "5686ac3f92703ec27c17622b2a9969b7\

血色黃昏的黃昏


德國敢於發動二戰,其實也是對自己有著很大的自信,畢竟當時德國是除了美國外世界上科技最先進的國家,而當這些科技運用到武器上會碰撞出什麼火花?不解釋了,直接來看看二戰德國都有那些先進的武器,也可以說是德國黑科技武器吧:

1、“萊茵女兒”、“龍膽草”系列地空導彈。這是世界上最早的防空導彈,這種導彈可以用無線電遙控進行目視操作,雖然德國的這種導彈一直都是處在試驗階段,但是不得不說它的先進程度,就來後來美國的“響尾蛇”對空導彈都是借鑑了德國的技術。

2、“古斯塔夫”、“多拉”超級大炮。德國的超級大炮被德國的克虜伯工廠生產出來的,擁有800毫米口徑的超重型火炮。超級大炮戰鬥狀態下全場53米,高12米,全重1344噸,射程在28千米到45千米。1942年德國的“多拉”超級大炮被打包送到千里迢迢的克里米亞戰場,光是運炮的列車就長達25節。據說,當“多拉”超級大炮對蘇軍的塞瓦斯托波爾市進行炮擊時,一座深入地下30米的兼顧彈藥庫被“多拉”火炮擊中,引起了猛烈的爆炸。可見,德國超級大炮威力十足!

3、歌利亞遙控炸彈。在二戰時期,遙控武器屬於一種高尖端武器,德國的歌利亞遙控炸彈,一次可以攜帶100公斤左右的炸彈,遙控縱杆安裝在車體上面,遙控炸彈的作用就是讓它前去炸燬敵軍的坦克、軍事建築物、橋樑等等。不過歌利亞遙控炸彈造價昂貴,德國就生產了7564輛,就停止生產了。

4、太陽炮和飛碟。這兩種武器基本上沒有研製成功德軍就戰敗了:太陽炮是太空武器,利用太陽來製造的一種武器,當把一個巨大的反射器發射到太空,然後把太陽的能力集中在一起,最後集中力量攻擊一座城市,是一種很恐怖的武器;至於飛碟,其實德國二戰期間就研製出來了,只是沒來得及投入到實戰中。

二戰德國一直都是比較神秘的,而德國的工程師的腦洞更是一個比一個大。其實這也不必驚訝,自諾貝爾獎開設以來,其實很多諾貝爾獎的獲獎者都是德國人。德國的科技在二戰期間走在世界的前端,也是有其緣由的!


三顧歷史


德國軍工一向以品質取勝,二戰期間能叫的上名的武器裝備確實很多,包括:MG42機槍、鐵拳火箭筒、豹式、虎式坦克以及後期的STG44突擊步槍、Me262噴氣式戰鬥機、V1/V2導彈等。特別是中後期好像德國軍工站在了世界裝備發展史的最高峰,拿出手的都是跨時代產品,表現太好戰後全成了盟軍刮分的對象。德式精工裝備太多,列舉部分僅供參考。

MG42通用機槍是二戰盟軍步槍的噩夢,適用於冰雪紛飛的蘇聯戰場,也適用於北非炎熱的沙漠。高達每分鐘1500發的射速,可以輕鬆壓制對手,正是由於射速極快有著“撕裂布匹”的槍聲而被稱為“希特勒的電鋸”,也被譽為二戰時期最好的機槍。

STG44突擊步槍,是現代步兵史上劃時代的成就之一,就首批使用短藥筒中間型威力槍彈並大規模裝備的突擊步槍。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一款大規模裝備的突擊步槍,成為戰後各國突擊步槍的始祖。

二戰期間大量裝備的衝鋒槍有效射程150米,步槍則是500米,在兩者中間還有一個150米到400米的火力空檔。STG44的出現正好彌補這塊缺失,採用7.92×33毫米短彈,射速550發/每分鐘。下圖這種配置放在二戰期間,絕對是精銳中的精銳。

虎式重型坦克是二戰期間活躍在戰場一線的主力,是盟軍最危險的對手之一,虎式重量達到56噸,裝備88毫米KwK36L/56坦克炮。主要問題在於太重單位功率較低,越野性較差,在複雜地形上容易出現故障,維護複雜。

由於集火力和裝甲優勢為一體在戰場上的表現出眾,曾經有過兩輛虎式坦克向兩公里外蘇軍坦克集群開火,當場擊毀16輛T-34/76坦克,追擊過程中又擊毀18輛坦克。防禦案例一輛虎式坦克總共承受227發反坦克步槍彈、14發45毫米穿甲彈、11發76毫米穿甲彈的打擊,履帶、輪軸、懸掛系統均受損嚴重,但乘員毫髮無損,戰鬥結束後開了60公里回後方修理。各種傳說遍地開花,以至盟軍有了“虎式恐懼症”。

Me262噴氣式戰鬥機,1944年投入實戰,成為人類航空史上第一種投入實戰的噴氣戰鬥機。雖然二戰後期油料缺乏、飛行員培訓困難,但Me262在二戰期間還是取得擊落約509架敵機,自損100架的戰績。而且該機採用的很多革命性設計對戰後戰鬥機的發展產生非常重大的影響,當然該機又是戰後盟軍分享的重點。

Me262噴氣式戰鬥機最大飛行速度870km/h、實用升限11500米、最大航程1050千米,主武器 2門 30mm MK 108機炮。

二戰德軍各式先進裝備還有很多,無法一一列舉,二戰期間正值跨時代武器裝備變更時期,可能是在戰爭壓力下德國人先走一步。優先於各國開始各種探索,有些成為產品有些還在理論階段,不過遺留下來的技術資料對於戰後各國軍事裝備的發展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成為戰後火箭始祖的V2飛彈。


河東三叔


如果說二戰時德國有哪些相對先進的武器,那麼主要就是四種:MG42機槍、STG44步槍、V1V2火箭、梅塞施密特262飛機。

MG42機槍,這款機槍可謂是劃時代的革命,首先大量使用衝壓件降低成本與製造工時,採用風冷減輕結構降低重量。跟當時的馬克沁重機槍相比,MG42機槍只需1~2人就可操作,而馬克沁重機槍最少也要3~5人才行。

STG44步槍,這款步槍的大名就不必說了吧!是它開創了自動步槍的先河。一款單兵武器射速比栓動步槍快,威力比衝鋒槍要大,簡直就是現代戰爭中開掛般的存在。如果德國開戰初期就擁有此款神器,二戰的走向說不定都會不一樣。雖然納粹註定會戰敗,但戰敗的會不會有點尊嚴?

V1V2火箭,這兩款黑科技大殺器就不說了,V1相當於現在的巡航導彈、V2相當於現在的彈道導彈。美國的紅石火箭和土星運載火箭,就是出自V2火箭設計者之手。

梅塞施密特262飛機,它開創了噴氣式戰鬥機的先河,在它出現之前人們都不知道原來這麼簡單的原理,就可以令飛機的速度提升那麼多。如果追根溯源的話,現在的F22戰鬥機,它的祖宗恐怕都是梅塞施密特262。


九品侍衛


節日快樂!

整個二戰時期納粹德國的武器裝備和實力是二戰所有參戰國最好的……

二戰進行過程中納粹德國的先進技術的武器研發仍然一直進行中、一些“黑科技”迄今為止仍然影響著現代武器研發、然而、二戰中後期、面對盟軍強大的攻勢以及漫長的戰線、巨大的戰爭消耗很多先進技術的武器研發隨著戰爭後期還沒有發揮作用、戰爭結束了……

二戰時期德國創造的影響至今的先進武器裝備:
(現代“空空導彈”的祖師爺納粹德國研發的“X-4”空空導彈)



(現代地對空導彈的開山鼻祖/V-1/V-2地空導彈)


(世界上第一型實用型噴氣式戰鬥機Me-262)


(納粹德國研發的噴氣式發動機尤莫109/O04型)

(
被美國人拉囬國研究的He、1097無尾三角翼轟炸機)
(古斯塔夫巨炮)

(重達188噸的重型坦克"鼠"式)
(希特勒親自參與設計

的"別隆採圓盤”飛碟)

以上幾種二戰時期納粹德國研發的武器,對現代武器裝備的研發都具有一定影響和借鑑意義……


孔乙己亂彈


嚴格意義上來說,二戰德國能夠稱得上“先進”二字的武器,是與同盟國軍隊存在代差的,當時,同盟國武器研發最先進的當屬美國,德軍的這些黑科技裝備,就連美國也是望塵莫及(至少短期內趕不上)的。以下列舉幾個有代表性的德軍黑科技武器:

(Me262戰鬥機)

1.Me262戰鬥機。人類第一種投入實戰的噴氣式戰鬥機。最快時速870公里,實用升限11450米,而當時同盟國的主流螺旋槳戰鬥機,時速多在700公里以下,升限不足10000米。

(V-2導彈)

2.V-2導彈。人類最早投入實戰的彈道導彈。射程320公里,彈頭2000磅,可超音速、超低空飛行。同盟國方面,最厲害的地(艦)對地打擊武器是美軍的406毫米艦炮,炮彈重量也超過1000磅,但射程只有幾十公里,精度也未必比V-2要高。

(“萊茵女兒”地空導彈)

3.“萊茵女兒”、“龍膽草”系列地空導彈。世界上最早的防空導彈。可用無線電遙控器目視操作,雖然它們一直處於試驗階段,但同盟國戰後的很多的對空導彈(比如美國的“響尾蛇”)都借鑑了它們的技術。

("小紅帽”反坦克導彈)

4."小紅帽”反坦克導彈。世界上第一種反坦克導彈。射手憑藉操作器、導線設備,可精確控制修正導彈航向,使導彈命中目標。該導彈破甲厚度超過200毫米,最大射程1500米。而同盟國最先進的單兵反坦克武器——“巴祖卡”火箭筒,最大射程只有365米,穿甲能力只有75毫米,精度也相對不足。

5.“吸血鬼”單兵紅外夜視系統。德軍步兵的夜戰神器。當時,同盟國士兵還只能摸黑打仗,最好的夜戰工具也僅僅侷限於戰術手電。美軍也是借鑑了“吸血鬼”的設計,在戰後才研製出裝配在M1步槍上的夜視系統的。

(STG44突擊步槍)

6.STG44突擊步槍。該槍為世界上最早的突擊步槍,它的7.92毫米中間威力彈藥的理念相當先進,在400米距離上,該槍可提供類似衝鋒槍的火力密度(當時各國的衝鋒槍射程在200米左右),同盟國軍隊除了衝鋒槍之外,射程遠的幾乎都是手動、半自動步槍,而機槍又不可能做到人手一挺。美軍的勃朗寧自動步槍,算是比較輕便的遠射程連發槍械,但與STG44相比,在靈活性、士兵舒適度上還是不能比的。戰後,美軍M16、蘇軍AK47都借鑑了STG44的很多技術。

(古斯塔夫巨炮)

7.古斯塔夫巨炮,這是一種放到現在人的眼裡也是十分巨大的大炮,據說也是有史以來製造過體積最大的大炮,之所以叫做鐵道炮,就是因為如此巨大的炮架必須先鋪好運輸的鐵路才能將其搬運和移動,這個巨炮高達20米,長達70米,足足重達一千噸,是被當時歐洲人稱為的超級武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