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加大“新四化”投資力度 研發費用連續五年超50億歐元

中國財富網訊 當前,傳統汽車行業正面對日趨嚴峻的環境問題與發展全面放緩等挑戰,加速電氣化轉型成為汽車行業轉型的重要方向。為了能夠在新技術、新領域方面取得突破,國內外車企都在不斷加大研發投入。

寶馬集團日前公佈的2019年財務數據顯示,全年研發費用達59.52億歐元,同比增加11.9%。這意味著自2015年以來,寶馬集團的年度研發投入已連續五年超過50億歐元。除了加速推出新產品,尤其是新能源車型,寶馬集團投資的重點主要是“ACES”,即自動化、互聯化、電動化、共享化的“新四化”四個方向。

寶馬集團正在全面推動電動化戰略和產品線擴張。目前寶馬在全球市場共提供12款新能源車型。

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表示:“我們幾乎為每個產品系列提供至少一款電動化產品。消費者應該有選擇權,並且能在不做任何其他妥協的前提下選擇電動出行。寶馬集團致力於為消費者提供選擇不同驅動技術的自由——我們稱之為‘選擇的權力’(Power of Choice)。”

宝马加大“新四化”投资力度 研发费用连续五年超50亿欧元

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

寶馬預計到2023年實現25款新能源車型的佈局,比原計劃提前兩年完成。在這25款新能源車型中,超過一半將是純電動車。最晚到2021年,寶馬推出的新車中電動車型佔比將達到30%。

寶馬集團快速的“新四化”轉型是基於其創建的研發網。目前位於慕尼黑的寶馬集團研究與創新中心(德文縮寫FIZ)、自動駕駛研究中心以及電芯技術中心等,均在未來出行研發工作中佔據重要位置。寶馬集團已於2017年啟動名為“FIZ Future”的擴張計劃,第一階段投入4億歐元,已經於2019年完工;接下來計劃到2050年,再為1.5萬人創造工作空間,為未來研發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宝马加大“新四化”投资力度 研发费用连续五年超50亿欧元

寶馬集團研究與創新中心

中國連續8年成為寶馬集團全球最大單一市場,是寶馬全新戰略落地的重中之重,也是寶馬集團推進未來出行的先鋒市場和創新中心。目前,寶馬集團已完成北京、上海、瀋陽三大研發中心的全新升級,並在中國構建起除德國之外最大研發網絡,覆蓋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智能互聯、數字化服務及設計等前沿領域。

在新能源核心技術方面,投資金額達2億歐元的寶馬集團電芯技術中心於2019年11月正式投入使用,將推動寶馬集團在電芯技術方面的發展。以BMW i3使用的現款電芯為例,到2030年,寶馬計劃實現電芯的能量密度翻番,從而以同樣體積的電池提供兩倍的純電續航里程。在電池及相關原材料採購方面,寶馬已累計投入超107.4億歐元。寶馬集團也是首家在中國建立動力電池中心的跨國車企,並與中國電芯供應商寧德時代建立了長期戰略合作關係,以保證提供長期、可持續的電芯供應。

在自動駕駛方面,寶馬集團採用“以數據驅動研發”的策略,在2019年初建立了高性能數據驅動開發平臺,根據自動駕駛測試車隊採集的實際道路駕駛數據進行模擬測試。此外,2018年8月,寶馬自動駕駛虛擬模擬實驗室開始建設,總投資1億歐元,預計今年投入使用。該實驗室可對同一種駕駛情景進行反覆測試,可測試現實中罕見或者危險係數較高的情景。

宝马加大“新四化”投资力度 研发费用连续五年超50亿欧元

寶馬自動駕駛研發中心工程師查看測試車輛數據

寶馬是首家在中國獲得自動駕駛路試許可牌照的國際整車製造商,並已進行第四級完全自動駕駛的路試。除此之外,寶馬也宣佈與騰訊合作建立寶馬集團中國高性能數據驅動開發平臺,助力寶馬根據中國實際需求研發出更加符合本土市場的自動駕駛技術和產品。

未來,寶馬集團將繼續通過創新科技及豐富的產品,系統化地推進全品牌、全系列的電動化,加速推進“新四化”時代的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