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奧地利到奧匈:起來,匈牙利人

三月法令與帝國議會

在歷史上,匈牙利是一個十分特殊的歐洲國家。這個特殊性直接表現在她的國慶日上。嚴格意義上來說,匈牙利有三個國慶日分別是:

3月15日(紀念獨立,紀念活動包括在科蘇特廣場上進行集會,和紀念裴多菲等)、8月20日(紀念開國,匈牙利的開國國王聖.伊什特萬於1038年8月15日去世,並在20日被教廷封聖。)、10月23日(紀念1956年的匈牙利事件)。

從奧地利到奧匈:起來,匈牙利人

在1848年初,匈牙利雖然動亂卻依舊忠於哈布斯堡王朝,內閣中,除了被稱為"人民之父"的塞切尼之外,另一個引人注目的人物便是被稱為"智者"的戴阿克。他幾乎可以說是匈牙利的一位具有歷史紀念意義的政治家,在動亂的1848年他和科蘇特等人一起草擬了《三月法令》其簽署日為1848年3月15日,這一天是匈牙利的國慶日之一。在4月11日《三月法令》正式被奧皇承認。後來他又迫使奧皇妥協簽訂《奧匈協約》,在某種程度上又可算得上是奧匈帝國的創建者之一了。

從奧地利到奧匈:起來,匈牙利人

《三月法令》可以看做是一個匈牙利的獨立宣言。但它所要求的又並不是完全意義上的獨立,而是一種妥協性的"自治"。根據三月法令,匈牙利議會的議員必須是馬扎爾人,這就等於把奧地利的勢力排除在外。且要對大土地主徵稅。匈牙利將在軍事經濟和外交上擁有獨立權,同時仍舊承認並繼續擁戴哈布斯堡王室。

但是在哈布斯堡宮廷看來,所有的匈牙利人都是可疑的。且如果《三月法令》真的貫徹實施了的話,在匈牙利境內的奧地利貴族的土地會就被馬扎爾人所佔據,因為在《三月法令》的遊戲規則下,德意志人是不可能參加議會的。奧地利帝國會永性的失去對匈牙利的控制,這是哈布斯堡王室所不能容忍的。

奧地利的辦法就是繼續鼓動匈牙利境內的斯洛伐克人、羅馬尼亞人等反抗馬扎爾人的特權地位。到了1848年6月中旬,匈牙利南部地區爆發了一連串流血衝突,整整持續了一個夏季。但是,要知道當時匈牙利的實權人物是科蘇特,他是絕對不會妥協的,他要求議員們同意撥款建立一支部隊,以應對叛亂的危險。

1848年7月22曰,維也納召開了奧地利的首次帝國議會。新選出來的代表來自全國各個地方,當然議會成員不包括戰火中的倫巴第和威尼斯兩省以及有獨立議會的匈牙利。

從奧地利到奧匈:起來,匈牙利人

在維也納,人們在經歷了最初的動亂後開始慢慢的冷靜了下來,德意志化的維也納不得不承認現實:帝國境內的大多數居民是非常忌諱德意志主義的,這也是奧地利帝國推行了數十年德意志化卻毫無成果的原因。1848年的哈布斯堡王朝是極度虛弱的,虛弱到願意認可任何人,只要對方承認它的存在。

現在,這個王室既要處理咄咄逼人的匈牙利民族主義,同時又要不斷的在意大利進行軍事行動。無論是何種形式的支持,她都願意接受。

在立憲會議召開後的第三天,拉德茨基元帥在意大利的軍事活動初見成效,倫巴地和威尼斯暫時的穩定了下來。駐紮在意大利的奧軍可以抽調出一部分來增援其他地區,王室也正在考慮搬回維也納。

1848年8月,弗朗茨•約瑟夫在香布侖宮度過了他18歲的生日,這時的局勢總體來說來是漸趨平靜的。各民族之間儘管仍有利益衝突,但人們畢竟已經坐在一起了。

一個激進主義者直接了當的在議會內突出了帝國的的農業問題。帝國議會也並沒有忽視之,因為這些不合理的現象實在是存在了太久了。最後議會通過了正式的法案解放了農民,完成了瑪麗.特雷西亞和約瑟夫二世畢其一生都沒能完成的改革。這也是維也納帝國議會在1848年最為偉大的成就。

帝國的社會狀況也因此立即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地主不能再把農民捆到土地上了,而且由於在解放農民時得到了數額可觀賠償,曾經的大地產者開始逐利於工商界,轉變為資本家,繼而擁有多種產業,實力更加雄厚。

從奧地利到奧匈:起來,匈牙利人

獲得了自由的農民湧入城鎮地區。這給奧地利的工業化帶來了大量的勞動力。當然,這也帶來了改變,原本主要由德意志人聚居的城市因為大量的人口湧入開始變得多樣化,這其實並不是奧地利帝國所希望看到的。但在1848年這個特殊的時期,最關鍵的問題就是民族和農民,只要能安撫住這兩者的情緒,那麼其他的均可以不再考慮。

但是新的問題又接踵而至,一貧如洗的農民湧到了城鎮,他們往往是捷克人、斯洛文尼亞人或波蘭人,他們一無所有,只能為別人做工,而僱主則多是德意志人。奧地利帝國本就存在著根深蒂固的民族矛盾,現在這些矛盾全都展現在了城市中:新移民和老居民之間、不同民族之間種種差異與長期的排斥與是日後爭鬥的禍根帝國境內的所有城市都因此而產生了複雜的社會問題。

但帝國政府也因此獲益良多。一方面,廢除貴族的世襲司法裁判權加強了帝國官僚體系對地方政治的控制,這意味著中央集權的政的治格局得到了加強。另一方面,對農民的解放是昔日的"改革帝王"約瑟夫二世提出的,哈布斯堡王室其實一直也希望這項改革能夠成功,但因長期受制於大貴族,解放農民一直舉步維艱。

也正是因為1848,貴族的實際力量被削弱了,帝國議會可以直接讓帝國官員來實施農民的解放,這意味著王朝的統治又有了新的支持者和新的根基。貴族們因為解放農民得到了經濟上的賠償,變成了工廠主和商人。大量的農民因湧入城市而變成了市民,他們開始接受良好的教育並大量的進入帝國行政管理體系,雙方的矛盾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緩和。

躁動的匈牙利

但是,哈布斯堡王室的農民解放政策卻直接導致了匈牙利的損失。匈牙利一直是奧地利的糧倉,帝國也刻意的限制匈牙利的工業發展。畢竟奧地利地區是工業區,要養活工業區大量且密集的人口,就必須要讓匈牙利一代維持原本的農業生產。

對於匈牙利來說,很多的土地都是屬於小士紳階層的,即便是大地主也不能忍受農民的大量流失。而且即便獲得了賠償,他們也因為種種限制而無法從事工商業活動。當時歐洲的工業化雖已經初具規模,但還遠不達不到後來機械化農業的水平,農民的流失會直接導致糧食的減產,匈牙利的貴族們因此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同時奧地利的糧食價格也開始飛漲。

歐洲的現代化進程不僅僅侷限於工業,文化和教育也是一樣。越來越多的人通過教育上升到較高的社會階層,但卻對下層社會的貧困狀態記憶猶新,他們往往是帝國改革的堅定支持者,但卻一次一次的遭受打擊。也正是因此他們才開始變得激進,試圖通過極端的手段來改變這個異常複雜且矛盾重重的國家。

在匈牙利叱吒風雲的科蘇特是新聞記者出身,而最有名裴多菲則是一位詩人,他們都接受過良好的教育並處於帝國社會的中上游階層。

從奧地利到奧匈:起來,匈牙利人

裴多菲是匈牙利最偉大的詩人之一,1848年時他25歲,卻已經有極豐富的經歷。他讀過8所不同的學校,極富浪漫情懷的他甚至一度跟著一群流浪藝人四處漂泊。當然,作為匈牙利人的他也有著必不可少的參軍經歷,不過很快就因病退伍了。他幾乎步走遍了整個匈牙利,青山綠水賦予他自然的養分,世故人情抹不去他的激情滿懷。

裴多菲的詩篇生動活潑,不事雕琢,字字句句都能直擊人心,他簡潔明有力的話語就像是一陣疾風,頗為驚世駭俗。這讓他在40年代的匈牙利文學界迅速成名。

1847年,裴多菲結婚了,幸福的愛情生活使他寫下了無數優美的情詩,至今傳唱不衰。但裴多菲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他是法國大革命的熱情支持者。和歐洲許多知識分子一樣,他不滿社會的不平等現狀,抨擊貴族和王室的特權。裴多菲並不是一個優秀的政治家,但他卻是一個出色的煽動者他寫於1848年前夕的《起來,匈牙利人》更是成為了一首頌歌。但即便他的個人影響很大,也沒有在匈牙利國會中爭取到一個席位。

從奧地利到奧匈:起來,匈牙利人

1848年秋季悄然來臨,科蘇特在匈牙利的聲音愈來愈響亮,以他為首的自由派不斷地要求貫徹執行《三月法令》,但又強調匈牙利仍可以和奧地利保持一種"私人的關係"。以塞切尼為代表的溫和派卻沒有他那麼信心十足,因為他們知道,維也納最頭痛的就是缺錢缺糧,奧地利絕對不會批准這種妄圖兩頭佔便宜的做法。

結語

匈牙利自由派的堅定意志和雄辯的沙文主義宣傳在群眾中頗得人心,在狂熱的歡呼聲中,誰還會有耐心去聽溫和派吃力不討好的說教呢?悲劇已經拉開帷幕,流血的戰爭已經無法避免。

參考文獻:

《新編英國劍橋世界近代史》、《奧匈帝國》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