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父母的育兒之道:要做到不恐懼、不動怒、不敷衍、不束縛

文l松鼠媽咪(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

育兒即是育己,做到這“四個不”,才能成為孩子成長中的領路人。一個人的原生家庭狀況,對其一生的生活狀態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小外甥還沒上幼兒園的時候,那時候他剛會說話不久,我爸媽、姐姐、姐夫還有我,每次我們輪流著帶他到小區花園玩的時候,都會教他看到認識的人要主動問好,當別人給他東西的時候要說謝謝,那個時候他都會很積極的按照我們教他的去做。

可是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我們便發現他沒有那麼積極的跟人打招呼了,別人給零食給他的時候,他也只是笑笑,沒有說謝謝。當時想問他原因,可是還太小,溝通不是很好。後來認真觀察了一段時間後,我們總結出了原因,應該是遇到不熟悉的人的時候,他有些緊張,便變得害羞且不愛說話。

於是,我們便以身作則,每次帶他出去的時候,都會主動跟人打招呼,給他做一個良好的示範。又過了幾天後,小外甥又便會了以前積極跟人打招呼,也沒有那麼怯場了。

智慧父母的育兒之道:要做到不恐懼、不動怒、不敷衍、不束縛

在人類文明發展的過程中,絕大部分人從小便在家庭環境裡接受各種來自家長、養育人的教育以及影響。

就像宋慶齡說的:“一個孩子的才能以及性格,追根溯源皆受家庭、父母的影響。哪怕孩子長大成人後,接受學校的教育,社會的鍛鍊,但家庭對一個人的印記是不可磨滅的。”

那麼,作為優秀的父母、家長,我們應如何發揮自己的力量呢?

不恐懼:內心沒有恐慌,才能得知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1、父母在孩子身上看到的問題,是父母自己問題的投射

從本質上來說,孩子是父母的投射銀幕,從孩子身上看到的問題,很多時候,其實是父母自己問題的對外投射。而父母害怕看到孩子身上出現太多的問題,其實,是內心害怕看到自己身上的問題。

所以,父母們與其害怕孩子會出現各種問題,不如從自身反思並修正。

2、當父母恐懼得越多,對孩子的要求也就越多

當你成為恐懼的父母時,你的孩子便很有容易有問題,而隨著你的恐懼越大,那麼,孩子在你眼中的問題也就越多。當你恐懼時,你就很想通過掌控獲得安全感。

智慧父母的育兒之道:要做到不恐懼、不動怒、不敷衍、不束縛

那些對孩子事事掌控的父母便是如此,他們不止會掌控孩子所有的事情,還會對孩子提出許多要求,如果孩子沒有達成,那麼他們就會很武斷的判定還是非常的難教育。

當父母完全無懼的時候,孩子才能自由、順其自然的成長,不會違揹他們的天性。

3、不要把孩子當“人質”

如果父母心存恐懼,那麼,在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時,他們會在無形中把矮子當成他們獲得安全感的“人質”。

一旦孩子沒有成長為他們眼中的優秀,他們便失去安全感。孩子其實非常的敏感,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著他。被父母強行規劃好成長的道路,人生的方向,他們是無法提出自己內心真正的需求的。

比起教育孩子,父母的重心也要轉移一半到教育自身上。

父母不妨盤查一下自己內心的恐懼,是能好好教育孩子的開始。當孩子處於一個內在具有恐懼感的家庭之中,他也是無法獲得內心正真的需要。當你成為一個無懼的父母,你的孩子才能天然成長,他長大以後的智慧與各項能力將得到最大化。

智慧父母的育兒之道:要做到不恐懼、不動怒、不敷衍、不束縛

不動怒:淡定的父母,孩子才會從心底選擇順從

1、父母首先應有一顆安定的心

很多父母都說:“自從養育孩子後,自己也宛如重新活了一次。”因為在養育孩子的時候,又重新審視了一次自己。努力的學會自己開解,使自己能以更淡定、平和的心態去面對孩子。

父母們只有當自己的心安定下來,才能清楚該如何養育、教導孩子。

2、做淡定的父母,才能讓孩子成為他自己

當父母不被攀比虛榮左右,從容淡定的保持自己的育兒節奏。能做到不慌不忙,雲淡風氣,其實是出於對孩子的充分理解與信任。相信自己的孩子是獨一無二的,支持他自己去探索、發現,活出自我。

父母們應該認識到,孩子的路,最終都是需要他自己的走的,哪怕摔倒了,也是需要自己爬起來的。淡定對於每個父母而言,也是一門必修課。

3、別讓自己的焦慮,影響到了孩子

隨著社會的競爭日益激烈,為了自家孩子未來不輸於人後,父母們內心的焦慮可想而知。不惜努力的硬拉著孩子快步前行,哪怕是拔苗助長,完全不在意孩子內心所想。這樣不僅累壞的父母自己,也讓孩子受到無盡的傷害。

智慧父母的育兒之道:要做到不恐懼、不動怒、不敷衍、不束縛

父母們不可為了自己能獲得一個心理安慰,不那麼焦慮而強行拉著孩子快速成長。

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鏡子,父母能保持淡定從容、雲淡風輕,孩子也能更加地優秀,更加無憂無慮、更加陽光的成長。

不敷衍:孩子成長中需要滿足、重視和關注

1、對孩子不可敷衍了事

其實,每個孩子都會有屬於自己的認知,當看到父母對自己的態度是敷衍的,那麼,他也會通過自己的認知與考量,用同樣的態度來對待父母。

所以,父母們不要等孩子養成敷衍的習慣後,才開始後悔,反省自己,那就已經來不及了。

2、認真的向孩子講解前因後果

父母們需要對孩子提出一些要求、規範時,應認真的向孩子講解前因後果。讓孩子瞭解了緣由後,也更能理解其中的含義,才可以更快的接受,並執行。

智慧父母的育兒之道:要做到不恐懼、不動怒、不敷衍、不束縛

父母們只是一味地下達命令,用長輩的身份壓制,只會容易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而已。

3、做好正確表達情緒的模範

父母們要做好一個表達情緒的模範,開心與不開心都要明確表達,讓孩子知道父母的情緒,才能理解父母的言行,讓孩子也學會如何正確表達自己內心的情緒,同時也能對情緒有一個正確的認知。

不要做一個喜怒完全看不出的父母,讓孩子無法判斷情緒的變化,無法理解父母,也不會將自己的所思所想表達給父母。

當孩子懂事以後,對於父母敷衍的態度,只會感到反感和抗拒,甚至會覺得父母其實並不愛自己,也不關注和重視自己,感到失望後的他們,亦會選擇用這樣的態度對待父母,以及他人。對孩子未來的生活、工作、人際交往都是極其不利的。

不束縛:被束縛著翅膀如何能展翅翱翔

1、給孩子一個屬於他自己的朋友圈

與他人交往,可以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也可以鍛鍊孩子對於這個世界的適應能力。通過與不同性格的同齡人交往,讓孩子的人格更加地完善。

智慧父母的育兒之道:要做到不恐懼、不動怒、不敷衍、不束縛

父母在孩子交朋友時,不能用成年人的思維以及眼光來看待他交往的朋友,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既然自家孩子選擇了這個朋友,那自然是因為這個朋友存在孩子覺得值得學習的優點。

2、讓孩子自己去面對挫折

讓孩子自己面對困難,哪怕是失敗了,面對這些挫折,也能使孩子的抗壓能力以及受挫能力得到鍛鍊。

家長應該學會放手,鼓勵孩子直面問題與困難,適時給予鼓勵,讓孩子勇於挑戰。

3、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不要對孩子事事包辦,讓孩子學會自立、自理。如果犯了錯,父母們不應立刻批評,而是淡定的問清緣由,讓孩子敢於承擔責任。

父母們要慢慢地放手,讓孩子從小事做起,逐漸的將責任感培養起來。

不可否認,孩子是有父母帶到這個世界的,但是,從他們來到這個世界開始,便是一個獨立的人了,父母應尊重他的人格與思想,更要尊重他的意願,這樣孩子才能對父母敞開心扉。

智慧父母的育兒之道:要做到不恐懼、不動怒、不敷衍、不束縛

育兒即育己,對孩子養育的過程,亦是父母反思自己,不斷成長的過程。為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讓孩子也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平常教育孩子的時候,你是否做到不斷地反思自己呢?對於育兒即育己你有什麼樣的見解?歡迎分享你的故事,我們一起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