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暴跌,沙特為什麼還要提高石油日產量?

亮劍職場


油價暴跌,沙特為什麼要提高石油日產量,其實就是因為沙特在跟俄羅斯打架,搶佔市場的份額。

搶佔市場的份額是為了幹嘛?是因為目前全球的資產對於原油的需求量可能會達到一個峰值,比如說很多全球的資產都已經開始轉為新能源汽車電力的供應。

對於原油的需求開始逐步的變少,可以明確的發現中國目前對於園區的需求肯定會逐步的減少,因為新能源汽車的銷售量開始逐步的增加,那麼對於原油的需求肯定就會減少。

對於原油的需求肯定有幾個方面,比如說一汽車的消耗汽車如果還處於穩步增長的條件下,那麼原油的需求肯定還會穩步增長,但是汽車如果處於平穩同比或者環比不在增長的時候。且新能源汽車開始逐步增長的時候,那麼燃油車需求變少,新能源汽車需求變多,對於原油的需求就會減少。

如果中國對於原有的需求減少,那就意味著全世界對於原油需求可能會變少。那是不是就意味著目前這個時候就是原有需求的頂峰?

就是為什麼沒有暴跌還要提高石油的日產量。


複利軌跡


不僅沙特擴產石油,俄羅斯也擴產了。

按說兩大石油輸出國“自殺式”擴產導致原油價格暴跌,兩國都受損,但是兩國非但不坐下來談,反而大打價格戰,這其中的原因恐怕只有沙特和俄羅斯最清楚。

我們不妨大膽猜測下沙特和俄羅斯擴產降價的原因:

原因一:沙特俄羅斯表面不和,實際“唱雙簧”搶佔美國頁岩油市場份額。

沙特原油開採成本9美元/桶,俄羅斯成本16美元/桶,美國頁岩油50美元/桶。現在沙特和俄羅斯“自殺式”量產以後,原油價格已經跌破40美元/桶。這個價格沙特和俄羅斯還有盈利空間,而美國頁岩油已經不能覆蓋成本。沙特和俄羅斯很有可能通過表面“惡性”降價,實則目的是擠壓美國頁岩油市場份額,讓頁岩油徹底出局。

原因二:沙特獨抗俄羅斯和美國,鞏固石油霸權

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又被稱作“工業血液”,誰掌握了石油霸權誰就有石油定價權、話語權。

此次沙特、俄羅斯互不讓步,很有可能沙特是用此種方式彰顯自己的實力,牢牢控制住“石油霸權”。

原因三:美國暗地裡支持沙特,予以俄羅斯進一步制裁

沙特不管是原油產量還是原油開採成本,相對於俄羅斯來說都具有競爭優勢。而俄羅斯因為開採成本比沙特高近乎一倍,長期競爭肯定是沒有優勢的,俄羅斯也因為與沙特的惡性競爭而每天損失近1億。

沙特作為美國的盟友,很有可能背後有美國的支持,與俄羅斯大打價格戰,目的是進一步限制俄羅斯經濟。

原因四:沙特降價,意在摧毀“新能源”產業

石油作為非可再生資源,總有用完的一天。因而各國都在研發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發電等產業,以期將來能替代石油,成為新的“工業動力”。

沙特基於此,有可能以石油降價的方式,運用成本優勢摧毀或者限制新能源研發進程。畢竟大家以後都用新能源了,沙特石油就賣不出去了,而沙特GDP40%都依靠石油出口。

總結

原油擴產對沙特和俄羅斯這種原油出口大國都是不利的,兩者之所以“自殺式”降價肯定有其目的。不然的話,在國家利益面前,什麼都可以坐下來談的。

評論點贊,腰纏萬貫;關注老劉,越來越牛。


中年老劉聊財經


沙特增產是要用最快的時間把俄羅斯擊垮,同時也是為了緩解自己的財政壓力。

這一次油價暴跌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沙特決定增產和減價,其中最主要就是針對歐洲進行減價,這主要是在俄羅斯不同意額外的減產計劃之後,沙特算採取玉石俱焚的方法,迫使俄羅斯就犯,因為俄羅斯的原油開採成本比沙特更高,所以沙特希望削減原油價格,讓俄羅斯入不敷出,最終回到談判桌達成減產協議。

不過在油價大跌之後,俄羅斯卻相對的比較強硬,俄羅斯聲稱自己原油的價格成本已經回到了20美元上下,能夠接受30美元的油價,並且還準備了1500億美元的國家基金用於維持在低油價期間的收支。

相反,沙特自己雖然平均開採成本比較低,但是為了完成全年的財政預算,需要油價保持在83美元以上,這就是說沙特其實自己也很難接受,低油價長期維持。

在這種情況下,沙特決定增產有兩方面的含義,第一方面的含義是,既然你俄羅斯聲稱能夠接受30美元的油價,那我就乾脆把油價達到20美元,讓你的財政收入枯竭,你就必須接受我的減產協議。第二方面的想法也是,既然油價回不到83美元,那麼就通過大量的增產用廉價多銷的方式,儘可能的增加財政收入,這樣至少可以短期內維持自己的收支平衡。

但是俄羅斯又哪裡那麼容易就範呢?所以可見油價的低谷時期可能會相對的更加延長了。


諮詢師天生


油價暴跌,為什麼沙特還要增產?

這問題咱們簡單回答,不涉及沙特王儲之間的爭鬥。

那簡單而言,沙特暴跌也要增產就是為了搶佔市場,獲取更大的市場份額,鞏固自己在國際原油市場老大的話語權。當時市場份額達到了預期目標,這時再來談超額利潤。從戰略上放棄短期利益、眼前利潤,著眼長遠利益。

舉個例子:共享出行那個年代,uber其實是最先進入中國市場,滴滴只是跟隨者,在那個流動性瘋狂的年代,VC資本、風投為了搶一個項目不斷抬高報價,滴滴也殺敵1000,止損800式的戰略與uber搶奪市場。乘客和司機端不要命的補貼,我記得我大學一個同學,工作不要專職做滴滴,2014年一年時間掙錢了20萬淨利潤,比他上班強一倍。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滴滴收購uber,國內共享出行滴滴一家獨大,然後就拼命盈利,減少不同,提高司機端抽成。

另一個例子就是美團和餓了麼的補貼大戰,當美團搶佔了市場之後,就開始壓榨商家,就疫情面前,美團仍舊高達20%+的抽成,很多商家已經苦不堪言了。要溯源說,美團、滴滴這些涉嫌市場壟斷,不正當競爭。

這就是沙特油價暴跌,沙特還增產的原因。

我是溯源歸一,極簡投資踐行者!

溯源歸一


沙特阿拉伯就是要以低價傾銷,搶佔市場份額,逼死俄羅斯,讓俄羅斯認輸,重新回到談判桌上來,

油價下跌,中東歐佩克不斷減產保價,可是俄羅斯和美國不斷增產,油價依然低迷,歐佩克不僅價格沒有保住,反而喪失了市場份額,這就是最窩囊的結果,

與俄羅斯新的談判,俄羅斯繼續維持原有的態度,拒絕減產,甚至揚言增產,這徹底惹怒了沙特阿拉伯,憑藉較高的外儲和低成本油價,就降價促銷,通過增產搶佔俄羅斯的市場份額,希望把俄羅斯的市場份額搶過來,單純降價俄羅斯自然跟著降價,保有市場份額,俄羅斯是無所謂的,傷不了俄羅斯的筋骨,只有俄羅斯市場份額沒有了,俄羅斯才會傷筋動骨。

可是俄羅斯產油成本也是很低的,短期的價格戰不可能對俄羅斯造成太多的傷害,美國頁岩油可就不一樣了,原來負債率就很高,現金流較為困難,油價大跌,跌破頁岩油成本區間很遠,行業困境馬上爆發,美國一家大規模的頁岩油生產企業首先頂不住了,正在尋求債務重組,

俄羅斯沒有打敗,沙特阿老伯把美國的頁岩油打敗了,也算是意外的收穫,16年沙特阿拉伯也希望通過降價把頁岩油逼入絕境,可惜沒有成功,本次可能要成功了。


杜坤維


由於沙特開採成本只有10美元,相比俄羅斯,美國,具有較大成本優勢,為進一步擠佔他國的石油市場,打擊別的產油國的石油工業,待別的產油國無力支撐低油價而放棄或壓縮石油產量後,進一步提高油價,使利潤最大化


冰海凍浪6


沙特原油開採成本只有10美元左右,俄羅斯30左右,美頁岩油40左右,只要低油價維持足夠久,沙特的石油競爭對手大概率會倒閉


鞭長莫及301


如重症病人!危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