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第二講:南美洲

歡迎來到博易地理課堂,這一期的世界地理精講,我們來認識南美洲的自然地理環境特徵,主要包括5大部分:地理位置、地形特點、氣候類型、水文(河流和湖泊)和自然資源。

歡迎查閱和轉發,如有知識疏漏,可以留言和指正。

一、概況

南美洲位於西半球、南半球(赤道經過),北部以巴拿馬運河與北美洲為界,南部以德雷克海峽與南極洲隔海相望,西鄰太平洋,東臨大西洋。南美洲是世界上陸地面積第四大的洲,共包括15個國家和地區,其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為巴西。

世界地理第二講:南美洲

地理範圍

【補充】拉丁美洲和南美洲的區別

拉丁美洲,是指美國以南的美洲地區,也就是地處北緯32°42′和南緯56°54′之間的大陸,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島和南美洲。

南美洲(South America)是巴拿馬運河以南的美洲大陸,位於西半球、南半球。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臨加勒比海。北部和北美洲以巴拿馬運河為界,南部和南極洲隔德雷克海峽相望。南美洲是第四大的大洲,陸地面積剛剛超過1780萬平方千米。

拉丁美洲包括南美洲,還包括美洲以南的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島。

二、南美洲的地形

南美洲西部為安第斯山脈,東部為平原、高原相間分佈,自北向南依次為圭亞那高原-亞馬孫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亞高原。

世界地理第二講:南美洲

地形特點

【注意】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區——亞馬遜平原

亞馬遜平原面積廣大,地勢低平,位於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壓和東南信風的控制,空氣對流旺盛。它的北、西、南三面為高原、山地,東面向大西洋敞開,沿海又有暖流經過,從東北、東南方向海上來的溼熱氣流彙集內陸,並受西部山地抬升作用,終年降水豐沛。因此,亞馬遜平原成為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氣候區。

這裡有著豐富的生物資源,無論森林儲量、植物種類和鳥類、淡水魚等都非常豐富,是人類珍貴的寶庫,同時也影響了全球的大氣循環和水循環。但最近幾年的熱帶雨林遭到較為嚴重的破壞,2019年也發生了大範圍的亞馬遜森林大火,這將會導致全球升溫,沿海低地面臨受海水侵吞、生物多樣性減少的威脅。

世界地理第二講:南美洲

三、南美洲的氣候

特徵:溼熱為主,有世界最大熱帶雨林區,也有廣大熱帶草原,乾旱區面積較小,沒有寒帶氣候,溫帶氣候區也較狹窄。

世界地理第二講:南美洲

氣候類型

【補充】南美洲氣候類型結構的獨特性

南美洲由於安第斯山南北縱列、盤踞西部,大陸東部地區面積遼闊,高度不大,因此在氣候類型的分佈、排列上,東西部之間對比強烈,從而交織成南美洲獨特的結構圖式。

東部大部分地區的氣候類型都是南北排列,即按緯度排列的。如赤道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都是東西延伸的,具有一定的對稱性。(但要注意南美洲東南有小部分的熱帶雨林氣候,主要是非地帶性)

西部地區的氣候類型主要體現了非地帶性,不同緯度的山地,從北向南呈狹長狀;如安第斯山以西地區,自北而南依次為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最接近赤道)、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世界地理第二講:南美洲

四、河流與湖泊

“南美洲水系以科迪勒拉山系的安第斯山為分水嶺,東西分屬於大西洋水系以及太平洋水系。太平洋水系源短流急,且多獨流入海。大西洋水系的河流大多源遠流長、支流眾多、水量豐富、流域面積廣。

其中亞馬遜河:世界上流域面積廣、水量最大的河流,長度僅次於尼羅河。

世界地理第二講:南美洲

南美洲水系內流區域很小,內流河主要分佈在南美西中部的荒漠高原和阿根廷的西北部。南美洲多瀑布,安赫爾瀑布落差達979米,為世界落差最大的瀑布,也稱天使瀑布。

世界地理第二講:南美洲

南美洲湖泊不多,安第斯山區的荒漠高原地區多構造湖,如的的喀喀湖、波波湖等;南部巴塔哥尼亞高原區多冰川湖;內流區多內陸鹽沼。南美洲西北部的馬拉開波湖是最大的湖泊。

五、自然資源

委內瑞拉近海地區的石油;巴西的鐵(伊塔比拉鐵礦);智利、秘魯的銅;智利的硝石;牙買加的鋁土;巴西高原河流的水力資源;秘魯附近的漁場;亞馬遜平原世界最大熱帶雨林區;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牛肉出口世界第一);獨特的哺乳動物樹懶、大食蟻獸、捲尾猴,鳥類中的蜂鳥。

世界地理第二講:南美洲

四大漁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