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為什麼不如特斯拉?

如果你買個比亞迪高配電動車,很可能受到周圍人的嘲諷:“20多萬你買個國產車?”其實比亞迪不僅是在中國人圈子裡充滿爭議,在美國大佬圈子裡也充滿爭議,巴菲特早在2008年就投資了比亞迪,至今仍持有8.25%的股份,他對比亞迪評價是這樣的:


比亞迪為什麼不如特斯拉?

但是,特斯拉的馬斯克對比亞迪的反應是這樣的:


比亞迪為什麼不如特斯拉?


其實馬斯克對比亞迪這種不可言說之笑容是有底氣的,目前特斯拉市值是比亞迪的5倍多,在車企中僅次於豐田排名第二。那今天我就來談談,比亞迪比特斯拉差哪了?


我是小丹尼,談車說科技。本集DannyData視頻論據仍然遵循我的潔癖標準:隨你反駁,所有論據都是一手信息。

先說第一個方面,電動車。


01 電動車


比亞迪為什麼不如特斯拉?

首先我要說明,比亞迪不只是造車的,就像特斯拉也不只是造車的一樣。但國人一提起比亞迪和特斯拉,第一印象往往就是指電動車,那我們就先聊聊電動車。

你可以從這張“比亞迪和特斯拉的電動車關鍵時間點”對比圖看出,雖然比亞迪比特斯拉早成立了8年,但他倆造車的時間是非常巧合的一致。


比亞迪為什麼不如特斯拉?

比亞迪和特斯拉的電動車關鍵時間點對比


比亞迪成立於1995年,起家於生產手機充電電池。比亞迪在2003年收購秦川汽車,正式開始造車。

也正好是在2003年的地球另一端,特斯拉公司成立了。2005年比亞迪發佈了F3燃油車。巴菲特在2008年入股比亞迪,也是比亞迪第一款雙模電動車上市之年,巧合的是在同一年,特斯拉交付了第一代Roadster。

雖然比亞迪和特斯拉選擇的新能源路徑不同,但可以說他倆都在2008北京奧運年開啟了新能源之路。

隨後,比亞迪在2010年發佈了純電動車e6,剛開始是給深圳當出租車用的。而特斯拉之後接連量產了Model S、Model X和Model 3,今年是特斯拉的國產關鍵年,包括了國產Model 3和很可能量產的Model Y。

做個小結,比亞迪和特斯拉同時造車,但特斯拉從2003年一開始就堅持做純電動車,而比亞迪經歷了燃油車、插電混動車、純電動車的複雜路徑。

即使比亞迪和特斯拉的電動車關鍵時間點非常一致,肯定還是會有人說:“比亞迪和特斯拉這倆能比嗎?完全不是同一級別的選手啊!”

要我說2020年正是比亞迪和特斯拉競爭的白熱化階段,硬鋼的時刻到了,原因主要有兩點:

第一點,特斯拉已經打進了比亞迪的大本營,典型就是國產化的Model 3和之後的Model Y。要知道比亞迪的收入是嚴重依賴國內市場的,比亞迪87%的收入來自於中國市場。

比亞迪為什麼不如特斯拉?


說起比亞迪這類中國公司嚴重依賴國內市場,我多聊兩句。

市面上有一種誤導人的觀念,說什麼“得中國市場者得天下”,說白了就是他們認為在中國市場做到第一,全球也能成為第一。

我認為這種觀念非常扯淡,那只是自己公司國際化做不好的藉口,用最簡單的例子反駁,比亞迪新能源車2019年佔中國市場25%左右市場份額,確實是中國第一,那比亞迪真的是全球第一嗎?

比亞迪為什麼不如特斯拉?


特斯拉可不答應了。尤其對科技公司而言,更需要考慮國際化,因為科技產品最容易衝破種族文化的疆界,馬太效應只會越來越明顯。

其實中國科技公司的一大缺陷就是國際化做的不夠好

有一個很常見的現象,硅谷的科技公司從一開始做產品就是面向全球市場的,因為硅谷本身就集中了來自全世界的頂尖科技人才,文化背景各不相同;而中國科技公司一開始做產品往往只是針對國內市場,雖然中國市場足夠大,但現在很多產品的用戶增長已經到了瓶頸期,本質是國內智能手機幾乎沒有增量,而海外市場才大有可為,曾經的Copy To China更需要變為Copy From China。


即使現在我們也有一些出海榜樣,比如抖音Tik Tok、支付寶等等,但整體中國科技公司國際化經驗遠不如硅谷科技公司。還是我常說的那句話:承認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夠成熟,才是真正的成熟。


雖然比亞迪電動車在不斷努力出海國際化,但目前仍然只是集中在商用大巴車、出租車領域,量級很小,而比亞迪針對個人售賣的私家車國際化基本可以忽略。

在這一點上,比亞迪也是和特斯拉有差距的,你可以從DannyData看出,特斯拉的收入有快一半是來自非美國本土的,而且隨著特斯拉中國國產化,這個比例還會繼續上升。


比亞迪為什麼不如特斯拉?

但是我們也要注意,特斯拉去年下半年在美國本土的銷量增長不明顯,主要靠的是海外市場增長。


簡單的說就是比亞迪和特斯拉在自己的大本營表現都不怎麼好,但特斯拉的出海表現更出色。

第二點,比亞迪和特斯拉的產品價位交集


大家都知道比亞迪和特斯拉在產品策略上完全走了兩條路線,比亞迪從賣低價車延伸到賣高價車,從F3賣到了比亞迪唐;而特斯拉是從賣高價車到賣低價車,由超跑Roadster延伸到Model 3。


比亞迪為什麼不如特斯拉?

雖然在傳統觀念上,比亞迪和特斯拉確實定位不同,就像我在DannyData上集蘋果不創新了?【DannyData第7集】用的一個比喻,感覺一個在賣二鍋頭,一個在賣拉菲。但是你要知道,比亞迪和特斯拉公司和他們的車一樣,都是在超強加速度進化的,他倆不像傳統行業如茅臺,賣來賣去都是那種換湯不換藥的乙醇。

比亞迪這幾年不斷在做品牌上探,獲取更高的利潤率,現在比亞迪最高配唐pro也能賣到了30多萬。而特斯拉不斷在做品牌下探,做性價比更高的Model 3和Model Y,通過走量獲取更多的行車數據,為Autopilot的進化提供數據養料.

比亞迪唐和Model 3,基本已經是處於同一價格區間的產品了,而且我預計比亞迪會繼續試探高端,類似現在的小米10 pro,甚至在去年上海車展上,比亞迪還展出了炫酷亮瞎眼的電動跑車:E-seed GT;而特斯拉在電池技術迭代之後,Model 3和Model Y還會繼續做價格下探,類似現在的蘋果iPhone 11。所以,基本可以斷言比亞迪和特斯拉之後的正面硬鋼會越來越多。

由於比亞迪和特斯拉在產品策略上的不同,也決定了兩者在消費者心中的印象不同,你不得不承認,中國人買車時“面子因素”佔了不少分量。


比亞迪“從低到高”的產品策略現在來看是吃虧的,所以比亞迪才需要藉助“唐”、“宋”、“秦”這些子品牌提升品牌形象,說白了就是更容易賣高檔車,類似小米的MIX子品牌。

除了價格策略不同,比亞迪的電動車比特斯拉差哪了?

我不想評價車的好壞,畢竟我不是陳震那種車評人,我只從公司的角度來分析比亞迪和特斯拉,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不是比亞迪不給力,只怪特斯拉太牛比

為什麼這麼說呢?直接看數據。


先說“不是比亞迪不給力”,比亞迪的電動車在2015年-2017年的電動車銷量是全球第一,在2018年和特斯拉銷量掰掰手腕,兩者處於同一量級爭第一。


比亞迪為什麼不如特斯拉?

你別管說是比亞迪靠補貼也好、還是中國市場大也好,比亞迪能從這麼多車企中跑到第一名,顯然是一家值得尊敬的企業了,所以我說比亞迪是給力的。


但是,“只怪特斯拉太牛比”,我們可以看出2019年特斯拉的銷量已經把比亞迪遠遠甩在身後,尤其是在2019下半年,比亞迪由於補貼下降和宏觀環境不好,電動車銷量明顯下滑,比亞迪車整體銷量主要還是靠燃油車撐著。


比亞迪為什麼不如特斯拉?


而特斯拉那邊隨著Model 3大量交付,兩者差距越拉越大,在電動車這種競爭極其激烈的行業,跑得慢就是落後,更別提比亞迪還打了個盹了。而且,現在特斯拉國產Model 3進一步降價,殺入比亞迪的主戰場,你們說比亞迪應不應該感到慌了呢?

這裡我多說兩句,其實比亞迪感到慌了的不只是在整車銷量方面,在電池方面也逐漸被寧德時代拉開了差距。2016年比亞迪和寧德時代在動力電池的產能上還能掰掰手腕,爭第一,但現在比亞迪也被拉開了差距,等我聊寧德時代的時候再詳細講,你們感興趣嗎?

比亞迪為什麼不如特斯拉?


對比完比亞迪和特斯拉的電動車,接著說第二點,周圍產品。

02 周圍產品


比亞迪為什麼不如特斯拉?


之前我說了比亞迪的產品遠遠不只是電動車,就像特斯拉也不只是電動車而已,那我就聊聊比亞迪和特斯拉除了電動車還做什麼


先說比亞迪,你可以從DannyData看出比亞迪的汽車業務收入佔整體的50%多,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佔40%左右,其他佔不到10%。


比亞迪為什麼不如特斯拉?


這樣看還是不直觀,那我只好祭出一個模型——麥肯錫三層面模型(Three Horizons of Growth by McKinsey),一家成熟的企業往往會把業務分成三個層面:核心業務、發展業務和創新業務,說白了要把不同業務短中長期結合,既要考慮現在賺錢養家的事,又要考慮未來長遠發展的事。


比亞迪為什麼不如特斯拉?

我們把比亞迪的業務放在模型裡,比亞迪的第一層面核心業務就是你們最熟悉的車,包括了三大類私家車、公家車和出租車,在深圳、西安和太原等地的朋友們估計不陌生,很多出租車都是比亞迪e6電動車。


比亞迪為什麼不如特斯拉?

第一層面還包括了比亞迪的手機部件及組裝服務,也就是你之前在DannyData看到的佔比亞迪另一大頭收入,比亞迪自1995年成立時的發家業務與此相關。

比亞迪的第二層面發展業務包括了比亞迪的“7+4-3”業務,為什麼叫“7+4-3”呢?因為比亞迪之前提出過電動車“7+4”(私家車、公交車、出租車、道路客運、城市商品物流、城市建築物流、環衛車+倉儲、礦山、機場、港口領域專用車),減去第一層面的“3”——私家車、公交車和出租車,其他的電動車仍然在培育中。


比亞迪為什麼不如特斯拉?


第二層面還包括了電池/光伏等業務,我之所以把比亞迪的電池業務歸類為第二層面“發展業務”,主要考慮的是比亞迪電池的對外合作業務,比如比亞迪已經和長安、豐田等合作,而且特斯拉已經宣佈和寧德時代合作了, 以後特斯拉Model 3可能上磷酸鐵鋰電池。

行業內的人知道比亞迪也是磷酸鐵鋰電池的大牛,最早就是用磷酸鐵鋰電池起家的,目前比亞迪的商用車仍然全部用磷酸鐵鋰電池,再加上比亞迪刀片電池的誕生,所以如果之後特斯拉Model 3或Model Y裝上了比亞迪的電池,你們也不用太驚訝,比亞迪和特斯拉的關係就像耳機線一樣,不知道怎麼著就會纏一塊了。

比亞迪的第三層面創新業務主要指的是雲軌,雖然雲軌早在2016年就發佈了,在深圳、銀川和四川廣安等地都有應用,但基本不賺錢,而且仍有很大市場要去開拓。

再看看特斯拉的業務三層面。特斯拉的第一層面和第二層面,可以用我的朋友Emma這張“SEXY CARS”圖輔助你理解。


比亞迪為什麼不如特斯拉?

先說第一層面是SEXY,Model SEXY包括了特斯拉中端、高端轎車和SUV,這個很好理解。

再說第二層面CARS, 包括了Cybertruck電動皮卡、ATV、Roadster 超跑、SEMI電動卡車這些其他電動車產品;

第三層面除了Autopilot、SolarRoof等特斯拉自己的產品,其實還有一些人們容易忽略的,那就是一些非特斯拉業務、但很有可能未來和特斯拉產生協同的“馬斯克式”腦洞大開項目,比如SpaceX、星鏈計劃、The Boring Company隧道交通、甚至Neuralink腦機接口等等,未來都很可能和特斯拉電動車產生協同。

看到這裡,我想你也能看出比亞迪和特斯拉的差異了,可以重點對比一下他倆第二層面、第三層面的周圍產品。

我做個比喻,比亞迪像一個勤勤懇懇、踏實學習的好學生,而特斯拉更像是一個天馬行空、腦洞大開的極客少年。誰在未來會更成功呢?不用我多說,我想你自己也有個答案。

我接著說第三點,軟實力。


03 軟實力


比亞迪為什麼不如特斯拉?


軟實力聽上去很虛,但其實都有我們能看到的事實案例支撐。軟實力包括了三部分:

創始人魅力、產品魅力和圈子魅力。


先說創始人魅力。王傳福對比馬斯克,創始人的風格非常影響整體公司的風格,不僅是比亞迪和特斯拉公司可以用我之前的比喻,王傳福也像一個勤勤懇懇、踏實學習的好學生。而馬斯克像一個天馬行空、腦洞大開的極客少年。

雖然這兩種風格都有各自優勢,但馬斯克和王傳福的影響力,完全不在同一個量級上。大家都知道特斯拉從來不花錢打廣告,但馬斯克的一舉一動、Twitter上聊兩句帶給特斯拉的傳播效果,都比傳統車公司花大價錢找4A廣告公司拍出來的“不知所云”廣告強太多了。

接著說產品魅力,Emma在她知乎的回答《身為特斯拉車主是怎樣的體驗?》裡寫過:“有人說,特斯拉是’富人’的玩具,我覺得更貼切的標籤,應該是’富人的心情轉換器’。”


比亞迪為什麼不如特斯拉?


雖然我是窮人,但我也可以想象到富人們在過著百無聊賴的日子數錢時,也是渴望坐在超現實太空駕駛艙般的特斯拉車中,不僅享受Autopilot無人駕駛的神奇和百公里加速快感,還有特斯拉式彩蛋和惡搞玩笑。

Emma跟我聊時還提到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特斯拉車主現象,也是新聞裡不會報道的,絕大多數特斯拉車主都會自發的給自己的特斯拉起名,比如她的兩輛特斯拉叫“奧利奧”和“小特”,換句話說,

特斯拉已經不只是作為一輛車出現在生活中,更像是一個頑皮有趣的朋友

坦白說特斯拉確實有不少缺點,比如內飾不夠奢華、做工糙等等,但特斯拉圈有句名言:“特斯拉的缺點像繁星一樣多,但優點一出來就像太陽般閃耀”。類似我在上集DannyData蘋果引用的一句話:If your product is great, it doesn’t need to be good.

而比亞迪呢,你很難聽到比亞迪車主稱呼自己的愛車為“小比”,感覺有點像罵人,說白了就是比亞迪仍然只是一輛代步車,你要說“小比是好朋友”,估計周圍人會覺得你病的不輕。

但咱們有一說一,比亞迪為了改善自己的產品魅力,確實做了不少努力,比如從奧迪、奔馳和保時捷高薪挖來設計師,形成自己的設計語言Dragon Face。比亞迪確實在面兒上工作有改善,值得肯定,但是在整體產品魅力上,比亞迪確實和特斯拉還有很大差距,你們同意嗎?

假如你有30萬買電動車,你是買比亞迪還是特斯拉呢?

接著說圈子魅力

其實馬斯克每做一件天馬行空的事情,都是吸引人們進入他的奇幻世界圈子,比如用SpaceX把自己的Roadster送上太空、地下高速隧道、腦機接口等等,每次特斯拉發佈會就像一場全世界粉絲大Party,更像是馬斯克的追星大會,其影響力不亞於每年巴菲特的股東大會。

其實比亞迪也會搞一些全球開發者大會,雖然叫“全球”,但影響力非常有限,我相信在看的各位很少有人聽說過吧。現在很多公司都愛用“全球”這種大詞包裝自己,結果一到會場發現全是咱們自己村裡人。你們別急,以後我也搞一場DannyData全球見面會,歡迎北京中關村的同學們來參加我的全球大會。

其實我在蔚來還能活多久?【DannyData第5集】裡聊過,蔚來就是極其注重車主圈子文化的運營,我覺得有句話是“話糙理不糙”:“

比亞迪和特斯拉之間,差了一個蔚來。” 這句話並不是從市值角度來說的,而是指圈子魅力。

聊了這麼多比亞迪和特斯拉差距的地方,但是我必須要強調一點,比亞迪有一方面是特斯拉完全替代不的,那就是比亞迪可以稱之為“國之重器”,因為比亞迪的發展是具有國家意志的,為什麼中國要大力發展電動車呢?王傳福的這段話已經解釋的很清楚了:

中國是多煤少油的國家,那中國面臨的問題就是石油安全。中國石油有60%要從國外進口,還有60%是從海上運回來,要經過我們的南海,中國的石油儲備,今天只有三十天。還有一個更大的,人工智能,如果在燃油車上,幹不出什麼智能的東西,因為很難他是機械的東西。就像在算盤上你幹不出微信。

——王傳福

好了做個小結,今天我講了比亞迪和特斯拉在電動車、周圍業務和軟實力的對比,應該承認整體來看比亞迪和特斯拉相比確實有差距,但比亞迪也有自己獨特的價值。

我的價值觀


說完了比亞迪,接下來又到了我最想和你們說的——我的價值觀。

估計有不少人光是看到本集題目,就可以開噴了:“Danny你就是想黑我大’國貨擔當’比亞迪,比亞迪比特斯拉差哪了?我看你就是不愛國!”

那我先要表現一下自己的求生欲:愛國絕對是一種美德。

但是互聯網上有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把愛國的範圍定義得太寬泛了,說白了就是動不動就把事情扯到“愛國“上,“城門樓子,胯骨軸子”, 八竿子打不著的事,也都扯到“愛國”上。

比如孫楊事件,有一大堆網民認為 CAS對孫楊的處罰就是“西方世界對中國的陰謀論”,只要有批評孫楊的言論,這些網民都會開啟噴子模式:“作為中國人你怎麼批評自己人,不團結一致對外,我看你就是不愛國!”這種言論風氣,貌似在互聯網上還是非常主流的思想。

其實我認為孫楊確實是一名偉大的運動員,但不代表他就不能受處罰,更不代表他不能受到中國自己人的批評。

如果說誰是歷史上最愛批評國人的中國人呢?就是我們中學課本里最常看到的名字——魯迅。

魯迅有一句名言:“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的,然而我還不料,也不信竟會兇殘到這地步。” 如果魯迅這句話放到我們的互聯網時代,恐怕要被噴個夠嗆。

其實也不能全怪這些網民們,因為他們背後有很多道貌岸然的幕後操手,這些幕後操手就愛舉著“愛國”大旗,實際上是為了獲取私人利益。

比如市場上到處都是新國貨、新國潮代表,其實就是商家們的一種營銷手段。比如比亞迪內飾都用中文按鍵,也要扯到宣揚傳統文化上,在我看來這根本沒什麼關係,中文好用你就用中文,英文好用你就用英文,別搞一些出口車賣給歐美人,你也非要用中文按鈕“宣揚傳統文化”。

而且商家們非常喜歡忽悠消費者非黑即白的價值觀,因為情緒到位了,利益也就跟著來了。我就非常不喜歡非黑即白,我喜歡灰色。

塔勒布《反脆弱》這本書裡提倡“不確定是件好事,甚至非常必要。”,我們需要習慣多種思想並存,適應灰色地帶。


測驗一個人的智力是否是屬於上乘,只要看腦子裡能否同時容納兩種相反的思想,而無礙於其處世行事。

——《崩潰》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傑拉德

我是小丹尼,談車說科技。如果你認為本集視頻對你有幫助,請幫我點贊收藏轉發關注,讓更多人看到我這個視頻。在下集DannyData視頻裡,我會講華為,你想聽我講點什麼呢?請給我留言。


Techs Never Die,回見。


比亞迪為什麼不如特斯拉?


比亞迪為什麼不如特斯拉?

往期回顧

比亞迪為什麼不如特斯拉?

中文版本


【DannyData第1集】特斯拉上海工廠,有什麼影響?

比亞迪為什麼不如特斯拉?

【DannyData第2集】王興的深度思考,對美團的成功有什麼影響?

比亞迪為什麼不如特斯拉?

【DannyData第3集】拼多多隻是一家電商公司嗎?

比亞迪為什麼不如特斯拉?

【DannyData第4集】瑞幸真是割美國韭菜,補貼中國人喝咖啡嗎?

比亞迪為什麼不如特斯拉?

【DannyData第5集】蔚來還能活多久?

比亞迪為什麼不如特斯拉?

【DannyData第6集】小米為什麼難衝高端?

比亞迪為什麼不如特斯拉?

【DannyData第7集】蘋果不創新了?

比亞迪為什麼不如特斯拉?

比亞迪為什麼不如特斯拉?


EN Version


【DannyData 01】What is the impact of Tesla Shanghai Gigafactory?

比亞迪為什麼不如特斯拉?

【DannyData 02】Wang Xing's deep thinking and Meituan's success?

比亞迪為什麼不如特斯拉?

【DannyData 03】Is PDD just an e-commerce company?

比亞迪為什麼不如特斯拉?

【DannyData 04】Luckin takes advantage of American investors?

比亞迪為什麼不如特斯拉?

【DannyData 05】How long will NIO survive?

比亞迪為什麼不如特斯拉?

【DannyData 06】Why is Xiaomi hard to enter the high-end market?

比亞迪為什麼不如特斯拉?

【Dannydata 07】Is Apple still innovative?

比亞迪為什麼不如特斯拉?


聊完特斯拉美團拼多多瑞幸蔚來,我們收穫了什麼?【DannyData1-5集小結】

比亞迪為什麼不如特斯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