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一高中女生,每月要求父母給我400元生活費,過分嗎?

心隨浮動2020


1.在這裡,需要先做一個澄清:在你的心裡,“過分”具體是指哪些情況?什麼樣的事情在你心裡屬於“過分”?是與父母商討的過程過分,還是400元錢的數額過分?

2.下面就會涉及到一些具體細節:

父母每月收入多少?家庭的恩格爾係數是多少?400元佔家庭支出的百分比是多少?

400元用於哪些支出?是純粹的零花錢,還是包括零花錢+課外輔導資料+其他,等等。

父母限制給400元,他們的困難是什麼?他們有哪些擔心?他們的人為給多少更合適,理由是什麼?互相溝通過這些細節嗎?

以上是我的觀點,可以作為參考!



慧心慧意教育


你的這個問題我感覺你說的有點模糊,因為我們不知道你的具體情況,是大城市還是農村?走讀生還是住校學生?家庭經濟是富裕還是貧窮?這些都是衡量你這400元生活費是多或少的因素。

就拿我自己來說吧,我是一個出生在六十年代的農村,七十年代末期讀高中,學校離家三公里左右,算是走讀學生吧?夏天中午回家吃飯,還是徒步走,那時家裡連自行車也沒有,冬天拿乾糧,一般是餅、饅頭、饃饃啥的,那時我們也不講究帶點開水啥的,吃了乾糧、喝點自來水就行了,那時的身體還特好,從來也不會鬧毛病,至於生活費一分錢也沒有,缺本就向家裡要本錢,交學費、書費就向家裡要書費、學費錢,多一分家裡都不會給,因為那學費、書錢有的時候還是和別人家借的,所以不會多給的。而現在的年代再那樣是不可能的了,不過如果你不是住校,我覺得400元的生活費,按我想是不少了,因為為了你們健康成長,適當的控制你們的零花錢是對你們有好處的,雖然你們自己認為自己是成年人了,但是你們的自控能力還是比較差,如果零花錢多了,就會胡亂的毫無節制的去買一些垃級食品及垃級飲料,或去網吧等沾染一些不良習慣,這對你們成長是不利的,不過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

我對你有個小小的建議,如果你真的是高中生的同學,我想你從現在開始就不要再玩頭條了,專心致志學習你的高中課程,不管你考上什麼樣的大學,等到了我現在的這個年齡,再回憶學生時代的往事時,可以自毫地說:“我努力了。”不知道你對我的建議認可否?


老牛拉破車


看情況吧,如果吃家裡的用家裡的,這400屬於零花錢的話,在家庭不富裕的情況下就不太好,如果是高中學校住宿,吃飯錢和一點日用品錢,一個月400算很少了,應該給。家庭條件不允許你可以星期六日去做兼職,發傳單基本每個星期六日都有,一天七八十塊,一個月有9天,就能賺到600多。俗話說窮孩子早當家,這話是有道理的,我就是這樣過來的。(在這裡給你一個私人忠告,既然讀高中了那必須讀大學的你可以自費讀,放暑假去工廠打工是累點,一個月5000左右,放假快三個月基本學費就夠了。在上學時間,晚上都比較富裕的,可以做一些長期兼職,一個月2000左右因為有大學的地方,市區都比較富裕工資應該有2000.有些地方可能就1000多。夠自己吃飯啥的就行。然後明確告訴你父母,你目前打工的錢是用來讀書的,沒辦法補貼家用,辛苦大學4年,出來工作了在孝敬父母。臉皮厚一點就能過去了。最後兩點∶1:大學讀對專業好找工作,就算你是女人也要努力工作,靠男人是可以,如果靠錯男人,你會輸得很慘。 2:做好社會觀價值觀,你母親生你不容易,很疼的,以後你也會經歷。父親養你兄弟姐妹和你母親也不容易,一個月如果幾千塊的工資壓力很大的。你出來賺錢了也要照顧父母,家裡有個弟弟或者哥哥,出嫁了就可以適量減少照顧你父母的責任,主要責任還是在你哥哥或者弟弟身上。如果以後你不照顧父母,你子女就會問你的,然後你怎麼回答?如果你子女學你這樣不照顧父母,以後你和你老公怎麼辦。 任何事和物不如意十之八九,窮人孩子早當家,堅強吧,加油!!!)


Ui喔


你是住校吧,那應該不算多啊,大部分普通家庭都跟你差不多。我家隔壁的鄰居,男孩八年級,公立學校,也是住校一個月還300多呢。聽他媽媽說,這些錢也就是吃飯,買點學習用具,學費什麼的還不算。我個人感覺不多,大部分人都跟你差不多。


逝去的青春80後33


從題主的角度,您的要求一點也不過分,按30天算一個月,平均也就是13.3元/日。就目前國內物價水平,13元/日可能一杯好一點的奶茶也喝不到,更何況是女生,還要買各種各樣的小玩意,如果再攀比一下,更是不夠。這點,我非常理解。

因為不知道您家裡的經濟情況,不好妄加議論。但從父母的角度,父母肯定是非常愛自己的孩子,他們會把自己最好的東西奉獻給孩子。他們為何不給你400元/月的生活費,肯定有他們的考慮,或許是怕你亂花錢;或許是覺得沒有必要,家裡都有現成的;或許是這些錢確實對他們來說太多了;等等吧。

如果家裡經濟條件確實有限,希望題主能理解父母,畢竟父母賺點辛苦錢也是非常不容易,尤其是當下抗擊疫情的情況下。同時請題主把心思全部用在讀書上,爭取考上名牌大學,用自己的實力去賺錢,努力改變家庭現狀。

如果家裡經濟條件還不錯,建議題主制訂一份預算清單,即每個月大概的花銷明目。這樣跟父母交流,父母可能就比較容易理解,每月400元的去向。

如果家裡經濟條件非常不錯,400元/月對於高收入家庭不算什麼,建議題主找個時間跟父母交流一下,請教父母是基於什麼考慮不願意給您零花錢。

總而言之,希望題主能根據自家的經濟條件,採取合適的方式跟父母溝通,取得父母的理解。

最後,有了零花錢,還是要學會開源節流,學會理財。從小培養財商很重要。


艾青霖


如果題主感覺不過分就不過分了,這種問題本身就說明你十分在意父母給的400元,顯然是少了!

先要聊聊我現在因為疫情窩在家裡的基本消耗:平均每天買水果等吃的耗材等等,一天200元;如果偶爾愛人或者小孩刷手機看到了好東西,買個東西買個南方的水果,基本上百八十塊出去了。這還不包括時不時買個衣服什麼的。也就是每個月消耗就在6000元,這還不包括房貸6000元,還有水電氣等等消耗......

想問問題主,你父母每個月的收入是多少?我作為父母,你一個月高中生400元,的確少了!可是,如果你父母現在因為疫情根本不能到城裡打工,而農村現在如果沒有大棚(有大棚的話,相信你父親不會每個月只給你400元)的話,現在也確實沒有什麼乾的,尤其是疫情當下!
所以,希望題主能夠換位思考,站在父母的角度去看問題,不要一味地認為:自己一個高中生,每個月400元,已經夠省了,父母還認為太多!因為,你要知道你的學費等等,都是你父母親可能從自己的口糧裡面扣下來、結餘的!

如果你走上社會打工了,你就不會有現在這種想法了!記住,你不可以選擇父母,但你一定要尊重和理解父母!


英武


是否過分從來都不是看絕對,而是看相對。

第一個問題你現在高中一年級,一日三餐是隻有中午在外面吃,還是三餐都要在外面吃?

第二個就是要看你在什麼地方生活,不同的消費水平才能看出你的這個要求過不過分?

第三個這些零用錢包含了你生活的哪些費用?

第四個,你家裡的收入狀態是什麼樣的?

所以對於自己的零用錢的問題還是需要跟父母商量。如果你生活的地方消費不高,家裡的收入狀態也不多,建議不要為了眼前的消費給自己帶來的快樂鬧出很多的不愉快,讓父母為難自己的心裡也會很難過。

讓自己好好學習,等到有一天自己可以工作了,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很多自己的狀態。



火火小影迷


高中生,生活費400元不算多,這個時期你的學業比較重要。

跟父母要沒什麼丟人的,而且400元只夠吃飯,其他的也做不了什麼。

別想那麼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兒女身體好,學業有成,考上好大學,985,211。

你應該想的是用學習成績來回報父母。

高中是你求學生涯最關鍵的時候了,好好把握,考上重點大學就是你對父母最好的回報。

你或許會覺得父母不關心你的學習,你以後的人生,但大多數父母可能是因為不會表達這種關心,而且他們的人生經歷也能給你什麼好的指導。

你心裡要相信,天下的父母沒有一個不希望自己的兒女不成才的。

一個月400元的生活費,你也是算節約的女生了。

好好學,考上好大學了,走出小地方,去大城市,你會有更廣闊的天地。





老周參謀


不過分,現在的生活成本擺著呢。但是要計劃著花,不然1000元一月能過。200元也能過。要理財,定好計劃並堅定不移地執行,算一算必不可減的開支有多少,可以小奢侈的額度有多少,每月要想方設法節餘幾十塊錢,作為後面的機動使用。養成這樣的習慣,將來獨立後會受益無窮。


夢迴三界


假如你已經滿十八歲了,無論你要多少錢,父母都沒有繼續供養你的義務,更談不上過分不過分,也就是說你應該自食其力;假如你未滿十八歲,也應根據家裡的具體情況,與自己的父母商量,絕大多數父母都是愛自己子女的,如果父母有能力,也一定會根據學校的生活水平,給予你足夠的生活費,記住一個道理,只有“可憐天下父母心”,沒有“可憐天下子女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