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二年紀的孩子父母要不要給孩子講題?我怕和老師講的方法不一樣?

成都教育幫幫幫


有能力給孩子講題,肯定還是應該講的,最重要的是解題的方法。孩子其實都差不多的,關鍵是孩子的根基要打紮實,老師不是每個孩子都能照顧過來,有些孩子題目不太懂,覺得其他孩子也不懂,也就無所謂了。如果孩子可以比較好的打好基礎,父母肯定是希望孩子能學會的,會更有耐心,基礎打好了,後期給孩子講題的機會就會越來越少了,因為孩子的基礎打好了,學習能力就相對比其他孩子要好很多,萬事開頭難,一開始不用心,後期反而用再多努力,也會事倍功半。


復興錯題本


你好,很高興能夠回答你的問題,我家孩子今年三年級了,學習成績還算不錯,那就讓我來說一下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家長是否要給她講題?根據我的經驗,我們小時候學習的東西和現在是有些不同,所以我經常給他講思路,而不是講方法,方式方法的話,儘量按照老師的來,如果孩子不會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用自己的方法來教他,並鼓勵他,第二天向老師求證我們的方法是否可行。

1. 發現不會的題。一二年級的孩子學習的內容還是比較簡單的,大多數家長應該晚上都會看孩子寫作業吧?如果在這個過程中發現孩子有不會的,我們一般會詢問上課時老師是怎麼講的?如果他回憶不起來的話,我就教他我的方法

2. 方法對比。如果孩子在回家作業中,出現錯誤,我們一般會試著讓孩子講一下老師的方法,如孩子說不清楚或者不記得,我們會再講自己的方法。並讓孩子帶著我們的方法,明天去講給老師聽

3. 和老師進行交流。當孩子第二天回到家中時,一般我會問:“昨天的事情有沒有向老師反饋?老師的答案是什麼?”如果沒有差異的話,那就不需要向老師求證了,如果有差異的話,那就及時和老師進行溝通交流

這樣的話就不會存在教錯的問題,主要是針對孩子不會易錯點,進行添加我們自己的解題思路,並及時向老師求證思路是否正確。這樣孩子無形中也就學會了,如果方法都對的話,那孩子就會了兩種,何樂而不為呢?

以上是我的切身感受,希望可以幫到你,謝謝(*^o^*)





富賈巨賈甚燚


一二年級如果提前預習可以適當領著孩子講題。如果是複習,孩子不太會時可以引導孩子讓他自己來答,不要直接告訴答案,我女兒三年級,寒假的時候我每天兩節課帶她預習,等開學上網課後,跟學校氛圍不一樣,沒有老師現場指導,但是因為我跟她講過,所以她理解和消化的很快,相對學起來會更輕鬆一些,過了三年級家長就要慢慢放手了


YO寶兒媽媽


家長給一二年級同學講題我覺得完全可以。但是要注意自己得先會。講題過程不能超綱,不然孩子接受不了,家長也會很被動。

1、語文

一二年級的語文,主要以拼音和生字為主,家長要輔導孩子學習,就要先把自己的讀音學準,不要誤導孩子,至於生字的話,以筆順為主,家長可以弄清楚筆順,然後教給孩子。在這個階段,也是要開始注重孩子閱讀的時候,可以陪孩子看各種繪本,掌握課本拼音。

2、數學

一二年級的數學,以加減乘除為主,以及一些簡單的應用題,我想這些應該難不住咋們家長把,家長完全可以輔導孩子學習,切記不能超綱,不能以你所學去解孩子的問題,這樣容易誤導到孩子,打亂孩子的思路。

3、成就感

家長可以提前學習孩子課本上的內容,在給孩子講解題目的時候做到心中有數,也不會超綱,並且家長給孩子輔導作業,孩子在這個階段,爸爸媽媽就是孩子的榜樣,在孩子心目中樹立一個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形象。是不是很有成就感。孩子也更樂意向這樣的家長學習。

總之:一二年級的學生,正是剛剛步入小學階段,這個時候學生成績不會有多大的差距,主要是夯實孩子們的學習基礎,並且學習難度很低,家長在提前預習課本的前提下,完全可以輔導孩子作業,儘快掌握課本知識,給孩子留出大量時間,培養閱讀的習慣。


屈大強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是@微笑教師

孩子在一二年級的階段,很多題是自己讀不懂或者是不會做的,這點很正常,給孩子講題我覺得是必要的,但是要分情況:

孩子實在看不懂或者不會的時候

這個時候建議家長要進行干預,給孩子講講題目的意思,碰到孩子真的不會的時候要給孩子按步驟講解一下,讓孩子知道這道題的解答過程,給孩子一個接受的過程。

如果擔心和老師講的不一樣,可以去網上搜索下類似的題目別的老師都是怎麼講解的,這樣可能會給你講題帶來一些幫助。

儘量讓孩子主動給你講題

有些基礎紮實的孩子,在做題的時候會比較順暢,這個時候建議家長邀請孩子給自己講解一下

  1. 這樣講解有利於孩子邏輯思維和條理的梳理

  2. 這樣講題有利於孩子對所學知識以及解題步驟的回顧

  3. 讓孩子講題也有利於孩子口才表達方面能力的培養。

以上是我對要不要講題的看法,希望能幫助到你,我是@微笑教師,歡迎大家關注一起交流。


微笑教師


小學學齡階段不同,認知特點也不相同,王老師認為低年級階段父母是具備輔導孩子能力的,可以多關注和引導,高年級逐步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我是王老師,專注於小學數學,歡迎大家的關注!

低年級是知識簡單和接收過程不簡單的統一,輔導孩子並不是簡單的講題,要找出困難點在哪裡,當然要求家長首先要知道這學期講什麼,不管是否用老師的方法,必須科學,符合孩子認知階段特點。以下詳解,供參考!

方法必須符合孩子認知階段特點

王老師認為低年級孩子優秀跟家長關係很大,包括學習興趣的培養,學習習慣的養成,家庭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不要動不動就把孩子送輔導班。

其實小學家長也是跟著孩子一起成長的,也是需要學習的。如何引導孩子拓展認知,如何激發孩子的好奇心,這些對於低年級數學學習更重要!題目不會做只是表象,說明某個知識沒有理解或掌握,這時候家長要做的首先是找到問題點。

① 瞭解孩子這學期的主要學習內容

拿人教版一年級下冊來講,下圖為知識樹。難點是人民幣相關的認知和題目。

② 找到學習問題點和理解難點

最直觀的就是孩子日常作業情況,這個年齡階段還是需要家長多關注。一般很容易判斷孩子在哪塊知識點有難度,一二年級都是打基礎階段,進度不快,要及時發現並重視。數學是螺旋式系統課程,具有連續性。比如除法含義沒理解,那麼倍數關係應用題就有困難。再如破十法基礎還是10的分成。計算能力基礎是孩子數概念系統的發展,比如輸的認知,數的大小比較,數的組成,數位概念等等。

③ 採用符合孩子年齡階段的方法

數學不需要死記硬背,也不是灌輸,更重要是引導,教給孩子思考工具,比如說二年級出現的應用題都是文字應用題了,包括兩步應用題,倍數關係應用題等,很多家長碰到不會的題目習慣了用方程思想,但是方程的學習是個系統的過程,顯然不適合低年級孩子,聽懂了,也不會運用,畢竟學習準備還沒到。

一二年級以實物、圖像為主要認知特點,可以教孩子通過畫圖對複雜的數量關係進行形象轉化,這樣相當於給孩子面對問題時一種思考工具。以下具體圖示舉例

結束語: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陪孩子一起親子互動,帶領孩子走進美妙的數學世界,激發孩子好奇心,這些都是需要去學習的。每個孩子學習問題不同,要找到適合的方法,孩子能聽懂,自己講一遍沒問題是標準,以上!

學習更多好玩有趣的數學學習方法


一學堂王老師


孩子寫作業遇到不會的題,想給孩子講,又擔心講的和老師的方法不一樣,給孩子造成更大的困擾。

有您這樣想法的家長不在少數,包括我自己也經常面對這樣的困惑。

很多時候,孩子拿著題來問我們該怎麼做,我們的頭腦中一秒鐘就可以形成思路,但是卻不能給孩子講清楚,說白了就是,我們用的是成人的思維,而孩子的思維能力還沒有到達我們的高度,以至於,有時候我們覺得這麼簡單的題,孩子居然不會做,是不是傻呀。

其實不是孩子傻,真的是我們的思維方式和孩子的思維方式不一樣,而且我們不具備用孩子的思維方式去給孩子輔導的能力。這也是我們為什麼我們繞來繞去給孩子講不清楚,老師卻能一點就透的原因。

那麼,孩子在家寫作業,遇到不會做的題,我們該不該給孩子講呢?答案是肯定的。

意識到思維方式不一樣後,我改變了策略,每次孩子遇到不會做的問題,讓我來幫忙講解的時候,我一方面先讓他回憶一下老師上課怎麼講的,然後讓他在給我講一下他自己是怎麼想的,在哪裡卡殼了。

有時候你會發現,讓孩子自己回憶或者給我們講題時,講著講著他自己又會了。

聽孩子回憶老師的講法和分析孩子的思路,就能幫助我們瞭解應該從哪裡入手,用怎樣的方式去幫助孩子了。

另一個方面,可以經常翻看孩子的作業,看看他哪裡是他薄弱的環節,然後翻翻孩子的書,看看書上提供了怎樣的解題思路,這樣基本上用他們能聽的懂得簡單的思路解題了。

總之呢,現在輔導孩子真的是不容易,孩子學,我們也陪著學。輔導作業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們面對問題是,積極尋求解決方法的態度,也會無形中影響孩子,讓他們也形成積極思考的學習習慣的。所以,大膽地去幫孩子吧!


森媽育兒手記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到了一個小笑話和一個短視頻。

這個笑話的內容是,一個年輕漂亮的媽媽輔導自己小孩子學漢字“藥”的讀法,課本上普通話的注音是“yao”,但是我們當地的方言卻把“藥”讀成“yue”,於是這個媽媽對孩子說:

“跟我學!y~ao 藥,吃yue的yao ”

這個短視頻的內容是,一個媽媽輔導孩子做除法運算題目:24÷4=? 她使用商式計算,商5餘4,再商1,結果竟然得51 !”

這雖然都是笑話,但也提醒我們:教育教學是很專業的事情,如果沒有這方面的專業素養,輔導孩子學習一定要慎之又慎。

當然,你如果確有把握,也可以進行輔導。如果孩子說跟老師講得不一致,千萬不要對著孩子輕易地否定老師的教法,以免孩子以後形成對老師的輕視與逆反,影響孩子的成長。


楠杉槲


我認為家長還是需要參與的,小學一二年級的試題難度並不是很高,而且大部分都是基礎知識,家長完全有能力解決的話是可以講題的,和老師有不一樣的方法也不全是壞事,只要你講的是有道理的而且是正確的,那完全是可以給孩子講題的,這還有可能可以激發孩子思考,從不同的方面去思考一個問題。在給孩子講題的過程,這其實在培養親子關係上有很大的幫助,你們通過講題也是在不斷的溝通


今天有點甜i


在學校,老師講題,在家,如果孩子能把老師講的知識說給家長聽,那麼,孩子的學習就不用太過擔心了。只是,這需要耐心,需要引導,需要長時間的陪伴。而為了更快地完成作業,或者家長為了讓孩子更快地掌握知識,給學生講題,甚至代替了他的思考過程。其實,小學階段最重要的就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養成學生懂得思考的習慣。欲速則不達,講題講到最後,都會變得雞飛狗跳。小孩子的教育,方法非常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