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塔圖姆、喬治、拉文今年的變化,談談NBA鋒線的“加減法”

從塔圖姆、喬治、拉文今年的變化,談談NBA鋒線的“加減法”

塔圖姆的加法

凱爾特人今年出了兩個全明星,一個是常客肯巴-沃克,另一個是新人傑森-塔圖姆。

打進全明星對於一名球員,特別是一名年輕球員來說,相當於一個蛻變的指標,一個進入高級別食物鏈的准入門檻。

用我依稀還記得的高中生物課本知識來解釋就是,現在的塔圖姆類似於從第二或者第三級營養級進化到第四級營養級。

或者用詹姆斯的話來形容就是——塔圖姆是 YOUNG KING.

自從塔圖姆這賽季開始漲球以來,我所感受到的一點就是——媒體在不斷渲染塔圖姆是 YOUNG KING,是下一個聯盟巨星。

但實際上就我瞭解到的部分凱爾特人球迷卻不這麼認為,他們反而認為塔圖姆的漲球存在很大程度的泡沫,一戳就破。

從塔圖姆、喬治、拉文今年的變化,談談NBA鋒線的“加減法”


塔圖姆的漲球是泡沫嗎?我試著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我給出個人觀察的結論,我認為塔圖姆的漲球提高看得見摸得著,當然,其中必然存在一些可以改善的短板,但沒有虛假到存在大量泡沫的程度。

塔圖姆的漲球直觀體現在常規得分數據的上漲,場均23.6分的塔圖姆每場能比去年多拿7.9分,換言之也就是塔圖姆的進攻比之前更好了,而進攻變好是他漲球的主要原因。

那麼,塔圖姆的進攻細分下來是哪方面在提高?

通過對比18-19塔圖姆和19-20塔圖姆可以看到幾樣比較明顯的變化——突破、遠投效率、持球進攻。

先說說這三樣數據的實質性提高怎麼在數據上體現。

比如塔圖姆上賽季被許多球迷詬病的一點——在接受了科比指導後塔圖姆開始刻意追求一些高難度的中距離運球投籃,精確地說是運球漂移兩分出手。

18-19的塔圖姆漂移後仰投籃命中率21.6%(且全是兩分),後撤步投籃命中率38.9%;而19-20的塔圖姆漂移後仰投籃命中率40.7%(包括5中2的三分),後撤步投籃命中率45.7%。

而且19-20塔圖姆的後撤步三分球命中率高達42%,18-19的塔圖姆只有27%。後撤步宗師哈登是37.3%(當然了,哈登的數量級是塔圖姆的幾倍)。

和自己比有提高,和別人比也有提高,這就是“鄰居家的孩子”吧?

從塔圖姆、喬治、拉文今年的變化,談談NBA鋒線的“加減法”

另外兩項,持球進攻和突破有同質性,所以合在一起說。

比賽內容直觀展現了塔圖姆開始像個組織前鋒那樣接管球權,他持球打擋拆的比例從15.1%提高到24.9%,回合收益也從0.91分提高到1.04分,好於聯盟91%的球員。

而塔圖姆的突破比較有得聊,18-19賽季他每場只有5.6次嘗試持球突破防守,命中率46%,進賬3.1分+0.5次助攻,選擇突破分球的比例33.6%,突破分球形成助攻的比例在9.8%;而19-20賽季塔圖姆場均完成11次突破,命中率47.3%,進賬8.1分+0.6次助攻,選擇突破分球的比例22.7%。

你可以看到,在攻筐效率基本一致的情況下,塔圖姆增加了自己的攻筐次數來形成持球突破威脅的質變。

同時,從塔圖姆突破分球的比例可以反推出——18-19賽季的塔圖姆突破後選擇直接攻筐的比例為66.4%,而19-20賽季這個數字為77.3%。這一指標的變化則指向——19-20的塔圖姆打得更堅決、更有侵略性了,這是技巧層面外的心態變化,是塔圖姆進攻變好的另一項重要指標。

從塔圖姆、喬治、拉文今年的變化,談談NBA鋒線的“加減法”


換言之,塔圖姆進攻端的質變在於——技巧的改進+心態的變化。而這兩點也可以總結得更加簡單。

比如以上說的投籃、突破,都是細節上的技巧呈現,本質上的加成源自於塔圖姆變得強壯帶來的核心力量加成。

因為變得強壯,塔圖姆突破的時候可以打得更有侵略性,投籃的時候才有更好的技巧完成度——從而讓塔圖姆用後撤步投籃這種拉開空間的方式穩定了自己的持球進攻手段,再配合魔球+繞樁突破打法改善了效率。

從塔圖姆、喬治、拉文今年的變化,談談NBA鋒線的“加減法”


而心態上的變化則是——塔圖姆原本就想要做得更多,但有歐文和其他人的凱爾特人很難讓塔圖姆做得更多,但本賽季沒有歐文的凱爾特人需要塔圖姆做得更多,而塔圖姆也準備好了做得更多。

縱觀塔圖姆新秀賽季至今其實存在一個轉型的過程,他現在的角色定位和17-18賽季相差許多,而18-19賽季是“藍領以上、球星未滿”的兩邊不靠狀態,再加上凱爾特人的配置構成本身就開始土崩瓦解,18-19的塔圖姆在轉型的過程中存在掙扎並不奇怪。

但是19-20賽季的塔圖姆天時地利人和,技巧、心態、鬍子、紋身結合,圓滿蛻變。

從塔圖姆、喬治、拉文今年的變化,談談NBA鋒線的“加減法”


塔圖姆漲球的方面前面說過:突破、遠投效率、持球進攻。這幾項是以往歐文的工作,而這能說明塔圖姆替代了歐文的角色嗎?

我覺得,說塔圖姆替代了歐文的角色不那麼貼切,只能說在某種程度上分擔了原屬於歐文的進攻任務,但整體上他類似於雷霆時期保羅-喬治的定位,是個可以兼顧三四號位的全能前鋒——或者說是一個技巧哈登化的 KD 式四號位。

當然,塔圖姆也並沒有完全達到了聯盟頂級,他仍然存在一些可以改善的問題,比如在佔用組織前鋒級別球權的前提下無法理順進攻、為團隊創造機會——你也能看到塔圖姆在球權大量增加的情況下助攻數只是比上賽季增加了0.8次,而失誤增加了0.7次;同時塔圖姆打擋拆更多是為了個人進攻找掩護,他擋拆後分球的比例只有25.9%,分球帶來的收益只比聯盟34%的球員更好。

不過,這是不是屬於有點挑刺了呢?畢竟這屬於塔圖姆的附加價值,而他在得分攻堅的本職工作中做得很好。

所以,說塔圖姆的進步存在泡沫並不那麼合適,不論是數據層面還是比賽內容層面都是如此。或者說,再新秀賽季的塔圖姆從一名打法簡潔的側翼得分手進化成可以負責複雜攻堅得分任務的進攻核心之後還不是終點,他還可以有更多的想象空間。這個說法比較準確。

從塔圖姆、喬治、拉文今年的變化,談談NBA鋒線的“加減法”


保羅-喬治的減法

快船版本的保羅-喬治數據比起去年在雷霆顯然是打折扣了。

但我不覺得從場均28+8+4下降到場均21+5+3是他個人實力退化的體現,可能是傷病影響,更可能是因為他在快船做減法。

去年的保羅-喬治在威少的禮讓下做了加法,很長一段時間都是 MVP 榜單的前三。雷霆的保羅-喬治做了哪些加法?主要就是他代替威少扮演起雷霆的進攻核心,得分、攻堅、持球創造一把抓。

但顯而易見在有倫納德的快船他不需要這樣,反而扮演之前威少的角色更合適。或者說,現在的保羅-喬治是一個類似去年猛龍的高配洛瑞。

從塔圖姆、喬治、拉文今年的變化,談談NBA鋒線的“加減法”


那為什麼不讓倫納德在雙核之中當配角呢?很簡單的道理,因為倫納德的持球攻堅能力更強且穩定,而喬治在更頻繁的無球狀態下比賽影響力也不打折扣。

一個數據:喬治本賽季繞掩護出手投籃的比例從10.1%提高到15.7%。

但不能簡單理解為喬治的減法是改打無球,這麼說太過片面了。比如喬治持球打擋拆的比例也在提升,從雷霆的24%提高到現在的31.4%。

喬治仍然是快船倫納德外另一名重要的、全面的進攻核心,這也是為什麼我說他是一個高配的洛瑞——因為洛瑞不單純是在遷就主攻的倫納德,他也在通過自己的個人能力豐滿球隊的進攻套路,做減法的喬治並沒有減去他的核心競爭力。

能體現這一論點的幾個指標:和倫納德一起出場的喬治助攻率為19.5%,而單獨帶隊時是23.1%;但是和倫納德一起出場的喬治,回合使用率也達到了27.1%的水平。

從塔圖姆、喬治、拉文今年的變化,談談NBA鋒線的“加減法”


喬治的減法具體來說,是減少了複雜的進攻工作,專注於更高效、更直接的進攻方式,而無球進攻是其中一種能簡化進攻繁瑣度的方式,但不代表他需要捨棄他原本擅長的持球攻擊,只是打得更加聰明而已。

我是這麼理解,現在的保羅-喬治進攻目的更加純粹,需要兼顧的事情少了,這是減法的根本。

在快船做減法的保羅-喬治更輕鬆,效率更高,他和倫納德一起在場的時候失誤率只有52.8%,而單獨帶隊的時候這個數據是65.8%。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做減法不代表退化,至少我印象中,保羅-喬治本賽季打關鍵比賽沒什麼拉胯表現。

從塔圖姆、喬治、拉文今年的變化,談談NBA鋒線的“加減法”


快船陣容的均衡性和隊友的成熟性可以讓喬治舒適地做減法。他當然可以做加法,但在常規賽還有舊傷的情況下這沒什麼必要,做減法就夠用了。

去年的雷霆喬治就在最大限度地做加法,當然他收穫了 MVP 呼聲,但常規賽最後一個月開始肩傷出現,季後賽拉胯首輪出局。

在雷霆的喬治屬於個人輸出必須拉滿否則球隊就完了,但在快船屬於“可以拉滿,但沒必要”。

這也是喬治在快船做減法的本質。

同時,這也是一種心態上的成熟——塔圖姆的加法是一種成熟,喬治的減法也是一種成熟。

當然了,你也可以說他是抱大腿,但這個就各有說辭,沒辦法展開討論了。


做減法也做加法的扎克-拉文

在全明星陣容出爐前,有一定的呼聲支持扎克-拉文入選,這一定程度上當然有東道主的加成,但也有球迷對他本賽季表現的認可。因為拉文的確打出了自己職業生涯最棒的一個賽季。

如果說一個球員打出了自己生涯最好一季,通常來說都是他在這個賽季迎來了一個全面的進化,比如前面說的做加法的傑森-塔圖姆就是如此,去年的保羅-喬治也是如此。

但扎克-拉文的最好一季和做加法有點出入,他的進化反而體現在做減法。不過,拉文在公牛的減法和喬治在快船的減法又有點不同,喬治的做減法更傾向於服務團隊,而拉文的減法在服務團隊的同時也更多傾向於個人。

從塔圖姆、喬治、拉文今年的變化,談談NBA鋒線的“加減法”


那麼,說了這麼多,拉文究竟做了什麼減法?

簡單而言,拉文的減法在於進攻端,減少了球星式的持球打法比例,增加了自己的無球投手屬性。

有點重回森林狼時期的意思。

這是拉文來到公牛的第三年,而他在公牛的前兩年多多少少都走了些彎路。因為輿論的期待將他捧到了公牛救世主的高度,再加上以科比為偶像的球員多多少少都有一些00年代搖擺人打法的執念,在公牛最初兩個賽季的拉文或許都鑽進了“我要成為公牛科比”的牛角尖。

我仍然記得拉文對於外界質疑他低效中距離的一番回應,起因是公牛數據部門希望拉文減少自己的中距離,而拉文的回應是——“我從小看著喬丹和科比的比賽長大。現在的主流打法讓數據專家們迷信三分,但高強度比賽裡中距離才是殺手鐧,中距離跳投變成了一門被遺忘的藝術。我很清楚情況,但我喜歡用自己擅長的方式得分”。

從塔圖姆、喬治、拉文今年的變化,談談NBA鋒線的“加減法”


所以,拉文後來沒有接受數據專家給他的建議嗎?

並不是,從拉文本賽季的60場常規賽情況來看,拉文接受了數據專家給他的建議,同時也沒有拋棄他的自我——拉文本賽季場均投8.1個三分,上賽季是5.1個;但他這賽季仍然投了151箇中距離投籃,雖然頻率降低了,但還是他的主要得分手段。

換言之,拉文做了一個折中的妥協。他沒有完全推翻自己二十餘年來的籃球觀,而是在自己的籃球觀之上慢慢吸收新觀念。

也可以說,這讓拉文的減法變成了加法。

從塔圖姆、喬治、拉文今年的變化,談談NBA鋒線的“加減法”


妥協也確實讓他有更好的效率和更好的比賽表現——常規時間段他可以通過更簡單高效的突破+三分來維持輸出,而拉文也選擇了更多的無球進攻來改造自己的古典打法,上賽季他的C&S三分佔9.9%的比例,本賽季佔14.2%。

拉文本來就是個能攻堅的得分手,只是說常規時間裡效率不那麼美麗,這也是很多古典藝術家後衛的通病。而擁抱新時代能解決這個問題,杜蘭特其實就是最好的例子。

但對於拉文的漲球,擁抱新時代是其中一點,另一點關鍵在於對自我定位的認識,這賽季他更清楚自己是個得分手,而不是組織者——就像被盧比奧解放的德文-布克一樣,把不擅長的事情讓隊友幫忙解決,我去幹我擅長的事情就好了。

組織得分搭配,幹活不累。

從塔圖姆、喬治、拉文今年的變化,談談NBA鋒線的“加減法”

總結起來,拉文的漲球本質上還是做減法,技巧上的減法,還有心態上的減法——“原本我以為自己是喬丹科比式的籃球藝術家,但事實上我暫時還只是個籃球工具人”。

當然了,有著一顆藝術家的心,沒什麼不好的。誰知道拉文未來會不會成為籃球藝術家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