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象數的虛實論

《易》的意象不是固定的,有的適合陽剛,有的適合陰柔。不可以確定固定程式化的“典要”,典型的規定是適應時空變化的,唯有變化才適宜生存,適宜應事,才能推動人類進步。

易經象數的虛實論

意象的虛實,“虛”與“實”是對應,“虛”並非是“假”,近觀則實,遠觀則虛。具象為實,抽象為虛。小形為實,大象為虛。有形為實。無形為虛。有為為實,無為為虛。虛實相生,共同體現“真”的情節。

天地人,合一體現有與無,虛與實的統一。道之“無”,非空無一物,而是無形,無味,無色,無跡的物質的抽象實體,其玄高深,抽象混沌,無法讓人感知,無法用形象的語言描述。

易經象數的虛實論

道是形而上,不是形而空的。形而上的道,是脫離形體的抽象之物。

客觀現象的“實”與主觀心象的“虛”客觀的“有”與主觀的“無”辯證統一。

易經象數的虛實論

人以道為本體,從道體混沌中體味其中的有與無,虛與實。陰陽是有形實體,陰陽渾然一體成為太極。太極是陰陽尚為分離的狀態,是一切存在的根。是“有”的父母體,他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太極無形,孕育生命有形。陰陽未成,所以“無形”;陰陽始成,產生“有形”。太極由一分二,由合而分,產生陰陽,陰陽交合,衍生萬物,分而又分。萬物陰陽再一次聚合,相吸相交,分而又合,歸返太極之本,循環往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