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吃重慶火鍋是怎樣的經歷?

美食博物


這是第一次吃重慶火鍋的照片,要的中辣的,重慶火鍋跟北方火鍋還是有很大差異的:

1、蘸料,重慶主要是蒜沫和香油,要找麻汁基本沒有,北方呢一般都是麻汁,蘸料相對豐富一些,這個跟底鍋有很大的關係,重慶底貨就可以把食材涮的相當入味,蘸料的功能主要是解辣,香油包裹後的食材不至於太傷胃,北方一般是骨湯鍋、菌湯鍋等,而且沒有那麼辣,即使牛油鍋也是改良的,沒有那麼辣,主要依賴於蘸料調味,所以蘸料會有十幾種配料。。

2、火鍋底料,重慶一般是牛油鍋底,厚厚的一層油,所以不建議點白菜等蔬菜,太吸油和辣了。

3、食材,重慶一般涮毛肚、鴨腸、豬腦、泥鰍、牛筋、鴨血等葷類,偏於動物內臟,蔬菜有豌豆尖,北方一般涮白菜、豆皮、茼蒿等蔬菜,葷類一般是羊肉卷、牛肉卷等肉片,也會有毛肚,蝦、貝類等海鮮等,主要偏向於肉類。

總之,南北各有自己的特色,應該跟氣候有很大的關係。辣是重慶的特色,火鍋自然辣辣辣,哈哈。











食在青島


大家好我說說我第一次吃重慶火鍋的感覺,去年六月份正好公司派我去重慶出差,以前和家人或者朋友吃火鍋點的鴛鴦火鍋我從來沒有吃過辣的那一邊,看他們吃的汗流浹背很是羨慕 自己怕辣不敢嘗試。這一次到重慶去看的滿大街都是火鍋店哇……[捂臉],硬著頭皮吃吧,請看第一張照片是我第一頓吃的看看有食慾沒有 哈哈 看著都辣啊,服務員端上來蘸料我一看每人有一小罐香油、香菜末、蒜末、怎麼就這幾樣啊 這在我們東北光蘸料就有十幾種呢,入鄉隨俗 油鍋翻騰了、我們點了幾樣店裡的特色開涮,手切羊肉蘸著香油碟放入嘴裡,鮮香有一絲絲麻辣味好吃極了,本來以為會很辣很辣 結果不是想象那麼辣,一掃而光[捂臉] 汗流浹背的,重慶天氣溼熱流點汗祛祛溼氣感覺很爽快。這就是我第一次吃重慶火鍋的體驗。







菊姐愛美食


我就是不能吃辣,但是去到重慶的第一天就愛上吃火鍋的人。

大一那一年清明節和五個小夥伴組隊去重慶玩。抵達重慶的第一感覺必須是迷失方向,第一次聽到有人指路的時候說往下走。。。一行六人兜兜轉轉終於來到了一家青年旅館,晚上聽了老闆的話,去附近的小斜坡上吃火鍋,叫莽子火鍋。重點來了坐下之後,服務員問次撒子鍋?(吃什麼鍋?)我們都還沒回答,服務員一聽我們說的是普通話,立馬就說我明白了。。。明白了。。。白了。。。了。。。然後就輪到到我們不明白了啊!重點走了不一會兒,上鍋上菜,九宮格可謂江山一片紅啊,表面浮著一層厚厚的辣椒,聞著都辣鼻子。自己做了一份油碟,嗯,應該叫油碗才對。興致勃勃的夾起一條鴨腸開始涮。重點又來了入口的第一口覺得並不怎麼辣啊,我一個廣東人開始吹噓,重慶火鍋不過如此,根本就不辣嘛。第二口第三口,情況急轉直下,那個辣的喲,昏天黑地,哭爹喊娘。


鑿飲耕食記


本人在16年的時候有幸去過一次重慶,並在那邊住了大概有15天左右吧,給我印象最深的地方,除了大街上隨處可見的漂亮女孩,真的非常的養眼。另外一點就是重慶的美食真的讓人很難以忘懷!

第一天在連續開了差不多12個小時的車之後,在渝北開始駐足休息,跑到樓下一家看著生意似乎很好的小飯館,準備隨便吃幾口先應付一下。於是,我就很隨意的點了一份麻辣肥腸面,當時吃到嘴裡之後麻辣味瞬間充滿整個口腔,第一口吸的太猛還被辣椒氣味給嗆到了!但真的很過癮。

見完客戶之後,第二頓就開始去吃火鍋了!當時還是第一次吃那種九宮格式的火鍋,要的還是微辣的鍋底,但我們一行三人都有點承受不住了!而且最尷尬的是,人家哪個格子放什麼菜似乎都是有講究的,但是我們就是一起倒進去亂煮,人家服務員還過來給講解了一下!最後由於太辣了,我一個人喝了當地那種小瓶啤酒快一箱!但是最後我反正沒吃飽,估計火鍋這東西也就是吃個味道。

第二天起床之後就開始拉肚子了,菊花彷彿有核武器爆炸一樣。最後在這15天裡,我就一直斷斷續續的拉肚子,出去吃飯記得就一個梅菜扣肉沒放辣椒,整整一桌子菜全都是辣椒[捂臉],特別是那道尖椒兔真是讓我記憶深刻啊!







米飯來點糖


自問自答

我第一次吃重慶火鍋,感受到了充分的不友好。

直接被火鍋物理打擊了,哭了半個小時都沒好。

而且是一上桌就被物理打擊了,所以第一次吃火鍋我啥也沒吃到!

那是我五歲多,八十年代中期,火鍋店還不是遍地開花的時代,店裡的菜還都是論斤稱的賣。

那天晚上,我爸說哪哪開了家火鍋店,他們小組某人的親戚開的,叫我們一起去吃晚飯。我媽不愛吃辣,有點不想去,我還沒吃過火鍋,有點好奇,就還是求著我媽一起去了。

然後到了之後,一桌人已經開始吃了會兒了,我費勁的從鍋裡挑起了一根老鴨腸,學著大人的樣子吃。無奈老鴨腸太韌,咬不斷,就一頭在嘴裡一頭用筷子扯,然後鴨腸像一根橡皮筋一樣彈了起來,蹦到了我眼裡 連著火鍋底料。

老子直到那家火鍋店倒閉都沒再去過。

以上就是第一次吃火鍋的經歷。


美食博物


第一次吃重慶火鍋是怎樣的經歷?可以用幾個字形容,疑惑、辣、熱、肚子疼。

首先,第一感覺就是疑惑,因為以前都是吃的我們當地的火鍋,基本都是鴛鴦鍋或者整個一個辣鍋,第一次去吃重慶火鍋的時候,我們點的是九宮格,在原來的印象中,九宮格是整體的一個,殊不知那九個格子是可以拿起來的,當時還一陣的疑惑,能拿起來的話,和整個一個辣鍋有什麼區別嗎?

其次,就是辣,本人自詡還比較能吃辣,所以感覺重慶火鍋的辣度也就那樣,不會超出自己的極限太多,但是真正吃過之後才明白自己大錯特錯,重慶人的辣和外地人的辣是兩個概念,要知道第一次吃的時候,我點的就是微辣,但是那一頓我喝了三瓶涼礦泉水。

再次,就是熱,在其他的火鍋店,可能大家吃什麼樣鍋底的都有,所以有的顯得很雲淡風輕,但是重慶火鍋好像是禁止輕淡,大家清一色的滿頭大汗,本來自己已經熱得夠很了,看了看周圍,更熱了。

最後,第一次吃重慶火鍋,感覺就是肚子受不了,在吃的時候,儘管辣,儘管熱,但是奈何抵不住火鍋的魅力,而這導致的結果就是第二天肚子不舒服,頻繁的來回衛生間。

第一次吃重慶火鍋,就是這種感覺,疑惑、辣、熱、肚子疼。


阿明小食


分享一下自己的經歷

時間應該是在18年8月份左右

從西安飛往重慶,晚上9點左右落地,朋友開車接的我們,然後問想吃什麼!印象裡面到了重慶就得吃重慶火鍋嘛,感受一下正宗的火鍋味兒。

十點半左右,朋友帶我們去了一家她經常去的串串店,然後點了一個微辣鍋底和一些串串。我平常好酒,也就拿了一瓶二兩江小白!

串串入口第一感覺,還好,沒有那麼辣!於是乎,一口串串一口酒!吃個差不多之後送回酒店,一個煙的功夫,去衛生間全吐了!胃裡極度的不舒服!並不是因為喝酒的緣故,個人正常白酒酒量是7兩。

在重慶臨走的時候,朋友帶我們去吃了火鍋。那是一個下雨的上午,在一家還沒什麼人的火鍋店!我們三個要了一個重慶正常辣的鍋底,蒜蓉油碟兒,開吃不到20分鐘,當時腦子已經蒙掉了,,,,被辣蒙掉了

平常我也是無辣不歡的人吶,居然被辣蒙了,朋友說的什麼我只嗯嗯的應付著,腦子一片空白,,,,,一想起重慶火鍋,腦子一片空白




斯蒂夫李


你好,我是彪哥,很開心有機會回答你的問題。

看電視上介紹的重慶火鍋,真讓我垂涎三尺。今天姐姐說我們明天吃火鍋吧,我一聽,心花怒放,高興地跳了起來。日記三年級日記

第二天早晨,我和姐姐早早地去菜市場買了粉絲、菠菜、青菜、牛肉、土豆、金針菇等食材。姐姐說我們晚上吃,下午可以準備,時間很充足。雖然如此,但是我還是早早地準備了起來。終於到了晚上,隨著一聲‘’火鍋好嘍!‘’美味的火鍋大餐就開始了。

我馬上狼吞虎嚥起來,哪顧得什麼燙不燙。鍋噴盆用小火燒著,所以許多不起眼的小泡泡在‘大雜燴’裡亂蹦。它們好像一個個嚴肅的警官在告誡我們:很燙,吹了再吃!不然,後果自負!可被香味燻得直咽口水的我哪顧得上這些。撈起一塊土豆就往嘴裡塞。‘’哎呦!啊】我痛苦地呻吟著。‘’慢慢吃!‘’爸爸像一個大學者似的教育我,其實他自己也在狼吞虎嚥呢!

我接著把一根粉絲撈起,正準備往嘴裡放,只聽‘吱溜’一聲,那粉絲早已被一股力量吸進了肚子裡。

媽媽和姐姐也不甘示弱,一個使勁嚼青菜,一個拼命喝湯。我們一家人把形象、煩惱都拋到了九霄雲外,剩下的,只有圓圓的肚子、香香的屋子。哦,還有最親切、最溫馨的家庭氣息。

是不是我很糗啊!



彪哥愛美食


我們這邊是四川,我本人是比較喜歡吃火鍋的,記得我第一次吃火鍋的時候還是十五六歲吧,吃的都不是點菜的那種火鍋,有點像我們現在的串串,但是我記得清清楚楚的是紅的純牛油的鍋底,因為是冬天所以很快碗碟裡就凍成牛油塊了,可以說第一次吃並不怎麼愉快。

可能是當時開店那個老闆沒有什麼經驗吧因為那個時候我們這個小縣城裡開火鍋店的很少了,也是因為有很多人不喜歡那麼多人一起共用一個鍋底,覺得有口水或者不衛生等等,所以那個時候我們這邊的火鍋不流行

我記得我和同學一起去重慶玩的時候,景點外面大街小巷的都是開的火鍋店,貌似在這個地方吃火鍋就是時尚就是潮流一樣的,在朋友的推搡下第一次感受吃重慶火鍋的不同:光說鍋底吧,冒滾滾的開起來全是油,火鍋的香味很誘人,而且吃火鍋用的筷子也特別長,因為害怕油濺到手上,重慶火鍋用一個字來形容就是,辣。現在自己從事火鍋餐飲行業知道了重慶就是複合型香味重,說白了就是用的老油。

重慶火鍋第二天我完全沒有覺得自己完全沒有像其他人那樣有排便困難之症,只會覺得吃重慶火鍋碗碟裡放的料太豐富了,回到四川因為是一次性牛油的原因始終吃不出重慶火鍋的香味。

這裡也普及一下,一次性牛油鍋底用的油包和料包都是一次性的所以不存在說有特別重的複合型香味,這種火鍋也是比較健康的。

以上就是我第一次對重慶火鍋的感受,歡迎評論,我是唐梅,每天分享餐飲心得和美食製作。


唐梅


川鍋、川菜在我們東北那也是相當流行的菜系,不誇張的說可以和燒烤平分天下。

去年夏天剛好去重慶玩,終於在重慶吃到了正宗重慶火鍋。

整理出行菜單時,重慶小面和重慶火鍋就列在了第一頁。

到達的第二天,朋友特意安排了我們去吃一家當地還不錯的鍋子。

一進門就印象深刻,門口擺了辣度顯示牌!

我們就很保守的選了那個68度。因為人多沒有點九宮格,選了傳統鴛鴦鍋。

按著推薦買了套餐,大刀腰片,毛肚、鴨腸是必點之物。

吃起來,然後,我們這群東北人,居然嫌棄這個度數不夠辣,一頓狂加麻椒、辣椒。

臨桌的幾個當地大學生,感受我們的豪氣,約我們同桌男士玩起了划拳……第一次吃重慶鍋的經歷,就在這樣歡樂而愉快的氛圍中渡過,讓我幾乎憶不起當時的味道。

除了天氣,重慶這個城市是很讓人喜歡的。市井的煙火混雜著躍動的網紅氣,歲月深沉揉進現代狡黠……智慧而又頑皮。總覺得千里廣大這詞不襯這城市的可愛。在這城市慢慢的走,靜靜的聽,相信你也會和我一樣喜歡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