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19時55分,中國邁出歷史性一步,世界目光再次聚焦中國

中國在衛星領域方面的起步雖然較晚,但是這兩年取得了突飛猛進的成就,引起了世界的矚目。據悉,我國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在當地時間的3月9日晚19時55分,載著北斗三號GEO-2衛星飛向了太空,成功地進入了與其的軌道,這就意味著我國的北斗系列又有一顆衛星進入了太空。這意味著中國邁出歷史性一步,世界目光再次聚焦中國。

該衛星屬於北斗三號,是其第29號衛星,也是我國的北斗系統的第54顆衛星,是典型的地球同步軌道(GEO)衛星,體型相對較大,是目前北斗三號發射的衛星中功能最為強大、信號最強同時也是生命週期最長的衛星。

夜晚19時55分,中國邁出歷史性一步,世界目光再次聚焦中國

中國成功發射GEO-2衛星 意義重大

GEO-2衛星的發射,對於我國北斗導航系統的研製階段,起著關鍵的重要作用。它的發射成功,意味著我國的北斗三號衛星導航系統距離全球組網就差最後一刻衛星了。

好消息是,預計今年的5月份,我國就會按計劃進行最後一顆GEO衛星的發射。如果發射成功,就意味著我國自主研製的北斗導航系統將有可能超越現有的其他系統,成為世界上覆蓋範圍最廣的衛星導航系統。

夜晚19時55分,中國邁出歷史性一步,世界目光再次聚焦中國

北斗導航系統是我國真正意義上自主研製的衛星導航系統,如果最後一顆衛星成功進入軌道,那麼到時候北斗就可以幫助全球人民實現衛星信號的全覆蓋了,可以說能夠做到真正的全球通、全覆蓋。

同時,北斗系列導航系統的性能也是目前較為先進的,時刻為我們中國人指引著方向,永不迷失。

夜晚19時55分,中國邁出歷史性一步,世界目光再次聚焦中國

北斗系列承前啟後

說起衛星導航系統,就不得不提到全球範圍內先用的系統,他們分別是來自於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羅斯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GNSS)和歐盟研製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GSNS),最後自然是我國的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DS)了。

和其他導航系統有所不同的是,中國的北斗系統屬於三種軌道衛星混合的導航系統,可以同時實現導航和通信的雙重功能,可謂是獨具一格。

夜晚19時55分,中國邁出歷史性一步,世界目光再次聚焦中國


要知道,中國的北斗系列導航系統能夠有今天的成就,也是我國廣大科研人員共同努力的結果。

目前的系統已經經歷了從北斗一號到北斗三號的三個階段,實際上已經運行得相當成熟,目前的北斗一號的4顆實驗衛星都已經退出了現役。時至今日,我國在北斗衛星系統上已經發射了多達54顆衛星。

夜晚19時55分,中國邁出歷史性一步,世界目光再次聚焦中國


中國的衛星導航系統經歷了從無到有,從落後到先進的過程,實屬不易。在此之前,我們國家也對其他國家的衛星導航系統嚴重依賴,其中就包括美國的GPS。

同時,中國為了能夠參與到歐洲的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中,學習經驗,還曾投資了大量的經費,結果卻反遭到排擠。

夜晚19時55分,中國邁出歷史性一步,世界目光再次聚焦中國


不過,如今的中國已經完全擺脫了對其他國家衛星技術的依賴,實現了真正的中國製造。如今13年過去了,事實證明,中國一定行!2020年,中國北斗將開啟“全球時代”。

(免責聲明:本文系網絡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